一种车用高温尾气传感器测试用快速装夹装置

文档序号:31970752发布日期:2022-10-29 01:32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用高温尾气传感器测试用快速装夹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夹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车用高温尾气传感器测试用快速装夹装置。


背景技术:

2.汽车作为出行的代步工具,近年来已走进千家万户。它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污染问题的困扰。研究数据显示,汽车尾气排放污染已成为当今社会空气污染的重要源头。汽车尾气排放污染物的多少与燃油品质、是否充分燃烧等因素息息相关,利用气体传感器对汽车尾气排放污染物进行监测及反馈控制是减少污染的一种有效手段。
3.目前市场上对汽车尾气进行监测的常用气体传感器有氧气传感器、氮氧化物传感器以及氨气传感器等,这些传感器大都工作在高温、高湿、高电压、爆震等恶劣环境中,这就对传感器的长期使用的稳定性提出了较为苛刻的要求。因此,在此类传感器的研究、研发及生产过程中,对传感器的老化性能进行检测以及评估是必须进行的一个工序。常规的车用高温尾气传感器本体的外部壳体通常自上而下包括头部保护段a1、螺纹段a2、六角头段a3、中部保护段a4和尾部保护段a5(如图1所示),其中六角头段a3向外凸出。在基于此类传感器的长期稳定性评估过程中,需要将其装夹起来以实现在测试时具有一个稳定和安全的固定位,目前常见的针对此类传感器的外部壳体的装夹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通过六角头段和螺纹固定在一段具有适配螺纹孔的特制钢板上;(2)直接悬空挂在用于测试的桌面或架子上;(3)通过特定的扣押装置顶扣六角头实现固定。上述装夹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传感器的测试数量及更换速度,装夹操作较为繁琐,导致测试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更换快速且便利、具有多个装夹工位以提高测试效率的车用高温尾气传感器测试用快速装夹装置。
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车用高温尾气传感器测试用快速装夹装置,包括支撑机架,所述的支撑机架上水平设置有装夹平台,所述的装夹平台上设置有多个装夹单元,每个所述的装夹单元由上下贯通地设置在所述的装夹平台上的一个供车用高温尾气传感器伸入安装的中心伸入孔和多个用于装夹车用高温尾气传感器的夹持孔构成。
7.在同一所述的装夹单元内:多个所述的夹持孔间隔环绕设置在所述的中心伸入孔的外部,且每个所述的夹持孔与所述的中心伸入孔之间通过一直条状的导槽相连通,所述的导槽上下贯通地设置在所述的装夹平台上。
8.所述的夹持孔的内径大于车用高温尾气传感器中部保护段的外径且小于车用高温尾气传感器六角头段的外形尺寸。使用时,车用高温尾气传感器的六角头段搁置在装夹平台上,从而确保其在装夹平台上的稳定的装夹定位。
9.所述的装夹平台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的支撑机架上。可根据所测试的车用高温尾
气传感器的外部壳体尺寸的不同,更换使用不同的装夹平台。
10.所述的支撑机架上设置有水平的装载平台,所述的装载平台间隔设置在所述的装夹平台的下方,所述的装载平台上设置有检测用控制器和数个带接线柱的接线板。实现该装夹装置可直接作为测试台使用,通过装载平台装载检测用控制器,相关的检测线可直接插接到接线柱上,且装载平台可用于放置其他检测所需的物品。
11.所述的检测用控制器设置在所述的装载平台的下方,所述的接线板设置在所述的装载平台的侧部。合理利用装载平台的空间,且便于检测线束的梳理。
12.所述的支撑机架由安装在所述的装夹平台的四个边角上的四根竖向设置的型材立柱构成。上述支撑机架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成本低。
13.所述的装夹平台的四个边角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安装孔,所述的型材立柱上设置有安装螺孔,通过相配合的螺钉或螺栓穿过所述的安装孔螺接在对应的所述的安装螺孔内实现所述的装夹平台在所述的支撑机架上的可拆卸安装。上述用于实现装夹平台可拆卸安装在支撑机架上的结构简单,安装拆线方便,成本低。
14.所述的装载平台可上下调节地设置在所述的支撑机架上。可根据传感器的线长调节装载平台在支撑机架上的安装位置,方便线束的梳理。
15.所述的装载平台的四个边角分别设置有供所述的型材立柱嵌入安装的安装缺口,四个所述的型材立柱嵌设在四个所述的安装缺口内,所述的装载平台包括装载板和设置在所述的装载板下方的装载框架,所述的装载框架的下部设置有高度调节座,所述的型材立柱的内侧端面设置有竖向的安装槽,所述的高度调节座设置有高度调节孔,通过相配合的螺钉或螺栓穿过所述的高度调节孔螺接在所述的安装槽内实现所述的装载平台在所述的支撑机架上的定位安装。上述用于实现装载平台位置调节的结构简单,调节便利。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7.(1)结构简单,每个装夹单元中的中心伸入孔为该装夹单元的复用伸入孔,由于车用高温气体传感器的线束的尾端是设置有连接接头的,该连接接头的外形尺寸通常要比传感器本体的外部壳体的尺寸要大得多,因此直接将此类传感器自上而下插入到夹持孔内是不可行的,必须将此类传感器自下而上伸入到中心伸入孔内,利用传感器的线束部分较细的特点,让线束通过直条状的导槽将传感器带入到对应的夹持孔内,通过夹持孔实现对传感器的外部壳体的夹持固定,装夹和更换都较为便利且快速,同时线束在通过导槽时顺便被拉直整理;
18.(2)装夹平台上设置有多个装夹单元,实现对装夹平台的空间的合理利用,形成了多装夹工位,可一次实现数个车用高温尾气传感器的装夹,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测试效率;
19.(3)基于此装夹装置主要用于车用高温尾气传感器的老化测试,鉴于高温测试环境,在同一装夹单元内多个夹持孔间隔设置,符合设计要求。
附图说明
20.图1为现有常规的车用气体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其中一个装夹单元装夹上车用高温尾气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26.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车用高温尾气传感器测试用快速装夹装置,包括支撑机架1,支撑机架1上水平设置有装夹平台2,装夹平台2上设置有多个装夹单元3,每个装夹单元3由上下贯通地设置在装夹平台2上的一个供车用高温尾气传感器a伸入安装的中心伸入孔301和多个用于装夹车用高温尾气传感器a的夹持孔302构成;
27.在同一装夹单元3内:多个夹持孔302间隔环绕设置在中心伸入孔301的外部,且每个夹持孔302与中心伸入孔301之间通过一直条状的导槽303相连通,导槽303上下贯通地设置在装夹平台2上。
28.在此具体实施例中,夹持孔302的内径大于车用高温尾气传感器a中部保护段a4的外径且小于车用高温尾气传感器a六角头段a3的外形尺寸。使用时,车用高温尾气传感器a的六角头段a3搁置在装夹平台2上,从而确保其在装夹平台2上的稳定的装夹定位。
29.在此具体实施例中,装夹平台2可拆卸地安装在支撑机架1上。可根据所测试的车用高温尾气传感器a的外部壳体尺寸的不同,更换使用不同的装夹平台2。
30.在此具体实施例中,支撑机架1上设置有水平的装载平台4,装载平台4间隔设置在装夹平台2的下方,装载平台4上设置有检测用控制器5和数个带接线柱61的接线板6。实现该装夹装置可直接作为测试台使用,通过装载平台4装载检测用控制器5,相关的检测线可直接插接到接线柱61上,且装载平台4可用于放置其他检测所需的物品。
31.在此具体实施例中,检测用控制器5设置在装载平台4的下方,接线板6设置在装载平台4的侧部。合理利用装载平台4的空间,且便于检测线束的梳理。
32.在此具体实施例中,支撑机架1由安装在装夹平台2的四个边角上的四根竖向设置的型材立柱101构成。上述支撑机架1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成本低。
33.在此具体实施例中,装夹平台2的四个边角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安装孔21,型材立柱101上设置有安装螺孔11,通过相配合的螺钉或螺栓10穿过安装孔21螺接在对应的安装螺孔11内实现装夹平台2在支撑机架1上的可拆卸安装。上述用于实现装夹平台2可拆卸安装在支撑机架1上的结构简单,安装拆线方便,成本低。
34.在此具体实施例中,装载平台4可上下调节地设置在支撑机架1上。可根据传感器的线长调节装载平台4在支撑机架1上的安装位置,方便线束的梳理。
35.在此具体实施例中,装载平台4的四个边角分别设置有供型材立柱101嵌入安装的安装缺口41,四根型材立柱101嵌设在四个安装缺口41内,装载平台4包括装载板401和设置在装载板401下方的装载框架402,装载框架402的下部设置有高度调节座403,型材立柱101的内侧端面设置有竖向的安装槽12,高度调节座403设置有高度调节孔42,通过相配合的螺钉或螺栓20穿过高度调节孔42螺接在安装槽12内实现装载平台4在支撑机架1上的定位安装。上述用于实现装载平台4位置调节的结构简单,调节便利。
36.在此具体实施例中,在同一装夹单元3内,具有6个或8个夹持孔302,6个或8个夹持孔302均布间隔设置,配合多个直条状的导槽303,使同一装夹单元3形成一个“雪花”形状,
较为美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