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舱壁强度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80005发布日期:2022-09-21 00:31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船舶舱壁强度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强度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船舶舱壁强度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2.船舶舱,是指由纵横舱壁和各层甲板所分隔的一切围蔽空间的统称。一般可分为船员舱室、工作舱室和营业舱室三大类,船员舱室包括卧室、卫生用室、餐室和会议室等,一般应布置在干舷甲板以上,工作舱室包括驾驶室、海图室、无线电报室、机炉舱、车间、灭火器间、锚链舱和压载水舱等其他工作用舱室。营业舱包括货舱和客舱,船舶总布置图上详细记载和说明了船舶舱室的具体布置情况。
3.船舶舱在投入使用时,为了确认安全质量,往往需要用到强度检测设备来对船舶舱的舱壁进行强度的检测,而现有的一些强度检测设备在测试使用前,需要人工通过肉眼的观察和感觉来调节检测头上的螺丝进行上下两检测头间的平行度的调节,浪费时间和人力,使用存在不方便,现提出一种船舶舱壁强度检测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船舶舱壁强度检测设备,使上检测头与下检测头在其作用下可以处于平行,随即再进行拧紧作业,即可轻松的使上检测头与下检测头相平行,节约了人工通过肉眼的观察和感觉来调节检测头上的螺丝进行上下两检测头间的平行度的调节的时间和人力,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船舶舱壁强度检测设备,包括有强度检测机,所述强度检测机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组连接柱,两组所述连接柱背向强度检测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表面设置有液压机,所述液压机的下方固定连接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下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上检测头;
6.所述强度检测机的上表面位于上检测头的位置处设置有下检测头,两组所述连接柱的表面设置有调节装置。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有两组连接柱表面皆开设的滑槽,两组所述滑槽的表面皆活动连接有连接圈,两组所述连接圈相对的一侧皆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两组所述连接杆背向连接圈的一端皆固定连接有扇形板,两组所述扇形板相对的一侧设置有限位装置。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装置包括有其中一组扇形板相对另一组扇形板的一侧开设的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背向弹簧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连接套,且连接套的外侧壁设置有外螺纹,另一组所述扇形板朝向第一限位槽的位置处开设有连接槽,且连接槽的内壁设置有与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限位槽的两侧皆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限位杆靠近弹簧一端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与第二限位槽滑动连
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组所述滑槽位于同一直线上,且滑槽的高度与连接圈的高度相同。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限位槽的直径与限位杆的直径相同,且固定板的横截面积与第二限位槽的横截面积相适配。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3.1、通过设置的强度检测机、连接柱、连接板、液压机、连接头、上检测头、下检测头和调节装置,使上检测头与下检测头在其作用下可以处于平行,随即再进行拧紧作业,即可轻松的使上检测头与下检测头相平行,节约了人工通过肉眼的观察和感觉来调节检测头上的螺丝进行上下两检测头间的平行度的调节的时间和人力,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
14.2、通过设置的限位装置,使调节装置在第一限位槽、弹簧、限位杆、连接槽和连接套的作用下被固定住,避免了在检测时两组扇形板发生位移的现象,有利于提高使用时的稳定性,提高检测的准确率。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右侧视爆炸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侧视爆炸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限位杆的结构示意图。
20.其中:1、强度检测机;2、连接柱;3、连接板;4、液压机;5、连接头;6、上检测头;7、下检测头;8、调节装置;81、滑槽;82、连接圈;83、连接杆;84、扇形板;9、限位装置;91、第一限位槽;92、弹簧;93、限位杆;94、连接套;95、连接槽;10、第二限位槽;11、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22.实施例:
23.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船舶舱壁强度检测设备,包括有强度检测机1,强度检测机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组连接柱2,两组连接柱2背向强度检测机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连接板3的下表面设置有液压机4,液压机4的下方固定连接有连接头5,连接头5的下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上检测头6,强度检测机1的上表面位于上检测头6的位置处设置有下检测头7,两组连接柱2的表面设置有调节装置8。
24.在其他实施例中,调节装置8包括有两组连接柱2表面皆开设的滑槽81,两组滑槽81的表面皆活动连接有连接圈82,两组连接圈82相对的一侧皆固定连接有连接杆83,两组
连接杆83背向连接圈82的一端皆固定连接有扇形板84,两组扇形板84相对的一侧设置有限位装置9,在对舶舱壁进行强度检测前,转动两组连接圈82,将两组扇形板84通过连接杆83在连接圈82的作用下转动到相对的位置处,然后通过设置的限位装置9对两组扇形板84进行限位,启动液压机4,将连接头5下表面通过螺栓固定的上检测头6下放至两组扇形板84的上表面,然后拧开连接头5上方的螺栓,放松上检测头6,使上检测头6的下表面与两组扇形板84的上表面相贴合,两组扇形板84处于同一直线上且与下检测头7相平行,从而使上检测头6与下检测头7处于平行,随即再进行拧紧作业,即可轻松的使上检测头6与下检测头7相平行,节约了人工通过肉眼的观察和感觉来调节检测头上的螺丝进行上下两检测头间的平行度的调节的时间和人力,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
25.在其他实施例中,限位装置9包括有其中一组扇形板84相对另一组扇形板84的一侧开设的第一限位槽91,第一限位槽9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弹簧92,弹簧9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杆93,限位杆93背向弹簧92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连接套94,且连接套94的外侧壁设置有外螺纹,另一组扇形板84朝向第一限位槽91的位置处开设有连接槽95,且连接槽95的内壁设置有与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在将两组扇形板84转动到相对的位置后,向靠近连接槽95的方向拉动限位杆93,使弹簧92受力发生形变,待限位杆93背向弹簧92一端的连接套94运动至连接槽95时,转动连接套94,使连接套94和连接槽95在外螺纹和内螺纹的作用下相固定,从而使两组扇形板84被固定住,避免了在检测时两组扇形板84发生位移的现象,有利于提高使用时的稳定性,提高检测的准确率。
26.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限位槽91的两侧皆开设有第二限位槽10,限位杆93靠近弹簧92一端的两侧皆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1,且固定板11与第二限位槽10滑动连接,使第一限位槽91通过固定板11被第二限位槽10限位,避免了在转动连接套94带动限位杆93转动,损坏弹簧92弹性的现象,有利于提高弹簧92的使用寿命。
27.在其他实施例中,两组滑槽81位于同一直线上,且滑槽81的高度与连接圈82的高度相同,避免了两组连接圈82在滑槽81表面晃动的现象,进一步提高了使用时的稳定性。
28.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限位槽91的直径与限位杆93的直径相同,且固定板11的横截面积与第二限位槽10的横截面积相适配,使限位杆93和固定板11可以更好的被第一限位槽91和第二限位槽10进行限位。
29.工作原理:在对舶舱壁进行强度检测前,转动两组连接圈82,将两组扇形板84通过连接杆83在连接圈82的作用下转动到相对的位置处,向靠近连接槽95的方向拉动限位杆93,使弹簧92受力发生形变,待限位杆93背向弹簧92一端的连接套94运动至连接槽95时,转动连接套94,使连接套94和连接槽95在外螺纹和内螺纹的作用下相固定,从而使两组扇形板84被固定住,避免了在检测时两组扇形板84发生位移的现象,启动液压机4,将连接头5下表面通过螺栓固定的上检测头6下放至两组扇形板84的上表面,然后拧开连接头5上方的螺栓,放松上检测头6,使上检测头6下表面与两组扇形板84的上表面相贴合,两组扇形板84处于同一直线上且与下检测头7相平行,从而使上检测头6与下检测头7处于平行,随即再进行拧紧作业,即可轻松的使上检测头6与下检测头7相平行,节约了人工通过肉眼的观察和感觉来调节检测头上的螺丝进行上下两检测头间的平行度的调节的时间和人力,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
30.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1.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