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材料碳中和能力的检测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57233发布日期:2022-09-17 10:29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材料碳中和能力的检测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材料碳中和能力的检测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2.建筑材料行业是我国碳排放管理体系中的重点行业之一,提升建筑材料的碳中和能力,对于国家全力推进碳减排工作,实现碳达峰的目标和碳中和的愿景有重大的意义。
3.公开号为cn111157440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和公开号为cn20290375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均公开了一种试验检测装置,这两种装置在对挥发性有机物提取过程中极易被外界环境干扰,由于装置上需要设置气泵,导致装置整体结构复杂,使用时不便设置对照组,需要进行多次实验,且无法确定碳含量降低是由材料导致,还是由设备的部件导致。因此检测试验结果造成极大的不确定性,不利于精确获取原材料碳中和能力数据。并且实验时无法对样品的位置进行适应性的调整,导致实验数据单一、缺乏说服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出的一种材料碳中和能力的检测试验装置,它可以提高试验结果的确定性,有利于精确获取原材料的碳中和能力数据。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材料碳中和能力的检测试验装置,该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上端面设有检测盒,所述检测盒优选采用不透明的隔热材料制成,所述检测盒内的底部设有置物台,所述置物台的上方设有照射装置、加热装置及喷淋装置,所述检测盒上部开口处的内侧设有固定盖,所述固定盖上开设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上设置有开关,所述检测盒开口处的外侧设有密封盖板,所述密封盖板将检测盒的上部开口及出气口密封。
7.由此,本实用新型通过照射装置、加热装置及喷淋装置模拟自然使用环境,并且可以通过设置多组试验装置进行对比实验。测试结束后加大喷淋装置注水,采用排气法将检测盒内的气体收集并分析,采用排气法可避免外界的空气与检测盒内的空气混合,对检测结构造成影响,检测盒采用不透明的隔热材料制成,从而避免外界环境对检测盒内的模拟实验造成影响。从而达到精确检测的目的。
8.进一步,所述喷淋装置设置在检测盒两侧内壁上,且两侧内壁上的所述喷淋装置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喷淋装置包括喷淋管及喷淋器,所述喷淋管贯穿检测盒的内壁,所述喷淋器相对于检测盒的内壁伸出。
9.进一步,所述照射装置设置在所述固定盖上,且位于所述置物台的正上方。
10.再进一步,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固定盖上,且等距设置在所述照射装置的两侧。
11.再进一步,所述固定盖通过设置在检测盒上部的转动轴与所述检测盒连接。
12.再进一步,所述密封盖板的内径与所述检测盒的外径完全吻合,且所述密封盖板
的内壁上设置有密封垫,密封盖板对检测盒进行二次密封,将其与外界环境隔绝。
13.更进一步,所述置物台包括置物板及位于所述置物板两侧的固定杆。
14.更进一步,所述固定杆在与所述置物板的连接端竖向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的底端设有弹簧,所述调节槽的上端设有高度限位块,所述置物板的两端伸入调节槽内,且所述置物板的两端可在所述调节槽内上下移动,所述置物板两端的底部与所述弹簧连接,便于按实验要求调节置物板的测试高度。
15.更进一步,所述固定杆在与所述置物板的连接端竖向设有调节槽,所述置物板的两端伸入调节槽内,且所述置物板的两端可在所述调节槽内上下移动,所述置物板两端的底部设有限位件,便于按实验要求调节置物板的测试高度。
16.此外,所述置物板为网状结构。
17.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检测试验装置既可按实验要求调样品的测试高度,又可避免外界环境对检测盒内的模拟实验造成影响。从而达到精确检测的目的。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外形示意图。
21.图中标记说明:1、基座;2、检测盒;3、转动轴;4、固定盖板;5、密封盖板;6、加热装置;7、照射装置;8、喷淋管;9、喷淋器;10、出气口;11、固定杆;12、端部;13、置物板;14、调节槽;15、高度限位块;16、弹簧;20、实验样品; 21、置物台;22、喷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更好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23.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材料碳中和能力的检测试验装置使用时可采用多组检测试验装置进行对照。如图2所示,所述检测试验装置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的上端面设有检测盒2,所述检测盒优选采用不透明的隔热材料制成,从而避免外界环境对检测盒内的模拟实验造成影响。所述检测盒2内的底部设有置物台21,所述置物台21包括置物板13及位于所述置物板13两侧的固定杆11,所述置物板13为网状结构。
24.如图2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所述固定杆11在与所述置物板13的连接端竖向设有调节槽14,所述调节槽14的底端设有弹簧16,所述调节槽14的上端设有高度限位块15,所述置物板13的两端部12伸入调节槽14内,且所述置物板13的两端可在所述调节槽14内上下移动,所述置物板13两端的底部与所述弹簧16连接。
2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所述固定杆11在与所述置物板13的连接端竖向设有调节槽14,所述置物板13的两端部12伸入调节槽14内,且所述置物板13的两端可在所述调节槽14内上下移动,所述置物板13两端的底部设有限位件。通过上述两种实施例,可根据实验要求对置物板13高度进行调整。
26.如图1所示,所述置物台21的上方设有照射装置7、加热装置6及喷淋装置22。
27.所述照射装置7设置在所述固定盖4上,且位于所述置物台21的正上方。所述加热
装置6设置在所述固定盖4上,且等距设置在所述照射装置7的两侧。所述喷淋装置22设置在检测盒2两侧内壁上,且两侧内壁上的所述喷淋装置22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喷淋装置22包括喷淋管8及喷淋器9,所述喷淋管8贯穿检测盒2的内壁,所述喷淋器9相对于检测盒2的内壁伸出。
28.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检测盒2上部开口处的内侧设有固定盖4,所述固定盖4通过设置在检测盒2上部的转动轴3与所述检测盒2连接。所述固定盖4上开设有出气口10,所述出气口上设置有开关,所述检测盒2开口处的外侧设有密封盖板5,所述密封盖板5的内径与所述检测盒2的外径完全吻合,且所述密封盖板5的内壁上设置有密封垫。所述密封盖板5将检测盒2的上部开口及出气口10密封,检测盒2开口处的外侧也可设置螺纹,密封盖板5与检测盒2螺纹连接。
29.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装置在使用时,将一块实验样品20放置在检测盒2的置物板13上,将检测盒2的固定盖4关闭,再把密封盖板5安装上,然后启动照射装置7和加热装置6,对自然环境进行模拟实验。同时断续的启动喷淋装置22,模拟下雨的环境,模拟结束后,需要对检测盒2内的空气进行成分检测,此时通过喷淋装置22向检测盒2内注水。然后将导气管与出气口10相连接,并打开开关,通过排气法将检测盒2内的气体收集并分析,即可得知实验样品20的碳中和能力。采用排气法收集气体可避免外界的空气与检测盒2内的空气混合对检测结构造成影响。通过采用多个固定盒2同时进行对照实验,可分析实验样品20在不同条件下的碳中和能力,在减少实验次数的同时,使实验结果更具有说服力。
30.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一些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的,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修改以适应具体的情况及材料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所有落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