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智能营养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39192发布日期:2022-12-13 23:51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智能营养秤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营养秤技术领域,具体是便携式智能营养秤。


背景技术:

2.智能营养秤是一种智能型体重测量仪器,与传统指针式体重计相比,具有测量精度高、可锁定显示、读数方便等优点,其主要应用于体质健康测试中人体体重数据的测量,面向体育、医卫、劳动、学校等单位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使用,是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必备仪器之一,目前的营养秤配备有控制显示终端,控制显示终端用于显示称量物品的各元素占比,进而有利于使用者了解称量物品的元素的占比,并进行营养的正确搭配,以达到最佳的营养餐的标准。
3.根据对比文件cn109932047a公开的:智能营养称,该公开技术方案公开内容有:该智能营养称包括称体和可升降地设置在称体上的伸缩安装座13,图像采集器12可转动的安装在该伸缩安装座13上,以使得图像采集器12能够获取全部待称重物品的图像,并结合其附图,可知支架14用于连接两个部件,此支架14在该公开文件中不可收纳;
4.上述内容中,在营养称放置不使用过程中,应当放置在便于拿去的地方:如:厨房,而厨房作为经常使用的场所之一,其竖起的支架14非常容易与人接触,影响做饭人员的同时,也容易对支架机器支架承载的电子元件造成损伤,从而导致控制显示终端发生损坏的情况,实用性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控制显示终端无法折叠收纳与营养秤收纳后占用空间大的问题,提供便携式智能营养秤。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便携式智能营养秤,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连接管,所述主体的一端,并位于连接管的上方设置有控制显示终端,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设置有转动机构,用于对控制显示终端进行转动的操作,所述主体的一端设置有收纳机构;所述收纳机构包括通过螺栓固定于主体一端的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一端套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一端通过焊接固定有收纳块,所述收纳块的内壁固定有橡胶凸块,所述滑动杆的底端设置有延伸至滑动杆内部的卡块,所述卡块的顶端通过粘接剂固定有弹簧。
7.如此,通过设置转动机构有利于对控制显示终端进行转动的操作,进而有利于后续对转动后的控制显示终端进行收纳固定的操作,通过设置收纳机构有利于对主体进行收纳的操作,同时减小了主体收纳时的占用空间,进而也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连接管一端的第一阻尼转轴,所述第一阻尼转轴的连接有l型管,所述l型管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有连接块;述转动机构还包括转动套接于连接块内部的第二阻尼转轴,所述第二阻尼转轴的外壁通过粘接剂固定套接有延伸至连接块外部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顶端通过螺栓与控制显示终
端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的内部设置有与固定块相匹配的转动槽;所述控制显示终端通过内部导线与主体内部的重力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导线分布于连接管、第一阻尼转轴、l型管、连接块、第二阻尼转轴与固定块的内部。
9.如此,在需要对主体进行收纳时,顺时针转动l型管,l型管转动带动连接块转动,连接块转动带动第二阻尼转轴转动,第二阻尼转轴转动带动固定块转动,固定块转动带动控制显示终端转动,同时逆时针转动控制显示终端,控制显示终端转动带动固定块转动,当控制显示终端转动至与l型管平行时即可停止转动控制显示终端,通过此结构有利于对控制显示终端进行转动的操作,进而有利于后续对转动后的控制显示终端进行收纳固定的操作。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收纳块的顶端设置有与l型管相匹配的u型槽,且橡胶凸块位于u型槽的顶端;所述固定管的内部设置有与滑动杆相匹配的滑动槽,所述滑动杆的两侧设置于限位凸块,所述固定管的内部设置有与滑动杆两侧限位凸块相匹配的限位滑动槽;所述滑动杆、滑动杆的内部设置有与卡块相匹配的通孔,且所述滑动杆的内部设置有与卡块相匹配的滑动槽,所述卡块的两端设置有限位滑块,所述滑动杆的内部设置有与卡块两端限位滑块相匹配滑槽,所述卡块的底端设置为弧面状。
11.如此,在转动l型管的同时拉动收纳块,收纳块移动带动滑动杆移动,滑动杆移动带动卡块移动,固定管的内壁对卡块的底端进行挤压,卡块移动并收缩于滑动杆的内部,同时弹簧受力挤压,当卡块移动至固定管底端另一个通孔时,弹簧复位并带动卡块复位移动,卡块复位并与固定管底端的另一个通孔卡合,l型管转动至移动后收纳块的顶端,l型管对橡胶凸块进行挤压,橡胶凸块受力挤压变形,当l型管完全移动至收纳块顶端的u型槽时,橡胶凸块恢复原状并卡合于l型管的顶端,之后即可对主体进行收纳的操作,通过此结构有利于对主体进行收纳的操作,同时减小了主体收纳时的占用空间,进而也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通过设置转动机构,顺时针转动l型管,l型管转动带动连接块转动,连接块转动带动第二阻尼转轴转动,第二阻尼转轴转动带动固定块转动,固定块转动带动控制显示终端转动,同时逆时针转动控制显示终端,控制显示终端转动带动固定块转动,当控制显示终端转动至与l型管平行时即可停止转动控制显示终端,通过此结构有利于对控制显示终端进行转动的操作,进而有利于后续对转动后的控制显示终端进行收纳固定的操作;
14.2、通过设置收纳机构,在转动l型管的同时拉动收纳块,收纳块移动带动滑动杆移动,滑动杆移动至完全打开,并通过卡块与固定管卡合固定,l型管转动至移动后收纳块的顶端, l型管对橡胶凸块进行挤压,橡胶凸块受力挤压变形,当l型管完全移动至收纳块顶端的u 型槽时,橡胶凸块恢复原状并卡合于l型管的顶端,之后即可对主体进行收纳的操作,通过此结构有利于对主体进行收纳的操作,同时减小了主体收纳时的占用空间,进而也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管及滑动杆结构剖视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主体;2、连接管;3、控制显示终端;4、转动机构;401、第一阻尼转轴;402、 l型管;403、连接块;404、第二阻尼转轴;405、固定块;5、收纳机构;501、收纳块;502、橡胶凸块;503、滑动杆;504、固定管;505、卡块;506、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智能营养秤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便携式智能营养秤,包括主体1,主体1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连接管2,主体1的一端,并位于连接管2的上方设置有控制显示终端3,连接管2的一端设置有转动机构4,用于对控制显示终端3进行转动的操作,主体1的一端设置有收纳机构5;收纳机构5包括通过螺栓固定于主体1一端的固定管504,固定管504的一端套接有滑动杆503,滑动杆503的一端通过焊接固定有收纳块501,收纳块501的内壁固定有橡胶凸块502,滑动杆503的底端设置有延伸至滑动杆503内部的卡块505,卡块505的顶端通过粘接剂固定有弹簧506。
23.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转动机构4有利于对控制显示终端3进行转动的操作,进而有利于后续对转动后的控制显示终端3进行收纳固定的操作,通过设置收纳机构5有利于对主体1进行收纳的操作,同时减小了主体1收纳时的占用空间,进而也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24.请着重参阅图2、4、5,转动机构4包括转动连接于连接管2一端的第一阻尼转轴401,第一阻尼转轴401的连接有l型管402,l型管402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有连接块403;转动机构4还包括转动套接于连接块403内部的第二阻尼转轴404,第二阻尼转轴404的外壁通过粘接剂固定套接有延伸至连接块403外部的固定块405,固定块405的顶端通过螺栓与控制显示终端3的底端固定连接,连接块403的内部设置有与固定块405相匹配的转动槽;控制显示终端3通过内部导线与主体1内部的重力传感器电性连接,导线分布于连接管2、第一阻尼转轴401、l型管402、连接块403、第二阻尼转轴404与固定块405的内部。
25.在本实施例中:在需要对主体1进行收纳时,顺时针转动l型管402,l型管402转动带动连接块403转动,连接块403转动带动第二阻尼转轴404转动,第二阻尼转轴404转动带动固定块405转动,固定块405转动带动控制显示终端3转动,同时逆时针转动控制显示终端3,控制显示终端3转动带动固定块405转动,当控制显示终端3转动至与l型管402 平行时即可停止转动控制显示终端3,通过此结构有利于对控制显示终端3进行转动的操作,进而有利于后续对转动后的控制显示终端3进行收纳固定的操作。
26.请着重参阅图1、3、4,收纳块501的顶端设置有与l型管402相匹配的u型槽,且橡胶凸块502位于u型槽的顶端;固定管504的内部设置有与滑动杆503相匹配的滑动槽,滑动杆503的两侧设置于限位凸块,固定管504的内部设置有与滑动杆503两侧限位凸块相匹配的
限位滑动槽;滑动杆503、滑动杆503的内部设置有与卡块505相匹配的通孔,且滑动杆503的内部设置有与卡块505相匹配的滑动槽,卡块505的两端设置有限位滑块,滑动杆 503的内部设置有与卡块505两端限位滑块相匹配滑槽,卡块505的底端设置为弧面状。
27.在本实施例中:在转动l型管402的同时拉动收纳块501,收纳块501移动带动滑动杆 503移动,滑动杆503移动带动卡块505移动,固定管504的内壁对卡块505的底端进行挤压,卡块505移动并收缩于滑动杆503的内部,同时弹簧506受力挤压,当卡块505移动至固定管504底端另一个通孔时,弹簧506复位并带动卡块505复位移动,卡块505复位并与固定管504底端的另一个通孔卡合,l型管402转动至移动后收纳块501的顶端,l型管402 对橡胶凸块502进行挤压,橡胶凸块502受力挤压变形,当l型管402完全移动至收纳块501 顶端的u型槽时,橡胶凸块502恢复原状并卡合于l型管402的顶端,之后即可对主体1进行收纳的操作,通过此结构有利于对主体1进行收纳的操作,同时减小了主体1收纳时的占用空间,进而也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28.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智能营养秤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