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结构预应力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67996发布日期:2022-10-29 00:53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结构预应力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应力检测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钢结构预应力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建筑钢是现代建筑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建筑钢结构在正常使用之前,通常会有预应力的存在,这种预应力的存在可能会带来巨大的隐患,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测量。
3.大多常见的针对钢结构预应力检测的方式即是针对钢制结构做拉伸实验和弯折实验。在进行弯折实验时,首先要考虑对不同长度钢结构进行固定,之后还要考虑到钢结构在弯折后其两端间距的改变。现有的检测装置在使用时,无法很好的适配钢结构在弯折后的长度变短情况,且在判定完成测试时的钢结构弯折程度上也没有具体的确定,导致检测结果的误差较大。针对以上问题,以下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结构预应力检测装置,具有能够适配钢结构在弯折后的长度变短情况,且确定好每一次钢结构弯折点的位移距离都相同的优点。
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6.一种钢结构预应力检测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两条移动槽,所述移动槽在底板上倾斜设置,且两条所述移动槽之间相互对称,所述底板不同位置处的两条移动槽之间的间距不同,所述移动槽上设有移动仓,所述移动仓位于移动槽上,且所述移动仓与移动槽之间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槽内设有固定结构一,所述固定结构一用于固定移动仓,以使移动仓与移动槽之间固定,所述移动仓上设有固定结构二,所述固定结构二用于固定外部钢结构,所述固定结构二与移动仓之间滑动连接,所述底板上还设有测试结构,所述测试结构用于测试钢结构的预应力。
7.作为优选,所述固定结构一包括两个第一电机和两根第一螺纹杆,两根所述第一螺纹杆分别位于两个移动槽内,所述移动仓的下端面固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与移动槽滑动连接,所述滑块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杆穿过螺纹孔,且与螺纹孔螺纹连接,两个所述第一电机分别与两根第一螺纹杆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用于驱动滑块移动,以改变移动仓在底板上的位置。
8.作为优选,所述固定结构二包括两根立柱、两块固定块、若干移动块和若干第二螺纹杆,两根所述立柱分别位于两个移动仓上,且与移动仓之间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块位于立柱的上端,且与立柱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上设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与固定块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穿过螺纹筒,且与螺纹筒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一端与移动块转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用于调节移动块与固定块之间的间距,以使移动块和固定块实现对钢结构的固定。
9.作为优选,所述固定结构二还包括蜗杆和若干蜗轮,所述蜗杆与固定块之间转动连接,所述蜗轮套接在螺纹筒上,且与螺纹筒固定连接,若干所述蜗轮均与蜗杆啮合,所述
蜗杆用于驱动若干蜗轮转动,以使若干螺纹筒同步转动。
10.作为优选,所述测试结构包括测试块和动力源,所述底板上设有测试槽,所述测试槽位于两条移动槽中间,所述测试块的下端位于测试槽内,且与测试槽滑动连接,所述测试块上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测试块对钢结构产生的压力,以测得钢结构内的预应力。
11.作为优选,所述动力源包括两个电动缸,所述电动缸固定在底板的一侧,且两个所述电动缸分别与测试块的上端和下端连接,所述电动缸用于提供测试块的动力,以使测试块实现对干钢结构的弯折。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首先根据需要检测的钢结构的长度,启动第一电机,使第一螺纹杆转动,驱动两个移动仓移动到底板上合适的位置。之后将需要检测的钢结构放置在固定结构二上,两组固定块和移动块配合,将钢结构的两端夹紧固定。最后通过电动缸带动测试块移动,对钢结构的中间位置施加压力,使钢结构弯折,弯折时的钢结构两端的间距会逐渐减小,带动固定结构二在移动仓上移动,直至两个固定结构二均移动到其所在的移动仓的端部,即可认定完成对该钢结构的检测。每一次检测时,两个固定结构二的移动距离相同,因此可以保证每一次检测使,钢结构弯折点的位移距离相同,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13.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实施例的俯视图。
15.附图标记:1、底板;2、移动槽;3、移动仓;4、第一电机;5、第一螺纹杆;6、电动缸;7、立柱;8、固定块;9、移动块;10、第二螺纹杆;11、螺纹筒;12、蜗杆;13、蜗轮;14、测试块;15、测试槽;16、压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16.以下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该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部”和“顶部”、“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17.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钢结构预应力检测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上设有两条移动槽2,移动槽2在底板1上倾斜设置,且两条移动槽2之间相互对称。两条移动槽2在底板1上呈现出v字形。可以在底板1上标注刻度,以此来注明两个移动槽2在该位置处的间距。
18.移动槽2内设有固定结构一,固定结构一包括两个第一电机4和两根第一螺纹杆5。两根第一螺纹杆5分别位于两个移动槽2内,且与移动槽2之间转动连接。两个第一电机4固定在底板1上,且分别与两根第一螺纹杆5连接。两个第一电机4启动后,会带动两根螺纹杆转动。
19.底板1上设有移动仓3,移动仓3的下端面固设有滑块,滑块与移动槽2滑动连接。滑块上开设有螺纹孔,第一螺纹杆5穿过螺纹孔,且与螺纹孔螺纹连接。第一螺纹杆5用于驱动
滑块移动,以改变移动仓3在底板1上的位置。第一螺纹杆5正向转动时,会驱动两个移动仓3相互远离。第一螺纹杆5反向转动时,会驱动两个移动仓3相互靠近。当第一螺纹杆5不转动时,移动仓3在底板1上的位置固定,无法进行移动。
20.移动仓3上设有固定结构二,固定结构二用于固定外部钢结构。固定结构二包括两根立柱7、两块固定块8、若干移动块9和若干第二螺纹杆10。两根立柱7分别位于两个移动仓3上,且与移动仓3之间滑动连接。在检测之前,两根立柱7分离位于移动仓3的最远端,此时两根立柱7之间的间距最大。当进行检测时,两根立柱7会逐步想移动仓3的另一端移动,直至两根立柱7均移动到移动仓3的另一端,此时,两根立柱7之间的间距最小。
21.固定块8位于立柱7的上端,且与立柱7固定连接。固定块8上设有螺纹筒11,螺纹筒11与固定块8转动连接。第二螺纹杆10穿过螺纹筒11,且与螺纹筒11螺纹连接。通过转动螺纹筒11,可以实现对第二螺纹杆10位置的调节。第二螺纹杆10的一端与移动块9转固定连接,第二螺纹杆10用于调节移动块9与固定块8之间的间距。将钢结构的端部放在移动块9和固定块8之间,通过转动螺纹筒11,驱动移动块9靠近固定块8,从而实现对钢结构的夹紧固定。
22.在一组固定块8和移动块9上设有多个第二螺纹杆10,为了使多个第二螺纹杆10同步转动。固定结构二还包括蜗杆12和若干蜗轮13,蜗杆12与固定块8之间转动连接,蜗轮13套接在螺纹筒11上,且与螺纹筒11固定连接,若干蜗轮13均与蜗杆12啮合。通过转动蜗杆12,蜗杆12会带动若干蜗轮13同步转动,从而使若干螺纹筒11同步转动,使移动块9在移动时不会出现倾斜的情况,从而使移动块9能够更好的实现对钢结构的固定。为了更方便的转动蜗杆12,可以给蜗杆12连接电机,或增加把手。
23.底板1上还设有测试结构,测试结构用于测试钢结构的预应力。测试结构包括测试块14和动力源。底板1上设有测试槽15,测试槽15位于两条移动槽2中间,测试块14的下端位于测试槽15内,且与测试槽15滑动连接。测试块14上设有压力传感器16,压力传感器16用于检测测试块14对钢结构产生的压力,以测得钢结构内的预应力。
24.动力源包括两个电动缸6,电动缸6固定在底板1的一侧,且两个电动缸6分别与测试块14的上端和下端连接,电动缸6用于提供测试块14的动力,以使测试块14实现对干钢结构的弯折。动力源还可以为其他能够提供直线动力的元件,如气缸、丝杆结构等。
25.工作原理:使用时,先根据被测钢结构的长度,对移动仓3的位置进行调整。启动两个第一电机4,两个第一电机4带动两根第一螺纹杆5同步转动,第一螺纹杆5会驱动滑块压着移动槽2移动,从而改变两个移动仓3之间的位置。
26.完成对移动仓3的位置调整后,将需要检测的钢结构的两端放置在固定板的一侧,转动蜗杆12,蜗杆12带动若干蜗轮13同步转动,使若干蜗轮13带动螺纹筒11同步转动。螺纹筒11会驱动第二螺纹杆10移动,使第二螺纹杆10带动移动块9靠近固定块8。直至移动块9和固定块8将钢结构的端部夹紧固定。
27.实现对钢结构两个端部的固定后,电动缸6启动,带动测试块14移动,测试块14会抵在钢结构的中部,压力传感器16检测测试块14对钢结构产生的压力。当测试块14完成对钢结构的弯折后,即可通过读取压力传感器16上的压力数据,得到钢结构的预应力信息。
28.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
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