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模组焊接检测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32056发布日期:2022-12-03 01:39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模组焊接检测治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模组焊接检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模组焊接检测治具。


背景技术:

2.电池模组又称电池包,是由多个单体电池组装而成的,其在组装过程中需要进行焊接,当焊接不到位时会产生虚焊以及焊接不良的问题,会影响到电池模组的正常使用,因此需要对焊接好的电池模组的焊点处进行检测,检测其是否符合规定,从而将不良品挑选出来;
3.传统采用人工检测电池模组的方式,人工需要挨个对电池模组的焊接点进行检测,但是这种方式检测效率低、容易存在漏检、检测不到位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池模组焊接检测治具,能够快速稳定的对电池模组的焊接点进行检测,提高了检测效率,降低了检测成本。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池模组焊接检测治具,包括基座,基座上设置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连接有可调节的探测板,探测板连接有探测组件,探测组件对电池模组进行检测,基座上设置有引导电池模组位置的引导组件。
6.优选的,探测板包括固定部和调整部,调整部上开设有调整探测板高度的高度调节长孔,探测组件包括探测针和测试仪,测试仪与探测针电连接,探测针设置在探测板的固定部上。
7.优选的,引导组件包括设置在基座上的引导板、边缘阻挡块和顶端阻挡块,引导板之间形成有引导通道,用于容纳电池模组,边缘阻挡块和顶端阻挡块设置在引导通道的一端,用于限制电池模组在引导通道中的位置。
8.优选的,基座上设置有检测探测板位置的微动开关,微动开关与测试仪电连接。
9.优选的,基座上设置有垫块,垫块上开设有水平调节长孔,调整垫块相对于基座的位置,驱动装置设置在垫块上。
10.优选的,边缘阻挡块和顶端阻挡块上开设有长度调节长孔,调节边缘阻挡块和顶端阻挡块相对于引导通道的位置。
11.优选的,边缘阻挡块呈“l”型,边缘阻挡块的拐角处开设有缓冲孔。
12.优选的,引导板朝向引导通道的一侧开设有引导斜角。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引导板使得电池模组稳定的进入引导通道中,边缘阻挡块和顶端阻挡块进一步了限制电池模组在引导通道的位置,从而使得电池模组稳定准确的处于检测的位置,进而方便了探测组件对电池模组的检测。
15.2.通过调节探测板的上的高度调节长孔,从而方便调节探测针相对于电池模组的上下方向上的位置;
16.通过调节垫块上的水平调节长孔,从而方便调节探测针相对于电池模组的左右方向上的位置,从而对不同规格的电池模组进行检测。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19.图3是图2中a部放大示意图;
20.图4是探测板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是容纳箱的结构示意图。
22.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
23.1、基座;2、驱动装置;3、探测板;4、固定部;5、调整部;6、引导板;7、边缘阻挡块;8、顶端阻挡块;9、引导通道;10、微动开关;11、垫块;12、高度调节长孔;13、水平调节长孔;14、长度调节长孔;15、缓冲孔;16、引导组件;17、引导斜角;18、连接块;19、宽度调节长孔;20、第一开关;21、第二开关;22、急停开关;23、复位开关;24、电源;25、控制器;26、电磁阀;27、容纳箱;28、固定座;29、探测针。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25.实施例:
26.参考图1,一种电池模组焊接检测治具,包括基座1,基座1上固定连接有驱动装置2,驱动装置2可以是气缸、液压缸、电机等装置,优选为气缸,驱动装置2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多个,本实施例驱动装置2设置有四个,且对称设置,驱动装置2固定在基座1上,驱动装置2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8,驱动装置2通过连接块18连接有可调节的探测板3,探测板3上设置有探测组件,探测组件包括探测针29和与探测针29电连接的测试仪,测试仪为电压内阻仪,用于检测电池模组的电压和内阻,探测针29固定在探测板3上。
27.参考图1和图2,在基座1和驱动装置2之间设置有垫块11,垫块11可调节的连接在基座1上,驱动装置2固定连接在垫块11上,垫块11上开设有水平调节长孔13,螺栓穿过水平调节长孔13从而将垫块11固定在基座1上,当需要调节驱动装置2水平方向的位置时,松动与水平调节长孔13连接的螺栓,从而移动水平调节长孔13相对于螺栓的位置,进而移动了垫块11相对于基座1的水平位置,从而移动了驱动装置2的水平位置,进而以适应不同宽度规格的电池模组。
28.参考图1、图2和图3,两个探测板3之间设置有引导组件16,引导组件16用于引导被检测的电池组的位置,引导组件16包括两个引导板6、两个边缘阻挡块7和一个顶端阻挡块8,两个引导板6之间形成有引导通道9,从而容纳被检测的电池模组,引导板6引导被检测的电池模组进入引导通道9,两个引导板6在靠近入口处的相对的侧边上开设有引导斜角17,
从而进一步的方便电池模组进入引导通道9中;
29.引导板6的底部开设有螺纹孔,基座1上开设有调整两个引导板6间距的宽度调节长孔19,螺栓穿过宽度调节长孔19与引导板6底面上的螺纹孔连接,从而将引导板6固定在基座1上,当需要调节两个引导板6之间的间距时,松动穿过宽度调节长孔19的螺栓,从而移动两个引导板6之间的位置,进而调节了引导通道9的宽度,从而适应了不同宽度规格的电池模组。
30.参考图1、图2和图3,两个边缘阻挡块7和一个顶端阻挡块8设置在远离引导通道9入口的一端,两个边缘阻挡块7对称的固定在引导通道9的两侧,从而限制在引导通道9中的电池模组的顶侧的两端,顶端阻挡块8设置在两个边缘阻挡块7之间,从而限制电池模组顶部的侧面,通过边缘阻挡块7和顶端阻挡块8的相互配合,从而限制电池模组在引导通道9中的位置,进而方便探测针29准确的对引导通道9中的电池模组进行检测;
31.两个边缘阻挡块7呈“l”型,在边缘阻挡块7的拐角处上开设有缓冲孔15,从而避免电池模组顶端的棱角处与边缘阻挡块7发生直接的碰撞,进而保护了电池模组的安全;
32.在边缘阻挡块7和顶端阻挡块8的两端开设有长度调节长孔14,长度调节长孔14沿着引导通道9的方向设置,螺栓通过长度调节长孔14从而将边缘阻挡块7和顶端调整块固定在基座1上,通过松动螺栓从而调节边缘阻挡块7和顶端调整块相对于引导通道9的位置,进而适应不同长度规格的电池模组顶部的位置,从而使得探针准确的与电池模组需要检测的位置接触。
33.参考图1和图4,探测板3包括固定部4和向下延伸的调整部5,固定部4和调整部5一体成型,探测针29固定在探测板3的固定部4上并朝向引导通道9设置,从而对电池模组的检测点进行接触,调整部5上开设有高度调节长孔12,用于调节探测板3相对于基座1的高度,连接块18上开设有相对应的螺纹孔,螺栓通过高度调节长孔12与连接块18上的螺纹孔连接,从而将调整部5固定在连接块18上,进而将探测板3固定在连接块18上;
34.当需要调节探测板3相对于连接块18的位置时,松动螺栓,向上移动探测板3,使得高度调节长孔12相对于螺栓移动,移动完毕后再次拧紧螺栓即可将调整过高度位置的探测板3固定在连接块18上,从而调整了探测针29的高度,进而适应不同规格的电池模组的检测点的高度的位置。
35.参考图1,基座1上螺栓连接有固定座28,固定座28上安装有微动开关10,微动开关10与测试仪电连接,微动开关10与探测板3相接触,当探测板3在驱动装置2的作用下移动时,微动开关10不再与探测板3相接触,从而微动开关10得到探测板3离开的信号,进而启动测试仪通过探测针29对电池模组进行检测。
36.参考图1和图5,基座1上固定连接有启动开关、复位开关23和急停开关22,启动开关包括第一开关20和第二开关21,基座1下设置有容纳箱27,容纳箱27内固定安装有电源24、控制器25、电磁阀26,第一开关20、第二开关21、急停开关22、复位开关23和电磁阀26均与控制器25电连接,驱动装置2与电磁阀26连通,电磁阀26与气源连通,为了防止误操作,第一开关20和第二开关21串联,只有第一开关20和第二开关21同时按下时才能接通,基座1与容纳箱27活动连接,从而方便对容纳箱27内的部件进行维护以及操作。
37.参考图1和图4,探测板3的调整部5处于引导板6远离引导通道9的一侧,从而引导板6还起到了对探测板3位置限定的作用,进而限制了探测板3的极限位置,从而起到了防止
探测针29与电池模组过分碰撞的作用,进而保证了电池模组的安全。
38.运行过程:将电池模组通过引导板6放入引导通道9中,电池模组位置到位后,其顶端与边缘阻挡块7和顶端阻挡块8相抵,此时双手同时按住第一开关20和第二开关21,启动驱动装置2,驱动装置2通过活塞杆将探测板3朝向电池模组移动,从而使得探测针29与电池模组的检测点相接触,当探测板3移动时触发微动开关10,从而测试仪开始工作,对电池模组的检测点进行检测;
39.测试仪的检测过程如下:
40.测试仪开始检测电池模组各串电压u1内阻r1;
41.测试结果与测试仪预设的电压范围u0和内阻范围r0进行对比;
42.若测试的电压u1在u0范围内,内阻r1在r0范围内,则测试仪界面显示“pass”,产品合格;
43.若测试电压u1超过u0范围,则说明此产品存在压差,测试仪界面均显示“fail”,产品不合;
44.若测试内阻r1超过r0范围,则说明此产品存在虚焊,测试仪界面均显示“fail”,产品不合;
45.检测结束后,按动复位开关23,使得驱动装置2带动探测板3和探测针29回到初始位置,取出电池模组,对“pass”和“fail”的电池模组分开放置,从而完成全过程;
46.当需要调节探测针29的高度时,通过调节探测板3上的高度调节长孔12调节探测板3的上下位置即可实现;
47.当需要调节相对的两个探测板3之间的间距时,即相对的探测针29间距时,通过垫块11上的水平调节长孔13调节驱动装置2的位置即可实现;
48.当需要调节引导通道9的宽度时,通过基座1上的宽度调节长孔19,从而调节两个引导板6之间的距离即可实现。
4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