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工膜破口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74836发布日期:2023-02-24 19:24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土工膜破口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工膜质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土工膜破口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常用的土工膜的厚度一般为0.5~2mm,因此在土工膜的生产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破口,尤其是面积较小的孔洞很难通过肉眼观察;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电火花检测仪对物体上的孔洞进行检测,该仪器在检测过程中作业人员需佩戴高压绝缘手套,手持探刷手柄对物品表面掠过检测,若直接采用该种设备对土工膜进行检测,其一探刷与土工膜的距离不好掌握,探刷过近容易对土工膜造成伤害,探刷距离太远则影响检测效果,其二,土工膜面积较大,手持探刷的检测方式,效率较低,较为费力,因此,传统的电火花检测仪并不适用于土工膜的破口检测中。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土工膜破口检测装置,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两块侧板,每块侧板两端底部安装有支腿;两块侧板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安装有第一辊筒和第六辊筒;两块侧板顶部相对设置有两个第一支撑板和两个第二支撑板;两个第一支撑板之间安装有第二辊筒,两个第二支撑板之间安装有第五辊筒;在两块侧板顶部,位于两个第一支撑板和两个第二支撑板之间相对设置有两个固定框架;两个固定框架为方框结构,两个固定框架方框顶边之间固定有绝缘固定套,两个固定框架的两个侧边上之间分别安装有第三辊筒和第四辊筒;绝缘固定套内套接固定有探刷;探刷通过导线连接电火花检测仪本体;所述第三辊筒和第四辊筒平行设置,且水平高度相同,探刷位于第三辊筒和第四辊筒之间,探刷下端端部高于第三辊筒和第四辊筒的下部;两个固定框架上安装极板,极板位于探刷正下方。
4.优选的,所述第一辊筒和第六辊筒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第二辊筒和第五辊筒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第二辊筒的水平高度高于第三辊筒,第三辊筒的水平高度高于第一辊筒。
5.优选的,所述极板上设置有接线端子;极板通过接线端子与电火花检测仪本体的接地端连接。
6.优选的,两个固定框架的外侧均设置固定套,固定套一侧贯穿设置有顶丝,极板两端顶部设置有两个调节臂,两个调节臂从固定套下方插入固定套,通过顶丝固定。
7.优选的,还包括信号中继模块,电火花检测仪本体的报警输出端通过信号中继模块与控制器连接。
8.优选的,所述信号中继模块包括继电器k、单片机、rs485接口;单片机通过继电器k与电火花检测仪本体的报警输出端连接,单片机通过rs485接口与控制器连接。
9.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0.该装置通过将探刷固定,并通过多个辊筒调整土工膜的角度,保证了合适的检测
距离,节省了人工作业成本,提高了作业效率;
11.装置通过信号中继模块,将电火花检测仪的报警信号传输至后台控制器,实现远程检测并对生产线上的设备进行联动控制,方便了作业人员及时发现破口并将带破口的产品剔除,保证产品的整体质量。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土工膜破口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土工膜破口检测装置一侧固定框架处的局部放大图;
14.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土工膜破口检测装置的在运行时各个辊筒与土工膜的位置关系;
15.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土工膜破口检测装置中信号中继模块电路连接示意图图中:第一辊筒-1、侧板-2、第二辊筒-3、第一支撑板-4、固定框架-5、极板-6、探刷-7、第三辊筒-8、绝缘固定套-9、第五辊筒-10、第六辊筒-11、第二支撑板-12、信号中继模块-13、电火花检测仪本体-14、支腿-15、土工膜-16、控制器-17、固定套-51、顶丝-52、接线端子-61、调节臂-62、第四辊筒-81。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1、2、4;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1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土工膜破口检测装置,包括:
18.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两块侧板2,每块侧板2两端底部安装有支腿15;两块侧板2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安装有第一辊筒1和第六辊筒11;两块侧板2顶部相对设置有两个第一支撑板4和两个第二支撑板12;两个第一支撑板4之间安装有第二辊筒3,两个第二支撑板12之间安装有第五辊筒10;在两块侧板2顶部,位于两个第一支撑板4和两个第二支撑板12之间相对设置有两个固定框架5;两个固定框架5为方框结构,两个固定框架5方框顶边之间固定有绝缘固定套9,两个固定框架5的两个侧边上之间分别安装有第三辊筒8和第四辊筒81;绝缘固定套9内套接固定有探刷7;探刷7通过导线连接电火花检测仪本体14;所述第三辊筒8和第四辊筒81平行设置,且水平高度相同,探刷7位于第三辊筒8和第四辊筒81之间,探刷7下端端部高于第三辊筒8和第四辊筒81的下部;作业时,土工膜从第三辊筒8和第四辊筒81下部通过,使得土工膜与探刷7之间保证一定的间距,便于测量,防止土工膜损伤。两个固定框架5上安装极板6,极板6位于探刷7正下方。
19.具体的,所述第一辊筒1和第六辊筒11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第二辊筒3和第五辊筒10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第二辊筒3的水平高度高于第三辊筒8,第三辊筒8的水平高度高于第一辊筒1。
20.具体的,所述极板6上设置有接线端子61;使用时通过接线端子61方便与电火花检测仪本体14的接地端连接。
21.具体的,两个固定框架5的外侧均设置固定套51,固定套51一侧贯穿设置有顶丝52,极板6两端顶部设置有两个调节臂62,两个调节臂62从固定套51下方插入固定套51,通过顶丝52固定,实现了极板6高度的调节,即实现极板6与探刷7之间间距的调节,获得最佳
的检测距离。
22.具体的,还包括信号中继模块13,电火花检测仪本体14的报警输出端通过信号中继模块13与控制器17连接。将报警信号发送至后台控制器17,实现远程监控。
23.具体的,所述信号中继模块13包括继电器k、单片机、rs485接口;单片机通过继电器k与电火花检测仪本体14的报警输出端连接,单片机通过rs485接口与控制器17连接;实现报警信号的远距离传输至控制器17。
24.具体实施时,如图3所示,将土工膜16从第一辊筒1底部进入,绕到第二辊筒3的顶部,然后依次从第三辊筒8、第四辊筒81底部经过,再从第五辊筒10顶部绕到第六辊筒11底部出来,然后与生产线上的收卷机连接;
25.第一辊筒1和第二辊筒3对土工膜16进入装置的方向进行限位,第五辊筒10和第六辊筒11对土工膜16出去的方向进行限位,第二辊筒3和第五辊筒10将土工膜16抬起贴在第三辊筒8和第四辊筒81底部;
26.作业时,调节好极板6高度,将极板6与电火花检测仪本体14的接地端连接;探刷7与电火花检测仪本体14的高压端连接;打开电火花检测仪本体14上的高压开关,调节好检测电压,启动收卷机,土工膜依次经过该装置,当检测到破口时,探刷7与极板6之间空气击穿而产生火花放电,电火花检测仪本体14输出报警信号,再由信号中继模块13传送至控制器17(plc模块),通过控制器17输出控制信号,对生产线上的挤出机、收卷机等实现联动控制,出现带有破口的次品时,及时暂停相关的生产设备,进行检查,将损失降到最低。
2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