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实施例涉及快筛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测盒外壳和检测盒。
背景技术:2.现有的快筛快速测试盒分成上盖和底座两个独立的结构进行组装,但独立的上盖和底座两个结构需要单独包装,容易出现混料现象,且组装区分正反、对位等工艺流程,造成组装效率低、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3.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组装简易的检测盒外壳和检测盒。
4.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检测盒外壳,检测盒外壳包括底座、第一支撑件、上盖和连接件。底座设有容纳腔。第一支撑件设置于底座的容纳腔内,且用于支撑检测试纸。上盖与底座盖合,以压持固定检测试纸。通过连接件底座转动连接上盖,连接件、底座和上盖一体成型。
5.上述检测盒外壳通过上盖、底座和连接件一体成型,上盖与底座通过连接件实现转动连接,上盖与底座的组装仅需转动上盖与底座,直至上盖与底座盖合,无需对位、区分正反等操作,简化了安装流程,节省安装成本。
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连接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连接件间隔均匀地连接在底座和上盖之间。
7.显然,上述实施方式中,连接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连接件间隔且均匀设置,使上盖与底座之间的连接力均匀,利于上盖与底座转动稳定,使上盖与底座易于对位扣合。
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件包括两个挡块。两个挡块间隔设置于底座,且分别设有定位槽。两个定位槽相向一侧分别贯通两个挡块,以使检测试纸的两端分别容置于两个定位槽内。
9.显然,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挡块的定位槽和第二挡块的定位槽的侧壁分别止挡检测试纸,以在平行于容纳腔底壁的平面内限位检测试纸。
1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定位槽的内壁突出设有定位部,定位部用于限位检测试纸。
11.显然,上述实施方式中,定位部突出设置于定位槽的内壁,使检测试纸接触定位部的面积小于检测试纸直接接触挡块的面积,进而减小检测试纸进入定位槽的摩擦阻力,利于检测试纸进入定位槽内。
1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检测盒外壳还包括导向件,导向件包括两个导向部。两个导向部设置于挡块,且分别位于定位槽的相对两侧,导向部设有向定位槽倾斜的斜面。
13.显然,上述实施方式中,导向件的两个导向部相向设有斜面,斜面向定位槽倾斜,使检测试纸易于沿斜面滑入定位槽内。
1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导向部与定位部相贯。
15.显然,上述实施方式中,导向件与定位部相贯,使检测试纸沿导向件滑动并接续沿定位部滑动,提高检测试纸进入定位槽的稳定性。
1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检测盒外壳还包括第二支撑件,第二支撑件设置于上盖。第二支撑件当上盖与底座盖合时抵持于底座上。
17.显然,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二支撑件使上盖与底座的间距稳定,以降低或避免上盖或底座受压变形的可能性,以提高检测盒外壳抵压检测试纸的位置及压力的稳定性。
1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检测盒外壳还包括压持件,压持件设置于上盖,且在上盖与底座盖合时压持于检测试纸背离第一支撑件的一侧。
19.显然,上述实施方式中,压持件提高了检测试纸位于容纳腔内的稳定性。
2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盖和底座中的一个设有凸出部,另一个设有卡扣。凸出部设有扣孔和开槽,开槽位于扣孔朝向连接件的一侧,卡扣与扣孔扣合连接。
21.显然,上述实施方式中,卡扣通过开槽进入凸出部上的扣孔内,使卡扣易于扣合于扣孔内。
2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盖设有两个间隔的通孔,两个通孔分别露出检测试纸的加样区和反应区。上盖还设有抵压部,抵压部位于露出加样区的通孔的周侧,且抵压部当上盖盖合于底座时能够压持于检测试纸。
23.显然,上述实施方式中,上盖盖合于底座时,第一抵压部和第二抵压部分别抵接于多个支撑部上的检测试纸,使检测试纸固定于容纳腔内。
24.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检测盒,检测盒包括检测试纸和检测盒外壳,检测试纸安装于检测盒外壳内。检测盒外壳包括底座、第一支撑件、上盖和连接件。底座设有容纳腔。第一支撑件设置于底座的容纳腔内,且用于支撑检测试纸。上盖与底座盖合以压持固定检测试纸。连接件转动连接于底座和上盖之间,连接件、底座和上盖一体成型。
25.上述检测盒通过上盖、底座和连接件一体成型,上盖与底座通过连接件实现转动连接,上盖与底座的组装仅需转动上盖与底座,直至上盖与底座盖合,无需对位、区分正反等操作,简化了安装流程,节省安装成本。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检测盒盖合时的示意图。
27.图2为图1所示检测盒打开时的示意图。
28.图3为图2所示检测盒去掉检测试纸时的示意图。
29.图4为图3所示检测盒在iv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30.图5和图6为图2所示检测盒中检测盒外壳的扣孔在不同实施例的示意图。
31.图7至图9为图1所示检测盒中检测盒外壳在不同实施例中的示意图。
32.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33.检测盒
ꢀꢀꢀꢀꢀꢀꢀꢀꢀꢀꢀꢀꢀꢀꢀꢀꢀꢀꢀꢀꢀꢀ
200
34.检测试纸
ꢀꢀꢀꢀꢀꢀꢀꢀꢀꢀꢀꢀꢀꢀꢀꢀꢀꢀꢀꢀ
201
35.加样区
ꢀꢀꢀꢀꢀꢀꢀꢀꢀꢀꢀꢀꢀꢀꢀꢀꢀꢀꢀꢀꢀꢀ
2011
36.反应区
ꢀꢀꢀꢀꢀꢀꢀꢀꢀꢀꢀꢀꢀꢀꢀꢀꢀꢀꢀꢀꢀꢀ
2013
37.检测盒外壳
ꢀꢀꢀꢀꢀꢀꢀꢀꢀꢀꢀꢀꢀꢀꢀꢀꢀꢀ
100,100a,100b,100c
38.底座
ꢀꢀꢀꢀꢀꢀꢀꢀꢀꢀꢀꢀꢀꢀꢀꢀꢀꢀꢀꢀꢀꢀꢀꢀ
10,10a
39.容纳腔
ꢀꢀꢀꢀꢀꢀꢀꢀꢀꢀꢀꢀꢀꢀꢀꢀꢀꢀꢀꢀꢀꢀ
101
40.底壁
ꢀꢀꢀꢀꢀꢀꢀꢀꢀꢀꢀꢀꢀꢀꢀꢀꢀꢀꢀꢀꢀꢀꢀꢀ
1011
41.凸出部
ꢀꢀꢀꢀꢀꢀꢀꢀꢀꢀꢀꢀꢀꢀꢀꢀꢀꢀꢀꢀꢀꢀ
11,11a,11b,11c
42.扣孔
ꢀꢀꢀꢀꢀꢀꢀꢀꢀꢀꢀꢀꢀꢀꢀꢀꢀꢀꢀꢀꢀꢀꢀꢀ
1101,1101a
43.开槽
ꢀꢀꢀꢀꢀꢀꢀꢀꢀꢀꢀꢀꢀꢀꢀꢀꢀꢀꢀꢀꢀꢀꢀꢀ
1102
44.第一支撑件
ꢀꢀꢀꢀꢀꢀꢀꢀꢀꢀꢀꢀꢀꢀꢀꢀꢀꢀ
20
45.第一挡块
ꢀꢀꢀꢀꢀꢀꢀꢀꢀꢀꢀꢀꢀꢀꢀꢀꢀꢀꢀꢀ
21
46.定位槽
ꢀꢀꢀꢀꢀꢀꢀꢀꢀꢀꢀꢀꢀꢀꢀꢀꢀꢀꢀꢀꢀꢀ
211,221
47.第一侧壁
ꢀꢀꢀꢀꢀꢀꢀꢀꢀꢀꢀꢀꢀꢀꢀꢀꢀꢀꢀꢀ
2111
48.第二侧壁
ꢀꢀꢀꢀꢀꢀꢀꢀꢀꢀꢀꢀꢀꢀꢀꢀꢀꢀꢀꢀ
2113
49.第三侧壁
ꢀꢀꢀꢀꢀꢀꢀꢀꢀꢀꢀꢀꢀꢀꢀꢀꢀꢀꢀꢀ
2211
50.第四侧壁
ꢀꢀꢀꢀꢀꢀꢀꢀꢀꢀꢀꢀꢀꢀꢀꢀꢀꢀꢀꢀ
2213
51.定位部
ꢀꢀꢀꢀꢀꢀꢀꢀꢀꢀꢀꢀꢀꢀꢀꢀꢀꢀꢀꢀꢀꢀ
203
52.第二挡块
ꢀꢀꢀꢀꢀꢀꢀꢀꢀꢀꢀꢀꢀꢀꢀꢀꢀꢀꢀꢀ
22
53.支撑部
ꢀꢀꢀꢀꢀꢀꢀꢀꢀꢀꢀꢀꢀꢀꢀꢀꢀꢀꢀꢀꢀꢀ
23
54.上盖
ꢀꢀꢀꢀꢀꢀꢀꢀꢀꢀꢀꢀꢀꢀꢀꢀꢀꢀꢀꢀꢀꢀꢀꢀ
30,30a
55.第一通孔
ꢀꢀꢀꢀꢀꢀꢀꢀꢀꢀꢀꢀꢀꢀꢀꢀꢀꢀꢀꢀ
301
56.第二通孔
ꢀꢀꢀꢀꢀꢀꢀꢀꢀꢀꢀꢀꢀꢀꢀꢀꢀꢀꢀꢀ
302
57.第一抵压部
ꢀꢀꢀꢀꢀꢀꢀꢀꢀꢀꢀꢀꢀꢀꢀꢀꢀꢀ
31
58.第二抵压部
ꢀꢀꢀꢀꢀꢀꢀꢀꢀꢀꢀꢀꢀꢀꢀꢀꢀꢀ
32
59.卡扣
ꢀꢀꢀꢀꢀꢀꢀꢀꢀꢀꢀꢀꢀꢀꢀꢀꢀꢀꢀꢀꢀꢀꢀꢀ
33,33a,33b,33c
60.连接件
ꢀꢀꢀꢀꢀꢀꢀꢀꢀꢀꢀꢀꢀꢀꢀꢀꢀꢀꢀꢀꢀꢀ
40,40a,40b,40c
61.第一导向件
ꢀꢀꢀꢀꢀꢀꢀꢀꢀꢀꢀꢀꢀꢀꢀꢀꢀꢀ
51
62.第二导向件
ꢀꢀꢀꢀꢀꢀꢀꢀꢀꢀꢀꢀꢀꢀꢀꢀꢀꢀ
52
63.导向部
ꢀꢀꢀꢀꢀꢀꢀꢀꢀꢀꢀꢀꢀꢀꢀꢀꢀꢀꢀꢀꢀꢀ
501,502
64.斜面
ꢀꢀꢀꢀꢀꢀꢀꢀꢀꢀꢀꢀꢀꢀꢀꢀꢀꢀꢀꢀꢀꢀꢀꢀ
5011,5021
65.压持件
ꢀꢀꢀꢀꢀꢀꢀꢀꢀꢀꢀꢀꢀꢀꢀꢀꢀꢀꢀꢀꢀꢀ
60
66.压持部
ꢀꢀꢀꢀꢀꢀꢀꢀꢀꢀꢀꢀꢀꢀꢀꢀꢀꢀꢀꢀꢀꢀ
61
67.调节件
ꢀꢀꢀꢀꢀꢀꢀꢀꢀꢀꢀꢀꢀꢀꢀꢀꢀꢀꢀꢀꢀꢀ
70
68.第二支撑件
ꢀꢀꢀꢀꢀꢀꢀꢀꢀꢀꢀꢀꢀꢀꢀꢀꢀꢀ
80
69.抵持柱
ꢀꢀꢀꢀꢀꢀꢀꢀꢀꢀꢀꢀꢀꢀꢀꢀꢀꢀꢀꢀꢀꢀ
81
70.第一方向
ꢀꢀꢀꢀꢀꢀꢀꢀꢀꢀꢀꢀꢀꢀꢀꢀꢀꢀꢀꢀ
x
71.第二方向
ꢀꢀꢀꢀꢀꢀꢀꢀꢀꢀꢀꢀꢀꢀꢀꢀꢀꢀꢀꢀy72.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
具体实施方式
73.为能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达成预定申请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74.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
7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76.请同时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检测盒200,用于承接液体试样,并对液体试样进行快速筛查。检测盒200包括检测盒外壳100和检测试纸201。检测试纸201固定安装于检测盒外壳100内。
77.例如,液体试样可以为唾液或尿液等液体。检测试纸201可以为肺炎抗原检测试纸、验孕检测试纸、艾滋病检测试纸等。
78.检测盒外壳100包括底座10、第一支撑件20、上盖30和连接件40。底座10、上盖30和连接件40一体成型。上盖30和底座10分别与连接件40转动连接,且上盖30能够盖合于底座10。底座10设有容纳腔101。第一支撑件20设置于底座10的容纳腔101内。第一支撑件20用于支撑检测试纸201。上盖30与底座10压持固定检测试纸201,使检测试纸201稳定地位于容纳腔101内。
79.上盖30、底座10和连接件40分别为塑料材质,且通过注塑一体成型,但不限于此,例如,另一实施例中,上盖30、底座10和连接件40也可以为硅胶材质制成。
80.上盖30、底座10和连接件40一体成型,上盖30与底座10通过连接件40实现转动连接,上盖30与底座10的组装仅需转动上盖30与底座10,直至上盖30与底座10盖合,无需对位、区分正反等操作,简化了安装流程,节省安装成本。
81.进一步地,上盖30、底座10和连接件40同时制作,使检测盒外壳100的制作工艺得以简化。
82.上盖30设有两个间隔的通孔。两个通孔分别为第一通孔301和第二通孔302。第一通孔301露出检测试纸201的加样区2011,第二通孔302露出检测试纸201的反应区2013。液体试样通过第一通孔301滴至检测试纸201的加样区2011,设定的时间后,可通过第二通孔302观察检测试纸201的反应区2013得到检测结果。
83.为使后续描述清晰,定义第一方向x平行于检测试纸201的反应区2013朝向加样区2011的方向,第二方向y平行于底座10的容纳腔101的底壁1011,且垂直于第一方向x。
84.一实施例中,连接件40的数量为两个。连接件40沿第一方向x延伸。连接件40设置在底座10的平行于第一方向x的侧壁上。两个连接件40沿第一方向x间隔地、且均匀连接于上盖30与底座10之间,但不限于此。
85.可以理解,其他实施例中,连接件40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三个、六个等其他数量。
86.连接件4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连接件40间隔且均匀设置,使上盖30与底座10之间的连接力均匀,利于上盖30与底座10转动稳定,使上盖30与底座10易于对位扣合。
87.相较于连接件40沿第一方向x延伸至接近底座10与上盖30的侧壁长度,连接件40的数量为多个,采用多个连接件40间隔连接在底座10与上盖30之间,利于减小连接件40的变形应力,而减小驱动上盖30与底座10转动盖合的力。
88.第一支撑件20包括两个挡块。两个挡块分别为第一挡块21和第二挡块22。第一挡块21和第二挡块22沿第一方向x间隔设置于容纳腔101的底壁1011。第一挡块21设有定位槽
211,定位槽211贯通第一挡块21朝向第二挡块22的一侧。第二挡块22设有定位槽221,定位槽221贯通第二挡块22朝向第一挡块21的一侧。定位槽211和定位槽221分别收容检测试纸201的相对两端。
89.定位槽211的内壁包括第一侧壁2111和两个第二侧壁2113。定位槽221的内壁包括第三侧壁2211和两个第四侧壁2213。两个第二侧壁2113沿第二方向y位于第一侧壁2111的相对两侧。两个第四侧壁2213沿第二方向y位于第三侧壁2211的相对两侧。
90.第一侧壁2111和第三侧壁2211沿第一方向x分置于检测试纸201的相对两侧,第一侧壁2111和第三侧壁2211在第一方向x限制检测试纸201的位移。两个第二侧壁2113沿第二方向y分置于检测试纸201的相对两侧、两个第四侧壁2213沿第二方向y分置于检测试纸201的相对两侧。两个第二侧壁2113和两个第四侧壁2213在第二方向y限制检测试纸201的位置。
91.第一挡块21的定位槽211和第二挡块22的定位槽221的侧壁分别止挡检测试纸201,以在平行于容纳腔101底壁1011的平面内限位检测试纸201,也即沿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限位检测试纸201。
92.第二侧壁2113沿第一方向x的长度小于第四侧壁2213沿第一方向x的长度,检测试纸201的加样区2011域较第二挡块22靠近第一挡块21,但不限于此。可以理解,其他实施例中,第二侧壁2113和第四侧壁2213沿第一方向x的长度也可以相等。
93.请参阅图3和图4,定位槽211的内壁和定位槽221的内壁分别突出设有定位部203。具体地,第二侧壁2113和第四侧壁2213分别设有定位部203。定位部203用于与检测试纸201接触,以沿第二方向y限位检测试纸201。
94.定位部203为弧形块状结构。定位部203背离第二侧壁2113/第四侧壁2213的一侧表面为弧形面。例如,定位部203为半圆柱体结构,定位部203背离第二侧壁2113/第四侧壁2213的一侧表面为半圆弧面。
95.定位部203突出设置于定位槽211、定位槽221的内壁,使检测试纸201接触定位部203的面积小于检测试纸201直接接触第一挡块21和第二挡块22的面积,进而减小检测试纸201进入定位槽211和定位槽221的摩擦阻力,利于检测试纸201进入定位槽211和定位槽221内。
96.可以理解,其他实施例中,定位部203也可以省略,第二侧壁2113和第四侧壁2213也可以直接接触检测试纸201。
97.可以理解,其他实施例中,第一侧壁2111和第三侧壁2211也可以设有定位部203。
98.检测盒外壳100还包括两个导向件,但不限于此。两个导向件分别为第一导向件51和第二导向件52。第一导向件51设置于第一挡块21。第二导向件52设置于第二挡块22。第一导向件51包括两个导向部501,且两个导向部501设置于两个第二侧壁2113上,并位于定位槽211的相对两侧。第二导向件52包括两个导向部502,且两个导向部502设置于两个第四侧壁2213上,并位于定位槽221的相对两侧。
99.第一导向件51的两个导向部501相向设有斜面5011,第二导向件52的两个导向部502相向设有斜面5021,每个斜面5011向定位槽211倾斜,使检测试纸201易于沿斜面5011滑入定位槽211内,每个斜面5021向定位槽221倾斜,使检测试纸201易于沿斜面5021滑入定位槽221内,提高了检测盒200安装的简单程度。
100.可以理解,其他实施例中,导向件的数量也可以为三个、四个等其他数量。多个导向件分别设置于第一挡块21和第二挡块22,使检测试纸201易于进入第一挡块21的定位槽211和第二挡块22的定位槽221内。
101.可以理解,其他实施例中,导向件也可以省略。
102.一实施例中,第一导向件51与第一挡块21的定位部203相贯、第二导向件52与第二挡块22的定位部203相贯,但不限于此。例如,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导向件51与定位部203、和/或第二导向件52与定位部203也可以错位设置。
103.导向件与定位部203相贯,使检测试纸201沿导向件滑动并接续沿定位部203滑动,提高检测试纸201进入定位槽211和定位槽221的稳定性。
104.第一支撑件20还包括多个支撑部23,多个支撑部23设置于容纳腔101的底壁1011,且用于承载并支撑检测试纸201。
105.请参阅图3,上盖30还设有两个间隔的抵压部。两个抵压部分别为第一抵压部31和第二抵压部32。第一抵压部31位于第一通孔301的周侧。第二抵压部32位于第二通孔302的周侧。上盖30盖合于底座10时,第一抵压部31和第二抵压部32分别抵接于多个支撑部23上的检测试纸201,使检测试纸201固定于容纳腔101内。
106.第一抵压部31能够引导从第一通孔301进入的液体试样流至检测试纸201上,且阻止了液体试样流入检测试纸201外的容纳腔101,避免液体试样的损失而影响检测结果。
107.检测盒外壳100还包括压持件60。压持件60设置于上盖30。压持件60在上盖30盖合于底座10时压持于检测试纸201背离第一支撑件20的一侧。
108.压持件60提高了检测试纸201位于容纳腔101内的稳定性。可以理解,其他实施例中,压持件60也可以省略,通过第一抵压部31和第二抵压部32压持于检测试纸201,使检测试纸201稳固于容纳腔101内。
109.可以理解,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抵压部31和/或第二抵压部32也可以省略,通过压持件60使检测试纸201稳固于容纳腔101内。
110.一实施例中,压持件60包括三个压持部61。其中,一个压持部61位于第一通孔301背离第二通孔302的一侧。另两个压持部61位于第二通孔302背离第一通孔301的一侧。
111.多个压持部61沿第一方向x间隔压持在检测试纸201上,提高检测试安装于容纳腔101的稳定性。
112.可以理解,其他实施例中,压持部61的数量也可以为其他数量。压持部61位于第一通孔301和第二通孔302相背的两侧,避免压持部61压持在检测试纸201的加样区2011和反应区2013之间,影响液体试样在加样区2011与反应区2013之间的流动扩散。
113.检测盒200装置还包括调节件70。调节件70的数量为两个,但不限于此。调节件70沿第二方向y延伸。调节件70设置于上盖30,且在上盖30盖合于底座10时压持于检测试纸201上,调节调节件70的高度,能够调节调节件70压持于检测试纸201的压持力,以改变液体试样沿第一方向x的流动扩散速度。
114.一实施例中,调节件70沿第二方向y的尺寸不小于检测试纸201沿第二方向y的尺寸,调节件70沿第二方向y延伸至检测试纸201的相对两侧,但不限于此。例如,其他实施例中,调节件70也可以沿第二方向y压持在检测试纸201沿第二方向y的部分区域。
115.可以理解,其他实施例中,调节件70也可以沿与第二方向y呈一设定角度延伸,只
要调节件70压持在检测试纸201的加样区2011和反应区2013之间的部分区域,即可调节液体试样沿第一方向x的流动扩散速度。
116.可以理解,其他实施例中,调节件70也可以省略。
117.请参阅图3,检测盒外壳100还包括第二支撑件80。第二支撑件80设置于上盖30,但不限于此。第二支撑件80当上盖30与底座10盖合时抵持于底座10上。第二支撑件80使上盖30与底座10的间距稳定,以减小或避免上盖30或底座10受压变形的可能性,以提高检测盒外壳100抵压检测试纸201的位置及压力的稳定性。
118.可以理解,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支撑件80也可以设置于底座10上,第二支撑件80在上盖30盖合于底座10时抵持于上盖30。
119.可以理解,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支撑件80也可以省略。
120.第二支撑件80包括四个抵持柱81,但不限于此。可以理解,其他实施例中,抵持柱81的数量也可以为两个、三个等其他数量。多个抵持柱81分别沿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布置在第一支撑件20的周侧,以提高第二支撑件80支撑在上盖30与底座10之间的均匀度,且避免与检测试纸201干涉。
121.一实施例中,检测盒外壳100的上盖30和底座10采用扣合连接固定。上盖30设有卡扣33,底座10设有扣孔1101,通过卡扣33与扣孔1101扣合,实现上盖30与底座10连接固定。底座10设有凸出部11。扣孔1101设置于凸出部11。卡扣33扣合于凸出部11上的扣孔1101,减小了卡扣33的长度。
122.可以理解,其他实施例中,凸出部11也可以省略,例如,如图5所示,底座10的部分凹陷形成了扣孔1101a。
123.可以理解,其他实施例中,上盖30设有扣孔1101,底座10设有卡扣33,卡扣33与扣孔1101扣合,使上盖30与底座10连接。
124.一实施例中,扣孔1101和卡扣33的数量分别为六个,但不限于此。例如,其他实施例中,扣孔1101和卡扣33的数量也可以分别为两个、四个或其他数量。
125.请参阅图6,另一实施例中,凸出部11还设有开槽1102。开槽1102位于扣孔1101朝向连接件40的一侧。在上盖30相对于底座10转动时,卡扣33通过开槽1102进入凸出部11上的扣孔1101内,使卡扣33易于扣合于扣孔1101内。可以理解,其他实施例中,开槽1102也可以省略。
126.一实施例中,凸出部11和卡扣33分别为方形柱体结构,但不限于此。上盖30和底座10的外轮廓大致为矩形,但不限于此。
127.例如,另一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检测盒外壳100a与图3所示检测盒外壳100的区别在于:检测盒外壳100a的上盖30a和底座10a的外轮廓为非矩形、凸出部11a和卡扣33a分别为圆形柱体结构、以及连接件40a的数量为一个,且一个连接件40a沿第一方向x延伸。
128.又如,又一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检测盒外壳100b与图3所示检测盒外壳100的区别在于:凸出部11b和卡扣33b分别为圆形柱体结构、以及连接件40b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连接件40b沿第一方向x延伸。
129.再如,再一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检测盒外壳100c与图3所示检测盒外壳100的区别在于:凸出部11c和卡扣33c分别为圆形柱体结构、以及连接件40c的数量为一个,且一个连接件40c沿第二方向y延伸,并连接底座10平行于第二方向y的侧壁上。
130.一实施例中,检测盒外壳100整体为一体成型结构,但不限于此。例如,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20、导向件、第二支撑件80和压持件60中的至少一个为独立的结构,且材料可以与底座10和上盖30的材料不同,以及能够通过焊接、压接等方式连接于上盖30或底座10上。
131.上述检测盒外壳100通过上盖30、底座10和连接件40一体成型,上盖30与底座10通过连接件40实现转动连接,上盖30与底座10的组装仅需转动上盖30与底座10,直至上盖30与底座10盖合,无需对位、区分正反等操作,简化了安装流程,节省安装成本。
132.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