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水质监测用喷水式移动浮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24242发布日期:2023-02-14 14:06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水质监测用喷水式移动浮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质监测浮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水质监测用喷水式移动浮标。


背景技术:

2.水质监测浮标是设立在河流、湖泊、水库、近岸海域等流域内的现场水质自动监测实验室,是以水质监测仪为核心,运用传感器技术,结合浮标体、电源供电系统、数据传输设备组成的放置于水域内的小型水质监测系统。
3.现有的水质监测浮标多是进行定点投放,将水质监测浮标置于水面上并将水质监测浮标固定在该区域,通过水质监测浮标对一定的区域内的水质进行监测,但是由于水体中的物质分布并不是均匀分布,定点投放的水质监测浮标只能够对一定区域内的水体进行水质监测,从而造成收集到的样本数据较少,无法准确的测定整片湖泊的水质,严重影响水质监测的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水质监测用喷水式移动浮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由于水体中的物质分布并不是均匀分布,定点投放的水质监测浮标只能够对一定区域内的水体进行水质监测,从而造成收集到的样本数据较少,无法准确的测定整片湖泊的水质,严重影响水质监测的精度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水质监测用喷水式移动浮标,包括:
6.浮漂组件,所述浮漂组件包括安装板、设置在所述安装板外侧壁四周的浮板以及开设在所述安装板内腔宽边侧壁并贯穿所述安装板外侧壁的第二安装孔,所述安装板内腔另一宽边侧壁上均匀开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三安装孔贯穿所述安装板的外侧壁;
7.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安装板内腔的水泵、安装在所述水泵进水端上并贯穿所述第二安装孔的进水管道、安装在所述水泵排水端上的第一导流管道、安装在所述第一导流管道两端并与所述第一导流管道内腔相贯通的第二导流管道、设置在所述第二导流管道圆周外侧壁上并与所述第二导流管道内腔相贯通且与所述第一导流管道相对应的第四导流管道以及均匀设置在所述第四导流管道圆周外侧壁上并与所述第四导流管道内腔相贯通且贯穿所述第三安装孔的排水管道。
8.优选的,所述浮漂组件还包括开设在所述安装板内腔底部四角并贯穿所述安装板底部的第一安装孔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板内腔底部中心位置并贯穿所述安装板底部的连接套筒组件。
9.优选的,所述连接套筒组件包括连接套筒以及开设在所述连接套筒内腔侧壁上的第一内螺纹槽。
10.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同轴心安装在所述第二导流管道两端的平衡机构以
及安装在所述第四导流管道圆周外侧壁两端并与所述排水管道相对应的转向机构,所述平衡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二导流管道排水端的第一电磁阀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一电磁阀排水端并贯穿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平衡管道,所述转向机构包括通过管道安装在所述第四导流管道圆周外侧壁上的第二电磁阀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二电磁阀排水端且贯穿所述第三安装孔的转向管道。
11.优选的,还包括顶盖组件,所述顶盖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安装板顶部的顶盖以及设置在所述顶盖底部并贯穿所述顶盖顶部的外套筒组件,所述外套筒组件包括套接在所述连接套筒圆周外侧壁上的外套筒以及开设在所述外套筒内腔侧壁并设置在所述连接套筒上端的第二内螺纹槽。
12.优选的,还包括检测器安装套筒组件,所述检测器安装套筒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连接套筒内腔并贯穿所述连接套筒底部的安装套筒、同轴心设置在所述安装套筒圆周外侧壁顶部并与所述连接套筒顶部相接触且设置在所述外套筒内腔的限位环组件以及通过螺纹连接同轴心安装在所述安装套筒底部并设置在所述安装板底部外侧插接在水体内的检测器安装筒,所述安装套筒包括筒体以及开设在所述筒体圆周外侧壁上并与所述第一内螺纹槽相匹配的第一外螺纹槽,所述限位环组件包括限位环以及开设在所述限位环圆周外侧壁上并与所述第二内螺纹槽相匹配的第二外螺纹槽。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新型水质监测用喷水式移动浮标,通过水泵以及进水管道的配合使用将水泵取到第一导流管道、第二导流管道以及第三导流管道内,水流经过第三导流管道进入到排水管道的内腔并通过排水管道排出,通过排水管道排出的水产生的冲击力带动浮漂组件在水面上移动,能够对水体的不同位置进行水质监测,保障水质监测的精度。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浮漂组件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驱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顶盖组件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检测器安装套筒组件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00浮漂组件、110安装板、120浮板、130第一安装孔、140第二安装孔、150连接套筒组件、151连接套筒、152第一内螺纹槽、200驱动机构、210水泵、220进水管道、230第一导流管道、240第二导流管道、250第四导流管道、260排水管道、270平衡机构、271第一电磁阀、272平衡管道、280转向机构、281第二电磁阀、282转向管道、300顶盖组件、310顶盖、320外套筒组件、321外套筒、322第二内螺纹槽、400检测器安装套筒组件、410安装套筒、411筒体、412第一外螺纹槽、420限位环组件、421限位环、422第二外螺纹槽、430检测器安装筒。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水质监测用喷水式移动浮标,通过水泵以及进水管道的配合使用将水泵取到第一导流管道、第二导流管道以及第三导流管道内,水流经过第三导流管道进入到排水管道的内腔并通过排水管道排出,通过排水管道排出的水产生的冲击力带动浮漂组件在水面上移动,能够对水体的不同位置进行水质监测,保障水质监测的精度,请参阅图1,包括:浮漂组件100、驱动机构200、顶盖组件300和检测器安装套筒组件400;
22.请参阅图1-2,浮漂组件100包括安装板110、设置在安装板110外侧壁四周的浮板120以及开设在安装板110内腔宽边侧壁并贯穿安装板110外侧壁的第二安装孔140,安装板110内腔另一宽边侧壁上均匀开设有第三安装孔,第三安装孔贯穿安装板110的外侧壁,浮漂组件100还包括开设在安装板110内腔底部四角并贯穿安装板110底部的第一安装孔130以及设置在安装板110内腔底部中心位置并贯穿安装板110底部的连接套筒组件150,连接套筒组件150包括连接套筒151以及开设在连接套筒151内腔侧壁上的第一内螺纹槽152,安装板110置于水面上,浮板120为中空设置,浮板120的内腔填充有空气,通过浮板120带动安装板110漂浮在水面上,安装板110内腔底部安装有陀螺仪,通过陀螺仪监测安装板110在水面上的水平度;
23.请参阅图1-3,驱动机构200包括安装在安装板110内腔的水泵210、安装在水泵210进水端上并贯穿第二安装孔140的进水管道220、安装在水泵210排水端上的第一导流管道230、安装在第一导流管道230两端并与第一导流管道230内腔相贯通的第二导流管道240、设置在第二导流管道240圆周外侧壁上并与第二导流管道240内腔相贯通且与第一导流管道230相对应的第四导流管道250以及均匀设置在第四导流管道250圆周外侧壁上并与第四导流管道250内腔相贯通且贯穿第三安装孔的排水管道260,驱动机构200还包括同轴心安装在第二导流管道240两端的平衡机构270以及安装在第四导流管道250圆周外侧壁两端并与排水管道260相对应的转向机构280,平衡机构270包括安装在第二导流管道240排水端的第一电磁阀271以及安装在第一电磁阀271排水端并贯穿第一安装孔130的平衡管道272,转向机构280包括通过管道安装在第四导流管道250圆周外侧壁上的第二电磁阀281以及安装在第二电磁阀281排水端且贯穿第三安装孔的转向管道282,进水管道220与第二安装孔140之间作密封处理,排水管道260与第三安装孔之间作密封处理,平衡管道272与第一安装孔130之间作密封处理,进水管道220的进水端插接在水体内,排水管道260、平衡管道272以及转向管道282的排水端插接在水体内,在具体使用时,通过水泵210和进水管道220的配合使用将水泵取到第一导流管道230的内腔,通过第一导流管道230将水导流到第二导流管道240的内腔,水流依次经过第二导流管道240和第四导流管道250进入到排水管道260的内腔,通过排水管道260将水流导出到水体内,通过水流流出排水管道260时产生的反作用力带动安装板110在水面上移动,能够对水体的不同位置进行水质监测,保障水质监测的多样性以及准确性,如图3所示,转向机构280共有两个,分布在第四导流管道250的圆周外侧壁左右两侧,假设需要安装板安装板110向右侧移动时,启动左侧的第二电磁阀281,进入到第四导流管道250内的水流经过第二电磁阀281进入到转向管道282的内腔,通过左侧的转向管道282排出,在安装板110的左侧产生侧向作用力,带动安装板110向右侧移动,同上,需要安装板110向左侧移动时,启动右侧的第二电磁阀281,在安装板110的右侧产生侧向作用力,带动安装板110向左侧移动,能够带动安装板110在水面上进行转向操作,进一步增大了
水质监测的范围,通过陀螺仪监测安装板110的水平度,当检测到安装板110某一角下沉时,启动下沉角对应一侧的第一电磁阀271,进入到第二导流管道240内的水流通过第一电磁阀271进入到平衡管道272的内腔并通过平衡管道272排出,对安装板110上下沉角产生反作用力带动下沉角向上移动,以此对安装板110的四角的水平度进行调整,避免因某一角下沉造成安装板110在水体上翻覆,保障安装板110的行驶安全;
24.请参阅图1-2和图4,顶盖组件300包括安装在安装板110顶部的顶盖310以及设置在顶盖310底部并贯穿顶盖310顶部的外套筒组件320,外套筒组件320包括套接在连接套筒151圆周外侧壁上的外套筒321以及开设在外套筒321内腔侧壁并设置在连接套筒151上端的第二内螺纹槽322,顶盖310通过螺栓可拆卸安装在安装板110的顶部,顶盖310与安装板110之间作密封处理,外套筒321包覆在连接套筒151的圆周外侧壁上,外套筒321与连接套筒151之间作密封处理,能够有效的避免水进入到安装板110的内腔增加安装板110的负重导致安装板110的沉没;
25.请参阅图1-2和图4-5,检测器安装套筒组件400包括安装在连接套筒151内腔并贯穿连接套筒151底部的安装套筒410、同轴心设置在安装套筒410圆周外侧壁顶部并与连接套筒151顶部相接触且设置在外套筒321内腔的限位环组件420以及通过螺纹连接同轴心安装在安装套筒410底部并设置在安装板110底部外侧插接在水体内的检测器安装筒430,安装套筒410包括筒体411以及开设在筒体411圆周外侧壁上并与第一内螺纹槽152相匹配的第一外螺纹槽412,限位环组件420包括限位环421以及开设在限位环421圆周外侧壁上并与第二内螺纹槽322相匹配的第二外螺纹槽422,筒体411通过第一外螺纹槽412与第一内螺纹槽152的配合使用安装在连接套筒151的内腔,限位环421通过第二外螺纹槽422与第二内螺纹槽322的配合使用安装在外套筒321的内腔,限位环421的底部与连接套筒151的顶部相接触,限位环421与连接套筒151之间作密封处理,进一步的对安装板110的内腔进行密封,防止水进入到安装板110的内腔,通过两个组螺纹连接将筒体411固定在连接套筒151的内腔,保障了筒体411安装的稳定性,水质传感器安装在检测器安装筒430的内腔,水质传感器上的探测头贯穿检测器安装筒430的底部与水体相接触,对水体进行水质监测,检测器安装筒430与筒体411之间为可拆卸安装,通过对检测器安装筒430的拆卸能够对安装在检测器安装筒430内腔的水质传感器进行检测维护。
26.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实施例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性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省略篇幅和节约资源的考虑。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