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剂储存组件及其应用的自动分析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91771发布日期:2022-09-30 23:36阅读:33来源:国知局
试剂储存组件及其应用的自动分析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试剂储存组件及其应用的自动分析系统。


背景技术:

2.目前,免疫诊断主要包括化学发光法和多重液相芯片分析法两种诊断方法。其中,化学发光法原理是,用化学发光剂直接标记抗原或抗体,在与样本中的待测抗体或抗原结合后,洗除多余物质。加入信号试剂,化学发光物质经催化剂的催化和氧化剂的氧化,形成一个激发态的中间体,当这种激发态中间体回到稳定的基态时同时发射出光子,仪器中的光电倍增管检测到光子并传输至放大器,最终以数字信号转至电脑并加以计算,得出临床结果。当使用一个化学发光试剂检测一个样本中的多项指标时,需要对多个指标对应的多个信号波长检测,检测指标数量与检测信号波长一一对应。
3.多重液相芯片分析法原理是,对不同组的磁片进行激光编码,然后通过化学交联的方式将抗原连接到磁片上。待样本中的待测抗体与特定磁条编码表面的对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后,再加入荧光信号标记的抗人igg抗体。在明场下拍照识别不同编码此片的位置,在暗场下拍照确定每个编码磁片对应的荧光信号。通过将磁片的荧光强度换算成对应抗体的浓度,进而得到定性或定量的结果。当使用一个多重液相芯片试剂检测一个样本中的多个指标时,因不同指标的信号是源于对同种芯片上的不同区域的图像读取,因此即使指标再多,也可以通过一次明场拍照和一次暗场拍照完成多个指标的检测,当检测指标越多时,化学发光法分析较多重液相芯片分析的时间就越长。现有技术中,对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肌炎、血管炎等需要多个指标的检测结果联合分析病情的诊断试剂,采用多重液相芯片分析法比化学发光法更节省时间。
4.现有技术中,因为化学发光法与多重液相芯片分析法的分析原理不同,所以使用化学发光法的诊断仪器与使用多重液相芯片分析法的仪器结构区别较大,当医护人员需要对同一样本既需要进行化学发光分析又需要进行多重液相芯片分析时,只能将样本先分离成两个样本后,将两个样本分别输送至使用化学发光法的诊断仪器和多重液相芯片分析法的仪器内;或者只能对病人采集两个样本。对医院而言,同时,同一家医院采购化学发光诊断仪器、多重液相芯片分析仪器的成本较高,化学发光诊断仪器、多重液相芯片分析仪器的占地面积较大。故亟需一种能够既能进行化学发光诊断,又能进行多重液相芯片分析诊断的自动分析系统的仪器。
5.那么首要解决的技术难题就是需要在自动分析系的统试剂储存组件中同时存放化学发光试剂、多重液相芯片试剂以待进行化学发光检测和多重液相芯分析检测,但是化学发光试剂可以持续混匀,混匀后试剂的检测性能不会降低,而多重液相芯片试剂不能持续混匀,持续混匀后,混匀后试剂的检测性能会降低。故现急需一种既可满足化学发光试剂混匀又可满足多重液相芯片试剂混匀的试剂储存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试剂储存组件及其应用的自动分析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在同一仪器中不能既可进行化学发光诊断,又可进行多重液相分析诊断的技术问题。
7.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试剂储存组件,包括:
8.试剂转盘,所述试剂转盘上设置有多个试剂盒安装位,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试剂盒安装位和至少一个第二试剂盒安装位,所述第一试剂盒安装位靠所述试剂转盘的外周边沿设置;
9.与所述第一试剂盒安装位转动连接的可持续转动机构;和
10.位于所述试剂转盘的下方的试剂混匀机构,其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二试剂盒安装位卡合连接的升降组件和带动所述升降组件水平转动的水平转动组件;和
11.位于所述试剂转盘下方的支撑板,所述试剂混匀机构至少部分结构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板上。
12.进一步的,所述试剂转盘的外周还套设有圆筒状的壳体,所述第一试剂盒安装位位于所述试剂转盘上并靠其外周边沿设置,所述支撑板上还安装有与所述试剂转盘转动连接的第一转轴和驱动所述第一转轴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
13.所述可持续转动机构包括于所述壳体内壁上环周设置的多个齿条、安装于所述第一试剂盒安装位的底部的驱动盘和与所述驱动盘的底部固定连接的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连接。
14.更进一步的,所述试剂转盘上沿其周向依次设置有多个试剂盒安装槽,各所述试剂盒安装槽上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试剂盒安装位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试剂盒安装位;
15.所述试剂转盘的外周侧壁上沿其周向依次设有多个磁体,对应各所述试剂盒安装槽的位置分别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磁体,所述试剂转盘的下方设有可感测到所述磁体的霍尔元件,用于检测各所述试剂盒安装槽的位置。
16.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开口,于所述开口处通过销轴可上下转动地安装有门体,所述门体与所述壳体的顶部边框通过卡合机构卡合锁定。
17.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顶部边框下凹设置有卡合槽,所述卡合槽具有与所述卡合机构对应设置的卡凸;
18.所述门体的边框设有安装所述卡合机构的安装槽,所述卡合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门体上表面的开关,和位于所述安装槽内、且顶部与所述开关的底部固定连接的卡扣,所述卡扣的后端伸出有伸出杆,所述安装槽的侧壁对应所述伸出杆设有通孔,所述伸出杆可伸进所述通孔进出活动设置,所述伸出杆上套设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通孔的边沿相抵设置,所述卡扣的前端设置有卡合部,所述卡合部可与所述卡凸卡合。
19.更进一步的,所述卡扣的前端向下伸出所述门体的边框底面设置有伸出端,所述伸出端面向所述卡凸的一侧设置有所述卡合部,所述卡合部设置为凹槽结构,其朝向所述伸出杆的伸出方向内凹设置,所述卡凸朝向所述凹槽结构凸出设置并可与所述凹槽结构卡合。
20.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顶部边框内还设置有门开合监测机构,其包括顶部伸出所述壳体的顶部边框顶面的触动杆,和套设于所述触动杆上的第二弹性件,以及与所述触动
杆相邻设置的微动开关,所述微动开关靠近所述触动杆的侧壁或底部的一侧设有触片,所述触动杆的侧壁或底部可触到并挤压所述触片,以启动所述微动开关。
21.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的底部还设置有制冷组件,其包括顶部开口设置的制冷壳体、位于所述制冷壳体顶部的风扇、位于所述风扇下方的散热片、位于所述散热片和所述制冷壳体底部之间的密封圈和位于所述制冷壳体内且冷端与所述散热片连接的制冷器件,所述制冷器件的上表面设置为冷端,下表面设置为散热端,所述制冷器件的上表面与所述散热片的下方连接,
22.所述制冷壳体的底部设有至少两个避空孔和至少两个排水孔,所述避空孔用于避空所述制冷器件,所述排水孔用于排出冷凝水。
23.更进一步的,所述制冷壳体的至少部分侧壁设置为向外凸出的弧形结构;
24.所述支撑板设置为条形支撑板,所述条形支撑板居中设置,于所述条形支撑板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至少一个所述制冷组件,所述制冷壳体的弧形结构的侧壁朝外设置,其弧度与其上方设置的所述试剂转盘的外周弧度上下对应一致设置。
25.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的自动分析系统,包括前述任一项所述的试剂储存组件,还包括进样模块、反应容器加载模块、移液模块、加样组件、孵育组件、洗涤组件、化学发光检测组件、多重判读组件和发光弃管机构以及多重弃管机构。
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试剂储存组件及其应用的自动分析系统,该试剂储存组件具有试剂转盘,其上设置有可放置化学发光试剂的第一试剂盒安装位和可放置多重液相试剂的第二试剂盒安装位,该第一试剂盒安装位上的装有化学发光试剂的试剂瓶可与可持续转动机构转动连接进行持续水平转动混匀,该第二试剂盒安装位上的装有多重液相试剂的试剂瓶可配合试剂混匀机构使用实现不持续混匀。本技术提供的试剂储存组件实现了同一仪器中既能储存需要持续混匀的化学发光试剂,又能储存不可持续混匀的多重液相试剂。本技术提供的自动分析系统也实现了在同一仪器中既能进行化学发光诊断,又能进行多重液相分析诊断。
附图说明
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试剂储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卡合机构和开合监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制冷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1.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试剂储存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32.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试剂储存组件的结构剖面图;
33.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试剂混匀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4.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自动分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35.附图标记:
36.100-试剂储存组件;
37.10-门体;
38.20-壳体;
39.21-卡合槽;
40.211-卡凸;
41.22-齿条;
42.23-保温层;
43.24-固定圈;
44.31-卡合机构;
45.311-开关;
46.312-卡扣;
47.3121-凹槽结构;
48.3122-伸出杆;
49.313-第一弹性件;
50.32-开合监测机构;
51.321-触动杆;
52.322-第二弹性件;
53.323-微动开关;
54.3231-触片;
55.40-试剂转盘;
56.41-试剂盒安装槽;
57.411-第一试剂盒安装位;
58.412-第二试剂盒安装位;
59.42-磁体;
60.50-支撑板;
61.51-第一转轴;
62.52-第一从动轮;
63.53-第一主动轮;
64.54-第一驱动马达;
65.55-第一皮带;
66.61-驱动盘;
67.611-转动突起;
68.62-齿轮;
69.63-轴承;
70.64-驱动套;
71.70-第一试剂混匀机构;
72.71-第一升降组件;
73.711-第一突起;
74.712-底部凹槽;
75.72-第一水平转动组件;
76.721-驱动筋;
77.722-第一水平驱动机构;
78.80-第二试剂混匀机构;
79.81-第二突起;
80.82-升降驱动机构;
81.83-第二水平驱动机构;
82.90-制冷组件;
83.91-制冷壳体;
84.911-排水孔;
85.92-风扇;
86.93-散热片;
87.94-密封圈;
88.95-制冷器件;
89.200-试剂盒;
90.201-试剂瓶;
91.310-进样模块;
92.320-反应容器加载模块;
93.330-加样组件;
94.340-孵育组件;
95.350-洗涤组件;
96.360-化学发光检测组件;
97.370-多重判读组件;
98.380-发光弃管机构;
99.390-多重弃管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100.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101.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102.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10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
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104.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10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10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107.如图1至7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试剂储存组件100,和应用该试剂储存组件100的自动分析系统,如图7所示,该自动分系统还包括进样模块310、反应容器加载模块320、移液模块、加样组件330、孵育组件340、洗涤组件350、化学发光检测组件360、多重判读组件370和发光弃管机构380以及多重弃管机构390等,用于对样本进行免疫诊断检测。
108.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试剂储存组件100,其包括壳体20、设置于该壳体20内的试剂转盘40、设置于该壳体20顶部的门体10、设置于试剂转盘40下方的支撑板50等,该支撑板50上还转动连接有与该试剂转盘40转动连接的第一转轴51,和驱动该第一转轴51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该第一驱动机构具体可包括与该第一转轴51套设固定连接的第一从动轮52、固定连接于支撑板50上的第一驱动马达54和与该第一驱动马达54的输出轴套设固定连接的第一主动轮53,以及与该第一主动轮53和该第一从动轮52传动连接的第一皮带55。该第一转轴51可设置于该支撑板50的中心位置。
109.如图1和图4和图5所示,前述试剂转盘40具体可为圆盘状,对应的,前述壳体可为圆筒状,套设于该试剂转盘的外周,该圆筒状的壳体20内壁上可环周设置有多个齿条22,该试剂转盘40上可设置有多个试剂盒安装位,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试剂盒安装位411和至少一个第二试剂盒安装位412,该第一试剂盒安装位411靠试剂转盘40的外周边沿设置,该第一试剂盒安装位411底部可与可持续转动机构转动连接,该可持续转动机构具体可包括于前述壳体20内壁上环周设置的多个齿条22、安装于该第一试剂盒安装位411底部的驱动盘61和与该驱动盘61的底部固定连接的齿轮62,该齿轮62可通过轴承63该驱动盘61的底部固定安装连接,该齿轮与前述齿条22啮合连接,该驱动盘61的顶部突出设有与试剂瓶201底部转动连接的转动突起611,该齿轮62通过驱动盘61转动固定连接于该第一试剂盒安装位411上,该齿轮可随着试剂转盘40的水平转动而与壳体20内壁上的齿条22啮合水平转动而自身持续水平自转,从而使安装在第一试剂盒安装位411上的试剂瓶201持续水平自转混匀,以达到可持续混匀的目的,该试剂瓶201内可装有可持续混匀的化学发光试剂。
110.前述试剂转盘40的下方还设有与前述第二试剂盒安装位412配合使用的试剂混匀机构,该试剂混匀机构可包括用于与前述第二试剂盒安装位卡合连接的升降组件和带动升降组件水平转动的水平转动组件,且该试剂混匀机构的整体结构或部分结构固定连接于前
述支撑板50上。
111.关于该试剂混匀机构,本技术实施例主要提供了两种可选的实施例,第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是,如图6所示,该第一试剂混匀机构70的第一水平转动组件72可固定连接于前述试剂转盘40下方的支撑板50上,该第一试剂混匀机构70的第一升降组件71的顶部的第一突起711可直接与试剂瓶201的底部固定卡接,可随着试剂转盘40的转动而转动,当转动到位于试剂转盘40下方的第一水平转动组件72的上方时,该第一升降组件71的底部凹槽712可继续随着试剂转盘40的转动使其下方的第一水平转动组件72顶部的驱动筋721进入卡合,从而使第一水平转动组件72的第一水平驱动机构722带动其水平转动使前述试剂瓶201水平自转混匀,混匀后,试剂转盘40继续转动,带动第一升降组件71连同其底部凹槽712脱离该第一水平转动组件72顶部的驱动筋721,这种方式可通过纯机械结构的设置而省去一个升降驱动机构,而减轻整体重量及占用空间。
112.第二种可选的实施例是,如图5所示,该第二试剂混匀机构80的第二升降组件和第二水平转动组件可整体都固定连接于试剂转盘40下方的支撑板50上,安装于第二试剂盒安装位412上的试剂瓶201的底部可具有可与第二试剂混匀机构80的升降组件的顶部的第二突起81卡合进入的连接卡位等,当试剂瓶201随着试剂转盘40的转动,转动至该第二升降组件的上方时,第二升降组件的升降驱动机构82驱动其顶部的该第二突起81进去至试剂瓶201底部的连接卡位中,第二水平驱动机构83驱动与之联动连接的第二升降组件水平转动混匀,混匀后,试剂转盘40继续转动,与该第二试剂混匀机构80的第二突起81脱离。这种方式可更进一步的节省了纵向占用空间。
1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试剂储存组件100及其应用的自动分析系统,该试剂储存组件100具有试剂转盘40,其上设置有可放置化学发光试剂的第一试剂盒安装位411和可放置多重液相试剂的第二试剂盒安装位412,该第一试剂盒安装位411上的装有化学发光试剂的试剂瓶201可与可持续转动机构转动连接进行持续水平转动混匀,该第二试剂盒安装位412上的装有多重液相试剂的试剂瓶201可配合试剂混匀机构使用实现不持续混匀。本技术提供的试剂储存组件实现了既能储存需要持续混匀的化学发光试剂,又能储存不可持续混匀的多重液相试剂。本技术提供的自动分析系统也实现了在同一仪器中既能进行化学发光诊断,又能进行多重液相分析诊断。
114.一种具体的实施例是,前述试剂转盘40上可沿其周向依次设置有多个试剂盒安装槽41,于该试剂盒安装槽41上可由外至内依次设有多个试剂盒安装位,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试剂盒安装位411和至少一个第二试剂盒安装位412,若两个第一试剂盒安装位411相邻设置,该两个第一试剂盒安装位411底部连接连接的两个齿轮62可相互啮合连接,共同水平转动,带动与其连接的试剂瓶201混匀。前述第二试剂盒安装位412的底部也可设有驱动盘61及与该驱动盘底部转动连接的驱动套64,该驱动套64可与前述试剂混匀机构转动连接。这种设置方式时试剂瓶201的放置储存更有序,且储存量更大。
115.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4所示,前述试剂转盘40的外周侧壁上沿其周向可依次设有多个磁体42,对应前述的各试剂盒安装槽41的位置分别设有至少一个该磁体42,试剂转盘40的下方可设有可感测到该磁体42的霍尔元件,用于检测各试剂盒安装槽41的位置,以及监测判断试剂转40转动到的位置是否是预判应该转动到的位置,监测试剂转盘40运转是否正常。
116.如图1和图2所示,前述壳体20的顶部设有开口,于该开口处通过销轴可上下转动地安装有前述门体10,该门体10与该壳体20的顶部边框可通过卡合机构31卡合锁定。具体的,该壳体20的顶部边框处可下凹设置有卡合槽21,该卡合槽21可具有与该卡合机构31对应设置的卡凸211,该门体10的边框可设有用于安装该卡合机构的安装槽,该卡合机构31可包括设置在门体10上表面的开关311,和位于该安装槽内、且顶部与该开关311的底部固定连接的卡扣312,该卡扣312的后端可伸出设有伸出杆3122,该安装槽的侧壁对应该伸出杆3122可设有通孔,该伸出杆3122可伸进该通孔并可进出活动设置,该伸出杆3122上可套设有第一弹性件313,该第一弹性件313具体可为弹簧件,该第一弹性件313的一端可与该通孔的边沿相抵设置,使可通过沿着该第一弹性件313的伸缩方向,也就是该伸出杆3122的伸直方向推动门体10上表面的开关311,即可实现开锁,打开后,通过该第一弹性件313自动回弹性能,即可自动回弹复位。该卡扣312的前端可设置有卡合部,该卡合部可与前述卡凸211卡合,具体的,该卡扣312的前端可向下伸出门体10的边框底面设置有伸出端,该伸出端靠近前述卡凸211的一侧设置有前述卡合部,该卡合部具体可设置为凹槽结构3121,其朝向伸出杆3122的伸出方向内凹开口设置,前述卡凸211朝向该凹槽结构3121凸出设置并可与该凹槽结构3121卡合锁定。这种锁定结构使用可靠方便,操作简单。
117.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前述壳体20的顶部边框内还可设置有门开合监测机构32,该门开合监测机构32可包括顶部伸出壳体20的顶部边框顶面的触动杆321,和套设于触动杆321上的第二弹性件322,以及与该触动杆321相邻设置的微动开关323,该微动开关323靠近该触动杆321的侧壁或底部的一侧可设有触片3231,该触动杆321的侧壁或底部可触到并挤压该触片3231以触发该微动开关323启动,该第二弹性件322具体可设置为弹簧件。当门体10盖合关闭上时,门体10的边框正好触动压下该触动杆321的顶部使该触动杆321向下运动,从而使触动杆321的侧壁或底部向下触到并挤压触片3231,以触发该微动开关323。当门体10打开时,触动杆321在第二弹性件322的自动回弹力的作用下自动向上运动,触动杆321的侧面或底部会脱离微动开关323的触片3231,使微动开关323断开。此外,门体10的上表面的特定位置可设计有取试剂瓶201的通孔。前述壳体20的外侧壁可铺设有保温层23,用于保持壳体20内温度。前述壳体20的顶部周向边缘与壳体20的侧壁的顶部周向边缘可通过固定圈24固定密封连接。
118.如图1和图3所示,前述壳体20内的底部还可设置有制冷组件90,该制冷组件90可包括制冷壳体91、风扇92、散热片93、密封圈94和制冷器件95,该制冷壳体91的顶部开口设置,优选该制冷壳体91的至少部分侧壁设置为向外凸出的弧形结构,其开口可弧形设置,以尽可能的增大制冷通道空间,提高制冷效果,该制冷壳体91的底部设有至少两个用于避空制冷器件95避空孔和至少两个用于排出冷凝水的排水孔911。风扇92位于制冷壳体91的顶部,并位于散热片93的上方,将制冷器件95的冷端与散热片之间产生的冷气吹入上面的试剂转盘所在区域,以用于使试剂盒200内的试剂维持在储存温度。制冷器件95的上表面设置为冷端,下表面设置为散热端,制冷器件95的上表面冷端与该散热片93的下方连接。密封圈94安装在散热片93和制冷壳体91底部之间,以防止冷凝水从制冷壳体91的避空孔排出,使冷凝水只能从排水孔911排出。
119.优选的,前述支撑板50可设置为条形支撑板,该条形支撑板可居中设置,且前述与试剂转盘40转动连接的第一转轴51可转动连接于该条形支撑板的中部,前述试剂混匀机构
的整体结构或部分结构和前述与第一驱动马达54传动连接的第一主动轮53可分别设置于该第一转轴51的相对两侧,于该条形支撑板的相对两侧可分别设置至少一个前述制冷组件90,且其制冷壳体91弧形结构的侧壁朝外设置,优选的。其弧度与其上方设置的试剂转盘40的外周弧度上下对应一致设置。这样制冷组件可尽可能的利用可占用空间,尽可能的提高制冷效果。具体于该条形支撑板的相对两侧可分别设置一个前述制冷组件90,也可于该条形支撑板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不只一个制冷组件90,当于该条形支撑板的一侧设置多个制冷组件90时,多个制冷壳体91的弧形外壁可依次对接成整个半圆弧面形状,组合成型。
12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