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偏贴后外观检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61613发布日期:2022-11-29 21:05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偏贴后外观检查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屏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偏贴后外观检查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在液晶行业内,液晶屏在自动偏贴后,可能出现划伤、气泡、异物、毛刺和缺损等缺陷,对于设备检测后的不良品,需要人工来进行第二次检测复判,没有缺陷的产品才可进行后续工艺,这样做有以下问题:
3.1)人力劳动成本较高;
4.2)产线生产效率低;
5.3)人工接触导致的缺陷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偏贴后外观检查装置,有效的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
7.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8.一种自动偏贴后外观检查装置,包括自前向后顺序分布的上料输送线、检测及输送平台、检测后暂存平台、缓存机构和下料平台,上述上料输送线用于将液晶屏输送至上述检测及输送平台,上述检测及输送平台用于检测液晶屏的外观并向上述检测后暂存平台输送,上述检测后暂存平台用于暂存液晶屏,并向上述缓存机构输送,上述缓存机构用于缓存液晶屏,并向上述下料平台输送,上述下料平台用于存放液晶屏等待下料。
9.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10.进一步,上述上料输送线包括上料机架和设置在上述上料机架上端的第一动力滚筒输送线。
11.上述检测及输送平台包括检测机架、多段第二动力滚筒输送线、摄像装置和多个气浮平台,多段上述第二动力滚筒输送线前后间隔的设置在上述检测机架的上端的两端之间,多个上述气浮平台装配在上述检测机架的上端,并与多段上述第二动力滚筒输送线前后交错分布,上述摄像装置安装在上述检测机架上,并位于上述第二动力滚筒输送线和气浮平台的上方。
12.上述检测后暂存平台包括暂存机架和第三动力滚筒输送线,上述第三动力滚筒输送线设置在上述暂存机架上端。
13.上述检测后暂存平台还包括第一对中组件,上述第一对中组件安装于上述暂存机架上,用于对经过上述第三动力滚筒输送线输送面的液晶屏两侧进行限位,使得液晶屏不会向上述第三动力滚筒输送线的两侧跑偏。
14.上述第一对中组件包括两组第一直线移动机构和两个限位边梁,两组上述第一直线移动机构分别装配于上述暂存机架的左右两侧,两个上述限位边梁分别沿前后方向延伸,并间隔平行的设置在上述第三动力滚筒输送线的两侧下方,上述限位边梁的上端分别
沿前后方间隔设有多个竖直的第一限位柱,上述第一限位柱分别穿过上述第三动力滚筒输送线的相邻两个滚筒之间的区域,两组上述第一直线移动机构分别与两个上述限位边梁一一对应的连接,二者用于分别驱使上述限位边梁相对彼此靠近或远离。
15.上述缓存机构包括缓存机架、第四动力滚筒输送线、缓存架和升降机构,上述第四动力滚筒输送线设置在上述缓存机架上端,上述缓存架包括两条底梁、两条顶梁和多个边条,两条上述底梁分别沿前后方向水平设置,并对称分布在上述第四动力滚筒输送线下端的左右两侧,两条上述顶梁分别沿前后方向延伸,并左右对称分布在两条上述底梁的上方,两侧的上述底梁与上方对应的上述顶梁之间分别沿前后方向间隔连接有多条上述边条,且两侧的多个上述边条相互一一对应分布,且相对应的两个上述边条之间分别上下间隔的连接有多个水平的格栅,且所有的上述格栅呈矩阵分布,两条上述顶梁之间连接有多条连梁,上述升降机构装配于上述缓存机架中,并与两条上述底梁传动连接,位于同一侧的多个上述边条分别自上述第四动力滚筒输送线的滚筒之间穿过。
16.上述下料平台包括下料机架和第五动力滚筒输送线,上述第五动力滚筒输送线设置在上述下料机架的上端。
17.上述下料平台还包括阻挡机构,上述阻挡机构设置于上述下料机架上端,并位于上述第五动力滚筒输送线远离上述缓存机构的一端,上述阻挡机构用于阻挡液晶屏。
18.上述阻挡机构包括第二直线移动机构、升降模组和阻挡边梁,上述第二直线移动机构装配于上述下料机架上,并位于上述第五动力滚筒输送线远离上述缓存机构的一端,上述升降模组与上述第二直线移动机构传动连接,上述阻挡边梁沿左右方向水平延伸,并与上述升降模组连接,上述阻挡边梁上端沿左右方间隔设有多个垂直其的第二限位柱,上述第二限位柱的上端穿过上述第五动力滚筒输送线的滚筒之间的孔隙,上述第二直线移动机构用于驱使上述升降模组带动阻挡边梁前后移动,从而使得上述第二限位柱在上述第五动力滚筒输送线的滚筒之间的间隙内前后移动,上述升降模组用于驱使上述阻挡边梁及第二限位柱上下移动。
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有效的提高调试人员效率,减少人力劳动成本;能适应不同尺寸的屏幕检测;提高了检测效率,检测准确度。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偏贴后外观检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偏贴后外观检查装置中检测及输送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偏贴后外观检查装置中检测后暂存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偏贴后外观检查装置中第一对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偏贴后外观检查装置中缓存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5.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偏贴后外观检查装置中缓存架的结构示意图
26.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偏贴后外观检查装置中下料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27.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偏贴后外观检查装置中阻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8.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9.1、上料输送线;2、检测及输送平台;3、检测后暂存平台;4、缓存机构;5、下料平台;11、上料机架;12、第一动力滚筒输送线;21、检测机架;22、第二动力滚筒输送线;23、摄像装
置;24、气浮平台;31、暂存机架;32、第三动力滚筒输送线;33、第一直线移动机构;34、限位边梁;35、第一限位柱;41、缓存机架;42、第四动力滚筒输送线;43、缓存架;44、升降机构;51、下料机架;52、第五动力滚筒输送线;53、阻挡机构;431、底梁;432、顶梁;433、边条;434、格栅;435、连梁;531、第二直线移动机构;532、升降模组;533、阻挡边梁;534、第二限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31.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自动偏贴后外观检查装置包括自前向后顺序分布的上料输送线1、检测及输送平台2、检测后暂存平台3、缓存机构4和下料平台5,上述上料输送线1用于将液晶屏输送至上述检测及输送平台2,上述检测及输送平台2用于检测液晶屏的外观并向上述检测后暂存平台3输送,上述检测后暂存平台3用于暂存液晶屏,并向上述缓存机构4输送,上述缓存机构4用于缓存液晶屏,并向上述下料平台5输送,上述下料平台5用于存放液晶屏等待下料。
32.作业过程如下:
33.液晶屏经上料输送线1输送至检测及输送平台2上检测(检测方式主要是打光视觉检查外观是否良好),检测完毕后,输送至检测后暂存平台3,可以在检测后暂存平台3暂存,接下来,输送向缓存机构4根据后续的作业进度可以选择缓存或是不缓存,然后,液晶屏经缓存机构4输送向下料平台5,若需要二次检测复判,则下料平台5对接二次检测复判的系统,若不需要,则在下料平台5处将液晶屏使用机械手或是人工搬走即可,整个装置结构设计合理,能有效的提高调试人员效率,减少人力劳动成本;能适应不同尺寸的屏幕检测;提高了检测效率,检测准确度。
34.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上料输送线1包括上料机架11和设置在上述上料机架11上端的第一动力滚筒输送线12。
35.上述实施方案中,上料输送线1采用在上料机架11上端设置第一动力滚筒输送线12的方式,第一动力滚筒输送线12为现有技术的滚筒输送线,其输送方向由前向后。
36.当然,第一动力滚筒输送线12也可以采用皮带输送线替换。
3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上述检测及输送平台2包括检测机架21、多段第二动力滚筒输送线22、摄像装置23和多个气浮平台24,多段上述第二动力滚筒输送线22前后间隔的设置在上述检测机架21的上端的两端之间,多个上述气浮平台24装配在上述检测机架21的上端,并与多段上述第二动力滚筒输送线22前后交错分布,上述摄像装置23安装在上述检测机架21上,并位于上述第二动力滚筒输送线22和气浮平台24的上方。
38.上述实施方案中,液晶屏输送进入检测及输送平台2过程中,第二动力滚筒输送线22接力将液晶屏输送至检测位(使得液晶屏置于多个气浮平台24的上端),气浮平台24输出向上的气流使得液晶屏悬浮(液晶屏的下端离开第二动力滚筒输送线22),再配合摄像装置23对液晶屏进行拍照,将画面经与摄像装置23连接的图像采集模块输送至主机进行图像分析判断,检测完毕后,气浮平台24暂停输出气流,液晶屏重新落于第二动力滚筒输送线22上,向检测后暂存平台3输送,整个设计非常巧妙,采用视觉系统(摄像装置23-图像采集-分析)进行液晶屏外观的智能化检测,效率较高,检测结果也比较准确客观。
39.本实施例中,气浮平台24包括一个平板状的台面,台面内部设气流腔道,该气流腔道的进气口连接空气泵,在气浮平台24上端均匀布置多个出气孔,在台面上非出气孔的部位设置led光源,通过led光源照射液晶屏,然后利用摄像装置23进行图像画面的收集。
40.上述实施方案中,第二动力滚筒输送线22也可以采用皮带输送线替换。
41.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第二动力滚筒输送线22的输送面的高度不高于第一动力滚筒输送线12的输送面的高度。
42.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上述检测后暂存平台3包括暂存机架31和第三动力滚筒输送线32,上述第三动力滚筒输送线32设置在上述暂存机架31上端。
43.上述实施方案中,液晶屏输送进入检测后暂存平台3过程中,第三动力滚筒输送线32接力输送至其上端暂存,待后续的缓存机构4可以正常作业后,再将液晶屏输送向缓存机构4,整个设计简单,操作使用方便。
44.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检测后暂存平台3还包括第一对中组件,上述第一对中组件安装于上述暂存机架31上,用于对经过上述第三动力滚筒输送线32输送面的液晶屏两侧进行限位,使得液晶屏不会向上述第三动力滚筒输送线32的两侧跑偏。
45.上述实施方案中,第一对中组件的设计目的在于将液晶屏的位置进行矫正对位,使液晶屏在进入缓存机构4时处于能够顺利进入的方位,避免因为在第三动力滚筒输送线32上向两侧跑偏而无法顺利的进入缓存机构4的状况发生,具体的,该第一对中组件使得液晶屏位于第三动力滚筒输送线32的中间区域,不会向两侧跑偏。
46.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上述第一对中组件包括两组第一直线移动机构33和两个限位边梁34,两组上述第一直线移动机构33分别装配于上述暂存机架31的左右两侧,两个上述限位边梁34分别沿前后方向延伸,并间隔平行的设置在上述第三动力滚筒输送线32的两侧下方,上述限位边梁34的上端分别沿前后方间隔设有多个竖直的第一限位柱35,上述第一限位柱35分别穿过上述第三动力滚筒输送线32的相邻两个滚筒之间的区域,两组上述第一直线移动机构33分别与两个上述限位边梁34一一对应的连接,二者用于分别驱使上述限位边梁34相对彼此靠近或远离。
47.上述实施方案中,限位边梁34位于第三动力滚筒输送线32的左右两侧下端,其上的第一限位柱35穿插过第三动力滚筒输送线32的滚筒之间的间隙,也就是说,两侧的第一限位柱35能够随着各自的第一直线移动机构33的驱使而左右移动,从而调节两侧的第一限位柱35之间的间距,在液晶屏通过时,调节两侧的第一限位柱35之间的间隙处于略大于液晶屏左右宽度的尺寸,从而限定液晶屏在第三动力滚筒输送线32上端输送面上输送时的左右偏移量,使液晶屏沿着正确的方向移动,不会跑偏,易于顺利的进入后续的缓存机构4。
48.本实施例中,第一直线移动机构33采用现有技术的直线模组即可,具体型号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合理的选择,在此不做赘述。
49.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第三动力滚筒输送线32的输送面的高度不高于第二动力滚筒输送线22的输送面的高度。
50.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5和6所示,上述缓存机构4包括缓存机架41、第四动力滚筒输送线42、缓存架43和升降机构44,上述第四动力滚筒输送线42设置在上述缓存机架41上端,上述缓存架43包括两条底梁431、两条顶梁432和多个边条433,两条上述底梁431分别沿前后方向水平设置,并对称分布在上述第四动力滚筒输送线42下端的左右两侧,
两条上述顶梁432分别沿前后方向延伸,并左右对称分布在两条上述底梁431的上方,两侧的上述底梁431与上方对应的上述顶梁432之间分别沿前后方向间隔连接有多条上述边条433,且两侧的多个上述边条433相互一一对应分布,且相对应的两个上述边条433之间分别上下间隔的连接有多个水平的格栅434,且所有的上述格栅434呈矩阵分布,两条上述顶梁432之间连接有多条连梁435,上述升降机构44装配于上述缓存机架41中,并与两条上述底梁431传动连接,位于同一侧的多个上述边条433分别自上述第四动力滚筒输送线42的滚筒之间穿过。
51.上述实施方案中,由于边条433是穿插在第四动力滚筒输送线42的滚筒之间的间隙,因此,在升降机构44驱使缓存架43上下移动过程中,边条433会在间隙中上下移动,不会影响第四动力滚筒输送线42的正常运行,因此,当同一行(层的格栅434)移动至上表面与第四动力滚筒输送线42的输送面齐平或略低于输送面的时候,第四动力滚筒输送线42就可以将检测后暂存平台3输送至的液晶屏接力继续输送,并且进入当前输送面处的一层格栅434的上端,在液晶屏输送到位后,升降机构44可以驱使缓存架43上升一层格栅434的高度,从而可以将后续输送至的液晶屏缓存至下一层的格栅434上,当不再缓存并且要从缓存机构4向下一级输送时,升降机构44驱使缓存架43逐层下降,将液晶屏下放至第四动力滚筒输送线42的输送面上向后输送即可,整个结构设计非常合理,结构之间布局紧凑。
52.本实施例中,升降机构44采用两个现有技术的直线模组即可,两组直线模组分别固定在缓存机架41的左右两侧,并分别与两条底梁431一一对应的连接。
53.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第四动力滚筒输送线42的输送面的高度不高于第三动力滚筒输送线32的输送面的高度。
54.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7所示,上述下料平台5包括下料机架51和第五动力滚筒输送线52,上述第五动力滚筒输送线52设置在上述下料机架51的上端。
55.上述实施方案中,下料平台5采用在下料机架51上端设置第五动力滚筒输送线52的方式,第五动力滚筒输送线52为现有技术的滚筒输送线,其输送方向由前向后。
56.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下料平台5还包括阻挡机构53,上述阻挡机构53设置于上述下料机架51上端,并位于上述第五动力滚筒输送线52远离上述缓存机构4的一端,上述阻挡机构53用于阻挡液晶屏。
57.上述实施方案中,阻挡机构53对液晶屏在第五动力滚筒输送线52输送的后端进行限位,也就是说,液晶屏在第五动力滚筒输送线52时,仅能向后方移动至与阻挡机构53相抵的位置,避免液晶屏向后方移动过量。
58.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8所示,上述阻挡机构53包括第二直线移动机构531、升降模组532和阻挡边梁533,上述第二直线移动机构531装配于上述下料机架51上,并位于上述第五动力滚筒输送线52远离上述缓存机构4的一端,上述升降模组532与上述第二直线移动机构531传动连接,上述阻挡边梁533沿左右方向水平延伸,并与上述升降模组532连接,上述阻挡边梁533上端沿左右方间隔设有多个垂直其的第二限位柱534,上述第二限位柱534的上端穿过上述第五动力滚筒输送线52的滚筒之间的孔隙,上述第二直线移动机构531用于驱使上述升降模组532带动阻挡边梁533前后移动,从而使得上述第二限位柱534在上述第五动力滚筒输送线52的滚筒之间的间隙内前后移动,上述升降模组532用于驱使上述阻挡边梁533及第二限位柱534上下移动。
59.上述实施方案中,当有液晶屏自缓存机构4输送至下料平台5时,升降模组532驱使阻挡边梁533上升,使得第二限位柱534伸出至第五动力滚筒输送线52输送面的上方,液晶屏可以在第五动力滚筒输送线52上移动至与第二限位柱534相抵,当后续需要将液晶屏从下料平台5搬运离开时,第二直线移动机构531带动阻挡边梁533向后方移动微小距离,使得第二限位柱534离开液晶屏的后端边沿,然后,升降模组532再驱使阻挡边梁533及第二限位柱534向下移动,使得第二限位柱534上端缩进第五动力滚筒输送线52的滚筒间隙中或下方,不会再阻挡液晶屏的移动,整个设计比较合理,巧妙,利于液晶屏在下料平台5的下料定位暂存。
60.当然,可以在下料平台5上设计第二对中组件,该第二对中组件的具体结构与第一对中组件的结构相同,布置在第五动力滚筒输送线52的两侧,对第五动力滚筒输送线52上的液晶屏进行对位操作,该设计的目的在于,若整个下料平台5后续对接二次检测复判系统,在通过第二对中组件和阻挡机构53能够对液晶屏在第五动力滚筒输送线52上的位置进行定位,利于二次检测复判系统中的机械手或是其他类似机械手的搬运机构精准的在下料平台5上获取液晶屏。
6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62.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63.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64.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65.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
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66.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