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用的断路器机械特性测试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32947发布日期:2023-01-04 11:11阅读:69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用的断路器机械特性测试工装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试工装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通用的断路器机械特性测试工装。


背景技术:

2.zw32型柱上断路器作为一种常见的电力设备,在电网建设中受到广泛应用。为保证安全供用电,在设备出厂前、抽检中都要做一系列的性能测试,以确保断路器可以投入到实际使用中。
3.机械特性测试就是其中一项测试,但由于zw32型柱上断路器生产门槛低、生产厂家繁多,导致市面上的设备虽然整体结构大体形同,但详细外形尺寸不完全相同。
4.实验室在进行机械特性测试时,需要针对被测设备的外形订制不同的工装,来固定测量传感器,这导致实验室在进行该测试试验过程中无法用一种工装应对所有的zw32型柱上断路器,给试验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用的断路器机械特性测试工装,能够应对各类结构尺寸不完全相同的zw32型柱上断路器的机械特性测量。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通用的断路器机械特性测试工装,包括底板、用于固定断路器的第一固定机构、用于固定测试传感器的第二固定机构以及用于连接断路器及测试传感器的连接机构。
8.所述底板上开设有一号调节孔;
9.所述第一固定机构至少包括多组配合使用的固定夹板,所述固定夹板包括置于所述底板上方的上夹紧部和置于所述底板下方的下夹紧部,所述上夹紧部和下夹紧部通过贯穿所述一号调节孔的螺丝连接,各所述夹紧部通过所述一号调节孔相对运动,以实现对断路器的夹紧固定;
10.所述第二固定机构至少包括调节座板和与调节座板连接的定位板;所述调节座板上开设有二号调节孔;所述调节座板通过贯穿二号调节孔和一号调节孔的螺栓连接在所述底板上;所述调节座板通过所述一号调节孔和二号调节孔调节所述定位板与所述底板的相对位置;所述测试传感器通过螺丝连接在所述定位板上;
11.测试时,所述连接机构连接于所述断路器与所述测试传感器之间,以实现两者的相对固定。
12.进一步的,在所述定位板上开设三号调节孔,所述测试传感器通过所述三号调节孔相对于所述定位板上下移动,以调节所述测试传感器的安装高度。
13.进一步的,在所述定位板上还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沿所述三号调节孔滑动,并通过螺丝固定于所述定位板上;所述测试传感器固定连接在所述滑块上,并通过所述滑块相对于所述定位板上下移动。
14.进一步的,所述一号调节孔、二号调节孔和/或三号调节孔为首尾贯通的长形孔。
15.进一步的,所述调节座板和定位板为一体弯折成型的l形结构。
16.进一步的,所述底板、固定夹板、调节座板、定位板的受力面及施力面均敷设有防滑垫。
17.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机构一端通过螺丝与所述测试传感器连接,另一端开设有用于连接断路器的连接孔。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9.在使用该通用的断路器机械特性测试工装时,通过一号调节孔调节各组固定夹板,以实现对不同外形尺寸的断路器进行夹紧固定;通过二号调节孔和一号调节孔实现测试传感器相对于断路器进行前后和左右的位置调节;通过三号调节孔实现测试传感器的上下位置调节。不仅能应对市面上不同外形尺寸的zw32型柱上断路器,而且可以灵活调节测试传感器的位置。各部位受力面和施力面敷设防滑垫,既保证工装整体安装后的稳定性,还减少因工装松动导致的测量误差,提高了测量的精度。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断路器测试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图1所示断路器测试工装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图1所示断路器测试工装安装后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23.图中:底板1、上夹紧部2-1、3-1、4-1、5-1、下夹紧部2-2、3-2、4-2、5-2、调节座板6、连接机构7、测试传感器8、定位板9、滑块10、一号调节孔11、二号调节孔12、三号调节孔13。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25.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26.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一种通用的断路器机械特性测试工装,包括底板1、用于固定断路器的第一固定机构、用于固定测试传感器的第二固定机构以及用于连接断路器及测试传感器8的连接机构7。如图1所示,底板1上开设有两条一号调节孔11;第一固定机构包括四组配合使用的固定夹板,固定夹板包括位于底板1上方的上夹紧部2-1、3-1、4-1、5-1,以及位于底板1下方的下夹紧部2-2、3-2、4-2、5-2,上夹紧部2-1与下夹紧部2-2通过两枚分别贯穿两条一号调节孔11的螺丝连接,上夹紧部3-1与下夹紧部3-2通过两枚分别贯穿两条一号调节孔11的螺丝连接,上夹紧部4-1与下夹紧部4-2通过两枚分别贯穿两条一号调节孔11的螺丝连接,上夹紧部5-1与下夹紧部5-2通过两枚分别贯穿两条一号调节孔11的螺丝连接。安装时,如图2所示,将zw32型柱上断路器倒置,根据zw32型柱上断路器底部两侧边框的宽度,通过一号调节孔11调节各夹紧部,使下夹紧部3-2位于zw32型柱上断路器底部左侧边框外,使下夹紧部2-2位于zw32型柱上断路器底部左侧边框内,使下夹紧部5-2位于zw32型柱上断路器底部右侧边框外,使下夹紧部4-2位于zw32型柱上断路器底部右侧边框内,确定位置后,拧紧螺丝,将zw32型柱上断路器夹紧固定。如图1所示,第二固定机构包括
调节座板6和定位板9,调节座板6和定位板9为一体弯折成型的l型结构;调节座板6上开设有二号调节孔12;将调节座板6垂直放置于底板1上方,调节座板6上的一条二号调节孔12与底板1上的一条一号调节孔11之间贯穿连接一枚螺栓,调节座板6上的另一条二号调节孔12与底板1上的另一条一号调节孔11之间也贯穿连接一枚螺栓。通过一号调节孔和二号调节孔前后、左右调节定位板与底板的相对位置。
27.本实施例中,通过一号调节孔11调节各组夹紧部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实现对形状尺寸不完全相同的zw32型柱上断路器底部两侧边框的夹紧固定,通过一号调节孔11和二号调节孔12可以在左右或者前后方向调节定位板9相对于底板1的位置。
28.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定位板9上开设有三号调解孔13,定位板9上还连接有两个滑块10,两个滑块10分别垂直于三号调节孔13连接在定位板9上,并且滑块10通过两枚分别贯穿三号调节孔13的螺丝固定于定位板9上,测试传感器8与两个滑块10固定连接。
29.本实施例中,将分别用于固定两个滑块10的螺丝松开,滑块10沿两条三号调节孔13上下滑动,确定位置后将螺丝拧紧,固定滑块10的位置,以此调节测试传感器8的安装高度。
30.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调节座板6和定位板9是一体弯折成型的l型结构,一号调节孔11、二号调节孔12和/或三号调节孔13为首尾贯通的长形孔。
31.本实施例中,调节座板6和定位板9为一体成型的l型结构,可以更好的贴合底板1进行上下、左右、前后方向的直线位移,并且减少两个板块之间的安装、固定,避免松动和打滑,使工装更加牢固。一号调节孔11为首尾贯通的长形孔,固定夹板将断路器边框固定后,一号调节孔11横跨断路器长度方向,调节座板6沿一号调节孔11左右移动,可以带动测试传感器8在断路器横向位置左右调节;二号调节孔12为首尾贯通的长形孔,调节座板6沿二号调节孔12前后移动,可以带动测试传感器8在断路器宽度方向前后调节;三号调节孔13为首尾贯通的长形孔,滑块10沿三号调解孔13上下移动,可以带动测试传感器8到达断路器的不同深度。
32.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底板1、固定夹板、调节座板6、定位板9的受力面和施力面均敷设防滑垫。
33.本实施例中,防滑垫可以有效防止安装过程中出现打滑,避免断路器在测试过程中发生松动,使工装整体与被测断路器之间保持连接稳固,减少因工装松动导致的测量误差,提高测量的精度;同时防滑垫还对工装起到保护作用,减少工装的磨损,延长工装使用寿命。
34.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3所示,使用时,将zw32型断路器整倒置,通过调节下夹紧部2-2与3-2、4-2与5-2在底板1上的位置,夹住zw32型断路器底部两侧边框,根据zw32型断路器内部可随断路器合、分闸发生纵向位移变化的绝缘拉杆的位置,将调节座板6调整到合适位置,并用螺栓将其固定在底板1上;根据zw32型断路器内部绝缘拉杆上突起圆柱的高度位置,调节测试传感器8在定位板9上的纵向位置,并用螺丝固定;根据zw32型断路器内部绝缘拉杆上突起圆柱的直径尺寸,选择尺寸合适的连接机构7连接测试传感器8和绝缘拉杆,使两者可以刚性联动。
35.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根据被测zw32型柱上断路器的结构不
同,可更换不同开孔的工装。图1中,底板1:300*100*10(l*w*h),中间开两条宽度为10mm的长孔,底板四周倒圆角;上夹紧部2-1、3-1、4-1、5-1:100*10*10(l*w*h),中间开对称的两个φ6mm孔,下夹紧部2-2、3-2、4-2、5-2:100*x*10(l*w*h),x=10mm,20mm,50mm,中间开对称的两个φ0.6mm孔,根据实际需求可选择使用;调节座板6:采用一块240*50*5(l*w*h)的平板,中间开3条长孔,宽度分别为10mm、20mm、10mm,平板从中间折弯90
°
至图1中所示形状;连接机构7:根据常用尺寸,开孔6mm,8mm,10mm各一个。
36.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