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簧管流速感应器及恒温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22092发布日期:2022-11-09 07:12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干簧管流速感应器及恒温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流速感应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干簧管流速感应器及恒温热水器。


背景技术:

2.目前,液体流速感应器一般仅能根据液体流动的总量和时长测量某一时段内的平均流速,但难以对液体的流速做出准确且及时的检测,无法满足需要实时测量液体流速的场合。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液体流速感应器难以对液体流速做出准确且及时的检测,无法满足需要实时测量的场合。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干簧管流速感应器,包括设有上部端口和下部端口的锥形腔体、设于所述锥形腔体内并能够沿锥形腔体内的下部端口向上部端口移动的配重块、沿所述锥形腔体外侧面间隔设置的多个干簧管,每一个干簧管下方均串联接入一个电阻,配重块内嵌有磁铁。配重块利用不同密度的材料使得其重量合适,当配重块向上或下移动时,配重块内的磁铁与干簧管内置的磁铁通过磁相互作用触发相应位置的干簧管,当某一干簧管被触发导通时,干簧管下方所有电阻串联接入电路,通过电路的电阻值判断配重块所在高度,间接获得进入感应器的流体的流速,也就是把流体的流速信息转换成电阻值信息,以便控制电路使用。
5.优选的,所述锥形腔体上部端口的横截面积大于下部端口的横截面积,以便流体从下部端口流入,经锥形腔体从上部端口排出。
6.优选的,所述锥形腔体内沿长度方向设有移动导轨,移动导轨设于锥形腔体的中部,所述配重块设于所述移动导轨上并能够沿移动导轨向上或下移动。在没有流体进入锥形腔体时,配重块位于腔体的最下端;当具有一定流速的流体从下部端口进入时,流体的推力克服配重块的重力而使得其向上移动,而当配重块达到某一高度时配重块与锥形腔体的侧壁之间形成的间隙足够流体通过,且下部的流体压力对配重块下表面的支撑力与配重块所受重力达到平衡。当流体流速进一步加大时,下方流体压力会加大,配重块的高度也就会上升,直到配重块与锥形腔体的侧壁形成的间隙更大,更多的卸去下部流体的压力,使得配重块重新达到一个稳定的状态。
7.优选的,所述锥形腔体横截面呈矩形。
8.优选的,所述配重块呈方形,方形形状使得配重块的侧边与锥形腔体的内侧面之间形成流体流动的间隙,以便流体在推动配重块向上移动的过程中,流体仍能从间隙中向上流动。
9.优选的,多个干簧管沿锥形腔体外侧面的长度方向成行设置,以便在配重块向上移动的过程中,通过成行设置的干簧管及干簧管下部的电阻检测出流体的流速。
10.优选的,多个所述干簧管并联设置,所述干簧管为常开型干簧管,且规格相同,电阻的规格也均相同,以便精确测量流体的流速。
11.本技术的干簧管流速感应器可以应用于恒温热水器,将水的流速直接与加热的火量大小联系起来,当水流小的时候控制系统启用小火量加热,当水流大时控制系统自动启用大火量加热,这样就可以起到智能调节火量大小的效果。
12.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3.1、本实用新型的干簧管流速感应器将干簧管及电阻等电子元件完全置于感应器外部,与流体完全隔离,保障了电子元件不受流体污染或腐蚀;
14.2、本实用新型的干簧管流速感应器能够对流体的流速做出准确且及时的检测,并转换成电阻阻值信号输出,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指出的无法做出准确且及时以及实时检测的问题;
15.3、本实用新型的干簧管流速感应器可以通过调整干簧管的排布密度来实现不同的测量精度。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图中箭头表示的是流体的流动方向;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沿截面线a-a的剖视图;
18.附图标号说明:图中,1、锥形腔体;100、下部端口;101、上部端口;103、移动导轨;2、配重块;3、干簧管;4、电阻;5、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0.实施例:如附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干簧管流速感应器,包括设有上部端口和下部端口的锥形腔体、设于所述锥形腔体内并能够沿锥形腔体内的下部端口向上部端口移动的配重块、沿所述锥形腔体外侧面间隔设置的多个干簧管,每一个干簧管下方均串联接入一个电阻,配重块内嵌有磁铁,干簧管内设有能够与配重块内的磁铁相互作用的磁铁。所述锥形腔体横截面积呈矩形,锥形腔体上部端口的横截面积大于下部端口的横截面积,以便流体从下部端口流入,经锥形腔体从上部端口排出。具体的,所述锥形腔体的中部沿长度方向设有移动导轨,所述配重块设于所述移动导轨上并能够沿移动导轨向上或下移动。锥形腔体由于整体形状类似于棱锥,所以定义为棱锥腔体,实际形状为棱柱状腔体,棱柱状的横截面积由下到上逐渐增大。
21.在没有流体进入锥形腔体时,配重块位于腔体的最下端;当具有一定流速的流体从下部端口进入时,流体的推力克服配重块的重力而使得其向上移动,而当配重块达到某一高度时,配重块与锥形腔体的侧壁之间形成的间隙足够流体通过,且下部的流体压力对配重块下表面的支撑力与配重块所受重力达到平衡。当流体流速进一步加大时,下方流体压力会加大,配重块的高度也就会上升,直到配重块与锥形腔体的侧壁形成的间隙更大,更多的卸去下部流体的压力,使得配重块重新达到一个稳定的状态。在流体流动的同时,由于配重块利用不同密度的材料使得其重量合适,当配重块向上或下移动时,配重块内的磁铁
与干簧管内置的磁铁通过磁相互作用触发相应位置的干簧管,当某一干簧管被触发导通时,干簧管下方所有电阻串联接入电路,通过电路的电阻值判断配重块所在高度,间接获得进入感应器的流体的流速,也就是把流体的流速信息转换成电阻值信息,以便控制电路使用。
22.具体的,所述配重块呈方形,呈方形的配重块的长度方向与锥形腔体的长度方向相同,方形形状使得配重块的侧边与锥形腔体的内侧面之间形成流体流动的间隙,以便流体在推动配重块向上移动的过程中,流体仍能从间隙中向上流动。当然,配重块也可以设置成其它形状,如多棱柱形或者圆柱、球形、椭圆球形等形状,以不影响配重块在锥形腔体内移动为限。
23.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多个干簧管沿锥形腔体外侧面的长度方向成行设置,即成行设置的干簧管与锥形腔体的设置方向相互垂直,以便在配重块向上移动的过程中,通过成行设置的干簧管及干簧管下部的电阻检测出流体的流速。对于测量精度要求高的流速感应器,可以通过选取尺寸较小的干簧管和提高干簧管沿锥形腔体外侧面的排布密度来实现。多个所述干簧管并联设置,且均为规格一致的常开型干簧管。干簧管下部电阻的规格也均相同,以便精确测量流体的流速。
24.本实用新型的干簧管流速感应器将干簧管及电阻等电子元件完全置于感应器外部,与流体完全隔离,保障了电子元件不受流体污染或腐蚀;且能够对流体的流速做出准确且及时的检测,并转换成电阻阻值信号输出,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指出的无法做出准确且及时以及实时检测的问题。
25.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