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液转向器下转向轴内、外花键与扁方的夹角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07212发布日期:2023-03-10 21:03阅读:81来源:国知局
电液转向器下转向轴内、外花键与扁方的夹角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液转向器下转向轴内、外花键与扁方的夹角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商用车的l2级别驾驶辅助中普遍采用电液转向系统,而为了确保冗余安全功能所采用sent双通道传感技术要求下转向轴总成在集成后磁场对中满足
±1°
的要求,但是目前现在的检测设备无法检测和调节下转向轴的内、外花键与扁方之间的夹角,因此也无法满足集成后磁场对中满足
±1°
的要求,从而无法确保sent双通道传感技术中传感信号的吻合度。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液转向器下转向轴内、外花键与扁方的夹角调节装置,它可以确保传感信号磁场的吻合度,从而提高产品生产效率和工艺质量。
4.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电液转向器下转向轴内、外花键与扁方的夹角调节装置,它主要包括花键定位棒、角度检测块ⅰ、角度检测块ⅱ和测量仪,所述的花键定位棒插入到下转向轴的内孔ⅰ与下转向轴的内孔ⅰ内壁上设有的内花键相对,花键定位棒插入到内孔ⅰ中后与下转向轴为转动连接,在花键定位棒装有的识别标识ⅰ,识别标识ⅰ与测量仪相对应;所述的角度检测块ⅰ中心设有内孔ⅱ,内孔ⅱ的形状与下转向轴上部的形状相对应,角度检测块ⅰ通过内孔ⅱ套在下转向轴上部的外表面后与下转向轴上部外表面的外花键相对,角度检测块ⅰ套在下转向轴上部后与下转向轴转动连接,角度检测块ⅰ的侧面设有定位面ⅰ,在角度检测块ⅰ的定位面ⅰ上安装识别标识ⅱ,识别标识ⅱ与测量仪的测试端口相对应;所述的角度检测块ⅱ的中心设有内孔ⅲ,内孔ⅲ的形状与下转向轴下部扁方的形状相对应,角度检测块ⅱ通过内孔ⅲ套在下转向轴下部的扁方后与扁方相对,角度检测块ⅱ套在下转向轴下部与扁方为转动连接,角度检测块ⅱ的侧面设有定位面ⅱ,在角度检测块ⅱ的定位面ⅱ上安装识别标识ⅲ,识别标识ⅲ与测量仪的测试端口相对应;
5.当花键定位棒插入到下转向轴的内孔ⅰ中后,转动花键定位棒使得花键定位棒与下转向轴内孔ⅰ的内花键相对应,识别标识ⅰ贴在与下转向轴中间位置的内花键相对应的位置ⅰ内;角度检测块ⅰ的内孔ⅱ在下转向轴外表面后,转动角度检测块ⅰ使得角度检测块ⅰ与下转向轴上部外表面的外花键相对应,识别标识ⅱ贴在与下转向轴中间位置的外花键相对应的位置ⅱ内;角度检测块ⅱ的内孔ⅲ套在扁方后转动角度检测块ⅱ使得内孔ⅲ与扁方的中心线相对应,识别标识ⅲ(贴在与扁方的中心线相对应的位置ⅲ内,最后通过测量仪测量位置ⅰ、位置ⅱ和位置ⅲ之间的夹角。
6.所述的角度检测块ⅰ设置为柱体,角度检测块ⅰ的侧面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侧面设置为定位面ⅰ,另一部分侧面设置为弧形面ⅰ,弧形面ⅰ的长度大于定位面ⅰ。
7.所述的角度检测块ⅱ设置为柱体,角度检测块ⅱ的侧面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侧面设置为定位面ⅱ,另一部分侧面设置为弧形面ⅱ,弧形面ⅱ的长度大于定位面ⅱ。
8.所述的花键定位棒设置为圆柱体,角度检测块ⅰ的内孔ⅱ设置为与花键定位棒形状相对应的圆形孔。
9.所述的测量仪设置为三坐标精测仪。
10.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能够检测和调节下转向轴的内、外花键与扁方之间的夹角,这样能够保证下转向轴内花键、外花键和扁方中心线控制在
±
0.5
°
的加工偏差以内,从而可以确保传感信号磁场的吻合度,避免sent传感信号技术因为下轴加工精度超差导致失效或需返工的可能性,从而可以提高产品生产效率和工艺质量。本实用新型通过三坐标精测仪进行检测,这样可以提高检测的精度,确保满足加工公差要求,可将车间生产调试的废品率降至最低,生产效率得到有效保障。
附图说明
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14.在图1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电液转向器下转向轴内、外花键与扁方的夹角调节装置,它主要包括花键定位棒1、角度检测块ⅰ2、角度检测块ⅱ3和测量仪4,所述的花键定位棒1插入到下转向轴5的内孔ⅰ与下转向轴5的内孔ⅰ内壁上设有的内花键相对,花键定位棒1插入到内孔ⅰ中后与下转向轴5为转动连接,在花键定位棒1装有的识别标识ⅰ14,识别标识ⅰ14与测量仪4相对应;所述的角度检测块ⅰ2中心设有内孔ⅱ10,内孔ⅱ10的形状与下转向轴5上部的形状相对应,角度检测块ⅰ2通过内孔ⅱ10套在下转向轴5上部的外表面后与下转向轴5上部外表面的外花键6相对,角度检测块ⅰ2套在下转向轴5上部后与下转向轴5转动连接,角度检测块ⅰ2的侧面设有定位面ⅰ7,在角度检测块ⅰ2的定位面ⅰ7上安装识别标识ⅱ15,识别标识ⅱ15与测量仪4的测试端口相对应;所述的角度检测块ⅱ3的中心设有内孔ⅲ8,内孔ⅲ8的形状与下转向轴5下部扁方9的形状相对应,角度检测块ⅱ3通过内孔ⅲ8套在下转向轴5下部的扁方9后与扁方9相对,角度检测块ⅱ3套在下转向轴5下部与扁方9为转动连接,角度检测块ⅱ3的侧面设有定位面ⅱ11,在角度检测块ⅱ3的定位面ⅱ11上安装识别标识ⅲ16,识别标识ⅲ16与测量仪4的测试端口相对应;所述的角度检测块ⅰ2设置为柱体,角度检测块ⅰ2的侧面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侧面设置为定位面ⅰ7,另一部分侧面设置为弧形面ⅰ12,弧形面ⅰ12的长度大于定位面ⅰ7,所述的角度检测块ⅱ3设置为柱体,角度检测块ⅱ3的侧面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侧面设置为定位面ⅱ11,另一部分侧面设置为弧形面ⅱ13,弧形面ⅱ13的长度大于定位面ⅱ11,所述的花键定位棒1设置为圆柱体,角度检测块ⅰ2的内孔ⅱ10设置为与花键定位棒1形状相对应的圆形孔,所述的测量仪4设置为三坐标精测
仪4。
15.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为:首先将花键定位棒1插入到下转向轴5的内孔ⅰ,在花键定位棒1插入到下转向轴5的内孔ⅰ中后,转动花键定位棒1使得花键定位棒1与下转向轴5内孔ⅰ的内花键相对应,识别标识ⅰ14贴在与下转向轴5中间位置的内花键相对应的位置ⅰ内;再将角度检测块ⅰ2的内孔ⅱ10套在下转向轴5外表面,在角度检测块ⅰ2的内孔ⅱ10套在下转向轴5外表面后,转动角度检测块ⅰ2使得角度检测块ⅰ2与下转向轴5上部外表面的外花键6相对应,识别标识ⅱ15贴在与下转向轴(5中间位置的外花键6相对应的位置ⅱ内;再将角度检测块ⅱ3的内孔ⅲ8套在扁方9,在角度检测块ⅱ3的内孔ⅲ8套在扁方9后转动角度检测块ⅱ3使得内孔ⅲ8与扁方9的中心线相对应,识别标识ⅲ16贴在与扁方9的中心线相对应的位置ⅲ内,在以上调节结束后,最后通过三坐标精测仪4测量位置ⅰ、位置ⅱ和位置ⅲ之间的夹角,最终使得角度控制在
±
0.5
°

16.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