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湖泊细颗粒物捕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26342发布日期:2022-12-02 23:59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湖泊细颗粒物捕获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湖泊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湖泊细颗粒物捕获装置。


背景技术:

2.湖泊细颗粒物是指湖水中各种悬浮物、微粒以及悬浮的微生物,通过对细颗粒物进行检测,可直观的对湖水的质量及生态进行判断,此装置为湖泊细颗粒物捕获装置,用于对湖泊中的细颗粒物进行取样捕捉,以便于工作人员对细颗粒物进行检测。
3.现有的湖泊细颗粒物捕获装置存在的缺陷是:
4.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8195629a,公告日2018年06月22日,公开了一种海水颗粒物捕集装置。包括漏斗盖、接样漏斗、储样瓶、进样管及进样管固定机构,其中进样管的一端与接样漏斗连接,另一端插置于储样瓶内、且通过进样管固定机构与储样瓶的瓶口固定连接,漏斗盖为网状结构、且设置于接样漏斗的顶部。本发明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廉、施放简单,能降低采集深海大洋海水颗粒物的成本,并充分利用潜标锚系。。
5.然而,上述公开文献的装置主要考虑如何解决不能充分利用潜标锚系的问题,没有考虑现有的装置中不便于调节重量的问题,传统的装置通常使用铅板为装置增重,以便于装置提取不同深度的湖水,铅板厚度增大装置的重量,使工作人员提拉装置的过程损耗较大的力,影响工作人员的使用。
6.有鉴于此,有必要研究出湖泊细颗粒物捕获装置,从而能够提高该湖泊细颗粒物捕获装置在使用过程的灵活性。


技术实现要素:

7.(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湖泊细颗粒物捕获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不便于调节重量的问题。
9.(二)实用新型内容
10.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湖泊细颗粒物捕获装置,包括漏斗、上瓶体和下瓶体,所述漏斗的两侧均固定有固定扣,所述漏斗的底端设置有固定结构,且固定结构的底端设置有上瓶体,所述上瓶体的顶端安装有瓶盖,所述上瓶体的底端设置有下瓶体,所述下瓶体的顶端设置有连接结构,所述下瓶体的底端设置有配重结构,所述配重结构包括套壳、立柱、铁质配重环、橡胶壳和球头,所述套壳固定在下瓶体的底端,所述套壳的底端均固定有立柱。
11.优选的,所述立柱的外侧套设有橡胶壳,且橡胶壳的内部设置有铁质配重环,所述立柱的底端固定有球头。通过按压橡胶壳与球头接触,使橡胶壳向外扩张,同时球头穿过橡胶壳,使橡胶壳套在立柱的外侧,通过铁质配重环对装置进行增重。
12.优选的,所述橡胶壳的内径小于球头的直径,所述球头与立柱之间呈焊接一体化结构。
13.优选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支撑柱、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座和螺栓,所述支撑柱固定在上瓶体的顶端,所述支撑柱的顶端安装有第一连接座,且第一连接座的内部插设有螺栓,所述第一连接座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座。通过将第二连接座与螺栓对齐,使用螺栓将第一连接座与第二连接座连接固定,使第二连接座将漏斗的重量经过第一连接座传递至支撑柱,对漏斗进行进支撑固定。
14.优选的,所述螺栓穿过第一连接座延伸至第二连接座的内部,所述第一连接座与支撑柱呈焊接一体化结构。
15.优选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上连接壳、密封垫和下连接壳,所述上连接壳固定在上瓶体的底端,所述上连接壳的内部安装有密封垫,所述上连接壳的内部设置有下连接壳。通过扭转上瓶体带动上连接壳在下连接壳的外侧旋转,使上连接壳与下连接壳分离,使装置的内部暴露在外。
16.优选的,所述下连接壳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外螺纹,且上连接壳的内部设置有与外螺纹相互配合的内螺纹。
17.(三)有益效果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湖泊细颗粒物捕获装置结构合理,具有以下优点:
19.(1)通过按压橡胶壳与球头接触,使橡胶壳向外扩张,同时球头穿过橡胶壳,使橡胶壳套在立柱的外侧,通过铁质配重环对装置进行增重,由此实现了此装置的重量调节功能,便于根据检测的深度调整装置的重量,以便于工作人员提拉装置,提高了此装置的灵活性;
20.(2)通过将第二连接座与螺栓对齐,使用螺栓将第一连接座与第二连接座连接固定,使第二连接座将漏斗的重量经过第一连接座传递至支撑柱,对漏斗进行进支撑固定,由此实现了此装置的易于清理功能,便于将装置打开,对装置的内部进行清理,提高了此装置的便捷性;
21.(3)通过扭转上瓶体带动上连接壳在下连接壳的外侧旋转,使上连接壳与下连接壳分离,使装置的内部暴露在外,由此实现了此装置的漏斗支撑功能,防止漏斗受力弯折,保障漏斗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局部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结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配重结构三维剖面结构示意图。
28.图中的附图标记说明:1、漏斗;2、固定扣;3、固定结构;301、支撑柱;302、第一连接
座;303、第二连接座;304、螺栓;4、瓶盖;5、上瓶体;6、连接结构;601、上连接壳;602、密封垫;603、下连接壳;7、配重结构;701、套壳;702、立柱;703、铁质配重环;704、橡胶壳;705、球头;8、下瓶体。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1.实施例一
32.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湖泊细颗粒物捕获装置,包括漏斗1、上瓶体5和下瓶体8,漏斗1的两侧均固定有固定扣2,漏斗1的底端设置有固定结构3,且固定结构3的底端设置有上瓶体5,上瓶体5的顶端安装有瓶盖4,上瓶体5的底端设置有下瓶体8,下瓶体8的顶端设置有连接结构6,下瓶体8的底端设置有配重结构7,配重结构7包括套壳701、立柱702、铁质配重环703、橡胶壳704和球头705,套壳701固定在下瓶体8的底端,套壳701的底端均固定有立柱702,立柱702的外侧套设有橡胶壳704,且橡胶壳704的内部设置有铁质配重环703,立柱702的底端固定有球头705,橡胶壳704的内径小于球头705的直径,球头705与立柱702之间呈焊接一体化结构。
33.基于实施例一的湖泊细颗粒物捕获装置工作原理是:通过固定扣2将装置与锁链连接,紧接着将装置沉入湖水中,湖水伴随细颗粒物经过漏斗1进入下瓶体8与上瓶体5的内部,对细颗粒物进行捕捉,提拉锁链将装置取下,对细颗粒物进行处理,通过固定结构3对漏斗1进行支撑,通过配重结构7调节装置的重量,通过连接结构6使装置的内部暴露在外,便于对装置的内部进行清理,通过将橡胶壳704对准球头705,按压橡胶壳704使橡胶壳704与球头705接触,通过球头705加压橡胶壳704向外扩张增大橡胶壳704内部的孔洞,使球头705穿过橡胶壳704,同时橡胶壳704套在立柱702的外侧,通过铁质配重环703对装置进行增重。
34.实施例二
35.本实施例包括:固定结构3包括支撑柱301、第一连接座302、第二连接座303和螺栓304,支撑柱301固定在上瓶体5的顶端,支撑柱301的顶端安装有第一连接座302,且第一连接座302的内部插设有螺栓304,第一连接座30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座303,螺栓304穿过第一连接座302延伸至第二连接座303的内部,第一连接座302与支撑柱301呈焊接一体化结构。
36.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漏斗1插入瓶盖4的内部,使第二连接座303与螺栓304对齐,紧接着将螺栓304穿过第一连接座302插入第二连接座303的内部,使第二连接座303将漏斗1
的重量经过第一连接座302传递至支撑柱301,对漏斗1进行进支撑固定。
37.实施例三
38.本实施例包括:连接结构6包括上连接壳601、密封垫602和下连接壳603,上连接壳601固定在上瓶体5的底端,上连接壳601的内部安装有密封垫602,上连接壳601的内部设置有下连接壳603,下连接壳603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外螺纹,且上连接壳601的内部设置有与外螺纹相互配合的内螺纹。
39.本实施例中,通过扭转上瓶体5带动上连接壳601在下连接壳603的外侧旋转,由于上连接壳601的内部与下连接壳603的外壁开设有螺纹,使上连接壳601沿着下连接壳603的外壁向上移动,使上连接壳601与下连接壳603分离,将上瓶体5与下瓶体8拆卸,使装置的内部暴露在外,通过密封垫602对上连接壳601与下连接壳603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防止漏水。
4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1.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4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