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轨式电能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76383发布日期:2022-12-24 03:53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轨式电能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导轨式电能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导轨式电能表。


背景技术:

2.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对电的需求越来越大,电力资源紧缺和不同时间用电量不均衡的现象依然严重。为缓解我国日趋尖锐的电力供需矛盾,改善用电不均衡、提倡节约用电量、提高全国的用电效率,合理利用电力资源已成为当前基本国策之一,电能的消耗大量集中在低压配电终端,为了加强终端电能的计量考核和管理,方便用户的现场使用、改造和升级,针对传统ddsd 和dtsd系列壁挂式安装电能表在现场使用安装的不便而设计一种微型化导轨式安装电能表,具有测量精度高、过载能力强、性能稳定可靠、工作电压范围宽、自身功耗低等优点。并且其体积小,重量轻,结构模数化,可与微型断路器配合使用安装于配电箱内,实现终端配电电能计量。
3.但是现有的导轨式电能表,大多数底部导轨为固定的不可调节的,从而在对不同用户现场进行安装时,容易出现导轨较大或过小的情况,从而使得工作人员在安装时较为繁琐,安装时间较长。
4.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6.一种导轨式电能表,包括电能表,所述电能表两侧壁均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电能表两侧均设置有卡块,两个所述卡块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衔接板,两个所述衔接板前后两侧壁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靠近衔接板的一侧开设有滑槽;
7.所述电能表上方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底部开设有多个相互平行且对其的线束孔,矩形槽内壁四周均开设有相互贯通的回形槽,所述回形槽内活动安装有绝缘板,所述绝缘板靠近限位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推杆。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滑槽内远离所述卡接孔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设置有移动板。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移动板靠近卡块的一侧于滑槽远离所述衔接板的一侧开设有矩形孔。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矩形孔内活动插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另一端远离所述衔接板的一侧垂直固定安装有推杆。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卡块呈c字型,且卡块底部不与电能表底部相接触。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电能表的一侧壁活动安装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贯穿于电能表一侧壁和限位块,且导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衔接板一侧壁。
13.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电能表左右两侧壁开设矩形槽,且电能表内腔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相对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滑槽内设置有移动板,且移动板上固定安装有弹簧,两个限位块相对的一侧活动安装有衔接板,且衔接板一端固定连接于连接卡扣,且由于电能表一侧壁设置有导向杆,且导向杆另一端固定连接于衔接板,从而当推动导向杆使得此时的衔接板移动至一侧滑槽内,此时弹簧推动移动板对衔接板进行挤压,从而使得衔接板带动连接卡扣向外张开,从而便于对连接卡扣的大小进行调整,方便在不同用户现场对导轨电能表进行安装。
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16.在附图中: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导轨式电能表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导轨式电能表矩形槽局部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导轨式电能表电能表内腔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导轨式电能表电能表内腔俯视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导轨式电能表电能表移动杆两端连接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电能表;2、矩形槽;3、导向杆;4、卡块;5、线束孔;6、推杆;7、绝缘板;8、衔接板;9、矩形孔;10、弹簧;11、移动板;12、移动杆; 13、滑槽;14、限位块;15、回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
24.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导轨式电能表,包括电能表1,电能表1两侧壁均开设有矩形槽,电能表1两侧均设置有卡块4,两个卡块4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衔接板8,两个衔接板8前后两侧壁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块14,两个限位块14靠近衔接板8的一侧开设有滑槽13,电能表1上方开设有矩形槽2,矩形槽2底部开设有多个相互平行且对其的线束孔5,矩形槽2内壁四周均开设有相互贯通的回形槽15,回形槽15内活动安装有绝缘板7,绝缘板7靠近限位块 1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推杆6。
25.如图3至图5所示,进一步的,滑槽13内远离卡块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弹簧10,弹簧10的另一端设置有移动板11。本设置中,通过在滑槽13设置移动板11和弹簧10,当推动衔接板8至滑槽13内,此时弹簧10推动移动板11进行移动,从而使得移动板11推动衔接板8进行移动,从而使得衔接板8带动卡块4进行移动,从而使得此时卡块4的间距大小可以调节,使得工作人员在对用户现场进行安装导轨电能表时较为方便。移动板11靠近卡块4的一侧于滑槽 13远离衔接板8的一侧开设有矩形孔9。本设置中,确定过了矩形孔9开设的位置。进一步的,矩形孔9内活动插接有移动杆12,移动杆12的另一端远离衔接板8的一侧垂直固定安装有推杆6。本设置中,当推动导向杆3时,此时衔接板8向内进行移动,从而对移动杆12进行挤压,使得此时的移动杆12矩形孔9内进行移动,且由于移动杆12上方垂直连接于推杆6,从而使得此时推杆6进行移动,从而推动绝缘板7在回形槽15内进行移动,将矩形槽2上的线束
于矩形槽2内的线束进行隔绝,从而使得线束进行脱落,当维修人员在对导轨式电能表进行维修时,便于将其取出,使得维修更加方便。
26.如图1和图3所示,更进一步的,卡块4呈c字型,且卡块4底部不于电能表1底部相接触。本设置中,由于卡块4呈c字型,从而在对导轨式电能表进行安装时,此时工作人员通过调节卡块4的之间的间距大小,从而便于将导轨式电能表于用户现场进行安装,使得卡块4底部能够进行加持,避免其出现脱落的情况。电能表1的一侧壁活动安装有导向杆3,导向杆3贯穿于电能表1 一侧壁和限位块14,且导向杆3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衔接板8一侧壁。本设置中,通过电能表1侧壁活动设置有导向杆3,当需要对导轨式电能表进行维修或需要调节卡块4之间的间距时,此时推动导向杆3使其带动衔接板8至移动至移动杆12一侧的滑槽13内,从而使得此时的弹簧10推动移动板11对衔接板8 进行挤压,使得衔接板8推动卡块4远离电能表1,且由于衔接板8推至滑槽 13内,此时对移动杆12进行挤压,从而使得移动杆12上方垂直固定连接的推杆6进行移动,从而对绝缘板7进行挤压,使其在回形槽15内进行移动,从而使得此时的线束进行脱落,便于维修人员将电能表1进行拆卸,使得维修人员检查更加方便。
27.本实施例的一种导轨式电能表的实施原理如下:首先通过推动导向杆3,使得此时的衔接板8在移动至远离导向杆3一侧的滑槽13内,且由于滑槽13 内设置有移动板11和弹簧10,此时弹簧10对移动板11进行挤压,从而使得移动板11推动衔接板8向远离电能表1的一侧进行移动,且由于衔接板8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卡块4,从而使得此时的两个卡块4做相反一侧的移动,使得两个卡块4之间的间距越来越大,此时工作人员将导轨式电能表安装在用户现场较为方便,当安装位置进行确定时,此时拉出导向杆3使得衔接板8远离安装有移动板11一侧的滑槽13内,从而使得此时的衔接板8处于紧缩状态,不会进行移动,从而使得导轨式电能表能够固定在用户现场,当电能表1出现损坏时,此时维修人员推动导向杆3,此时的导向杆3对移动杆12进行挤压,从而使得移动杆12上方垂直固定连接的推杆6进行移动,从而对绝缘板7进行挤压,使其在回形槽15内进行移动,从而使得此时的线束进行脱落,便于维修人员将电能表1进行拆卸,使得维修人员检查更加方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