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温度变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41684发布日期:2022-11-03 05:29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温度变送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送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温度变送器。


背景技术:

2.温度变送器采用热电偶、热电阻作为测温元件,从测温元件输出信号送到变送器模块,经过稳压滤波、运算放大、非线性校正、v/i转换、恒流及反向保护等电路处理后,转换成与温度成线性关系的4~20ma电流信号0-5v/0-10v电压信号,rs485数字信号输出,温度变送器是将温度变量转换为可传送的标准化输出信号的仪表,主要用于工业过程温度参数的测量和控制;温度变送器可以很好的代替配线使用,这不仅为我们节约了一些使用成本,还可以避免很多麻烦的出现,当需要测量的距离比较远的时候,温度变送器的使用更加的方便,而且还不容易出现破损的情况;现有技术下的温度变送器缺乏散热机构,变送器在使用者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难以进行散发,导致变送器内部温度过高,可能会造成变送器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温度变送器,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5.(二)技术方案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温度变送器,包括变送器本体,所述变送器本体外表面的后侧套接有安装壳,所述安装壳外表面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安装筒,所述安装筒内壁的内侧设置有散热扇,所述安装筒内壁的外侧设置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内壁的中部安装有防尘层,所述安装筒外表面的外侧设置有弹簧定位销,所述安装壳左右两侧面的前侧均安装有套筒,所述套筒左侧内壁与右侧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安装有导柱,所述导柱上套接有回位弹簧,所述导柱上可滑动地套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外侧面的中部安装有传动板,所述传动板内侧面的前侧安装有夹持板,所述套筒背面的中部穿设有定位螺栓,所述定位螺栓穿入到套筒的一端螺纹穿设在传动板上。
7.优选的,所述安装筒外表面的外侧与安装环外表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定位插槽。
8.优选的,所述防尘层的内部设置有多组防尘网,防尘网的孔径在零点五毫米至一毫米之间。
9.优选的,所述套筒和传动板背面的中部均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的内径和定位螺栓的外径相适配。
10.优选的,所述移动板外侧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限位通孔,限位通孔的内径和导柱的外径相适配。
11.优选的,所述传动板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前侧均固定连接有加固座,加固座的内侧面和夹持板的外侧面固定连接。
12.(三)有益效果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温度变送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1、该多功能温度变送器,通过设置散热机构,实现了对安装内部热量的快速散发,实现了对变送器本体的快速散热,加快了对热量的散发速度,保证了变送器本体的温度,降低了变送器本体稳定过高影响变送器本体正常使用现象出现的概率,保证了变送器本体的正常运行,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15.2、该多功能温度变送器,通过设置防尘层,实现了对外界灰尘的拦截,减少了外界灰尘进入到安装壳内部的数量,降低了灰尘对变送器本体散热处所造成的影响,保证了变送器本体散热处的散热效果,通过设置弹簧定位销,实现了对安装筒和安装环之间的定位,实现了对防尘层的快速安装或拆卸,方便了使用者对防尘层进行清理或更换。
16.3、该多功能温度变送器,通过设置夹持板,实现了对变送器本体的夹持限位,保证了对变送器本体的安装效果,降低了变送器本体脱落现象出现的概率,通过使用者对传动板的横向位置进行调节,使得传动板带动夹持板进行横向移动,实现了对夹持板夹持状态的调节,使得使用者可以根据使用需求对夹持板的夹持状态进行调节,便于使用者对其进行操作。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散热机构结构爆炸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爆炸示意图。
20.图中:1、变送器本体;2、安装壳;3、散热机构;301、安装筒;302、散热扇;303、安装环;304、防尘层;305、弹簧定位销;4、套筒;5、导柱;6、回位弹簧;7、移动板;8、传动板;9、夹持板;10、定位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温度变送器,包括变送器本体1,变送器本体1外表面的后侧套接有安装壳2,安装壳2外表面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散热机构3,通过设置散热机构3,实现了对安装内部热量的快速散发,实现了对变送器本体1的快速散热,加快了对热量的散发速度,保证了变送器本体1的温度,降低了变送器本体1稳定过高影响变送器本体1正常使用现象出现的概率,保证了变送器本体1的正常运行,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散热机构3包括安装筒301,安装筒301内壁的内侧设置有散热扇302,安装筒301内壁的外侧设置有安装环303,安装环303内壁的中部安装有防尘层304,安装筒301外表面的外侧设置有弹簧定位销305,通过设置防尘层304,实现了对外界灰尘的拦截,减少
了外界灰尘进入到安装壳2内部的数量,降低了灰尘对变送器本体1散热处所造成的影响,保证了变送器本体1散热处的散热效果,通过设置弹簧定位销305,实现了对安装筒301和安装环303之间的定位,实现了对防尘层304的快速安装或拆卸,方便了使用者对防尘层304进行清理或更换,安装壳2左右两侧面的前侧均安装有套筒4,套筒4左侧内壁与右侧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安装有导柱5,导柱5上套接有回位弹簧6,导柱5上可滑动地套接有移动板7,移动板7外侧面的中部安装有传动板8,传动板8内侧面的前侧安装有夹持板9,通过设置夹持板9,实现了对变送器本体1的夹持限位,保证了对变送器本体1的安装效果,降低了变送器本体1脱落现象出现的概率,通过使用者对传动板8的横向位置进行调节,使得传动板8带动夹持板9进行横向移动,实现了对夹持板9夹持状态的调节,使得使用者可以根据使用需求对夹持板9的夹持状态进行调节,便于使用者对其进行操作,套筒4背面的中部穿设有定位螺栓10,定位螺栓10穿入到套筒4的一端螺纹穿设在传动板8上。
23.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对安装筒301和安装环303之间的定位,因此在安装筒301外表面的外侧与安装环303外表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定位插槽,弹簧定位销305通过定位插槽对安装筒301和安装环303进行定位。
24.本实用新型为了增强防尘层304的防尘效果,因此在防尘层304的内部设置有多组防尘网,防尘网的孔径在零点五毫米至一毫米之间,多组防尘网一起对外界灰尘进行拦截,增强了防尘层304的防尘效果。
25.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对套筒4和传动板8之间的定位,因此在套筒4和传动板8背面的中部均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的内径和定位螺栓10的外径相适配,定位螺栓10通过螺纹孔对套筒4和传动板8进行定位。
26.本实用新型为了保证移动板7移动时的稳定性,因此在移动板7外侧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限位通孔,限位通孔的内径和导柱5的外径相适配,导柱5通过限位通孔对移动板7进行限位,保证了移动板7移动时的稳定性。
27.本实用新型为了增强传动板8和夹持板9之间安装的牢固程度,因此在传动板8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前侧均固定连接有加固座,加固座的内侧面和夹持板9的外侧面固定连接,加固座对传动板8和夹持板9之间进行加固,增强了传动板8和夹持板9之间安装的牢固程度。
28.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
29.在使用时,使用者逆时针拧动定位螺栓10,断开套筒4和传动板8之间的连接,断开后,使用者向外侧拉动传动板8,传动板8带动移动板7沿着导柱5向外侧进行移动,移动板7压缩回位弹簧6,传动板8带动夹持板9向外侧进行移动,移动到相应位置后,使用者将安装壳2套接在变送器本体1上,套接后,使用者松开传动板8,移动板7在回位弹簧6的作用下带动传动板8向内侧进行移动,传动板8带动夹持板9对变送器本体1进行夹持,夹持后,使用者通过定位螺栓10对套筒4和传动板8进行定位,当需要对变送器本体1进行散热时,启动散热扇302,位于左侧的散热扇302将安装壳2内部的热量排出,位于右侧的散热扇302将外界冷空气吸入到安装壳2的内部,实现了对变送器本体1的散热。
30.综上所述,该多功能温度变送器,通过设置散热机构3,实现了对安装内部热量的快速散发,实现了对变送器本体1的快速散热,加快了对热量的散发速度,保证了变送器本
体1的温度,降低了变送器本体1温度过高影响变送器本体1正常使用现象出现的概率,保证了变送器本体1的正常运行,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31.该多功能温度变送器,通过设置防尘层304,实现了对外界灰尘的拦截,减少了外界灰尘进入到安装壳2内部的数量,降低了灰尘对变送器本体1散热处所造成的影响,保证了变送器本体1散热处的散热效果,通过设置弹簧定位销305,实现了对安装筒301和安装环303之间的定位,实现了对防尘层304的快速安装或拆卸,方便了使用者对防尘层304进行清理或更换。
32.该多功能温度变送器,通过设置夹持板9,实现了对变送器本体1的夹持限位,保证了对变送器本体1的安装效果,降低了变送器本体1脱落现象出现的概率,通过使用者对传动板8的横向位置进行调节,使得传动板8带动夹持板9进行横向移动,实现了对夹持板9夹持状态的调节,使得使用者可以根据使用需求对夹持板9的夹持状态进行调节,便于使用者对其进行操作。
3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