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位卡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84787发布日期:2023-01-31 21:45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定位卡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尺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定位卡尺。


背景技术:

2.木材可用于制作家具,在制作家具的过程中有时会需要对木材进行打孔,在打孔前需要对打孔位置进行精确定位,一般会利用现有的木加工用尺,如卷尺、木工三角尺、木工直角尺、t型丁字尺与角度尺等进行测量定位,但是这些工具在使用时存在较大的人为测量误差,不适用于需要高精度安装要求的作业,而游标卡尺虽然精度高,但只适合用于测量,不适用于实际的木加工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实现精准定位且操作简单的定位卡尺。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定位卡尺,包括水平尺身与竖直尺身,所述水平尺身与所述竖直尺身相垂直且所述水平尺身可沿着所述竖直尺身的长度方向进行滑动,所述水平尺身上还设置有打孔定位组件。
5.在上述的一种定位卡尺中,所述打孔定位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水平尺身上的水平尺框,所述水平尺框与所述水平尺身可相对滑动,所述水平尺身上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水平尺身的长度方向相平行,所述水平尺框上设置有多个定位沉孔,将套筒放置在其中一个定位沉孔内,手枪钻穿过套筒进行定位打孔。
6.在上述的一种定位卡尺中,所述水平尺框靠近所述水平尺身的刻度线的一面设置有第一观察窗,所述第一观察窗的内侧壁上相对设置有多个第一定位刻度,所述第一定位刻度与所述定位沉孔一一对应。
7.在上述的一种定位卡尺中,所述水平尺身与所述竖直尺身之间设置有竖尺框,所述竖尺框套设在所述竖直尺身上且所述竖尺框可相对所述竖直尺身进行滑动,所述竖尺框的一端与所述水平尺身相连接,使得所述水平尺身与所述竖直尺身相互垂直,并使得所述水平尺身可沿着所述竖直尺身的长度方向进行滑动。
8.在上述的一种定位卡尺中,所述竖尺框靠近所述竖直尺身的刻度线的一面设置有第二观察窗,所述第二观察窗的内侧壁上相对设置有第二定位刻度。
9.在上述的一种定位卡尺中,所述竖直尺身上的刻度线包括正向刻度线与反向刻度线,所述正向刻度线与所述反向刻度线相对设置在所述竖直尺身上,所述第二定位刻度的数量为两个,相对设置在第二观察窗的侧壁上。
10.在上述的一种定位卡尺中,所述竖尺框远离所述水平尺身的一侧设置有定位块。
11.在上述的一种定位卡尺中,所述竖直尺身的两端设置有支撑块。
12.在上述的一种定位卡尺中,所述竖尺框上设置有第一旋钮,所述第一旋钮穿过所述竖尺框与所述竖直尺身相螺接,将所述竖直尺身与所述竖尺框相固定且使得所述竖尺框
在所述竖直尺身上的位置可调。
13.在上述的一种定位卡尺中,所述水平尺框上设置有第二旋钮,所述第二旋钮穿过所述水平尺框与所述水平尺身相螺接,将所述水平尺身与所述水平尺框相固定且使得所述水平尺框在所述水平尺身上的位置可调。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5.(1)、一种定位卡尺,包括水平尺身与竖直尺身,通过竖直尺身确定打孔的高度位置,通过水平尺身确定打孔的长度位置,并与水平尺身上的打孔定位组件相配合,在利用卡尺对打孔位置进行定位后即可进行打孔,使用简单、操作方便;
16.(2)、竖直尺身上的刻度线包括正向刻度线与反向刻度线,分别用于确认定位沉孔的中心位置距离木板顶部的距离以及定位沉孔的中心位置距离木板底部的距离。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示意图。
20.图中,水平尺身100;竖直尺身200;水平尺框101;定位槽102;定位沉孔103;第一观察窗104;第一定位刻度105;竖尺框201;第二观察窗202;第二定位刻度203;定位块204;支撑块205;第一旋钮300;第二旋钮301。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22.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23.如图1-图3所示,一种定位卡尺,包括水平尺身100与竖直尺身200,水平尺身100与竖直尺身200相垂直且水平尺身100可沿着竖直尺身200的长度方向进行滑动,水平尺身100上还设置有打孔定位组件。
24.一种定位卡尺,包括水平尺身100与竖直尺身200,通过竖直尺身200确定打孔的高度位置,通过水平尺身100确定打孔的长度位置,并与水平尺身100上的打孔定位组件相配合,在利用卡尺对打孔位置进行定位后即可进行打孔,使用简单、操作方便。
25.作为优选,打孔定位组件包括设置在水平尺身100上的水平尺框101,水平尺框101与水平尺身100可相对滑动,水平尺身100上设置有定位槽102,定位槽102的长度方向与水平尺身100的长度方向相平行,水平尺框101上设置有多个定位沉孔103,将套筒放置在其中一个定位沉孔103内,手枪钻穿过套筒进行定位打孔。
26.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竖直尺身200对打孔的高度位置进行确定,然后拉动水平尺框101带动定位沉孔103进行移动,直至将定位沉孔103移动至预设打孔位置,套筒放置在对应的定位沉孔103内,手枪钻穿过套筒进行定位打孔,且通过设置有定位沉孔103对套筒进行限位,可保证在打孔过程中,钻头的打孔位置不会发生偏移。
27.进一步优选地,水平尺框101靠近水平尺身100的刻度线的一面设置有第一观察窗104,第一观察窗104的内侧壁上相对设置有多个第一定位刻度105,第一定位刻度105与定位沉孔103一一对应。
28.具体地,在竖直方向上,第一定位刻度105与相对应的定位沉孔103的中心位置在同一竖直线上。
29.在本实施例中,水平尺框101上设置有第一观察窗104,第一观察窗104的内侧壁上相对设置有多个第一定位刻度105,且第一定位刻度105与定位沉孔103一一对应,通过在水平尺框101上开设第一观察窗104可直观的将水平尺身100上的刻度暴露在视野内,方便使用者观察定位,通过设置有第一定位刻度105,在水平尺框101的移动过程中,通过观察第一定位刻度105与水平尺身100上的刻度的对齐情况,可将定位沉孔103精准的定位至打孔位置。
30.作为优选,水平尺身100与竖直尺身200之间设置有竖尺框201,竖尺框201套设在竖直尺身200上且竖尺框201可相对竖直尺身200进行滑动,竖尺框201的一端与水平尺身100相连接,使得水平尺身100与竖直尺身200相互垂直,并使得水平尺身100可沿着竖直尺身200的长度方向进行滑动。
31.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水平尺身100与竖直尺身200之间设置有竖尺框201,使得水平尺身100可沿着竖直尺身200的长度方向进行滑动,确定打孔的高度位置。
32.作为优选,竖尺框201靠近竖直尺身200的刻度线的一面设置有第二观察窗202,第二观察窗202的内侧壁上相对设置有第二定位刻度203。
33.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竖尺框201上开设第二观察窗202可直观的将竖直尺身200上的刻度暴露在视野内,方便使用者观察定位,通过设置有第二定位刻度203,在竖尺框201的移动过程中,通过观察第二定位刻度203与竖直尺身200上的刻度的对齐情况,可将打孔的高位位置进行精准的定位。
34.进一步优选地,竖直尺身200上的刻度线包括正向刻度线与反向刻度线,正向刻度线与反向刻度线相对设置在竖直尺身200上,第二定位刻度203的数量为两个,相对设置在第二观察窗202的侧壁上。
35.在本实施例中,竖直尺身200上的刻度线包括正向刻度线与反向刻度线,分别用于确认定位沉孔103的中心位置距离木板顶部的距离以及定位沉孔103的中心位置距离木板底部的距离。
36.进一步优选地,竖尺框201远离水平尺身100的一侧设置有定位块204。
37.具体地,竖尺框201靠近木板的一侧与水平尺框101靠近木板的一侧相平齐,当使用定位卡尺进行打孔定位时,可将竖尺框201与水平尺框101贴着木板放置,保证定位卡尺使用时的稳定性,在利用手枪钻进行打孔时,木板也能对水平尺框101能提供一定的支撑强度,保证打孔时的稳定性。
38.在本实施例中,竖尺框201远离水平尺身100的一侧设置有定位块204,当利用定位卡尺进行打孔定位时,利用定位块204卡在木板的边缘,以此作为水平尺身100的基准点。
39.进一步优选地,竖直尺身200的两端设置有支撑块205。
40.在本实施例中,竖直尺身200的两端设置有支撑块205,可将竖直尺身200进行架高,方便竖尺框201的滑动。
41.作为优选,竖尺框201上设置有第一旋钮300,第一旋钮300穿过竖尺框201与竖直尺身200相螺接,将竖直尺身200与竖尺框201相固定且使得竖尺框201在竖直尺身200上的位置可调。
42.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有第一旋钮300,当确认好需要打孔的高度位置后,旋紧第一旋钮300将竖尺框201在竖直尺身200上的位置锁死,使得该水平尺身100的高度位置不再移动。
43.进一步优选地,水平尺框101上设置有第二旋钮301,第二旋钮301穿过水平尺框101与水平尺身100相螺接,将水平尺身100与水平尺框101相固定且使得水平尺框101在水平尺身100上的位置可调。
44.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有第二旋钮301,当确认好需要打孔的长度位置后,旋紧第二旋钮301将水平尺框101在水平尺身100上的位置锁死,使得该水平尺框101在水平尺身100上的位置不再移动。
4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一”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6.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47.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