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试剂混匀系统以及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26754发布日期:2022-12-20 23:59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试剂混匀系统以及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医学检测设备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试剂混匀系统以及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背景技术:

2.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是利用免疫诊断技术对一些疾病进行诊断的工具。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主要包括:样本库、试剂仓、温育盘等装置,其中试剂仓是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中负责提供反应试剂的装置。由于试剂中含有固相试剂,为了得到均匀分布的固相试剂,试剂仓内的固相试剂需要保持混匀状态,以便在试剂针抽取固相试剂时能够得到混合均匀的试剂。目前,现有技术中的混匀装置大都结构复杂,价格昂贵,导致后期维护成本较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混匀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另外,有些混匀装置由于采用搅拌杆的方式进行试剂的混匀,可能会发生交叉感染。除此之外,一些试剂混匀装置中试剂瓶混匀时处于匀速状态,导致里面试剂无法混合均匀,甚至会出现挂壁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试剂混匀系统以及免疫分析。通过利用动作部和触发部之间的接触碰撞来实现对第一试剂瓶中试剂混匀的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试剂混匀系统结构简单紧凑,能够实现对第一试剂瓶内的试剂变速混匀,提高试剂的混匀效果。
4.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一种试剂混匀系统,包括:中心环、承载盘和第一试剂瓶,承载盘围设在中心环外部并相对于中心环旋转,其特征在于,第一试剂瓶可扭转固定在承载盘上,第一试剂瓶上设有动作部,中心环上对应设有触发部,动作部和触发部分别位于第一试剂瓶和中心环彼此朝向对方的侧面,承载盘旋转到动作部和触发部的对应位置,触发部与动作部接触并使第一试剂瓶以其在承载盘上的固定位置为中心发生扭转。
5.可选地,承载盘上沿圆周方向间隔设有多个混匀底座,混匀底座用于将第一试剂瓶可扭转固定在承载盘上。
6.可选地,混匀底座包括底托和弹性元件,其中,弹性元件一端与承载盘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底托连接,弹性元件用于使得底托往复旋转;底托设置在弹性元件上方,并与第一试剂瓶的底部连接,动作部设置在底托的侧面,底托用于传递转动运动至第一试剂瓶。
7.可选地,混匀底座还包括底托环,底托环固定在承载盘上,底托环内设有第一凹槽;底托下方与第一凹槽对应位置处设有凸起,凸起与第一凹槽可转动连接。
8.可选地,触发部与动作部的碰撞部位为弹性材料制成。
9.可选地,动作部为第一弧形凸耳,触发部为球头柱塞;弧形凸耳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承载盘上开设有第二定位孔,弹性元件为扭簧,扭簧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定位孔中,另一端固定在第二定位孔中;承载盘转动使球头柱塞与弧形凸耳发生抵顶,扭簧扭转变形,使得第一试剂瓶相对于承载盘发生旋转。
10.可选地,动作部为第一三角形凸起,触发部为圆柱形凸起,并且在圆柱形凸起内部设有弹簧。
11.可选地,动作部为第二三角形凸起,触发部为第二弧形凸耳,并且在弧形凸耳内部设有弹簧。
12.可选地,在第一试剂瓶上和底托的内侧对应设有传动部,使得第一试剂瓶与底托沿同一方向发生转动。
13.可选地,传动部包括:在第一试剂瓶侧面沿轴线方向设置的第二凹槽和设置在底托内侧的三角形凸棱;三角形凸棱嵌入第二凹槽中,当底托发生转动时,带动第一试剂瓶转动。
14.可选地,传动部包括:设置在第一试剂瓶底部的卡爪和设置在底托内侧的凸齿;卡爪与凸齿啮合,当底托发生转动时,带动第一试剂瓶转动。
15.可选地,传动部包括:在第一试剂瓶侧面沿轴线方向设置的弧形凸条和设置在底托内侧的弧形凸棱;弧形凸条与弧形凸棱啮合,当底托发生转动时,带动第一试剂瓶转动。
16.可选地,混匀系统还包括:卡位盘,卡位盘设置在中心环上方,与承载盘连接,卡位盘与混匀底座对应位置处设有混匀卡位。
17.可选地,第一试剂瓶放置在混匀卡位内,混匀卡位用于限制第一试剂瓶沿圆周方向的运动。
18.可选地,混匀系统还包括:试剂盒,试剂盒位于混匀卡位内,试剂盒用于承载第一试剂瓶、第二试剂瓶和第三试剂瓶。
19.可选地,第一试剂瓶由瓶口至瓶底轴向方向上的直径递减,且第一试剂瓶侧面设有单向倒角,用于限制第一试剂瓶沿轴向方向的运动。
20.可选地,卡位盘上标有符号,符号的位置与混匀卡位的位置一一对应,符号用于标记混匀卡位的位置。
21.可选地,混匀系统还包括:仓体和仓盖,中心环和承载盘设置在仓体内,仓盖设置在仓体上方。
22.可选地,仓盖包括第一仓盖和第二仓盖,第二仓盖与仓体连接,第二仓盖上设置有与混匀卡位对应的试剂出口,试剂出口用于试剂瓶内试剂被试剂针吸取时的出口;第一仓盖与第二仓盖可移动连接,第一仓盖的中心与第二仓盖的圆心偏离预设距离。
23.可选地,第二仓盖上设有传感器,第一仓盖与传感器对应位置处设有信号发射器,传感器用于感应第一仓盖的放置状态。
24.可选地,传感器为霍尔传感器,信号发射器为磁性元件。
25.可选地,系统还包括扫码器,扫码器设在仓体外侧,用于扫描和读取试剂盒的信息。
26.可选地,系统还包括:制冷单元,制冷单元设置在仓体下方,用于使得仓体的温度保持在预设范围内。
27.可选地,系统还包括:风道,风道包括风扇和挡板,挡板围设成通道,通道设置在制冷单元的下方,风扇设在通道出口处,用于排出制冷单元产生的热量。
28.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包括温育盘,还包括如前述任一项所述的试剂混匀系统,试剂混匀系统用于向位于温育盘中的反应管提供混匀后的试剂。
29.通过设置动作部和触发部以及利用触发部和动作部的接触碰撞来完成对第一试剂瓶中试剂的混匀,使得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试剂混匀系统结构简单紧凑、不需要较多的动力结构就可以完成试剂的混匀。另外,由于碰撞时施加的力使得第一试剂瓶产生加速度,能够提高第一试剂瓶内试剂的混匀效果。相较于其它匀速混匀技术,加速混匀技术在混匀试剂方面会有更大的优势。
附图说明
30.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31.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试剂混匀系统部分结构示意图;
32.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试剂混匀系统的混匀底座结构示意图;
33.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试剂混匀系统中动作部和触发部结构示意图;
34.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试剂混匀系统中动作部和触发部结构示意图;
35.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提出的另一种传动部的结构示意图;
36.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提出的又一种传动部的结构示意图;
37.图7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试剂混匀系统部分结构示意图;
38.图8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试剂盒结构剖视图;
39.图9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又一种试剂混匀系统结构示意图;
40.图10是图9部分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41.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42.在以下的详细描述中,可以参看作为本技术一部分用来说明本技术的特定实施例的各个说明书附图。在附图中,相似的附图标记在不同图式中描述大体上类似的组件。本技术的各个特定实施例在以下进行了足够详细的描述,使得具备本领域相关知识和技术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施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应当理解,还可以利用其它实施例或者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结构、逻辑或者电性的改变。
43.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试剂混匀系统部分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试剂混匀系统包括:中心环101、承载盘102和第一试剂瓶103,承载盘102围设在中心环101外部并相对于中心环101旋转,第一试剂瓶103可扭转固定在承载盘102上,第一试剂瓶103上设有动作部104,中心环101上对应设有触发部105,动作部104和触发部105分别位于第一试剂瓶103和中心环101彼此朝向对方的侧面,承载盘102旋转到动作部104和触发部105的对应位置,触发部105与动作部104接触并使第一试剂瓶103以其在承载盘102上的固定位置为中心发生扭转。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动作部104可直接设置在第一试剂瓶103上,在其它实施例中,动作部104通过其它结构与第一试剂瓶103连接,即动作部104可以间接设置
在第一试剂瓶103上。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一试剂瓶为磁珠瓶,内部有磁珠颗粒,在动作部和触发部的作用下,在第一试剂瓶内被混合均匀。
44.其中,承载盘102上的第一试剂瓶103随着承载盘102的转动绕着中心环101转动,中心环101上沿圆周方向在侧面间隔设置有多个触发部105。在第一试剂瓶上设置的动作部104在承载盘102上跟随第一试剂瓶103转到与中心环101上触发部105对应的位置,动作部104和触发部105接触。由于承载盘102还在继续转动,所以动作部104在触发部105的限制下带动第一试剂瓶103发生转动,当动作部104转动至与承载盘102转动方向相切的位置时,动作部离开触发部。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一试剂瓶与承载盘之间设置有弹性元件,第一试剂瓶在承载盘上可以转动。当动作部离开触发部时,第一试剂瓶在弹性元件弹力的作用下发生摇晃直至停止或者是与下一个触发部发生接触。
45.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承载盘在动力机构的带动下发生转动,继而带动第一试剂瓶绕中心环发生转动。
46.通过设置动作部和触发部以及利用触发部和动作部的接触碰撞来完成对第一试剂瓶中试剂的混匀,使得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试剂混匀系统结构简单紧凑、不需要较多的动力结构就可以完成试剂的混匀。另外,由于是利用动作部和触发部的接触来传递运动的,所以,动作部承受的作用力会使得第一试剂瓶的运动出现加速度,进而相较于其它匀速混匀技术,变速混匀技术在混匀试剂方面会有更大的优势。
47.继续参见图1所示,承载盘102上沿圆周方向间隔设有多个混匀底座106,混匀底座106用于将第一试剂瓶103可扭转固定在承载盘102上。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承载盘102上不需要设置混匀底座,承载盘可以通过弹性元件直接与第一试剂瓶103连接,承载盘103设置有凹陷结构,第一试剂瓶底部有凸出结构,凸出结构穿过弹性元件陷入凹陷结构内,可以实现第一试剂瓶与承载盘可扭转固定连接。另一种情况可以是,承载盘102通过混匀底座106与第一试剂瓶103连接。混匀底座106沿圆周方向设置在承载盘102上,多个第一试剂瓶103可扭转固定在承载盘102上,利用动作部104与触发部105的接触进行试剂的混匀工作。
48.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试剂混匀系统的混匀底座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与图2所示,混匀底座106包括底托1061和弹性元件1062,其中,弹性元件1062一端与承载盘10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底托1061连接,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弹性元件1062为一扭簧,在扭簧的扭转力和弹性回复力交替作用下,能够使得底托往复旋转。底托1061设置在弹性元件1062上方,并与第一试剂瓶103的底部连接,动作部104设置在底托1061的侧面,底托1061用于传递转动运动至第一试剂瓶103。
49.在一些示例中,可选地,动作部104可以开设有固定孔,弹性元件1062为金属材料,弹性元件1062的一端可以穿过并固定在定位孔中。在承载盘102上也开设有固定孔,弹性元件1062的另一端穿过这个定位孔固定在承载盘102上。第一试剂瓶底部与底托内部连接,在底托的带动下,第一试剂瓶能够发生转动。
50.在混匀底座中设置弹性元件和底托,使得第一试剂瓶能够稳定地在承载盘上转动,并且,由于弹性元件是与底托连接,第一试剂瓶可以很方便的从承载盘上取出,不会对第一试剂瓶的结构有过多的要求。弹性元件还可以使得第一试剂瓶发生往复旋转,由于不是匀速转动,使得第一试剂瓶中的试剂的混合变得更加均匀,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挂壁现象的发生。
51.如图2所示,混匀底座还包括底托环1063,底托环1063固定在承载盘102上,底托环内设有第一凹槽201;底托下方与第一凹槽201对应位置处设有凸起202,凸起202与第一凹槽201可转动连接。其中,第一凹槽201设置在底托环中心位置,具有一定的深度,凸起202设置在底托中心位置并与第一凹槽201的位置对应。凸起202可以插入第一凹槽201中,当动作部带动底托转动时,凸起202在第一凹槽201内转动。另外,凸起202插设在第一凹槽中可以限制底托1061的位置,防止在底托转动时偏离原始位置较远,影响动作部与触发部的下一次接触。
52.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减少动作部和触发部之间的摩擦,触发部与动作部的碰撞部位为弹性材料制成。这样,触发部与动作部接触并且发生挤压时,可以通过变形的方式减少两者之间的摩擦,以此防止两者因为频繁接触造成磨损问题的发生。当磨损严重时,会影响动作部与触发部之间的接触时长,进而可能会影响第一试剂瓶的混匀力度或速度。
53.结合图1与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动作部104为第一弧形凸耳208,触发部105为球头柱塞107。第一弧形凸耳208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204,承载盘102上开设有第二定位孔206,弹性元件1062为扭簧207,扭簧207的一端固定在底托环上的第一定位孔204中,另一端固定在承载盘上的第二定位孔206中。承载盘102转动使球头柱塞107与第一弧形凸耳208发生抵顶,扭簧207扭转变形,使得第一试剂瓶103相对于承载盘102发生旋转。由于扭簧发生形变后需要释放弹性势能,所以,当第一弧形凸耳离开球头柱塞后,还将持续发生一段时间的晃动。另外,利用扭簧带动第一试剂瓶发生转动,会使得第一试剂瓶发生变速运动,并且扭簧发生形变后产生的动力较大,使得第一试剂瓶能够发生剧烈旋转,位于第一试剂瓶中的试剂能够被均匀混合。另外,还可以通过调节传动机构进而控制承载盘的旋转速度和正反向的切换频率灵活实现试剂的多种混匀效果。
54.球头柱塞107内部可以设置弹簧,当第一弧形凸耳208与球头柱塞107发生接触时,能够发生弹性形变,既可以减少磨损,又可以在触发混匀底座106扭转的同时使第一试剂瓶103发生转动。
55.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试剂混匀系统中动作部和触发部结构示意图。对应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动作部104在如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为第一三角形凸起301,对应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触发部105在如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为圆柱形凸起302,并且在圆柱形凸起302内部设有弹簧。第一三角形凸起301设置在底托1061上,第一三角形凸起301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204,承载盘102上设有第二定位孔206,弹性元件1062为扭簧207,扭簧207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定位孔204中,另一端固定在第二定位孔206中。承载盘转动使第一三角凸起与圆柱形凸起发生抵顶,扭簧扭转变形,使得第一试剂瓶相对于承载盘发生旋转。
56.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试剂混匀系统中动作部和触发部结构示意图。对应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动作部104在如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为第二三角形凸起401,对应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触发部105在如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为第二弧形凸耳402,并且在第二弧形凸耳402内部设有弹簧。第二三角形凸起401设置在底托1061上,第二三角形凸起401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204,承载盘102上设有第二定位孔206,弹性元件1062为扭簧207,扭簧207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定位孔204中,另一端固定在第二定位孔206中。承载盘转动使第二三角凸起与第二弧形凸耳发生抵顶,扭簧扭转变形,使得第一试剂瓶相对于承载盘发生旋转。
57.继续参见图2所示,在第一试剂瓶上和底托的内侧对应设有传动部,使得第一试剂
瓶103与底托1061沿同一方向发生转动。位于第一试剂瓶上的传动部与位于底托内部的传动部配合,使得第一试剂瓶可以在底托的带动下发生转动。传动部可以将第一试剂瓶稳定在底托内,并将底托的运动传递至第一试剂瓶。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传动部包括:在第一试剂瓶侧面沿轴线方向设置的第二凹槽2031和设置在底托内侧的三角形凸棱2032。三角形凸棱2032嵌入所述第二凹槽2031中,当底托1061发生转动时,带动第一试剂瓶103转动。
58.继续参见图2所示,传动部203包括:在第一试剂瓶侧面沿轴线方向设置的第二凹槽2031和设置在底托内侧的三角形凸棱2032。三角形凸棱2032嵌入第二凹槽2031中,当底托1061发生转动时,带动第一试剂瓶103转动。第二凹槽2031沿轴线方向具有一定的长度,第二凹槽2031与三角形凸棱2032配合,使得底托1061能够带动第一试剂瓶103发生转动。
59.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提出的另一种传动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传动部包括设置在第一试剂瓶103底部的卡爪501和设置在底托1061内侧的凸齿502。卡爪501与凸齿502啮合,当底托1061发生转动时,带动第一试剂瓶103转动。卡爪501卡入凸齿502之间的凹槽中,当底托1061转动时,通过卡爪501与凸齿502的啮合,将运动传递至第一试剂瓶103。
60.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提出的又一种传动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传动部包括:在第一试剂瓶103侧面沿轴线方向设置的弧形凸条602和设置在底托1061内侧的齿形凸棱601。弧形凸条602与齿形凸棱601啮合,当底托1061发生转动时,带动第一试剂瓶103转动。弧形凸条602与底托1061内侧的齿形凸棱601啮合,使得底托1061能够将运动传递至第一试剂瓶103。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弧形凸条602可以由弹性材料制成,方便第一试剂瓶103插拔。
61.图7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试剂混匀系统部分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混匀系统还包括:卡位盘701。卡位盘701设置在中心环101的上方,与承载盘102连接,卡位盘701与混匀底座106对应位置处设有混匀卡位702。卡位盘701与动力机构703连接,动力机构703带动卡位盘701转动,卡位盘701带动承载盘绕中心环运动。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混匀卡位702仅包括定位孔704,第一试剂瓶103可以直接穿设在定位孔704中。定位孔可以使得第一试剂瓶在承载盘上稳定转动,不会影响其它第一试剂瓶的混匀运动。也即,第一试剂瓶可以放置在混匀卡位内,混匀卡位用于限制第一试剂瓶沿圆周方向的运动。
62.结合图2和图7所示,试剂混匀系统还包括:试剂盒705,试剂盒705放置在位于混匀卡位702中。试剂盒705用于承载第一试剂瓶103、第二试剂瓶705和第三试剂瓶706。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试剂瓶705和第三试剂瓶706与试剂盒本体是一体的。第一试剂瓶103位于试剂盒的穿孔209中,并且第一试剂瓶103可以在穿孔209中旋转。
63.图8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试剂盒结构剖视图。如图8所示,为了防止第一试剂瓶103上下窜动,第一试剂瓶103由瓶口至瓶底轴向方向上的直径递减,且第一试剂瓶103侧面设有单向倒角801,用于限制第一试剂瓶沿轴向方向的运动。第一试剂瓶103本身具有一定的锥度,同时单向倒角801可以保证第一试剂瓶103轻易地从上到下地贯穿在试剂盒的穿孔209中,但又可以保证第一试剂瓶103不会反向从穿孔209内部脱离出来,保证了第一试剂瓶103在试剂盒705中不会出现上下窜动。在一些示例中,可选地,第一试剂瓶侧面设置有环形结构,环形结构的底部设有倒角,环形结构的上部为平面,即为单向倒角。当第一试剂瓶穿过穿孔时,与底部倒角发生挤压,第一试剂瓶可以进入穿孔中,但是由于单向倒角的特殊性,环形结构上部为平面卡在穿孔下方的出口处,使得第一试剂瓶在一定程度上无
法窜出试剂盒的穿孔。
64.通过设置直径不等并且有单向倒角的第一试剂瓶可以防止第一试剂瓶转动时发生乱窜。
65.继续参见图7所示,卡位盘701上标有符号708。符号708标注在卡位盘中心凸出的圆形盖体709上。符号的位置与混匀卡位的位置一一对应,符号用于标记混匀卡位的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符号为阿拉伯数字,其位置与混匀卡位的位置一致,用于标记混匀卡位的位置。
66.图9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又一种试剂混匀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混匀系统还包括:仓体901和仓盖902,中心环和承载盘设置在仓体901内,仓盖902设置在仓体上方。仓盖902和仓体901配合用于防止试剂混匀系统内的环境被污染。
67.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仓盖902包括:第一仓盖9021和第二仓盖9022。第二仓盖9022与仓体901连接,第二仓盖9022上设置有与混匀卡位702对应的试剂出口907。试剂出口907用于试剂瓶内试剂被试剂针吸取时的出口。第二仓盖9022与第一仓盖9021可移动连接,第一仓盖9021的中心与第二仓盖9022的圆心偏离预设距离,第一仓盖9021设置在混匀卡位的上方。当需要更换试剂仓内的试剂盒时,只需要打开第一仓盖9021更换即可。这样,可以保证仓体环境不会与外部环境大面积接触,防止外部环境对系统内部产生污染。
68.继续参见图9所示,第二仓盖9022上设有传感器903,第一仓盖9021与传感器903对应位置处设有信号发射器,传感器903用于感应第一仓盖9021的放置状态。通过设置传感器可以确定第一仓盖是否准确地放在第二仓盖的上方,传感器还可以发射信号并提示工作人员。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传感器为霍尔传感器,信号发射器为磁性元件。
69.系统混匀系统还包括扫码器904。扫码器904设在仓体901外侧,用于扫描和读取试剂盒的信息。在试剂盒上设有标签,扫描器通过扫描试剂盒上的标签可以读取试剂盒中试剂的种类等信息。
70.如图9所示,试剂混匀系统还包括:制冷单元905。制冷单元905设置在仓体901下方,用于使得仓体901的温度保持在预设范围内。利用制冷单元的制冷功能可以保证仓体内的温度保持在预设范围内。通常情况下,试剂仓内的温度需要低于室内温度,以此来保证试剂中一些重要成分的活性。
71.另外,试剂混匀系统还包括:风道906。风道906包括风扇9061和挡板9062,挡板9062围设成通道,通道设置在制冷单元905的下方,风扇9061设在通道出口处,用于排出制冷单元产生的热量。
72.图10是图9部分结构剖视图。如图10所示,试剂混匀系统包括;传动机构、试剂盒705以及容置在内的第一试剂瓶103、第二试剂瓶706和第三试剂瓶707、中心环101、承载盘102、仓体901、挡板等。其中,传动机构包括:电机1001、小带轮1002、皮带1003、大带轮1004、旋转套筒1005和轴系1006。电机1001的动力通过小带轮1002、皮带1003、大带轮1004、轴系1006、旋转套筒1005传递至承载盘102。轴系1006固定在挡板9062上,轴系1006既可以对旋转套筒1005起支撑的作用,又可以使旋转套筒1005绕其自身旋转,承载盘102安装在旋转套筒1005上,承载盘102可以在旋转套筒1005的带动下转动。试剂盒705通过卡位盘701放置在承载盘102上,通过电机1001旋转带动试剂盒705转动。制冷仓1007和保温罩1008都属于仓体901的一部分,其中,制冷仓1007通过绝热支撑1009固定在挡板9062上,中心环101安装在
制冷仓1007上,从而保证中心环101相对大地保持不动,保温罩1008包裹在制冷仓1007的外表面起保温作用。
73.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包括温育盘,还包括如前述任一项所述的试剂混匀系统,试剂混匀系统用于向位于温育盘中的反应管提供混匀后的试剂。
74.综上所述,利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试剂混匀系统结构简单紧凑,利用动作部和触发部之间的接触来使得第一试剂瓶发生转动,因此使得第一试剂瓶中的试剂被混合均匀。触发部对动作部施加的作用力使得第一试剂瓶做变速运动,又因为有加速度的出现能够增加第一试剂瓶内试剂的混匀程度,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防止挂壁现象的发生。另外,设置有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试剂混匀系统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能够向温育盘中的试管提供混合的更均匀的试剂。
75.上述实施例仅供说明本技术之用,而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属于本技术公开的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