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携带的供电监测设备配电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28923发布日期:2022-12-28 09:34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携带的供电监测设备配电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携带的供电监测设备配电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供电可靠性要求的提高,电网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智能电网是将先进的传感测量技术和自动控制与能源电力技术集成的新型现代化电网,通过配电连接装置将检测设备与供电站进行连接,目前的配电连接装置在将数据线进行连接时,数据线在连接的过程中易发生缠绕的现象,不便于操作人员后续对数据线进行收纳,不仅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且降低了配电连接装置的适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携带的供电监测设备配电连接装置,解决了目前的配电连接装置在将数据线进行连接时,数据线在连接的过程中易发生缠绕的现象,不便于操作人员后续对数据线进行收纳,不仅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且降低了配电连接装置适用性的问题。
5.(二)技术方案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携带的供电监测设备配电连接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与防护壳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防护壳内设置有收纳板,所述收纳板的外表面与数据线的内壁搭接,所述防护壳内壁的左侧面与定位柱的左端卡接,所述定位柱的右端与滚盘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滚盘的外表面与第二滚轮的内壁啮合,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与驱动电机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右端与第一转盘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收纳板的正面与凹型板的背面卡接,所述凹型板的内壁与支撑柱的外表面卡接,所述凹型板内壁的下表面与弧形卡板的下表面滑动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防护壳的外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数据线的外表面与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滚盘的外表面与第一滚轮的外表面啮合,所述第一滚轮的左侧面与第一转盘的右侧面固定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滚盘的右侧面与支撑柱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的外表面与收纳板的内壁卡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转盘的外表面与第一传动带的内壁啮合,所述第一传动带的内壁与第二转盘的外表面啮合。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转盘的外表面与第二传动带的内壁啮合,所述第二传动带的外表面与第三转盘的内壁啮合。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凹型板内开设有凹槽,所述弧形卡板的右侧面与弹簧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右端与凹槽内壁的右侧面固定连接。
13.(三)有益效果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5.1、该便于携带的供电监测设备配电连接装置,通过设置收纳板、定位柱、滚盘、第一转盘、第二滚轮、第一传动带和第二传动带,当操作人员在使用该配电连接装置时,可以通过安装槽将底座安装到适当位置,而后通过手动拉拽数据线的两端,使得数据线会在滑槽内进行滑动,而后再将数据线的两端分别与外置检测设备与和供电站接口进行固定,当数据线的长度拉拽过多时,通过驱动电机带动第一转盘转动,能够将数据线多余的长度缠绕到收纳板内,当该配电连接装置在将数据线进行连接时,通过采用滚盘、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的设计,能够将多余的数据线集中的收纳在收纳板内,避免了数据线在连接的过程中发生线路缠绕的现象,且收纳板将数据线进行缠绕式存储后也便于操作人员后续对数据线进行处理,而该配电连接装置便于操作人员进行携带,不仅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且保障了该配电连接装置的适用性。
16.2、该便于携带的供电监测设备配电连接装置,通过设置凹型板、弧形卡板和弹簧,当操作人员需要更换数据线时,通过手动拉拽弧形卡板,使得弧形卡板会在凹槽内进行滑动,再通过翻转凹型板与支撑柱进行脱离后将收纳板进行拆卸,而弹簧能够吸收减缓弧形卡板在移动时所产生的冲击力,且操作人员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来更换不同规格的数据连接线路,有效的提高了该配电连接装置的灵活性。
17.3、该便于携带的供电监测设备配电连接装置,通过设置滑槽,当操作人员手动拉拽数据线的两端时,数据线会在滑槽内进行滑动,使得滑槽对于数据线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避免了数据线在移动时发生碰撞的现象,避免了数据线在移动时发生损坏的现象。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护壳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底座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收纳板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底座、2安装槽、3防护壳、4滑槽、5收纳板、6数据线、7定位柱、8滚盘、9支撑柱、10第一滚轮、11第一转盘、12第二滚轮、13驱动电机、14第一传动带、15第二转盘、16第二传动带、17第三转盘、18凹型板、19弧形卡板、20凹槽、21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24.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携带的供电监测设备配电连接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表面开设有安装槽2,底座1的上表面与防护壳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防护壳3内设置有收纳板5,收纳板5的外表面与数据线6的内壁搭接,防护壳3内壁的左侧面与定位柱7的左端卡接,定位柱7的右端与滚盘8的左侧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滚盘8,该连接装置采用滚盘8、第一滚轮10和第二滚轮12的设计,能够将多余的数据线6集中
的收纳在收纳板5内,避免了数据线6在连接的过程中发生线路缠绕的现象,不仅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且保障了该配电连接装置的适用性,滚盘8的外表面与第二滚轮12的内壁啮合,底座1的上表面与驱动电机1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驱动电机13的右端与第一转盘11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收纳板5的正面与凹型板18的背面卡接,凹型板18的内壁与支撑柱9的外表面卡接,凹型板18内壁的下表面与弧形卡板19的下表面滑动连接。
25.具体的,如图1所示,防护壳3的外表面开设有滑槽4,通过设置滑槽4,当操作人员手动拉拽数据线6的两端时,数据线6会在滑槽4内进行滑动,使得滑槽4对于数据线6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避免了数据线6在移动时发生碰撞的现象,避免了数据线6在移动时发生损坏的现象,数据线6的外表面与滑槽4的内壁滑动连接。
26.具体的,如图2所示,滚盘8的外表面与第一滚轮10的外表面啮合,第一滚轮10的左侧面与第一转盘11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滚盘8的右侧面与支撑柱9的左端固定连接,支撑柱9的外表面与收纳板5的内壁卡接,通过设置支撑柱9,可以将收纳板5安装到滚盘8的表面,使得操作人员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来更换不同规格的数据连接线路,有效的提高了该配电连接装置的灵活性。
27.具体的,如图3所示,第一转盘11的外表面与第一传动带14的内壁啮合,第一传动带14的内壁与第二转盘15的外表面啮合,第二转盘15的外表面与第二传动带16的内壁啮合,第二传动带16的外表面与第三转盘17的内壁啮合,通过设置第二传动带16,由于第一转盘11通过第一传动带14和第二转盘15连接,而第二转盘15通过第二传动带16与第三转盘17连接,使得第一滚轮10和第二滚轮12能够进行同步转动,避免了滚盘8在转动时发生卡壳的现象。
28.具体的,如图4所示,凹型板18内开设有凹槽20,弧形卡板19的右侧面与弹簧21的左端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弹簧21,当操作人员需要更换数据线6时,通过手动拉拽弧形卡板19,使得弧形卡板19会在凹槽20内进行滑动,而弹簧21能够吸收减缓弧形卡板19在移动时所产生的冲击力,避免卡板19在移动时发生碰撞的现象,弹簧21的右端与凹槽20内壁的右侧面固定连接。
2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30.当操作人员在使用该配电连接装置时,可以通过安装槽2将底座1安装到适当位置,而后通过手动拉拽数据线6的两端,使得数据线6会在滑槽4内进行滑动,而后再将数据线6的两端分别与外置检测设备与和供电站接口进行固定,当数据线6的长度拉拽过多时,通过驱动电机13带动第一转盘11转动,而第一转盘11通过第一传动带14和第二传动带16分别与第二转盘15和第三转盘17进行连接,使得第一滚轮10和第二滚轮12能够进行同步转动,而后带动滚盘8进行自转,能够将数据线6多余的长度缠绕到收纳板5内,当操作人员需要更换数据线6时,通过手动拉拽弧形卡板19,使得弧形卡板19会在凹槽20内进行滑动,而弧形卡板19会与支撑柱9发生推力,再通过翻转凹型板18与支撑柱9进行脱离后,再将收纳板5进行拆卸。
3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
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2.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