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体滑坡用监测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47447发布日期:2022-11-03 07:42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山体滑坡用监测仪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山体滑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山体滑坡用监测仪。


背景技术:

2.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现有技术中,一般是通过在滑坡处设置监测装置,当山体出现异常时进行报警。但现有的监测装置只能采用单独的声音报警或光源报警,且现有检测装置体积较大,不便于进行安装。因此,亟需一种新型的山体滑坡用监测仪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山体滑坡用监测仪,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山体滑坡用监测仪,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安装有顶盖,所述顶盖的顶面和所述壳体的侧壁分别安装有光伏组件,所述顶盖内设有控制室,所述控制室包括控制件和报警件,所述控制件与所述报警件电性连接,所述报警件位于所述控制件的顶部,所述控制件的底部安装有电池仓,所述电池仓内设有电池,所述电池分别与所述光伏组件和所述控制件电性连接,所述壳体的底部固接有传感器支座,所述传感器支座内固接有位移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与所述控制件电性连接,所述位移传感器的测量端包括拉绳,所述传感器支座的底面固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部与山体固接,所述支撑杆内中空,所述拉绳依次穿过所述传感器支座和所述支撑杆并与所述山体固接。
5.优选的,所述顶盖的一侧设有出音通道,所述报警件包括预警音响仓,所述预警音响仓内设有预警音响,所述预警音响仓的顶部固接有预警音响保护板,所述预警音响与所述控制件电性连接,所述报警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控制件外侧的信号灯。
6.优选的,所述控制件包括固接在所述预警音响仓底部的主机仓,所述主机仓内设有主机,所述主机仓的外侧设有所述信号灯,所述主机分别与所述预警音响所述信号灯和所述位移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主机仓的底部与所述电池仓固接,所述主机仓内设有倾角传感器,所述倾角传感器与所述主机电性连接。
7.优选的,所述传感器支座内固接有若干加强筋,若干所述加强筋之间固接有位移传感器仓,所述位移传感器仓内嵌设有所述位移传感器。
8.优选的,所述传感器支座的底面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顶面设有拉绳出线孔,所述支撑杆的顶面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拉绳出线孔与所述第一通孔相适配,所述拉绳贯穿所述拉绳出线孔和所述第一通孔,所述支撑杆的顶部通过锁紧机构与所述第一凹槽固接。
9.优选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周向设置在所述传感器支座外侧的第二凹槽,所述第
二凹槽内设有两个螺栓孔,所述螺栓孔内穿设有螺栓,所述螺栓与所述支撑杆固接。
10.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固接有法兰,所述法兰与所述山体固接。
11.优选的,所述光伏组件包括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所述电池电性连接。
12.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通过将拉绳固接在山体内,在山体发生位移变化时,会带动拉绳移动,拉绳带动位移传感器产生位移信号,并将信号传至控制件中,控制件将信号传递给报警件,报警件同时产生声光报警,提示附近居民或过往车辆注意危险,并将产生的报警数据通过控制件上传至网络终端,通过将顶盖设置为透明,便于将光报警信号传出,通过光伏组件为电池提供电力。本实用新型的山体滑坡用监测仪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适于应用于各种山体环境中。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山体滑坡用监测仪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壳体、顶盖和传感器支座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拉绳出线孔的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控制室的剖面图;
19.其中:1、壳体;2、顶盖;3、电池仓;4、传感器支座;5、位移传感器;6、拉绳;7、支撑杆;8、出音通道;9、预警音响仓;10、预警音响保护板;11、主机仓;12、主机;13、加强筋;14、位移传感器仓;15、第一凹槽;16、拉绳出线孔;17、第二凹槽;18、螺栓孔;19、法兰;20、太阳能电池板。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2.参照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山体滑坡用监测仪,包括壳体1,壳体1的顶部安装有顶盖2,顶盖2采用透明塑料材料制成,顶盖2的顶面和壳体1的侧壁分别安装有光伏组件,顶盖2内固接有控制室,控制室包括控制件和报警件,控制件与报警件电性连接,报警件位于控制件的顶部,控制件的底部安装有电池仓3,电池仓3内设有电池,电池分别与光伏组件和控制件电性连接,壳体1的底部固接有传感器支座4,传感器支座4内固接有位移传感器5,位移传感器5与控制件电性连接,位移传感器5的测量端包括拉绳6,传感器支座4的底面
固接有支撑杆7,支撑杆7的底部与山体固接,支撑杆7内中空,拉绳6依次穿过传感器支座4和支撑杆7并与山体固接。
23.通过将拉绳6固接在山体内,在山体发生位移变化时,会带动拉绳6移动,拉绳6带动位移传感器5产生位移信号,并将信号传至控制件中,控制件将信号传递给报警件,报警件同时产生声光报警,提示附近居民或过往车辆注意危险,并将产生的报警数据通过控制件上传至网络终端,通过将顶盖2设置为透明,便于将光报警信号传出,通过光伏组件为电池提供电力。
24.进一步优化方案,顶盖2的一侧设有出音通道8,报警件包括预警音响仓9,预警音响仓9内设有预警音响,预警音响仓9的顶部固接有预警音响保护板10,预警音响与控制件电性连接,报警件还包括设置在控制件外侧的信号灯。
25.信号灯的颜色分别蓝灯、红灯和橙灯,其警报程度由蓝至橙逐渐增大,通过在顶盖2的一侧设置出音通道8,将预警音响产生的报警信号传至壳体1周围的区域,预警音响保护板10设置在预警音响仓9的顶部,对预警音响进行保护。
26.进一步优化方案,控制件包括固接在预警音响仓9底部的主机仓11,主机仓11的顶面设有环形凹槽,预警音响仓9的底面嵌设在环形凹槽中,主机仓11内设有主机12,主机仓11的外侧设有信号灯,述主机12分别与预警音响、信号灯和位移传感器5电性连接,具体连接方式参考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主机仓11的底部与电池仓3固接。
27.主机12将位移传感器5产生的信号传至网络终端中,并使预警音响和信号灯产生报警信号;主机12还电性连接有倾角传感器,倾角传感器位于主机仓11内,当装置发生偏移时,倾角传感器产生信号,并将信号传至主机12,主机12将倾角传感器产生的信号传至网络终端中,并使预警音响和信号灯产生报警信号。
28.进一步优化方案,传感器支座4内固接有若干加强筋13,加强筋13内设有位移传感器仓14,位移传感器仓14内嵌设有位移传感器5。
29.通过在传感器支座4内设置加强筋13,使传感器支座4的结构更加稳定,同时使位移传感器5在位移传感器仓14中放置的更加牢固。
30.进一步优化方案,传感器支座4的底面设有第一凹槽15,第一凹槽15的顶面设有拉绳出线孔16,支撑杆7的顶面设有第一通孔,拉绳出线孔16与第一通孔相适配,拉绳6贯穿拉绳出线孔16和第一通孔,支撑杆7的顶部通过锁紧机构与第一凹槽15固接。
31.拉绳出线孔16插入第一通孔内,同时将拉绳6穿入拉绳出线孔16和第一通孔中。
32.进一步优化方案,锁紧机构包括周向设置在传感器支座4外侧的第二凹槽17,第二凹槽17内设有两个螺栓孔18,螺栓孔18内穿设有螺栓,螺栓与支撑杆7固接。螺栓采用专用的防盗紧固螺栓,需采用专用工具才能将螺栓取下,防止装置被盗。
33.进一步优化方案,支撑杆7的底部固接有法兰19,法兰19与山体固接。
34.进一步优化方案,光伏组件包括太阳能电池板20,太阳能电池板20分别与顶盖2和壳体1的外壁固接,太阳能电池板20与电池电性连接。
35.使用方法:首先将位移传感器5放置在位移传感器仓14中,将位移传感器5测量端的拉绳6经拉绳出线孔16放入传感器支座4内,将壳体1放置在传感器支座4的顶面,并通过螺栓固定,将主机仓11放置在壳体1的顶面,并通过螺栓固定,主机仓11的顶面设有预警音响仓9,预警音响的出音端朝向出音通道8,主机仓11与预警音响仓9为一体成型,将主机12
安装在主机仓11的底面,保证主机仓11底部的密封性,对主机12进行保护,主机仓11的顶面与顶盖2固接,本实用新型采用倒装式设计,电池仓3、预警音响仓9、主机仓11均放置在壳体1与顶盖2的内部,保证装置整体的密封性。
3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7.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