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计量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地磅。
背景技术:2.地磅是用于称量车辆等大型货物的称量工具,其通常设置于地面,直接通过车辆将货物运送到地磅上面,就可以进行称重,因此其载重相对来说非常高,而传统的地磅是直接设置于地面,地面可承受的压强是有限的,长期称重之后,局部地面很容易出现下陷,导致地磅出现倾斜,进而影响称重的精度。在公开号为cn 211855529 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电子地磅,其利用弹簧减缓汽车上地磅时引起的短时冲击压强,进而避免地面局部受力不均下陷的问题。该方案实际上弹簧只是起到了减缓对地面的受力冲击,但是地面受到的压力还是存在,长期使用之后地面还是会出现下陷,届时地磅同样会出现倾斜的问题,因此如果进一步避免地磅长期使用之后出现倾斜的问题是本方案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地磅,能够自动的调节地磅本体的水平度,避免因为地面下陷导致地磅本体倾斜,而引发称重精度下降的问题,可靠性更好,更加便捷。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地磅,包括地磅本体和调平装置;
5.所述调平装置包括至少四个液压支撑柱,各所述液压支撑柱的内腔通过管道连通,各所述液压支撑柱分布于所述地磅本体的下方,所述液压支撑柱的下端与地面接触,所述液压支撑柱的上端支撑所述地磅本体。
6.本方案采用管道连通的多个液压支撑柱支撑地磅本体,各液压支撑柱和管道形成连通器结构,即各液压支撑柱的液面高度始终保持一样,液面高度一致对应的液压支撑柱的上端也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因此放置在液压支撑柱上方的地磅本体各处可以接受到同一平面的支撑。
7.如果地面出现局部地区下陷,基于连通器原理,对应的液压支撑柱的上端将相对向上抬起,其他液压支撑柱的上端将相对向下移动,进而保持各液压支撑柱的上端保持位于同一水平面,避免由于地面下陷导致地磅测量精度不准的问题。
8.优选地,所述管道设置有补油口,所述补油口设置有仅向管道内流动的单向阀。以便在液压支撑柱内的液压油不足的时候可以很方便的向内补充液压油。
9.优选地,所述液压支撑柱的下端设置有支撑板。以便降低液压支撑柱下端对地面的压强。
10.优选地,所述液压支撑柱包括下柱和上柱,所述下柱的上端轴向设置有液压腔,所述上柱的下端滑动配合于所述液压腔内。以便提供稳定强有力的支撑。
11.优选地,所述液压支撑柱的上端为凸球面结构,所述地磅本体的下部设置有与所
述凸球面结构适配的凹球面结构。以便在液压支撑柱因地面下陷出现轻微倾斜的时候,也能够保持液压支撑柱与地磅本体之间的有效接触。
12.优选地,所述地磅本体的一侧设置有用于识别车牌的摄像头。以便识别车辆的车牌,对应记录其重量变化。
13.优选地,还包括有光栅组件,所述光栅组件的发射端和接收端分别位于所述地磅本体的两侧。以便识别是否有车辆进入到地磅本体上方。
14.优选地,所述地磅本体的出口端和/或入口端设置有红绿灯。以便控制车辆上下地磅,避免前后车辆在地磅本体上发生堵塞。
15.优选地,所述地磅本体的出口端和/或入口端设置有道闸组件。以便更好的控制车辆上下地磅本体。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7.通过本方案能够自动的调节地磅本体的水平度,避免因为地面下陷导致地磅本体倾斜,而引发称重精度下降的问题,能够有效在水平度方面保持地磅本体的称量精度,方案原理简单,后期几乎没有太高的维护成本,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两幅,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地磅本体和调平装置的示意图;
21.其中,地磅本体1、液压支撑柱2、发射端3、接收端4、光栅组件5、红绿灯6、摄像头7、上柱8、下柱9、单向阀10、管道11。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
23.实施例
24.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地磅,包括地磅本体1和调平装置。
25.所述调平装置包括至少四个液压支撑柱2,各所述液压支撑柱2的内腔通过管道11连通,各所述液压支撑柱2分布于所述地磅本体1的下方,所述液压支撑柱2的下端与地面接触,所述液压支撑柱2的上端支撑所述地磅本体1。
26.本方案采用管道11连通的多个液压支撑柱2支撑地磅本体1,各液压支撑柱2和管道11形成连通器结构,即各液压支撑柱2的液面高度始终保持一样,液面高度一致对应的液压支撑柱2的上端也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因此放置在液压支撑柱2上方的地磅本体1各处可以接受到同一平面的支撑。
27.如果地面出现局部地区下陷,基于连通器原理,对应的液压支撑柱2的上端将相对向上抬起,其他液压支撑柱2的上端将相对向下移动,进而保持各液压支撑柱2的上端保持
位于同一水平面,避免由于地面下陷导致地磅测量精度不准的问题。
28.本方案中地磅本体1是现有技术中地磅总成,为现有技术,在此对其结构不做赘述。
29.所述管道11设置有补油口,所述补油口设置有仅向管道11内流动的单向阀10。以便在液压支撑柱2内的液压油不足的时候可以很方便的向内补充液压油。
30.所述液压支撑柱2的下端设置有支撑板。以便降低液压支撑柱2下端对地面的压强。
31.所述液压支撑柱2包括下柱9和上柱8,所述下柱9的上端轴向设置有液压腔,所述上柱8的下端滑动配合于所述液压腔内。以便提供稳定强有力的支撑。
32.所述液压支撑柱2的上端为凸球面结构,所述地磅本体1的下部设置有与所述凸球面结构适配的凹球面结构。以便在液压支撑柱2因地面下陷出现轻微倾斜的时候,也能够保持液压支撑柱2与地磅本体1之间的有效接触。
33.为了更好的提供支撑的效果,避免液压支撑柱2对地磅本体1造成太大的压强,可以将球面槽口和凸球面结构的接触面积尽可能大一些,即凸球面结构的半径大一些,当然相应的地磅本体1的对应结构需要设置相应的加强筋之类的强度加强结构。
34.所述地磅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用于识别车牌的摄像头7。以便识别车辆的车牌,对应记录其重量变化。
35.还包括有光栅组件5,所述光栅组件5的发射端3和接收端4分别位于所述地磅本体1的两侧。以便识别是否有车辆进入到地磅本体1上方。
36.所述地磅本体1的出口端和入口端设置有红绿灯6。以便控制车辆上下地磅,避免前后车辆在地磅本体1上发生堵塞。
37.所述地磅本体1的出口端和入口端设置有道闸组件。以便更好的控制车辆上下地磅本体1。
38.为了避免在车辆行驶到地磅本体上1的时候,局部下压滑动,在下柱9的侧壁设置紧固螺栓,紧固螺栓的内端抵靠至上柱8的外壁,由此实现将上柱8和下柱9的相对位置锁定,平时使用的时候将上柱8和下柱9的相对位置锁紧,需要调整地磅本体的水平度的时候,将紧固螺栓松动,上柱8和下柱9可以相对运动,地磅本体就可以自动调平。当然也可以采用另外一种方案锁紧上柱8和下柱9的相对位置,将每一根从液压支撑柱2引出的管道11都设置阀门,通过阀门将各液压支撑柱2的液路断开,就可以避免上柱8和下柱9相对滑动,需要调节上柱8和下柱9的相对高度的时候,连通阀门即可,调节地磅的时候,通常在休息的时候调节,比如晚上。
3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40.通过本方案能够自动的调节地磅本体1的水平度,避免因为地面下陷导致地磅本体1倾斜,而引发称重精度下降的问题,能够有效在水平度方面保持地磅本体1的称量精度,方案原理简单,后期几乎没有太高的维护成本,更加方便。
41.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42.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
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