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医药领域,与一种检测设备有关,具体涉及一种带有过滤功能装置的样本容器。
背景技术:2.在医学检测领域,常会用到样本采集检测装置,现有的样本采集管如图1及图2所示,一种带安全扣的病毒采集管,由管体a,2、管盖b、弹性密封圈c组成,工作时,先取下盖子,往管体内加入样本,再盖上盖子,将采集管放入提取仪进行混匀,通过开盖机构旋开顶部盖子,再通过一次性吸头吸起管体内部的应用液用于检测,虽然解决密封加液密封混匀等问题,但是对于部分样本需要过滤才能进行吸液检测的此种病毒采集管不能使用,如果要检测需要过滤的样本,还需配合其他的过滤设备,使用上存在不方便。对自动化设备工序要求较高,也会影响其检测效率。
3.另外,市面上还有一种“一次性使用病毒采集管”,由上管体d,下管体e,管盖f组成,其中,上管体内孔下端带有过滤网g;下管体预存保存液,工作时,先取下管盖,往上管体内加入样本,再盖上管盖,通过将病毒采集管上下颠倒几次将上管体的样本与下管体的保存液混匀,再通过旋开上管体吸取下管体内的应用液进行检测,再将上管体旋入下管体保存剩余的应用液;虽然此种一次性使用病毒采集管解决过滤的问题,但是保存液与病毒是分开的,对保存病毒效果不佳,混匀需要颠倒一次性使用病毒采集管对自动化要求较高,取应用液时需旋开一次性使用病毒采集管的上管体并将上管体移开,这样容易将带病毒混合液滴落到一次性使用病毒采集管外部造成病毒传播、污染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过滤功能装置的样本容器二,通过增加一个内置过滤组件具有过滤功能,可解决现有技术问题,同时可防止样本挥发,气味挥发等污染问题产生。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
6.一种带有过滤功能装置的样本容器二,包括相互配合的外盖组件、过滤组件及杯体组件;其中,外盖组件及杯体组件通过螺纹旋接成一个组件;外盖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外盖、密封塞及密封垫,外盖内壁设有内螺纹,密封塞安装到外盖顶孔内,密封垫安装到外盖内部槽内;过滤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过滤网骨架、过滤网、扣合结构、防旋转结构、轴向限位结构及取样结构,过滤网骨架与过滤网形成一个过滤件,扣合结构设置在过滤网骨架上端与外盖内腔配合将过滤组件与外盖扣合固定,防旋转结构设置在过滤网骨架上位于扣合结构下方与杯体组件配合,轴向限位结构设置在过滤网骨架上位于防旋转结构下方与杯体组件配合,取样结构设置在过滤网骨架下端;杯体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杯体、顶部防旋转结构、轴向限位及底部防旋结构,顶部防旋转结构设置在杯体顶部内腔与过滤组件的防旋转结构配合,轴向限位设置在杯体内壁位于顶部防旋转结构下方与过滤组件的轴向限位结构
配合,底部防旋转结构设置在杯体底部外壁。
7.进一步,杯体底部内腔向上设有挤压装置。
8.进一步,取样装置为与内盖主体一体成型的位于过滤网外部的取样勺。
9.进一步,过滤网与过滤网骨架通过注塑形成一个组件。
10.进一步,扣合结构为带凸条的圆环结构,圆环结构中间形成吸液口,圆环结构卡设在外盖内腔内壁上将过滤组件与外盖扣合固定。
11.进一步,过滤组件的防旋转结构为设置在过滤网骨架上位于扣合结构下方的六棱柱结构,杯体组件的顶部防旋转结构为设置在杯体顶部内腔的六棱柱结构,两个六棱柱结构卡合配合防旋转。
12.进一步,过滤组件的轴向限位结构为设置在过滤网骨架上位于防旋转结构下方的锥形结构,锥形结构的外缘设在凸环,杯体组件的轴向限位为设置在杯体内壁位于顶部防旋转结构下方的凹槽,凸环卡设在凹槽内配合限位。
13.进一步,杯体组件的底部防旋转结构为与杯体一体成型的六边型凸棱结构。
14.进一步,挤压装置为杯体底部向上设置的一组刺棒。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盖子与杯体之间增加一个过滤组件,当检测的样本需要过滤时将过滤组件安装到盖子,取样结构在过滤组件末端,此结构能使样本保存在杯体底部容易保存在保存液里,杯体底部有挤压装置容易将样本分散开或者在混匀时候起到搅拌作用,通过一次性穿刺吸头穿刺过密封塞吸液或者开盖吸液避免将样本移动到采集瓶外部造成滴漏、污染等问题,吸液完毕将盖子盖好住方便保存及再一次使用应用液,通过快速旋转、震荡、渗透、搅拌等方式将过滤网外部的样本迅速分解成小颗粒并将待检测细胞、核酸等物质释放到混合液中,混匀过程时过滤网内的液体与过滤网外部的混合液充分交换将待检测的细胞、核酸等物质移动到过滤网内,将杂质及其他大颗粒残渣挡在过滤网外部。当需要使用应用液时通过旋盖机构旋开盖子,并用一次性吸头吸起过滤液用于检测,吸完过滤液旋盖机构将盖子盖好。
附图说明:
16.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现有技术一结构示意图一;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现有技术一结构示意图二;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现有技术二结构示意图一;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现有技术二结构示意图二;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结构示意图一;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结构示意图二;
23.图7为本实用新型组合结构示意图;
24.图8为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6.如图5-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27.一种带有过滤功能装置的样本容器二,包括相互配合的外盖组件1、过滤组件2及杯体组件3;其中,外盖组件1及杯体组件3通过螺纹旋接成一个组件;外盖组件1包括相互配合的外盖11、密封塞12及密封垫13,外盖11内壁设有内螺纹,密封塞12安装到外盖顶孔内,密封垫13安装到外盖内部槽内;过滤组件2包括相互配合的过滤网骨架21、过滤网22、扣合结构23、防旋转结构24、轴向限位结构25及取样结构26,过滤网骨架21与过滤网11形成一个过滤件,扣合结构23设置在过滤网骨架21上端与外盖11内腔配合将过滤组件2与外盖11扣合固定,防旋转结构24设置在过滤网骨架21上位于扣合结构23下方与杯体组件3配合,轴向限位结构25设置在过滤网骨架21上位于防旋转结构24下方与杯体组件3配合,取样结构26设置在过滤网骨架21下端;杯体组件3包括相互配合的杯体31、顶部防旋转结构32、轴向限位33及底部防旋结构34,顶部防旋转结构32设置在杯体31顶部内腔与过滤组件2的防旋转结构24配合,轴向限位设置33在杯体31内壁位于顶部防旋转结构32下方与过滤组件2的轴向限位结构25配合,底部防旋转结构34设置在杯体31底部外壁,为与杯体一体成型的六边型凸棱结构。
28.进一步,杯体31底部内腔向上设有挤压装置35,挤压装置为杯体底部向上设置的一组刺棒。
29.进一步,取样装置26为与内盖主体一体成型的位于过滤网外部的取样勺。过滤网22与过滤网骨架21通过注塑形成一个组件。
30.进一步,扣合结构23为带凸条的圆环结构,圆环结构中间形成吸液口27,圆环结构卡设在外盖11内腔内壁上将过滤组件与外盖扣合固定。
31.进一步,过滤组件2的防旋转结构24为设置在过滤网骨架上位于扣合结构下方的六棱柱结构,杯体组件3的顶部防旋转结构32为设置在杯体顶部内腔的六棱柱结构,两个六棱柱结构卡合配合防旋转。过滤组件2的轴向限位结构25为设置在过滤网骨架上位于防旋转结构下方的锥形结构,锥形结构的外缘设在凸环251,杯体组件3的轴向限位33为设置在杯体内壁位于顶部防旋转结构下方的凹槽,凸环卡设在凹槽内配合限位。
32.本实用新型先将外盖组件与杯体组件组装成一个独立件,杯体内可先预留保存液,过滤组件单独为一个部件。
33.工作过程:初始时外盖组件与杯体组件形成一个组件,杯体内可预留保存液,当开始取样时,旋开外盖,将过滤组件扣合到外盖的安装位内形成一个组合件,再用组合件去取样,即用过滤组件的取样结构取样,取样完毕将外盖组件和过滤组件组合件通过外盖的螺纹与杯体固定好;杯体内预装保存液或者用穿刺加液针穿过密封塞往过滤网内空加各种液体,各种液体通过过滤网流出过滤网外部与样本混存;通过快速旋转、震荡、渗透、搅拌等方式将样本迅速分解成细小颗粒并释放待检测细胞、核酸等物质到混合液中,混匀过程时过滤网内部的液体与过滤网外部的混合液充分交换将过滤网外部的待检测细胞、核酸等物质移动到过滤网内部,将大颗粒物质及杂质挡在网外部。当需要使用样本液体时,通过开盖机
构旋开外盖,旋盖的同时由于过滤组件中防旋转结构和轴向限位结构与杯体中顶部防旋转结构和轴向限位的配合作用使得过滤组件留在杯体内,杯体与外盖脱开的同时外盖与过滤组件也分离,并露出吸液口,再用一次性吸头伸入过滤网内空吸起应用液,吸完应用液后再盖好外盖;或者用穿刺吸液针穿过密封塞并伸到过滤网内空吸起样本液,吸完样本吸液针抽走,混匀离心过滤都是密封工作,最终剩余的样本液也是保存在密闭的杯体内,方便再一次使用。从样本加入到保存整个过程样本都保存在保存液里面,吸液直接在杯体内部吸液无需移开样本或者通过一次性穿刺吸头密闭吸液极大地降低污染传播。
34.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一个内置过滤组件具有过滤功能,可解决因样本需要过滤才能使用而不能应用的情况,对于需要混匀、过滤、密闭保存、污染敏感等问题一并解决。全过程密闭加液,密闭混匀,密闭过滤,密闭吸液,剩余液体密闭保存于杯体内部。可防止样本挥发,气味挥发等污染问题。
35.通过开盖时过滤组件自动留置在杯体内的结构,可以保证在杯体内部吸液避免将样本移开产生污染的风险,将取样结构设置在过滤组件底端,保证样本能浸泡在保存液内部,增加保存的效果。
36.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