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棚内环境监测装置

文档序号:32596852发布日期:2022-12-17 13:37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棚内环境监测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大棚内环境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农业大棚种植技术里,温湿度是衡量温室大棚的两项重要指标,它直接影响到栽培作物的生长和产量,植物的生长都是在一定环境中进行的,其在生长过程中受到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对植物生长影响最大的是环境中的温度和湿度。环境中昼夜的温度和湿度变化大,因此,需要及时检测调整温湿度,使其适合植物的生长,来提高其产量和质量。
3.申请号(202123422139.x)公开了一种用于番茄种植大棚的棚内环境监测装置,属于棚内环境监测装置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固定壳,所述固定壳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的前端面均贯穿开设有两个上下分布的固定孔,首先将螺钉穿过固定孔,然后通过螺钉将安装板固定,进而将固定壳固定,其次将监测装置本体插入固定壳的内部,此时,通过安装机构将监测装置本体固定在固定壳的内部,从而通过设置安装机构,促使工作人员便于安装拆卸监测装置本体,使得装置在使用时更加方便;但是该结构在使用时,还是存在一定的弊端,其功能性较低,无法对大棚内空气中的灰尘、异味等杂质进行净化,导致工作人员在大棚内吸附大量灰尘和异味,影响身体健康,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大棚内环境监测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棚内环境监测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无法对大棚内空气中的灰尘、异味等杂质进行净化的问题。
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大棚内环境监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升降柱,所述升降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环境检测设备本体,所述环境检测设备本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排风扇,所述第三转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带轮,所述环境检测设备本体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带轮,所述第一带轮通过皮带与第二带轮传动连接,所述环境检测设备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框架,所述框架的内部分别设置有过滤网和活性炭吸附网。
6.优选的,所述第一转轴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环境检测设备本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凸轮,所述框架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滑块,所述环境检测设备本体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滑槽的内部设置有伸缩弹簧。
7.优选的,所述环境检测设备本体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第一转轴的一
端与支撑板转动连接。
8.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调节箱,所述调节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蜗杆,所述调节箱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蜗轮,所述蜗轮与蜗杆啮合连接。
9.优选的,所述升降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齿条,所述第三齿轮与齿条啮合连接。
10.优选的,所述环境检测设备本体的前表面分别固定安装有警报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和显示屏,所述底座的底部且靠近四角位置均固定安装有移动轮。
1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棚内环境监测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1、该大棚内环境监测装置,通过设置的第一电机,控制第一转轴进行转动,利用皮带的传动作用下,使得第三转轴以及一端的排风扇进行转动,从而将大棚内空气排入环境检测设备本体内,经过活性炭吸附网和过滤网的过滤吸附,再排出外界,能够改善大棚内部的空气质量,保障了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并且第一转轴转动的同时,使得第二转轴以及外侧的凸轮进行转动,反复挤压框架,并压缩伸缩弹簧,随着凸轮的持续转动,使得框架内部的活性炭吸附网和过滤网进行左右往复震动,防止发生堵塞,进一步提高了空气净化效率。
13.2、该大棚内环境监测装置,通过设置的第二电机,控制蜗杆进行转动,使得蜗轮以及第三齿轮进行转动,再通过第三齿轮与齿条的啮合连接作用下,使得升降柱进行移动,从而达到了环境检测设备本体高度调节的效果,能够对大棚内不同高度的空气进行监测。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a处放大图。
17.图中:1、底座;2、移动轮;3、齿条;4、升降柱;5、显示屏;6、警报器;7、温度传感器;8、湿度传感器;9、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10、环境检测设备本体;11、支撑杆;12、第一电机;13、第一转轴;14、第一带轮;15、皮带;16、伸缩弹簧;17、滑槽;18、第一锥齿轮;19、第二锥齿轮;20、支撑板;21、凸轮;22、第二转轴;23、活性炭吸附网;24、过滤网;25、框架;26、滑块;27、第三转轴;28、排风扇;29、支撑架;30、第二带轮;31、调节箱;32、第三齿轮;33、蜗轮;34、蜗杆;35、第二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19.实施例一:
20.请参阅图1至图3,一种大棚内环境监测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杆11,支撑杆1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升降柱4,升降柱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环境检测设备本体10,环境检测设备本体10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架29,支撑架29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27,第三转轴2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排风扇28,第三转轴2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
二带轮30,环境检测设备本体10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12,第一电机1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13,第一转轴13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带轮14,第一带轮14通过皮带15与第二带轮30传动连接,环境检测设备本体10的内部设置有框架25,框架25的内部分别设置有过滤网24和活性炭吸附网23,通过设置的第一电机12,控制第一转轴13进行转动,利用皮带15的传动作用下,使得第三转轴27以及一端的排风扇28进行转动,从而将大棚内空气排入环境检测设备本体10内,经过活性炭吸附网23和过滤网24的过滤吸附,将大棚空气中的杂质以及异味进行处理,能够改善大棚内部的空气质量,第一转轴13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锥齿轮18,环境检测设备本体10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22,第二转轴2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9,第二锥齿轮19与第一锥齿轮18啮合连接,第二转轴22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凸轮21,框架25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滑块26,环境检测设备本体10的内部开设有滑槽17,滑块26与滑槽17滑动连接,滑槽17的内部设置有伸缩弹簧16,第一转轴13转动的同时,使得第二转轴22以及外侧的凸轮21进行转动,反复挤压框架25,并压缩伸缩弹簧16,随着凸轮21的持续转动,使得框架25内部的活性炭吸附网23和过滤网24进行左右往复震动,防止发生堵塞,进一步提高了空气净化效率,环境检测设备本体10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板20,第一转轴13的一端与支撑板20转动连接,能够对第一转轴13的一端进行支撑,提高了第一转轴13转动时的稳定性。
21.实施例二:
22.支撑杆1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调节箱31,调节箱3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35,第二电机35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蜗杆34,调节箱3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三齿轮32,第三齿轮3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蜗轮33,蜗轮33与蜗杆34啮合连接,升降柱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齿条3,第三齿轮32与齿条3啮合连接,通过设置的第二电机35,控制蜗杆34进行转动,使得蜗轮33以及第三齿轮32进行转动,再通过第三齿轮32与齿条3的啮合连接作用下,使得升降柱4进行移动,从而达到了环境检测设备本体10高度调节的效果,能够对大棚内不同高度的空气进行监测。
23.实施例三:
24.环境检测设备本体10的前表面分别固定安装有警报器6、温度传感器7、湿度传感器8、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9和显示屏5,设置的温度传感器7、湿度传感器8、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9分别对番茄种植大棚内空气中的温度、湿度以及二氧化碳浓度进行监测,并且警报器6、温度传感器7、湿度传感器8、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9均与显示屏5电性连接,当监测的数据达到一定的值时,则驱动警报器6进行警报处理,底座1的底部且靠近四角位置均固定安装有移动轮2,达到了便于装置移动的效果。
25.综上,该大棚内环境监测装置,使用时,设置的温度传感器7、湿度传感器8、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9分别对番茄种植大棚内空气中的温度、湿度以及二氧化碳浓度进行监测,并且可通过定期启动第一电机12,控制第一转轴13进行转动,利用皮带15的传动作用下,使得第三转轴27以及一端的排风扇28进行转动,从而将大棚内空气排入环境检测设备本体10内,经过活性炭吸附网23和过滤网24的过滤吸附,再排出外界,第一转轴13转动的同时,通过第一锥齿轮18与第二锥齿轮19的啮合连接作用下,使得第二转轴22以及外侧的凸轮21进行转动,反复挤压框架25,并压缩伸缩弹簧16,随着凸轮21的持续转动,使得框架25内部的活性炭吸附网23和过滤网24进行左右往复震动,防止发生堵塞,并且可通过启动第二电机
35,控制蜗杆34进行转动,使得蜗轮33以及第三齿轮32进行转动,再通过第三齿轮32与齿条3的啮合连接作用下,使得升降柱4进行移动,从而达到了环境检测设备本体10高度调节的效果。
2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