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模式气体测试箱

文档序号:32885377发布日期:2023-01-12 21:34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模式气体测试箱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测试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模式气体测试箱。


背景技术:

2.在现代生活中,气体快速测试箱可在进入事故现场约5-15分钟内即可对常见的20种有毒、有害气体进行快速检测,为事故处理提供及时而准确的现场监测数据。快速检测管是一种现场快速、直读测定气体浓度的检测手段,由一支内装显色指示剂、外壁印有浓度刻度的玻璃管组成,当被测气体通过管内指示剂时发生显色化学反应,测试人便可通过变色界线直接读出气体的浓度。
3.现有的气体测试箱将采集的气体注入到测试箱内部,然后通过内部的传感器等等一系列的设备对空气中的含量进行检测出来,但是大多数测试箱都是将采集的气体事先注入的压力罐中,通过压力罐内部对压力将气体注入到测试箱的内部,测试过程比较复杂,容易影响到测试的效率,因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模式气体测试箱来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模式气体测试箱,实现了加热器与传感器可以对注入到测试箱本体内部的特殊气体进行加热,使得气体混合均匀,然后通过传感器对气体中各种含量进行检测出来,再通过第一排气口对检测后的气体进行排出,增加测试箱本体整体的测试效率。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模式气体测试箱,包括测试箱本体、加热器、传感器、循环泵和排空泵,所述测试箱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气头,所述测试箱本体的表面开设有观察口,所述测试箱本体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底座,所述测试箱本体的一侧开设有散热孔;所述进气头的一端与第一转接头相连通,所述第一转接头的一端与第二转接头相连通,所述第二转接头的一端与第一电磁阀门相连通,所述第一电磁阀门固定安装在所述测试箱本体的内部,所述第一电磁阀门的一端与第三转接头相连通,所述第三转接头的一端与第四转接头相连通,所述第四转接头的一端与加热器相连通,所述加热器固定安装在所述测试箱本体的内部,所述加热器上开设有注入口,所述加热器与传感器相连通。
6.优选的,所述传感器固定安装在所述测试箱本体的内部,所述传感器的一端与第五转接头相连通,所述第五转接头的一端与第二电磁阀相连通,所述第二电磁阀固定安装在所述测试箱本体的内部,所述第二电磁阀的一端与循环泵相连通,所述循环泵固定安装在所述测试箱本体的内部,所述循环泵的一端与第六转接头相连通,所述第六转接头的一端与第三电磁阀相连通,所述第三电磁阀的一端与第一排气口相连通。
7.优选的,所述第一转接头的另一端与第四电磁阀相连通,所述第四电磁阀固定安装在所述测试箱本体的内部,所述第四电磁阀的一端与混气罐相连通,所述混气罐固定安装在所述测试箱本体的内部,所述混气罐的另一端与第七转接头相连通,所述第七转接头
的另一端与第六电磁阀相连通,所述第六电磁阀的一端与所述第四转接头相连通。
8.优选的,所述第五转接头的另一端与第八转接头相连通,所述第八转接头的另一端与第七电磁阀相连通,所述第七电磁阀固定安装在所述测试箱本体的内部,所述第七电磁阀的一端与排空泵相连接,所述排空泵固定安装在所述测试箱本体的内部,所述排空泵的一端与第九转接头相连通,所述第九转接头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排气口相连通。
9.优选的,所述第七转接头的一端与所述第五电磁阀相连通,所述第五电磁阀固定安装在所述测试箱本体的内部,所述第五电磁阀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九转接头相连通。
10.优选的,所述第六转接头的另一端与第十转接头相连通,所述第十转接头的一端与第八电磁阀相连接,所述第八电磁阀的一端与所述混气罐相连接。
11.优选的,所述第十转接头的另一端与第九电磁阀相连通,所述第九电磁阀固定安装在所述测试箱本体的内部,所述第九电磁阀的一端与所述第三转接头相连通。
12.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3.1、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当需要对气袋内部的气体进行测试的时候,将气袋与进气头相连通,然后气体通过进气头进入到第一转接头的内部,此时第四电磁阀是关闭状态,然后气体通过软管进入到第二转接头的内部,对第一电磁阀门进行打开,然后第二转接头的内部气体通过第一电磁阀门进入到第三转接头的内部,第三转接头的一端通过软管与第四转接头相连通,气体通过第四转接头进入到第四转接头的内部,然后第四转接头内部的气体进入到加热器的内部,加热器可以对气体进行加热到测试所需要的温度,然后再将加热器内部的气体通过软管注入到传感器的内部,通过传感器对气体进行检测,然后检测过后的气体通过软管进入到第五转接头的内部,此时第七电磁阀为关闭状态,第二电磁阀为打开状态,气体通过第二电磁阀进入到循环泵内部,此次第八电磁阀与第九电磁阀为关闭状态,第三电磁阀为打开状态,气体通过第三电磁阀进入到第一排气口进行排出;
14.2、本实用新型中,当需要对气压瓶内部的气体进行测试的时候,将气压瓶与进气头相连接,然后气体通过进气头进入到第一转接头的内部,此时第一电磁阀门为关闭状态,第四电磁阀为打开状态,气体通过第四电磁阀进入到混气罐的内部,通过混气罐将气体注入到第七转接头的内部,此时第五电磁阀为关闭状态,第六电磁阀为打开状态,气体通过第六电磁阀进入到第四转接头的内部,然后气体通过第四转接头进入到加热器的内部进行加热工作,然后再将气体注入到传感器的内部进行检测,将检测后的气体注入到第五转接头的内部,此时第二电磁阀为关闭状态,第七电磁阀为打开状态,气体通过第五转接头进入到第七电磁阀的内部,第七电磁阀内部的气体进入到排空泵的内部,通过第九转接头上的第二排气口对排空泵内部的气体进行排出;
15.3、本实用新型中,当需要对一些挥发性的气体进行检测的时候,注入口上使用橡胶塞进行堵住,对注入口上的橡胶塞进行拔出,然后将气体通过注入口注入到加热器的内部进行加热,然后加热过后的气体通过软管进入到传感器的内部,传感器对气体进行检测,检测过后的气体进入到第五转接头内,此时第二电磁阀为打开状态,第七电磁阀为关闭状态,气体通过第二电磁阀进入到循环泵的内部,然后气体再次进入到第六转接头的内部,此时第三电磁阀为关闭状态,第八电磁阀未打开状态,气体会通过第八电磁阀进入到混气罐内部,然后第五电磁阀为关闭状态,第六电磁阀为打开状态,气体荣国第六电磁阀再次进入到加热器的内部形成循环测试,减少有毒有害气体残留在测试箱本体内部。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测试箱本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测试箱本体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测试箱本体侧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测试箱本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测试箱本体内部结构仰视示意图;
22.图6为排空泵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7为传感器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8为传感器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9为传感器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26.图中:1、测试箱本体;101、进气头;102、观察口;103、底座;104、散热孔;2、第一转接头;201、第二转接头;202、第一电磁阀门;203、第三转接头;204、第四转接头;205、加热器;206、注入口;207、传感器;208、第五转接头;209、第二电磁阀;210、循环泵;212、第六转接头;213、第三电磁阀;214、第一排气口;3、第四电磁阀;301、混气罐;302、第七转接头;303、第五电磁阀;304、第六电磁阀;305、第八转接头;306、第七电磁阀;307、排空泵;第九转接头(308)、第九转接头;309、第二排气口;4、第十转接头;401、第八电磁阀;402、第九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实施例:参考图1-3所示的一种多模式气体测试箱,包括测试箱本体1、加热器205、传感器207、循环泵210和排空泵307,测试箱本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气头101,测试箱本体1的表面开设有观察口102,测试箱本体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底座103,测试箱本体1的一侧开设有散热孔104;进气头101的一端与第一转接头2相连通,第一转接头2的一端与第二转接头201相连通,第二转接头201的一端与第一电磁阀门202相连通,第一电磁阀门202固定安装在测试箱本体1的内部,第一电磁阀门202的一端与第三转接头203相连通,第三转接头203的一端与第四转接头204相连通,第四转接头204的一端与加热器205相连通,加热器205固定安装在测试箱本体1的内部,加热器205上开设有注入口206,加热器205与传感器207相连通、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加热器205、传感器207、循环泵210和排空泵307都是通过现有技术进行引用,其之间的工作原理都是通过现有技术进行引用,在此不做过多的赘述。
29.具体的,当需要对气袋内部的气体进行测试的时候,将气袋与进气头101相连通,然后气体通过进气头101进入到第一转接头2的内部,此时第四电磁阀3是关闭状态,然后气
体通过软管进入到第二转接头201的内部,对第一电磁阀门202进行打开,然后第二转接头201的内部气体通过第一电磁阀门202进入到第三转接头203的内部,第三转接头203的一端通过软管与第四转接头204相连通,气体通过第四转接头204进入到第四转接头204的内部,然后第四转接头204内部的气体进入到加热器205的内部,加热器205可以对气体进行加热到测试所需要的温度,然后再将加热器205内部的气体通过软管注入到传感器207的内部,通过传感器207对气体进行检测,然后检测过后的气体通过软管进入到第五转接头208的内部,此时第七电磁阀306为关闭状态,第二电磁阀209为打开状态,气体通过第二电磁阀209进入到循环泵210内部,此次第八电磁阀401与第九电磁阀402为关闭状态,第三电磁阀213为打开状态,气体通过第三电磁阀213进入到第一排气口214进行排出。
30.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实施方式,根据附图4、5和8所示,传感器207固定安装在测试箱本体1的内部,传感器207的一端与第五转接头208相连通,第五转接头208的一端与第二电磁阀209相连通,第二电磁阀209固定安装在测试箱本体1的内部,第二电磁阀209的一端与循环泵210相连通,循环泵210固定安装在测试箱本体1的内部,循环泵210的一端与第六转接头212相连通,第六转接头212的一端与第三电磁阀213相连通,第三电磁阀213的一端与第一排气口214相连通,第六转接头212的另一端与第十转接头4相连通,第十转接头4的一端与第八电磁阀401相连接,第八电磁阀401的一端与混气罐301相连接,第十转接头4的另一端与第九电磁阀402相连通,第九电磁阀402固定安装在测试箱本体1的内部,第九电磁阀402的一端与第三转接头203相连通。
31.具体的,当需要对气压瓶内部的气体进行测试的时候,将气压瓶与进气头101相连接,然后气体通过进气头101进入到第一转接头2的内部,此时第一电磁阀门202为关闭状态,第四电磁阀3为打开状态,气体通过第四电磁阀3进入到混气罐301的内部,通过混气罐301将气体注入到第七转接头302的内部,此时第五电磁阀303为关闭状态,第六电磁阀304为打开状态,气体通过第六电磁阀304进入到第四转接头204的内部,然后气体通过第四转接头204进入到加热器205的内部进行加热工作,然后再将气体注入到传感器207的内部进行检测,传感器207内部具体检测方式根据附图9所示,将进气管与进气口进行对接,然后在将出气管与出气口进行对接,通过电磁推杆的运作使测试端与第二检测箱进行对接,然后气体通过进气口进入到扩散端内,由于扩散端呈漏斗状,便于将气体均匀分布在第一扰流板与第二扰流板上,在第一扰流板与第二扰流板上均开设有圆孔,可以对扩散端内部的空气进行充分的混合在一起,然后气体通过测试端进入到气体检测板上,在气体检测板上开设有不同的圆孔,有利于气体经过气体检测板上的气体传感器时能够均匀的通过,从而有利于对气体进行检测,然后气体通过气体检测板进入到聚集端的内部,由于聚集端呈漏斗状,对检测后的气体进行收集排出,将检测后的气体注入到第五转接头208的内部,此时第二电磁阀209为关闭状态,第七电磁阀306为打开状态,气体通过第五转接头208进入到第七电磁阀306的内部,第七电磁阀306内部的气体进入到排空泵307的内部,通过第九转接头308上的第二排气口309对排空泵307内部的气体进行排出。
32.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实施方式,根据附图6和7所示,第一转接头2的另一端与第四电磁阀3相连通,第四电磁阀3固定安装在测试箱本体1的内部,第四电磁阀3的一端与混气罐301相连通,混气罐301固定安装在测试箱本体1的内部,混气罐301的另一端与第七转接头302相连通,第七转接头302的另一端与第六电磁阀304相连通,第六电磁阀304的一端
与第四转接头204相连通,第七转接头302的一端与第五电磁阀303相连通,第五电磁阀303固定安装在测试箱本体1的内部,第五电磁阀303的另一端与第九转接头308相连通,第五转接头208的另一端与第八转接头305相连通,第八转接头305的另一端与第七电磁阀306相连通,第七电磁阀306固定安装在测试箱本体1的内部,第七电磁阀306的一端与排空泵307相连接,排空泵307固定安装在测试箱本体1的内部,排空泵307的一端与第九转接头308相连通,第九转接头308的一端与第二排气口309相连通。
33.具体的,当需要对一些挥发性的气体进行检测的时候,注入口206上使用橡胶塞进行堵住,对注入口206上的橡胶塞进行拔出,然后将气体通过注入口206注入到加热器205的内部进行加热,然后加热过后的气体通过软管进入到传感器207的内部,传感器207对气体进行检测,检测过后的气体进入到第五转接头208内,此时第二电磁阀209为打开状态,第七电磁阀306为关闭状态,气体通过第二电磁阀209进入到循环泵210的内部,然后气体再次进入到第六转接头212的内部,此时第三电磁阀213为关闭状态,第八电磁阀401未打开状态,气体会通过第八电磁阀401进入到混气罐301内部,然后第五电磁阀303为关闭状态,第六电磁阀304为打开状态,气体荣国第六电磁阀304再次进入到加热器205的内部形成循环测试。
34.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当需要对气袋内部的气体进行测试的时候,将气袋与进气头101相连通,然后气体通过进气头101进入到第一转接头2的内部,此时第四电磁阀3是关闭状态,然后气体通过软管进入到第二转接头201的内部,对第一电磁阀门202进行打开,然后第二转接头201的内部气体通过第一电磁阀门202进入到第三转接头203的内部,第三转接头203的一端通过软管与第四转接头204相连通,气体通过第四转接头204进入到第四转接头204的内部,然后第四转接头204内部的气体进入到加热器205的内部,加热器205可以对气体进行加热到测试所需要的温度,然后再将加热器205内部的气体通过软管注入到传感器207的内部,通过传感器207对气体进行检测,然后检测过后的气体通过软管进入到第五转接头208的内部,此时第七电磁阀306为关闭状态,第二电磁阀209为打开状态,气体通过第二电磁阀209进入到循环泵210内部,此次第八电磁阀401与第九电磁阀402为关闭状态,第三电磁阀213为打开状态,气体通过第三电磁阀213进入到第一排气口214进行排出;
35.当需要对气压瓶内部的气体进行测试的时候,将气压瓶与进气头101相连接,然后气体通过进气头101进入到第一转接头2的内部,此时第一电磁阀门202为关闭状态,第四电磁阀3为打开状态,气体通过第四电磁阀3进入到混气罐301的内部,通过混气罐301将气体注入到第七转接头302的内部,此时第五电磁阀303为关闭状态,第六电磁阀304为打开状态,气体通过第六电磁阀304进入到第四转接头204的内部,然后气体通过第四转接头204进入到加热器205的内部进行加热工作,然后再将气体注入到传感器207的内部进行检测,将检测后的气体注入到第五转接头208的内部,此时第二电磁阀209为关闭状态,第七电磁阀306为打开状态,气体通过第五转接头208进入到第七电磁阀306的内部,第七电磁阀306内部的气体进入到排空泵307的内部,通过第九转接头308上的第二排气口309对排空泵307内部的气体进行排出;
36.当需要对一些挥发性的气体进行检测的时候,注入口206上使用橡胶塞进行堵住,对注入口206上的橡胶塞进行拔出,然后将气体通过注入口206注入到加热器205的内部进行加热,然后加热过后的气体通过软管进入到传感器207的内部,传感器207对气体进行检测,检测过后的气体进入到第五转接头208内,此时第二电磁阀209为打开状态,第七电磁阀
306为关闭状态,气体通过第二电磁阀209进入到循环泵210的内部,然后气体再次进入到第六转接头212的内部,此时第三电磁阀213为关闭状态,第八电磁阀401未打开状态,气体会通过第八电磁阀401进入到混气罐301内部,然后第五电磁阀303为关闭状态,第六电磁阀304为打开状态,气体荣国第六电磁阀304再次进入到加热器205的内部形成循环测试。
3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