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爆型的多功能电工仪器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92759发布日期:2023-03-17 20:28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爆型的多功能电工仪器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工仪器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爆型的多功能电工仪器表。


背景技术:

2.多功能仪表又叫万用表,电子电力设备的研发、维修中不可或缺的测量仪表,一般以测量电压、电流和电阻等电学参数为主要目的,因此有时也被称为三用表,一般有红黑表笔来测量电路数据,多功能电工仪器表在中学物力实验中普遍用到。
3.但是现有的多功能电工仪器表在使用时存在一些弊端,由于有的学生不会使用仪表,在使用时很容易弄反表笔造成短路,可能由于长时间未发现,导致热量过高,很容易发生爆炸,现有仪表不具有防爆功能,具有一定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爆型的多功能电工仪器表,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利用阀门打开第一连接管,继而将冷水箱中冷水注入到回型盘管中,继而利用冷水进行吸热,继而降低仪器表本体内部温度,起到防爆效果。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防爆型的多功能电工仪器表,包括
7.防护机构,包括槽板以及设置于槽板内部下表面的仪器表本体;
8.夹持机构,包括设置于槽板内部一侧表面的固定圆块;
9.防爆机构,包括设置于槽板下方的吸热组件,所述吸热组件包括腔体盒以及回型盘管,所述腔体盒上表面与槽板下表面连接,所述回型盘管设置于槽板内部。
10.进一步地,所述槽板下表面设有若干散热槽口,所述槽板一侧活动连接设有防护盖板。
11.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盖板上表面设有连接把手。
12.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圆块一侧表面设有轴杆,所述仪器表本体一侧设有夹持顶杆,所述夹持顶杆一端设有弹簧。
13.进一步地,所述弹簧安装于轴杆外表面,所述夹持顶杆一侧表面设有圆孔,所述轴杆一端穿过圆孔与夹持顶杆伸缩配合。
14.进一步地,所述腔体盒一侧表面设有第一安装板,所述槽板一侧表面设有冷水箱,所述第一安装板一侧设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安装板另一侧表面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回型盘管一端穿过第一通孔与第一连接管一端连接。
15.进一步地,所述腔体盒另一侧表面设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下方设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上表面设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安装板一侧表面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回型盘管另一端穿过第二通孔与第二连接管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外表面设有阀门。
16.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本实用新型槽板底部设有散热槽口,继而热量从散热槽口排出,其中散热槽口下方设有腔体盒,腔体盒内部设有回型盘管,继而此时操作人员利用阀门打开第一连接管,继而将冷水箱中冷水注入到回型盘管中,继而利用冷水进行吸热,吸热过后的水在经第二连接管流入到收集箱中进行收集,继而降低仪器表本体内部温度,继而起到防爆的作用。
18.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轴杆一端穿过圆孔与夹持顶杆伸缩配合的特性以及弹簧压缩特性,继而将仪器表本体利用夹持顶杆对其进行限定,继而便于学生利用仪器表本体进行物理实验,其中,通过利用弹簧压缩特性,继而便于对不同大小型号的仪器表本体进行夹持固定,结构设计人性化。
附图说明
19.图1为一种防爆型的多功能电工仪器表的外部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一种防爆型的多功能电工仪器表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一种防爆型的多功能电工仪器表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一种防爆型的多功能电工仪器表的第三视角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一种防爆型的多功能电工仪器表的图4中a处局部放大图;
24.图6为一种防爆型的多功能电工仪器表的槽板结构示意图;
25.图7为一种防爆型的多功能电工仪器表的回型盘管结构示意图。
26.图中:1、防护机构;101、槽板;102、仪器表本体;103、防护盖板;104、连接把手;2、夹持机构;201、固定圆块;202、轴杆;203、夹持顶杆;204、弹簧;3、防爆机构;301、腔体盒;302、回型盘管;303、第一安装板;304、冷水箱;305、第一连接管;306、第二安装板;307、收集箱;308、第二连接管;309、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2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0.请参照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防爆型的多功能电工仪器表,包括
31.防护机构1,包括槽板101以及设置于槽板101内部下表面的仪器表本体102;
32.夹持机构2,包括设置于槽板101内部一侧表面的固定圆块201;
33.防爆机构3,包括设置于槽板101下方的吸热组件,吸热组件包括腔体盒301以及回
型盘管302,腔体盒301上表面与槽板101下表面连接,回型盘管302设置于槽板101内部。
34.使用时,通过利用轴杆202一端穿过圆孔与夹持顶杆203伸缩配合的特性以及弹簧204压缩特性,继而将仪器表本体102利用夹持顶杆203对其进行限定,继而便于学生利用仪器表本体102进行物理实验,其中,通过利用弹簧204压缩特性,继而便于对不同大小型号的仪器表本体102进行夹持固定,使用一段时间后,仪器表本体102底部温度升高,为了防止仪器表本体102温度升高造成爆炸,其中,槽板101底部设有散热槽口,继而热量从散热槽口排出,其中散热槽口下方设有腔体盒301,腔体盒301内部设有回型盘管302,继而此时操作人员利用阀门309打开第一连接管305,继而将冷水箱304中冷水注入到回型盘管302中,继而利用冷水进行吸热,吸热过后的水再经第二连接管308流入到收集箱307中进行收集,继而降低仪器表本体102内部温度,继而起到防爆的作用。
35.为了便于对仪器表本体102进行防护,槽板101下表面设有若干散热槽口,槽板101一侧活动连接设有防护盖板103。
36.防护盖板103上表面设有连接把手104;使用时,通过利用连接把手104打开防护盖板103继而对仪器表本体102进行使用,当不需要使用时,操作人员可利用连接把手104将防护盖板103与槽板101进行盖合,继而对仪器表本体102进行防护,结构设计人性化。
37.为了便于对仪器表本体102进行夹持固定,固定圆块201一侧表面设有轴杆202,仪器表本体102一侧设有夹持顶杆203,夹持顶杆203一端设有弹簧204。
38.弹簧204安装于轴杆202外表面,夹持顶杆203一侧表面设有圆孔,轴杆202一端穿过圆孔与夹持顶杆203伸缩配合;使用时,通过利用轴杆202一端穿过圆孔与夹持顶杆203伸缩配合的特性以及弹簧204压缩特性,继而将仪器表本体102利用夹持顶杆203对其进行限定,继而便于学生利用仪器表本体102进行物理实验,其中,通过利用弹簧204压缩特性,继而便于对不同大小型号的仪器表本体102进行夹持固定,结构设计人性化。
39.为了便于起到防爆的作用,腔体盒301一侧表面设有第一安装板303,槽板101一侧表面设有冷水箱304,第一安装板303一侧设有第一连接管305,第一安装板303另一侧表面设有第一通孔,回型盘管302一端穿过第一通孔与第一连接管305一端连接。
40.腔体盒301另一侧表面设有第二安装板306,第二安装板306下方设有收集箱307,收集箱307上表面设有第二连接管308,第二安装板306一侧表面设有第二通孔,回型盘管302另一端穿过第二通孔与第二连接管308一端连接,第一连接管305外表面设有阀门309;使用一段时间后,仪器表本体102底部温度升高,为了防止仪器表本体102温度升高造成爆炸,其中,槽板101底部设有散热槽口,继而热量从散热槽口排出,其中散热槽口下方设有腔体盒301,腔体盒301内部设有回型盘管302,继而此时操作人员利用阀门309打开第一连接管305,继而将冷水箱304中冷水注入到回型盘管302中,继而利用冷水进行吸热,吸热过后的水再经第二连接管308流入到收集箱307中进行收集,继而降低仪器表本体102内部温度,继而起到防爆的作用。
41.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