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体外诊断的混合取样组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80515发布日期:2023-03-24 18:00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体外诊断的混合取样组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样品检测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体外诊断的混合取样组合装置。


背景技术:

2.传统的样品检测试验中,需要在样品中添加不同种类的试剂进行溶合反应,再将混合后的液体取出检测,因此工作人员需要取样后放置于试管内再向试管内多次添加试剂以实现样品与不同试剂的混合,操作相对繁琐。
3.有鉴于此,本发明人专门设计了一种用于体外诊断的混合取样组合装置,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用于体外诊断的混合取样组合装置,该装置包括设有一个第一开口的混样管,所述混样管沿着第一开口处向下至少设置两个腔室用于容纳不同试剂,两两所述腔室之间设置密封层。
6.进一步的,所述混样管内设置两个腔室用于容纳不同试剂。
7.进一步的,所述混样管内设置用于形成两独立腔室的分隔套筒。
8.进一步的,所述混样管内侧壁上还设有用于抵接所述分隔套筒下端的第二环形台阶。
9.进一步的,所述混样管内设置三个腔室用于容纳不同试剂。
10.进一步的,所述混样管内设置两用于形成三个独立腔室的分隔套筒,两套筒结构一致且大小不一。
11.进一步的,还包括与所述混样管配合的取样支管,所述取样支管上设有用于贯穿混样管中不同腔室且将样本与混样管内不同试剂进行混合的吸液部。
12.进一步的,所述取样支管包括取样针以及与取样针紧密配合的取样针帽。
13.进一步的,所述取样针包括用于进入混样管的吸液部和密封在取样帽内的滴液部,所述吸液部与滴液部内部连通。
14.更进一步的,所述取样针帽内设有用于密封所述滴液部的密封凸块。
15.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6.1、通过在混样管内预设分隔套筒,将不同试剂在检测前存储在不同腔室;
17.2、通过分隔套筒下端设置可供刺破的密封层,利用取样针在检测时刺破密封层,可同时将样品和不同试剂进行混合,提高了装置的适用性;
18.3、通过取样支管上设置的滴液部,便于挤出混合液,提高了操作使用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19.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20.其中: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混样管的结构示意图;
24.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分隔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25.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混样管的剖视图;
26.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取样针的剖视图;
27.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取样针帽的剖视图;
28.图8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29.图9是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30.标号说明:
31.10、混样管;11、第一开口;12、第一腔室;13、第二腔室;14、分隔套筒;141、上开口;1411、延伸部;142、下开口;143、密封层;144、加强筋;15、封口膜;16、第一环形台阶;17、第二环形台阶;20、取样支管;21、取样针;211、吸液部;212、滴液部;22、取样针帽;221、密封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3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3.实施例1
34.请参阅图1至2,是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种用于体外诊断的混合取样组合装置,包括混样管10以及与混样管10配合的取样支管20。
35.请参阅图3,所述混样管10设有一个第一开口11,且沿着第一开口11处向下设置两个腔室用于容纳不同试剂,分别为第一腔室12和第二腔室13,其中第一腔室12位于第二腔室13下方,且两两所述腔室之间独立密封,优选地,两两所述腔室之间设置密封层143,且所述密封层143采用易刺膜。
36.更进一步的,所述混样管10是通过分隔套筒14分隔出第一腔室12和第二腔室13的,请参阅图4,所述分隔套筒14为两端开口,包括一上开口141和一下开口142,所述上开口141处与所述混样管10的第一开口11处平齐,以便在二者的上端面设置同一封口膜15;所述分隔套筒14的下端面设置有密封层143,由此结构可知,所述第二腔室13是通过所述分隔套筒14的内侧壁、封口膜15以及密封层143三者共同形成;所述第一腔室12是通过所述混样管10内侧壁、封口膜15、分隔套筒14外侧壁以及分隔套筒14密封层143四者共同形成,所述第一腔室12和所述第二腔室13为相对独立密封的。所述封口膜15一般采用铝箔膜。
37.请参阅图5、图8、图9,所述分隔套筒14与所述混样管10的配合采用以下结构:所述
分隔套筒14的上开口141外延伸形成延伸部1411,所述混样管10第一开口11处形成第一环形台阶16,所述延伸部1411外侧与所述环形避让台阶内侧相配合,使得所述分隔套筒14更加稳定的在混样管10内。所述混样管10内侧壁上还设有用于抵接所述分隔套筒14下端的第二环形台阶17,进一步的增强了分隔套筒14在混样管10内的稳定性。所述分隔套筒14下端还设有加强筋144,所述加强筋144自分隔套筒14下端向下延伸至与下开口142水平平齐位置,所述加强筋144有助于提高分隔套筒14的结构强度,并且增大密封层143的封膜面积,提升了密封层143与分隔套筒14下开口142的密封效果。
38.当取样支管20进入混样管10时,所述的第一环形台阶16与第二环形台阶17对分隔套筒14进行限位,避免位移。
39.请参阅图6、图7,本实施例还包括与所述混样管10配合的取样支管20,所述取样支管20包括取样针21以及与取样针21紧密配合的取样针帽22,所述取样针21上设有吸液部211和滴液部212,所述吸液部211和滴液部212分别位于取样针21的两端,且二者内部连通,所述滴液部212密封在取样帽内。所述吸液部211用于吸取样本并进入混样管10中,所述吸液部211可刺破混样管10内不同腔室之间密封层143。使用时,所述吸液部211经由分隔套筒14的上开口141进入第二腔室13,而后刺破密封层143进入第一腔室12,实现了将第二腔室13中的试剂引入第一腔室12中的效果,并使得吸液部211中的样本与第二腔室13和第一腔室12内的不同试剂进行混合,达到了在样品中添加不同试剂进行混合的目的。所述滴液部212密封在取样帽内。使用者可摇晃本装置进行融合时,使得混合液不易洒出。
40.所述取样针21与取样针帽22采用可拆卸的连接,在需要拆卸时,用力即可取下取样针帽22。所述取样针帽22内设有密封凸块221,当取样针帽22与取样针21盖合时,所述密封凸块221正好抵住取样针21上的滴液部212,用于密封所述滴液部212。
41.本实施例装置中的混样管10采用弹性材质,便于挤压混样管10从而挤出混合后的液体。
42.实施例2
43.本实施例2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混样管10内设置三个腔室用于容纳不同试剂。所述混样管10内还设置有两个分隔套筒14,两个分隔套筒14与混样管10之间形成三个独立腔室,两个分隔套筒14结构一致且大小不一,使得两个所述分隔套筒14可嵌套在一起并套设在混样管10内,从而由下至上的形成了第一腔室12、第二腔室13、第三腔室,三个不同腔室分别容纳有不同的试剂,进一步增加了不同试剂的数量。
44.更进一步的,分隔套筒14数量还可以递增,如:3个、4个等依次增加,以容纳不同试剂,充分利用混样管10内的空间,当所述分隔套筒14数量在两个以上时,相邻的分隔套筒14之间的嵌套方式采用分隔套筒14与混样管10二者的配合方式。
4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合取样组合装置,配件配合如下:
46.1、取样针帽22预先盖在取样针21的滴液部212;
47.2、混样管10中的第一腔室12预装a试剂;
48.3、分隔套筒14的下开口142处预封密封层143,分隔套筒14内的第二腔室13预装b试剂;
49.4、将分隔套筒14置入混样管10,第一开口11处封封口膜15。
50.使用方法如下:
51.1、用取样针21的吸液部211取样品;
52.2、将混样管10第一开口11的封口膜15撕开;
53.3、直接将取样针21插入分隔套筒14,并依次向下刺破密封层143,得到混合试剂;
54.4、轻度摇晃混样管10,将样品与混合试剂溶合反应;
55.5、摘掉取样针帽22,倒立混样管10,挤捏混样管10,通过滴液部212挤出样品混合液即可。
5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式预装分隔混样管包含了不同的腔室,预装不同试剂,且各自独立密封,在使用时戳开密封层使得不同溶剂混合,并连同取样针中的样品混合在一起,然后取下取样针帽即可从滴液部挤出混合液进行检测,本实用新型结构稳定,具备良好的密封性,并且结构简单、使用便捷,适合需要加入多种不同试剂混合的混合取样测试。
57.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