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工位电池极片厚度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29273发布日期:2023-03-22 07:4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工位电池极片厚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台、升降台、扣电治具、厚度传感器、通讯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安装台包括垂直连接的底板和立板;所述底板上等间距地设置有若干个升降台;每个升降台上对应设置有一个扣电治具;所述扣电治具包括上下配合的上治具组和下治具组,所述上治具组与所述下治具组之间形成用于放置电池极片的容纳空间,容纳空间内设置活动部,活动部可沿着电池极片的厚度方向移动;所述厚度传感器固定连接在所述立板上,并位于所述扣电治具的活动部正上方;所述通讯模块实现所述厚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模块的通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电池极片厚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治具组包括下壳体、导向套和第一导电件;所述下壳体设置有极片容腔作为所述容纳空间;所述导向套设置在所述极片容腔内,用于定位电池极片;所述第一导电件固定连接在所述下壳体上;所述上治具组包括上壳体、盖板、活塞杆、弹簧、旋盖和第二导电件;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相对设置,且两者的相对面上设置有密封机构;所述盖板固定连接在所述上壳体的上表面;所述活塞杆活动密封地穿设在所述上壳体的中心处并穿出所述盖板,且所述活塞杆与所述导向套相对设置;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上壳体与所述活塞杆之间,以使所述活塞杆压向所述导向套内的电池极片;所述旋盖套设在所述上壳体的外周,并与所述下壳体螺纹连接,所述旋盖拧紧时所述上壳体向着所述下壳体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导电件固定连接在所述盖板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工位电池极片厚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第一导电件、盖板、活塞杆、弹簧、第二导电件均由导电材料制成,所述导向套、旋盖均由绝缘材料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工位电池极片厚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设置有凸台,所述极片容腔设置在所述凸台的上表面并与所述凸台同轴设置,所述旋盖与所述凸台的周面螺纹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工位电池极片厚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件为杆件,其一端与所述下壳体的侧面固定连接,其另一端设置有手握球。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工位电池极片厚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盖设置有通孔,所述上壳体的上表面设置有圆柱部,所述圆柱部活动穿设于所述通孔,所述盖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圆柱部的上表面,且所述盖板的半径大于所述通孔的半径。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工位电池极片厚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设置有包覆在所述圆柱部周面上的环状凸缘,所述环状凸缘的周面与所述通孔的侧壁间隙配合。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工位电池极片厚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的下端设置有压块,所述压块的形状与所述导向套的内腔匹配;所述弹簧的下端配合在所述压块的上表面。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工位电池极片厚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下壳体上表面的第一密封圈,以及设置在所述上壳体下表面的第二密封圈;所述下壳体的上表面设置有供所述第一密封圈嵌设的第一环槽;所述上壳体的下表面设置有供所述第二密封圈嵌设的第二环槽。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工位电池极片厚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垂直连接在所述上壳体下表面的至少两根定位销,以及设置在所述下壳体上表面的定位孔,所述定位销与所述定位孔上下相对设置;所述定位销由绝缘材料制成。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电池极片厚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台还包括筋板;所述筋板设置在所述立板的背面并与所述底板、立板同时垂直连接。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电池极片厚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底面设置有若干底脚。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电池极片厚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台上设置有固定座,用于固定所述扣电治具;所述固定座由绝缘材料制成。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电池极片厚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厚度传感器通过支座固定连接在所述立板的侧面。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电池极片厚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立板上的若干传感器放大器。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电池极片厚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罩设在所述安装台上的外罩,所述外罩设置有观察窗口和操作窗口,所述观察窗口与所述厚度传感器相对设置,所述操作窗口与所述扣电治具相对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多工位电池极片厚度检测系统,包括安装台、升降台、扣电治具、厚度传感器、通讯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安装台包括垂直连接的底板和立板;所述底板上等间距地设置有若干个升降台;每个升降台上对应设置有一个扣电治具;所述扣电治具包括上下配合的上治具组和下治具组,所述上治具组与所述下治具组之间形成用于放置电池极片的容纳空间,容纳空间内设置活动部,活动部可沿着电池极片的厚度方向移动;所述厚度传感器固定连接在所述立板上,并位于所述扣电治具的活动部正上方;所述通讯模块实现所述厚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模块的通讯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一次性可测量多个扣电治具,且测量精度较高。且测量精度较高。且测量精度较高。


技术研发人员:洪汉洋 李希龙 王木华 魏奕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元能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25
技术公布日:2023/3/2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