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02871发布日期:2023-06-18 01:04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1、众所周知,在进行周长或直径测量时,往往是通过围尺进行环绕测量周长间接转换得出,由于尺条宽度与厚度影响,使其测量精度变化不均,在利用传统围尺对小直径物品的直径进行测量时会存在偏差过大的问题。

2、因此,在利用传统的围尺在一定精度要求下对直径物品周长进行测量时,其适测范围较小,如超出范围则误差往往较大,精度较低。

3、传统围尺除了刻度线与标记数字外,剩余的可利用空间很少,一般直接通过增加宽度来实现,但是对于围尺测径时,会几何级的增大测量小直径的误差。在林业调查或经营过程中,技术员在测量胸径等因子后,常携带纸质数表(立木材积表、立木形高表、经济材材种出材率表等数表)进行查询,在雨天容易淋湿且携带不方便、查询效率较低。

4、传统围尺的刻度设计对子刻度读取是通过计数刻度线来确定最后一位数值,结合大刻度线的数字标记来确定测量值,但是如果读取方向有误,就会产生较大的误差(比如在3cm刻度线旁边读取4个子刻度线,读取测量值3.4cm,可是由于不同尺条刻度可能存在两个方向,实际测量值则为2.6cm),这就需要确定两个刻度数字标记才能确定尺条的刻度方赂,这大大的减慢的刻度值读取效率,同时也很容易读错数值。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测量装置,精度较高,且测量方便,便于对物品的周长(或直径)进行高效准确的测量,以及相关数表查询。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测量装置,包括:

3、本体,设有原点刻度,用于围设在待测物的内外周;

4、第一刻度,设于本体,包括依次分布的多根第一刻度线,且全部第一刻度线以原点刻度为起点朝向本体的长度方向一侧延伸,第一刻度线所标注的数值l逐渐增大,原点刻度和不同第一刻度线之间的距离f(l)按照公式逐一分布,其中,

5、l为每一第一刻度线所标注的数值,且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一刻度线所标注的数值之差为第一刻度的最小量程k;

6、x为本体的厚度中性层参数,当测量装置用于测量外径时,x取正数,当测量装置用于测量内径时,x取负数;

7、t为本体的厚度;

8、d为本体的宽度;以及,

9、第二刻度,设于本体,包括均匀分布的多根第二刻度线,且全部第二刻度线以原点刻度为起点朝向本体的长度方向另一侧延伸,第二刻度线标注有数值l’,第二刻度线的起点刻度值为0值,并延伸至最小量程k处,第二刻度所标注的最大量程为第一刻度的最小量程k。

10、相对于上述背景技术,本技术提供的测量装置,通过在本体上对第一刻度按照公式逐一分布,并且在本体上设置第二刻度,在测量待测物的内外周,利用本体对待测物进行围设,本体的围设后对边相切排布,获取落在第二刻度范围内的第一刻度线及对应标注数值,并获取标注数值所对应的位于第二刻度范围内的对应数值,将标注数值和对应数值相加,得到待测物的周长,测量过程简单方便,与此同时,第一刻度按照公式逐一分布,能够有效弥补因本体围设时的对边相切以及本体厚度中性层所造成的误差,从而提升测量精度。

11、一种测量装置,第一刻度线处设有箭头,箭头至少指向本体的宽度方向的一侧,在测量待测物的周长时,本体围设在待测物的外周或内侧,且本体对边边线相切,箭头指向第二刻度线,用于获取标注数值所对应的位于第二刻度范围内的对应数值。

12、一种测量装置,第一刻度线和第二刻度线设置在本体的宽度方向两侧。

1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测量装置,包括:

14、本体,设有原点刻度,用于围设在待测物的内外周;

15、第一刻度,设于本体,包括依次分布的多根第一刻度线,任一第一刻度线对应设有通孔,紧邻任一通孔设有对应于不同第一刻度线所标注的数值l,全部第一刻度线以原点刻度为起点朝向本体的长度方向一侧延伸,第一刻度线所标注的数值l逐渐增大,原点刻度和不同第一刻度线之间的距离f(l)按照公式f(l)=l+2xtπ+a逐一分布,其中,

16、l为每一第一刻度线所标注的数值,且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一刻度线所标注的数值之差为第一刻度的最小量程k;

17、x为本体的厚度中性层参数,当测量装置用于测量外径时,x取正数,当测量装置用于测量内径时,x取负数;

18、t为本体的厚度;

19、a的取值范围是至之间,

20、m为所述本体的第二刻度的读数位置至所述本体被所述第一刻度叠置在下的平均长度;

21、t为所述本体的厚度;第二刻度,设于本体,包括均匀分布的多根第二刻度线,且全部第二刻度线以原点刻度为起点朝向本体的长度方向另一侧延伸,第二刻度线标注有数值l’,不同数值l’位于对应的第二刻度线中间,第二刻度所标注的最大量程为第一刻度的最小量程k,通孔用于显示叠置在下层的数值l’;以及,

22、第三刻度,设于本体,包括以第二刻度线的起始点朝向第二刻度方向一侧延伸、且均匀布设的2n个标识,任意相邻的两个标识之间的间距为k/n;

23、第三刻度还包括随第一刻度线的延伸方向依次布设的n个孔洞,任意相邻的两个孔洞之间的间距为k(n-1)/n,紧邻孔洞设有第三刻度数值,标识和孔洞位于本体在宽度方向上的同一侧;其中,k为第二刻度所标注的最大量程,n为正整数。

24、相对于上述背景技术,本技术提供的测量装置,本体上设置第一刻度、第二刻度和第三刻度,第一刻度的原点刻度和不同第一刻度线之间的距离f(l)按照公式f(l)=l+2xtπ+a逐一分布,在测量待测物的内外周,利用本体对待测物进行围设,本体的重叠部分相互重叠,第一刻度重叠设置在第二刻度的上方,获取第二刻度落在相邻的两个第一刻度之间的较小标注数值,得到第一刻度的标注数值,再获取由孔洞显示出最完整的标识,将第一刻度的标注数值、第二刻度的数值和由孔洞显示出最完整的标识相加,得到待测物的周长,测量过程简单方便,能够有效弥补因本体围设时造成的误差,效提升测量精度。

25、一种测量装置,标识为实心圆形,孔洞为和实心圆形的尺寸适配的圆形孔洞。

2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测量装置,包括:

27、本体,设有原点刻度,用于围设在待测物的内外周;

28、第一刻度,设于本体,包括依次分布的多根第一刻度线,全部第一刻度线以原点刻度为起点朝向本体的长度方向一侧延伸,第一刻度线所标注的数值l逐渐增大,原点刻度和不同第一刻度线之间的距离f(l)按照公式f(l)=l+2xtπ逐一分布,其中,

29、l为每一第一刻度线所标注的数值,且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一刻度线所标注的数值之差为第一刻度的最小量程k;

30、x为本体的厚度中性层参数,当测量装置用于测量外径时,x取正数,当测量装置用于测量内径时,x取负数;

31、t为本体的厚度;

32、第二刻度,设于本体在宽度方向上扩宽的一侧,包括均匀分布的多根第二刻度线,且全部第二刻度线以原点刻度为起点朝向本体的长度方向另一侧延伸,第二刻度线标注有数值l’,第二刻度所标注的最大量程为第一刻度的最小量程k;其中,本体设有镂空孔,镂空孔沿本体的长度方向朝向背离第一刻度的方向延伸,用于露出围设后的第一刻度;以及,

33、第三刻度,设于本体,包括以第一刻度线的起始点朝向第二刻度方向一侧延伸、且均匀布设的2n个第一标识,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一标识之间的间距为k/n;

34、第三刻度还包括随第二刻度线的延伸方向依次布设的n个第二标识,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二标识之间的间距为k(n-1)/n,紧邻第一标识设有第三刻度数值;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位于本体在宽度方向上的同一侧,第二标识和第二刻度两者分别位于镂空孔在本体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其中,k为第二刻度所标注的最大量程,n为正整数。

35、相对于上述背景技术,本技术提供的测量装置,在本体上设置第一刻度、第二刻度和第三刻度,本体设有镂空孔,镂空孔沿本体的长度方向朝向背离第一刻度的方向延伸,用于露出围设后的第一刻度;在测量待测物的周长时,本体围设在待测物的外周,第二刻度叠设在第一刻度之上,由于镂空孔位于第二刻度的一侧,因此镂空孔能够将第一刻度显示出来,这样可以获取落在镂空孔中的第一刻度所标注的数值,同时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呈上下分布,获取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中能够对齐的一组标识,该组标识对应有小数位数值,将第一刻度所标注的数值和小数位数值相加,得到待测物的周长,测量过程简单方便,能够有效弥补因本体围设时造成的误差,可有效提升测量精度。

36、一种测量装置,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均为半圆形。

37、一种测量装置,至少一根第一刻度线设有对应于该第一刻度线的数表值,数表值包括:直径断面积、斜坡换算、角规株数、出材率(量)表、地位数表、林分密度表、林分标准表、材积表、干形表、产量表、材种数表、生长收获表、森林经营数表、生物量数表、碳储量数表、碳汇量数表、减排量数表和胸径树高方程中的至少一者,第二刻度线的一侧设有标识,标识记载有数表值的含义或单位。

38、一种测量装置,本体还设有和第一刻度对应设置的第一直径刻度,第一直径刻度的任一刻度线所标注的数值是对应的第一刻度线所标注的数值l的1/π;

39、本体还设有和第二刻度对应设置的第二直径刻度,第二直径刻度的任一刻度线所标注的数值是对应的第二刻度线所标注的数值l’的1/π。

40、一种测量装置,还包括外壳,本体可卷曲的设置在外壳中,外壳中还设有和本体连接的弹性件,弹性件用于将本体卷曲地收纳于外壳中。

41、一种测量装置,外壳上可拆卸地设有测量卡尺,测量卡尺设有不同宽度的测量缺口,任一测量缺口处标注有数值尺寸。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