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标线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补偿抗摔机型。
背景技术:2.激光标线仪又称激光投线仪,广泛用于工程测量及室内装潢中,提供水平及铅垂基准,是一种高精度的光电仪器。
3.现有的激光标线仪通常只能从侧面通过细导线连接,这样导致激光标线仪的补偿性较差,且侧面安装的细导线容易遭受人为抓取触碰,或在激光标线仪意外跌落后,细导线容易发生形变或偏移,导致机器精度发生较大偏差。因为仪器的精度是根据细导线装配初始时的形状和位置调试出来的,如果后续细导线的形状和位置发生一定的变化,则机器的精度就会产生很大的偏差,从而使仪器失效,导致用户工作出现较大偏差。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补偿抗摔机型,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激光标线仪补偿性较差和精度易受到影响的技术问题。
5.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大补偿抗摔机型,包括:
6.底座;
7.多根立柱,竖向间隔安装在所述底座上;
8.十字轴组件,安装在所述立柱的顶部;
9.摆体,安装于所述十字轴组件下方;
10.上电路板,安装于所述十字轴组件上方;
11.下电路板,安装在所述摆体的顶部;
12.多根细导线,所述细导线的一端与所述下电路板,其所述细导线的另一端自所述十字轴组件的中部伸出后与所述上电路板连接。
13.本技术实施例对上、下电路板的位置进行调整,设置为上下结构,然后在中部设置有细导线,以此解决了现有产品的侧面通过细导线连接导致补偿性差的技术问题;同时细导线从中部走线,能够减少跌落对产品的精度的影响,以此提高准确性。
14.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实施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15.进一步地,它还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为两根,且所述支撑柱呈对角分布在所述十字轴组件上,所述支撑柱的顶部与所述上电路板的底面连接,采用本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间隔分布的支撑柱用于支撑,从而避免上电路板受到其他部件的影响。
16.进一步地,所述十字轴组件包括:
17.支柱环,与所述立柱的顶部连接;
18.十字轴,安装于所述支柱环内部,且所述十字轴与所述支柱环配合,采用本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相应的十字轴便于后续摆体的悬吊。
19.进一步地,所述摆体的顶部相对位置设置有两个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支
柱环内部,且所述连接部分别与所述十字轴、支柱环连接,采用本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摆体的连接部能够实现稳定连接。
20.进一步地,所述细导线为多根,且所述细导线为中心对角分布。
21.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者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者优点:
22.1.本技术针对于电路板的位置进行设计,使其位于上、下位置,通过细导线完成连接,以此解决了现有产品的侧面通过细导线连接导致补偿性差的技术问题。
23.2.本技术中的细导线从中部走线,能够避免意外跌落后,细导线变形影响产品的精度(导线会产生拉力,从而产生偏移)。
24.3.本技术的结构能够便于后续的生产和维修,相关人员不会触碰细导线,从而影响产品的精度。
25.4.本技术的这种细导线连接方式的激光标线仪在生产和后续维修过程中,装配和维修人员不容易碰到细导线,且细导线在仪器中心位置排布,仪器在晃动或跌落时,细导线的摆动幅度不大,不会产生较大的形变或位置变化,从而对标线仪的精度有很强的保护性,且稳定性也提高很大。
附图说明
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大补偿抗摔机型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图1中的摆体的结构示意图;
29.图3为图1中的顶部的结构示意图;
30.图4为图1去除上电路板后的俯视图;
31.1-底座;2-立柱;3-十字轴组件;4-摆体;5-上电路板;6-下电路板;7-细导线;8-支撑柱;
32.301-支柱环;302-十字轴;
33.401-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35.实施例1:
36.如图1-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大补偿抗摔机型,通过其内部的细导线设置,以此解决了现有产品的侧面通过细导线连接导致补偿性差的技术问题;
37.其具体结构包括:
38.底座1,该底座1为现有的底座,此处不再赘述;
39.多根立柱2,竖向间隔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该立柱2优选方案为三根,呈三角分布,以此保证顶部部件的稳定性;
40.十字轴组件3,安装在所述立柱2的顶部,该十字轴组件3用于悬吊后续的摆体;
41.摆体4,安装于所述十字轴组件3下方,该摆体4上装配有多个激光器,用于提供光源;
42.上电路板5,安装于所述十字轴组件3上方,该上电路板5便于后续实现电控;
43.下电路板6,安装在所述摆体4的顶部,同样,该下电路板6便于后续实现电控;
44.多根细导线7,所述细导线7的一端与所述下电路板6,其所述细导线7的另一端自所述十字轴组件3的中部伸出后与所述上电路板5连接;本技术对细导线7的排布方向和安装位置进行设计;相比较现有的电路板设置于侧面,改为将电路板设置于顶部,然后将电连接用的细导线走向改为中部走向,减少侧向拉力,提高摆体的稳定性;同时能够避免意外跌落后,细导线变形影响产品的精度(导线会产生拉力,从而产生偏移)。
45.在一实施例中,本技术还设置有两根支撑柱8,该支撑柱8呈对角分布在所述十字轴组件3上,且所述支撑柱8的顶部与所述上电路板5的底部连接;该支撑柱8用于调整所述上电路板5和十字轴组件3顶部之间间距,从而避免摆体4的顶部对所述上电路板5的影响。
4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十字轴组件3包括:
47.支柱环301,与所述立柱2的顶部连接,该支柱环301的中部开设有装配通孔,用于装配后续的十字轴,同样也便于细导线的走线;
48.十字轴302,安装于所述支柱环301内部,且所述十字轴302与所述支柱环301配合;本技术中的十字轴302可以是长短轴交叉形成,也可以是两根长度相同的轴交叉形成,具体十字轴302与支柱环301装配的形式是通过轴承进行装配,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49.其中,所述摆体4的顶部相对位置设置有两个连接部401,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支柱环301内部,且所述连接部401分别与所述十字轴302、支柱环301连接;本技术中的连接部401为块状,两个所述连接部401相对间隔设置,而一个连接部401与所述支柱环301内侧的一个侧边相配合,再和十字轴302相互配合完成连接。
5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细导线7为多根,且所述细导线7对角分布;本技术中的细导线7具体如图所示,为5根,其中一部分为3根,另一部分为2两根,该两部分对角分布。
51.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52.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5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
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