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入式检测光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20312发布日期:2023-03-22 06:30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入式检测光源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视觉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入式检测光源。


背景技术:

2.在对产品的表面进行缺陷检测时,多采用同轴光的面光源配合工业相机进行检测,但是现有的面阵光源,因光的直线传播特性,面阵光源的光线直接照射到一些空槽特征的侧壁上,即无法形成对清晰地检测一些小孔、槽的内壁特征,例如:螺纹孔和其他工艺槽孔等。


技术实现要素:

3.解决的技术问题
4.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入式检测光源,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的面阵光源,因光的直线传播特性,无法清晰地检测一些小孔内壁特征的问题。
5.技术方案
6.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入式检测光源,主要是通过对同轴光源进行改进,利用纳米导光板材质中的分布在导光柱中的纳米二氧化硅粒子的光散射效应,设计本产品。主要结构包括壳体,内部通过透光板分割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的顶面和底面均设有开口,所述第二腔体内设有朝向第一腔体发光的光源板。以及透镜片,倾斜固定在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透镜片为半透半反射镜片;
8.还包括导光柱,竖直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底面开口处,所述导光柱的顶面可接收经透镜片反射的竖直光线,所述导光柱的主体向四周散射接收的光线。
9.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主体为矩形壳体,主体采用合金钢材质,壳体包括对称分布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以及顶板和底板,所述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围成矩形框体,所述顶板上设有所述开口,并固定在所述矩形框体的顶部,所述底板固定在矩形框体的一侧。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板上竖向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透光板的侧边可配合卡接在所述第一卡槽内,并与所述第一侧板垂直分布。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板上倾斜开设有第二卡槽,沿所述第二卡槽上设有限位槽,所述透镜片的侧边固定有限位块,所述透镜片的侧边匹配卡接在所述第二卡槽内,所述限位块配合卡接在所述限位槽内。
12.进一步地,所述导光柱采用纳米导光板材质,导光柱的主体为实心圆柱体;所述壳体的底面开口处固定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导光柱的一端活动设置在所述安装孔处,其主体伸出所述壳体。
13.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孔的内侧固定有导向凸起,所述导光柱的外侧套设有轴套,所述轴套的外壁上有与所述导向凸起滑动配合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一侧沿其径向开设有
锁紧螺孔。
14.进一步地,所述透镜片在所述第一腔体内呈45
°
倾斜固定,且透镜片与所述第二腔体一侧为45
°

15.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7.本产品通过在出光口中心位置加导光柱,光源板侧面发光,经过半反半透的透镜片反射,光线进入导光柱,导光柱的端面进光,主体四周均匀发光,作业时通过将导光柱伸入被测物的内,导光柱向外散射的光线可以很好地对小孔的内壁进行照亮,实现工业相机对小孔内壁特征的更清晰地拍摄检测。可一个工位同时检测外壁、内壁特征,减少工位,节约成本,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整体顶部透视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整体底部透视;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检测原理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侧板爆炸视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局部放大视图;
24.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10、壳体;11、第一腔体;12、第二腔体;13、第一侧板;14、第二侧板;15、顶板;16、底板;17、第一卡槽;18、第二卡槽;19、限位槽;20、光源板;30、透镜片;40、导光柱;50、视窗镜;60、限位块;70、连接架;71、安装孔;72、导向凸起;80、轴套;81、导向槽;82、锁紧螺孔;90、透光板;100、工业相机;110、被测物。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27.实施例:
2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入式检测光源,主要是通过对同轴光源进行改进,利用纳米导光板材质中的分布在导光柱40中的纳米二氧化硅粒子的光散射效应,设计本产品。参照图1-3;主要结构包括壳体10,内部通过透光板90分割为第一腔体11和第二腔体12,第一腔体11的顶面和底面均设有开口,第二腔体12内设有朝向第一腔体11发光的光源板20。以及45
°
倾斜固定在第一腔体11内的透镜片30,透镜片30为半透半反射镜片,可以对竖直的光
源板20发出的光线,进行90
°
反射。
29.还包括导光柱40,竖直设置在壳体10的底面开口处,导光柱40采用纳米导光板材质,导光柱40的主体为实心圆柱体;导光柱40的顶面可接收经透镜片30反射的竖直光线,利用纳米导光板材质中的分布在导光柱40中的纳米二氧化硅粒子的光散射效应,导光柱40的主体向四周散射接收的光线。
30.具体地,壳体10主体为矩形壳体10,主体采用合金钢材质,壳体10包括对称分布的第一侧板13、第二侧板14,以及顶板15和底板16,第一侧板13与第二侧板14围成矩形框体,顶板15上设有开口并固定在矩形框体的顶部,且在顶部开口处固定有视窗镜50,使用时,工业相机100可以通过视窗镜50对被测物110体进行拍摄。底板16固定在矩形框体的一侧,另一侧为留空区域,用于透镜片30反射的光线射出。另外,壳体10的一侧引出有电源线和接口,方便接入外部电源为光源板20供电。
31.具体地,参照图4: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侧板13上竖向开设有第一卡槽17,透光板90的侧边可配合卡接在第一卡槽17内,并与第一侧板13垂直分布,使用时,通过将用于均匀光源板20光线的透光板90夹持固定在第一侧板13的第一卡槽17内即可,固定连接方便。
32.同时,又在第一侧板13上倾斜开设有第二卡槽18,沿第二卡槽18上设有限位槽19,透镜片30的侧边固定有限位块60,透镜片30的侧边匹配卡接在第二卡槽18内,限位块60配合卡接在限位槽19内,本实施例的限位槽19为一对柱形槽。使用时,首先件限位块60通过胶结固定方式,与透镜片30固定相接,而后分别将限位块60与限位槽19配合,同时透镜片30的侧边与第二卡槽18插入配合,完成透镜片30的倾斜安装,组装高效。
33.其中,壳体10的底面开口处固定有连接架70,连接架70上设有安装孔71,导光柱40的一端活动设置在安装孔71处,其主体伸出壳体10。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设计导光柱40在壳体10的底面开口处固定连接方式为:通过在壳体10的底面开口处连接架70,连接架70的中部开设有安装孔71,导光柱40的一端活动设置在安装孔71处,其主体伸出壳体10,方便插入至小孔内壁中。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连接架70与壳体10间采用磁吸附固定,方便导光柱40的更换和拆除。
34.同时,参照图5:为了避免导光柱40在检测过程中,在伸入孔内时,与孔底产生刚性碰撞,损伤产品,为导光柱40在上下方向移动,预留一定距离活动量。设计在安装孔71的内侧固定有导向凸起72,导光柱40的外侧套设有轴套80,轴套80的外壁上有与导向凸起72滑动配合的导向槽81,导向槽81一侧为盲槽,导向槽81的一侧沿其径向开设有锁紧螺孔。使用时,首先将轴套80通过导向凸起72与导向槽81的配合,滑动设置在安装孔71内,而后将导光柱40的一端间隙插入至轴套80中,并在锁紧螺孔处选入锁紧螺栓对导光柱40进行锁紧固定,同时,锁紧螺栓外端作为导向槽81的防脱限位。这样,导光柱40具有小距离向上移动量,可以有效地避免在伸入孔内时,与孔底产生刚性碰撞,检测完成后,拉出孔时,靠其自动复位。
35.本产品通过光源板20侧面发光,经过半反半透的透镜片30反射,光线进入导光柱40,导光柱40采用特殊纳米材质,利用纳米导光板材质中的分布在导光柱40中的纳米二氧化硅粒子的光散射效应,导光柱40的端面进光,主体四周均匀发光,通过将导光柱40导入被测物110的内壁,既可以实现小孔内壁特征的清晰检测。可一个工位同时检测外壁、内壁特征,减少工位,节约成本,提高效率。
36.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会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