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漏液检测模块及液冷计算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54139发布日期:2023-06-04 07:46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一种漏液检测模块及液冷计算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计算机,尤其涉及一种漏液检测模块及液冷计算设备。


背景技术:

1、随着计算产业的高速发展,现代化的数据中心承担了大量数据计算和存储,这对系统性能稳定度的要求与日俱增。为了提供更高能效来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服务器乃至机房的散热就成为关键,而液冷技术,以其降温快、能耗低,并环保的优势,成为主流的散热手段。其中,液冷服务器就是采用液体作为冷媒来进行散热的。但是,液体容易发生泄露,而一旦液冷管道中的液体泄露到服务器单板上,将会浸蚀电路板造成严重的短路故障,最终导致服务器设备停机,影响设备的使用。

2、为此,液冷服务器中往往需要设置漏液检测装置,然而通常使用的漏液检测装置的元器件较多,不仅制造成本高,而且检测精度较低,容易发生误判。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漏液检测模块及液冷计算设备,能够简化电路结构,并提高检测可靠性。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漏液检测模块,该模块包括漏液感应线缆、分压电路以及模数转换电路和计算电路,其中,分压电路串联电压源和漏液感应线缆,以对电压源的电压分压后,向漏液感应线缆的两端提供对应的工作电压。漏液感应线缆在工作电压下接触导电液体时,能够在两端形成电压变化。该模数转换电路其输入端电连接漏液感应线缆的至少一端,可以用于将漏液感应线缆上的电压变化转换成数字量,且该计算电路与模数转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可以用于在模数转换电路输出的数字量在第一阈值范围内时,确定漏液感应线缆检测到漏液。

3、在本实施例中,分压电路以及模数转换电路构成采集电路,漏液感应线缆串联进分压电路后,可以得到固定的工作电压,这样,该线缆在工作电压下接触导电液体时会在自身两端引起电流或电压变化,模数转换电路的输入端可以采集该线缆端部的工作电压,或者线缆接触导电液体而变化后的电压或电流,从而可以转换为数字量输出到计算电路,计算电路基于该数字量与第一阈值范围对比计算,可以识别出是否检测到漏液。整个检测模块电路结构简单,不再依赖于比较器等易误判的器件,利于提高检测可靠性。

4、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分压电路包括第一分压电路和第二分压电路,漏液感应线缆包括第一感应线和第二感应线,分别串联接入所述第一分压电路和所述第二分压电路,以获得对应的工作电压。此外,该第一感应线和第二感应线有距离地并列设置,用于当该两感应线之间接触导电液体时短接,以在第一感应线和第二感应线的两端均形成对应的电压或电流变化。

5、本实施例中,自然通电状态下(即施加工作电压时),漏液感应线缆的两感应线并列设置,不发生导电性接触。当导电液体浸入到两感应线之间时,可以立即引起两条感应线被液体浸泡位置短接,从而引起端部的电流或者电压变化,漏液检测灵敏度高。

6、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分压电路包括第一分压电路和第二分压电路,该第一分压电路包括第一分压电阻和第二分压电阻,第一分压电阻的两端分别用于连接电压源和第一感应线的一端,第二分压电阻的两端分别用于连接第一感应线的另一端和地。第二分压电路包括第三分压电阻和第四分压电阻,第三分压电阻的两端分别用于连接电压源和第二感应线的一端,第四分压电阻的两端分别用于连接第二感应线的另一端和地。

7、本实施例中,利用两个分压电路分别串联两个感应线,可以使得两个感应线端部的工作电压不同,利于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实现对两个感应线在位状态的单独检测识别。

8、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模数转换电路包括模数转换器,模数转换器有两个输入端用于分别连接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第一节点为第一感应线缆一端与第一分压电阻的连接点,第二节点为第二感应线一端与第三分压电阻的连接点,模数转换器的基准电压端用于提供基准电压;模数转换器的输出端用于通信连接计算电路。

9、这样,利用能够实现较高精度电压采集的模数转换器adc,在漏液检测过程中,可以敏感准确地采集到各个感应线端部的电压变化,利于提高漏液检测的精度。

10、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漏液检测模块上电状态下,当第一感应线在位时,第一节点具有第一电压,第一电压为第一分压电阻和第二分压电阻对电压源分压后,向第一感应线提供的工作电压。

11、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漏液检测模块上电状态下,当第二感应线在位时,第二节点具有第二电压,第二电压为第三分压电阻和第四分压电阻对电压源分压后,向第二感应线提供的工作电压。

12、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漏液检测模块上电状态下,在第一感应线和第二感应线接触导电液体而短接时,第一节点和/或第二节点具有第三电压。

13、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漏液检测模块上电状态下,当漏液感应线缆不在位时,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均具有第四电压。

14、本实现方式中,可以根据模数转换器adc的性能配置对应的分压电阻,进而能够决定漏液检测线缆在不同状态(在位、不在位和检测到漏液等)下的电压(各个状态的电压可以不同),并且,因为感应线的工作电压是对应的分压电阻的阻值决定的,因此,利用不同的分压电阻,同时将每个感应线的在位电压(即工作电压)与检测到漏液时的电压区分开,便于利用adc识别每个感应线的在位和检测到漏液的状态。这样就能够基于少量的元器件,实现根据采集的电压识别线缆处于的状态。

15、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漏液检测线缆包括绝缘护套,绝缘护套包括绝缘线缆本体,绝缘线缆本体外周在轴向上构造有至少两个固线槽,各个感应线一一对应地设置在固线槽中。

16、这样,利用绝缘护套固定两个感应线,可以维持两感应线的并列部署,保护感应线的同时,方便安装。

17、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绝缘护套的轴心设有沿着轴向设置的抗拉力金属丝,以使绝缘护套与各个感应线一起形成螺旋状。

18、这样,螺旋状可以使并列部署的两感应线的一些局部间隔缩小,当漏液量较少时也能够被两感应线的局部同时接触到,从而短接引起端部电压或电流变化,从而提高检测灵敏度。

19、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漏液感应线缆、分压电路以及模数转换电路和计算电路均设置在计算节点的壳体内,以检测计算节点内部的漏液情况。

20、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冷计算设备,设备至少一个计算节点,该计算节点包括主板以及液冷装置,还上述第一方面或任一实施方式中的漏液检测模块;其中,液冷装置包括液冷板和动力泵,液冷板与动力泵通过管路连通,液冷板以及管路中填充有导电性冷却液体,且液冷板与主板接触,用于为主板上的电子器件散热。漏液检测模块的漏液感应线缆部署在该液冷装置周围,用于检测液冷装置是否漏液。

21、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漏液检测模块的漏液检测线缆沿着液冷装置的液冷管路部署,漏液检测模块分压电路、模数转换电路以及计算电路均集成在主板上。作为示例,计算电路可以是主板上的控制器件,如bmc,这样,可以利用主板上已有器件实现漏液检测,利于降低成本。或者计算电路也可以是单独设置的处理芯片,如mcu,这样可以利用主板实现该模块中各电子器件的集成,也利于减小漏液检测模块的空间占用体积。

22、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二方面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