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换机模块测试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40467发布日期:2023-06-29 16:48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交换机模块测试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测试工装,尤其涉及一种交换机模块测试工装。


背景技术:

1、交换机模块是一种集交换机芯片、cpu处理器、内存器件为一体的高度集成的模块化交换机,在很多集成领域有广泛应用,具有集成度高,功能丰富,简单方便应用等特性。在交换机模块出厂前,需要将其安装到对应的测试工装上。由于安装时拼装的孔目数过多,目前行业无专用工具,存在很难精准对位、插拔困难、极易造成报废等现象,并且由于是手工安装、拆卸,测试效率极低。

2、公开号为cn21745361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模块测试工装,它是在对交换机模块检测时,先将交换机模块装入卡紧部,驱动件通过连接板驱动卡紧部和交换机模块一同向下移动,使得交换机模块和插接部能够精确地插接上,插接完成后,即可通过连接外接接头对嵌入式交换机模块进行测试;测试完成后,驱动件驱动卡紧部上升,卡紧部卡住嵌入式交换机模块一同向上移动,使嵌入式交换机模块与插接部分离,从而可以将嵌入式交换机模块从卡紧部取出。

3、上述方案虽然能够实现对交换机模块高效率的测试,但交换机模块是通过卡接部来进行卡接的,存在交换机模块与卡接部连接后,位置定位不准,容易出现交换机模块和插接部对接精度降低。其具体原因是:卡接部是由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及第三固定板组成,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第三固定板之间形成供交换机模块放入的开口,三个固定板内壁均开设有卡槽,交换机模块是水平插入到开口中,并与三个固定板的卡槽卡接,由于交换机模块和卡槽实现的是卡接,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必然会发生弹性形变,由此则导致交换机模块在水平方向卡紧后存在一定的偏移,进而无法保证交换机模块和插接部位置精准对应,容易因对位精度低造成针脚插拔时弯曲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交换机模块测试工装,来解决现有的交换机模块测试工装在插拔过程中,存在交换机模块和插接部对位精度低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交换机模块测试工装,其包括测试底板及驱动机构;其中,

4、所述测试底板上固定设置有与交换机模块插接配合的插接部;

5、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测试底板上,用于驱使交换机模块靠近或远离插接部;

6、还包括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板及复位装置;其中,

7、所述定位板水平位于插接部正上方,可相对测试底板上下平移,定位板顶面开设有用于安装交换机模块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板上开设有供插接部穿过的贯通孔;

8、所述复位装置设置在定位板及测试底板之间,在所述定位板无外力驱使下,所述复位装置用于驱使定位板相对于测试底板向上移动,以使交换机模块与插接部分离;在所述定位板受外力驱使相对于测试底板向下移动时,所述交换机模块与插接部插接配合。

9、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定位槽至少两个边角处设置有与交换机模块上的装配孔相连接的定位销。

1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交换机模块上设置有与插接部相连接的配合部,所述配合部与所述贯通孔间隙配合

11、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复位装置包括第一导向杆及第一弹性件,所述定位板的四个边角处与测试底板之间均竖直设置有所述第一导向杆,第一导向杆的一端与定位板固定连接,第一导向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测试底板,且可相对于测试底板上下滑动,所述定位板相对的两端底面与测试底板之间均设置有所述第一弹性件。

12、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测试底板与定位板之间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限位件。

13、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定位机构一侧的测试底板上固定设置有立架,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手柄、传动杆、固定架及下压件,所述固定架固定设置在立架顶端朝向定位机构的一侧,所述传动杆远离所述驱动手柄的一端与所述下压件连接,所述下压件在竖直方向与定位槽对应,所述驱动手柄与固定架铰接,所述固定架上还设置有与所述传动杆滑动配合的导向筒。

14、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铰接件,所述驱动手柄包括竖直段、水平段和连接所述竖直段和所述水平段的弯折段,所述竖直段远离所述水平段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架铰接,所述铰接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弯折段和所述传动杆铰接。

15、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连接板、第二导向杆、第二弹性件及第二限位件,所述连接板水平位于传动杆及下压件之间,且连接板分别与所述传动杆及下压件固定连接,第二导向杆间隔竖直设置有两条,第二导向杆的一端与测试底板固定连接,第二导向杆的上端与固定设置在立架上的第二限位件固定连接,连接板的两端分别套设在所述第二导向杆上,且可相对于第二导向杆上下滑动,第二弹性件套设在连接板与测试底板之间的第二导向杆上。

16、优选的,所述定位板上开设有至少一个位于定位槽外侧的取料槽。

17、优选的,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测试底板下方的测试箱体,所述测试箱体内设置有多个与插接部通讯连接的外接接头。

18、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1)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交换机模块测试工装,通过在插接部正上方设置定位板,并在定位板顶面开设定位槽及贯通孔,在进行交换机模块测试时,通过定位槽可以将交换机模块在定位板上进行水平定位,通过驱动机构对交换机模块进行下压,交换机模块驱使定位块朝测试底板方向靠近,测试底板上的插接部穿过定位板上的贯通孔来实现与交换机模块插接配合,在交换机模块相对于插接部进行位置定位后,可以实现插接部与交换机模块精准对位;完成交换机模块的测试后,驱动机构和交换机模块脱离连接,在复位装置的作用下,定位板相对于测试底板向上移动,从而使交换机模块与插接部分离,方便轻松实现交换机模块从定位槽中拆卸;本实用新型的交换机模块测试工装具有测试效率高、交换机模块拆装快捷、对位精度高且插拔方便的优点;

20、(2)通过在定位槽至少两个边角处设置定位销,使得交换机模块放置到定位槽中后,可以通过交换机模块上的装配孔和定位销实现二次定位,提高交换机模块在水平方向上的定位精度,从而提高交换机模块和插接部的对位精度;

21、(3)通过在定位板和测试底板之间设置第一导向杆及第一弹性件,定位板可以通过第一导向杆相对于测试底板上下平移,从而保证交换机模块和插接部在竖直方向上下对应,通过第一弹性件的设置,可以在完成交换机模块测试后,由第一弹性件的自身弹性力将定位板和测试底板弹开,从而快速实现交换机模块和插接部的分离,方便取走交换机模块;

22、(4)通过测试底板与定位板之间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限位件,可以对定位板相对于测试底板的移动行程进行限位,避免移动行程过载,导致插接部和交换机模块配合过渡损坏;

23、(5)使用驱动手柄驱动传动杆相对于导向筒向下移动,并通过下压件对交换机模块施加向下压力的方式,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

24、(6)通过驱动手柄、铰接件和传动杆之间相互连接,利用杠杆原理,具有操作简便、省时省力的优点;

25、(7)通过设置连接板、第二导向杆、第二弹性件及第二限位件的配合使用,可以保证下压件在竖直方向移动平稳,同时在完成测试后,通过松开驱动手柄,在第二弹性件自身弹性力作用下,驱使连接板相对于第二导向杆向上移动,使的下压件在竖直方向快速与交换机模块分离,无需手动操作驱使手柄,使用方便,省时省力;

26、(8)通过在定位板上开设有至少一个位于定位槽外侧的取料槽,在完成测试后,方便通过取料槽将交换机模块从定位槽中取出;

27、(9)通过在测试箱体内设置有多个与插接部通讯连接的外接接头,可以方便针对交换机模块进行不同项目的性能测试,测试功能齐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