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技术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水活度仪平衡检测效率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2.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科学仪器的精度和效率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对食品、药品等样品的水分活度进行检验的过程中,水分活度仪是必不可少的检验仪器。因此,对水分活度仪的检测技术进行研究,对于提高我国的检验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目前,利用水分活度仪进行水分检测的过程中,通常使用传感器首选进行信息的采集,进而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处理系统中,经过信息处理,得到水分情况,分为数据采集和数据显示两个模块,从而完成水分检测及检测结果展示的任务。
4.然而,在利用水分活度仪进行水分检测的过程中,受到检测环境的影响,包括震动、气流、湿气等影响,导致对待测试品的测量结果不准确,从而导致测试的水分结果存在偏差,影响后续基于水分检测结果对待测试品进行存储时的存放条件,导致待测试品受潮或失效的后果。现有技术中存在样本检测时效率低,检测精度无法保证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水活度仪平衡检测效率的方法及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样本检测时效率低,检测精度无法保证的技术问题。
6.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水活度仪平衡检测效率的方法及系统。
7.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水活度仪平衡检测效率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应用于水活度仪平衡检测系统,所述系统与传感检测装置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根据所述传感检测装置,获取水活度检测仪的传感数据集,其中,所述传感检测装置嵌于所述水活度检测仪中;以所述传感数据集进行曲线分析,生成数据变化曲线;获取所述水活度检测仪的检测环境信息数据;按照所述检测环境信息数据,生成环境变化曲线;通过对所述数据变化曲线和所述环境变化曲线进行曲线映射关系分析,获取曲线映射特征集,其中,所述数据变化曲线和所述环境变化曲线具有时序对应性;按照所述曲线映射特征集,生成环境-传感映射模型;将所述环境-传感映射模型连接至所述水活度检测仪的显示屏,进行数据显示控制。
8.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提高水活度仪平衡检测效率的系统,其中,所述系统包括:传感数据集获得模块,所述传感数据集获得模块用于根据传感检测装置,获取水活度检测仪的传感数据集,其中,所述传感检测装置嵌于所述水活度检测仪中;变化曲线生成模块,所述变化曲线生成模块用于以所述传感数据集进行曲线分析,生成数据变化曲线;环境数据获取模块,所述环境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水活度检测仪的检测环境信息数据;环境变化曲线生成模块,所述环境变化曲线生成模块用于按照所述检测环境信息数据,
生成环境变化曲线;映射特征集获得模块,所述映射特征集获得模块用于通过对所述数据变化曲线和所述环境变化曲线进行曲线映射关系分析,获取曲线映射特征集,其中,所述数据变化曲线和所述环境变化曲线具有时序对应性;映射模型生成模块,所述映射模型生成模块用于按照所述曲线映射特征集,生成环境-传感映射模型;数据显示控制模块,所述数据显示控制模块用于将所述环境-传感映射模型连接至所述水活度检测仪的显示屏,进行数据显示控制。
9.本技术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本技术通过根据传感检测装置,获取水活度检测仪的传感数据集,其中,传感检测装置嵌于水活度检测仪中,进而以传感数据集中的数据为基础进行曲线分析,得到数据变化曲线,然后对水活度检测仪的检测环境信息数据进行采集,按照得到的检测环境信息数据,生成环境变化曲线,进而通过对数据变化曲线和环境变化曲线进行曲线映射关系分析,得到曲线映射特征集,其中,数据变化曲线和环境变化曲线具有时序对应性,然后按照曲线映射特征集,生成环境-传感映射模型,通过将环境-传感映射模型连接至水活度检测仪的显示屏,进行数据显示控制。达到了提高水分检测的分析自动化、一体化程度,提高水分检测的效率和水活度仪的显示效果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1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提高水活度仪平衡检测效率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提高水活度仪平衡检测效率的方法中获取转换数据集的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提高水活度仪平衡检测效率的方法中对水活度检测仪进行校验调整的流程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提高水活度仪平衡检测效率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12.附图标记说明:传感数据集获得模块11,变化曲线生成模块12,环境数据获取模块13,环境变化曲线生成模块14,映射特征集获得模块15,映射模型生成模块16,数据显示控制模块17。
具体实施方式
13.本技术通过提供一种提高水活度仪平衡检测效率的方法及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样本检测时效率低,检测精度无法保证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提高样本分析检验精度,提高分析效率的技术效果。
14.本技术技术方案中对数据的获取、存储、使用、处理等均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
15.下面,将参考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
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本技术的全部实施例,应理解,本技术不受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例的限制。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16.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水活度仪平衡检测效率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应用于水活度仪平衡检测系统,所述系统与传感检测装置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00:根据所述传感检测装置,获取水活度检测仪的传感数据集,其中,所述传感检测装置嵌于所述水活度检测仪中;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步骤s100还包括:步骤s110:获取检测样本数据集;步骤s120:根据所述检测样本数据集对所述传感检测装置进行传感器精度分析,获取精度检测结果;步骤s130:判断所述精度检测结果是否处于预设精度检测结果中;步骤s140:若所述精度检测结果处于所述预设精度检测结果中,获取转换指令;步骤s150:根据所述转换指令,将所述传感数据集输入数字信号转换模块中,获取转换数据集,其中,所述转换数据集用于将所述传感数据集的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
17.具体而言,所述传感检测装置嵌于所述水活度检测仪中,与水活度检测仪一起进行水分检测。所述水活度检测仪是用于待检测品在平衡状态下的水分含量进行检测的仪器,对待测品的稳定性进行检测。所述传感检测装置是用于对水活度检测仪检测过程中的数据进行采集的仪器。
18.具体的,所述检测样本数据集是进行样本检测后得到的数据信息,包括分辨率、温度、活度等。根据所述检测样本数据集中的参数与所述传感检测装置中的传感器精度进行分析,主要是比较所述检测样本数据集中的参数与检测样本自身的数据,然后比较两者的差值,从而得到所述精度检测结果。其中,精度检测结果反映了传感检测装置的精度。所述预设精度检测结果是指预先设置的传感器精度值,可以符合检测过程中对传感器精度的要求。通过判断所述精度检测结果是否处于所述预设精度检测结果中,可以得到传感器的精度是否满足要求。当满足要求时,得到所述转换指令。其中,所述转换指令是指对传感器中的数据进行数字信号转换的命令。所述数字信号转换模块是将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进行转换的功能模块。所述转换数据集是将所述传感数据集中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后得到的数据集合。通过对传感检测装置的精度进行验证,可以保证后续进行检测得到的数据精度,达到提高数据可靠程度的技术效果。
19.步骤s200:以所述传感数据集进行曲线分析,生成数据变化曲线;具体而言,对所述传感数据集进行曲线分析,传感数据集中的数据各自具有对应的采集时间点,以采集时间点位横坐标,以传感数据作为纵坐标,构建所述数据变化曲线。其中,所述数据变化曲线反映了传感数据随时间进行变化的情况。由此,达到了对传感数据进行曲线分析,使数据变化更加直观的技术效果。
20.步骤s300:获取所述水活度检测仪的检测环境信息数据;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所述判断所述精度检测结果是否处于预设精度检测结果
中,本技术实施例步骤s300还包括:步骤s310:若所述精度检测结果不处于所述预设精度检测结果中,获取校验指令;步骤s320:根据所述校验指令,获取所述精度检测结果与所述预设精度检测结果的精度差值;步骤s330:以所述精度差值作为校验目标,生成校验参数;步骤s340:按照所述校验参数对所述水活度检测仪进行校验调整。
21.步骤s400:按照所述检测环境信息数据,生成环境变化曲线;具体而言,所述水活度检测仪在检测过程中容易受到检测环境的影响,如周围环境湿气过重,会使检测得到的水分活度增大。所述检测环境信息数据是对水活度检测仪工作时的检测环境进行多角度采集得到的数据,包括温度、湿度、震动情况等。在对检测环境信息数据进行检验的过程中,数据与时间也是一一对应的,因此,以时间点为横坐标,以检测环境信息数据为纵坐标,从而得到所述环境变化曲线。对环境变化情况图表展示,从而使检测环境的变化情况表现的更加明显,提高分析效率。
22.具体的,当所述精度检验结果不能满足要求时,得到传感装置进行校验的校验指令。通过获得所述精度检测结果与所述预设精度检测结果之间精度差值,将精度差值作为校验目标,作为精度校验过程中可以需要弥补的差值。所述校验参数是进行精度校验过程中,对传感检测装置进行调整的参数情况。进而,按照所述校验参数对所述水活度检测仪进行校验调整,使精度可以满足要求,避免因为仪器误差降低检测精度。
23.步骤s500:通过对所述数据变化曲线和所述环境变化曲线进行曲线映射关系分析,获取曲线映射特征集,其中,所述数据变化曲线和所述环境变化曲线具有时序对应性;步骤s600:按照所述曲线映射特征集,生成环境-传感映射模型;具体而言,由于所述数据变化曲线和所述环境变化曲线都是以时间点为横坐标,数据变化与环境变化是同时发生的,即所述数据变化曲线与所述环境变化曲线具有时序对应性。因此,数据变化曲线和环境变化曲线之间具有对应关系,从而得到所述曲线映射特征集。其中,所述曲线映射特征集是指对数据变化与环境变化的特征进行一一对应后得到的特征集合。由此,达到了对环境对检测中的数据影响情况进行分析的技术效果。
24.具体的,根据所述曲线映射特征集中的数据信息,将其作为训练数据对功能模型进行训练,进而得到所述环境-传感映射模型。其中,所述环境-传感映射模型是对环境与传感数据之间的影响情况进行自动化分析的功能模型。由此,实现了对数据进行高效处理的目标,达到了提高检测数据的分析效率和准确程度的技术效果。
25.步骤s700:将所述环境-传感映射模型连接至所述水活度检测仪的显示屏,进行数据显示控制。
26.进一步的,本技术实施例步骤s700还包括:步骤s710:获取所述水活度检测仪的待检测食品样本;步骤s720:根据所述待检测食品样本的信息,获取样本成分组、样本水含量、样本温度状态;步骤s730:将所述样本成分组、所述样本水含量和所述样本温度状态作为输入信息进行样本状态评估,获取状态评估结果,其中,所述状态评估结果包括状态匹配指数,用于标识样本实时状态与水活度测试需求的匹配度;
步骤s740:根据所述状态评估结果,控制所述水活度检测仪进行检测。
27.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所述水活度检测仪进行检测,本技术实施例步骤s740还包括:步骤s741:判断所述状态匹配指数是否满足预设状态匹配指数,若所述状态匹配指数不满足所述预设状态匹配指数,获取预测指令;步骤s742:根据所述预测指令,以所述预设状态匹配指数为目标,以所述样本成分组为输入定量,以所述样本水含量和所述样本温度状态为输入变量,生成状态预测函数;步骤s743:根据所述状态预测函数,输出函数响应结果,其中,所述函数响应结果为满足所述预设状态匹配指数的所需时长;步骤s744:基于所述函数响应结果,控制所述水活度检测仪进行检测。
28.具体而言,通过将所述环境-传感映射模型与所述水活度检测仪进行连接,从而使数据可以实时传输到显示屏中,进行数据的可视化展示,实现对数据的显示控制。所述待检测食品样本是指从水活度检测食品中抽取一小部分作为样本,作为进行验证检测效率的食品。通过对所述待检测食品样本进行信息采集,进而按照成分、水含量、温度三个角度对信息进行区分,得到所述样本成分组、所述样本水含量、所述样本温度状态。其中,所述样本成分组是食品样本中所包含的成分信息,包括种类、重量、比例等信息。所述样本水含量是食品样本中所含有水的比例。所述样本温度状态是食品样本中的对应的温度大小。
29.具体的,通过将所述样本成分组、所述样本水含量、所述样本温度状态作为输入信息对所述样本的状态进行评估,得到所述状态评估结果。其中,所述状态评估结果含有样本的平衡程度和稳定程度,并且包含状态匹配参数。其中,所述状态匹配参数反映了样本实时状态与水活度测试需求的匹配程度,即样本的成分、水含量和温度是否满足测试要求。进而,根据所述状态评估结果进行水活度检测仪的检测。达到了对样本信息进行多维度评估,做好检测前的样本准备的技术效果。
30.具体的,所述预设状态匹配参数是预先设定的样本状态与水活度检测仪需求之间的匹配度。当所述状态匹配参数不满足所述预设状态匹配参数时,表明此时样本不能进行水活度检测。所述预测指令是用于对样本状态进行分析预测的命令。以所述预设状态匹配指数为目标,即最终调整的结果,以所述样本成分组为输入定量,以所述样本水含量和所述样本温度状态为输入变量,得到所述状态预测函数。其中,所述状态预测函数是用于对样本状态调整时间进行预测的函数。所述输入定量是在进行样本状态调整的过程中,不能变化的因素。所述输入变量是对样本状态进行调整时,可以调整的量,即调整对象。所述函数响应结果是将所述样本状态调整至可以满足预设状态匹配指数时所需的时长。进而,根据所述函数响应结果,即调整时间确定所述水活度检测仪进行检测的时间。达到了对检测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准确把握,提高检测效率和检测质量的技术效果。
31.进一步的,所述将所述环境-传感映射模型连接至所述水活度检测仪的显示屏,进行数据显示控制,本技术实施例步骤s700还包括:步骤s750:获取环境变化指数;步骤s760:当环境变化指数大于预设环境变化指数时,根据所述环境-传感映射模型,获取模型输出信息,包括模拟传感数据;步骤s770:连接所述水活度检测仪的显示屏,获取多个显示传感数据;步骤s780:对所述模拟传感数据和所述多个显示传感数据进行分析,生成平衡传
感数据;步骤s790:将所述平衡传感数据添加至所述水活度检测仪的显示屏上进行显示。
32.具体而言,所述环境变化指数是对环境变化的速度进行描述的特征值。所述预设环境变化指数是预先设置满足检测要求时环境发生变化的幅度。当所述环境变化指数大于所述预设环境变化指数时,表明此时的环境变化程度过大,检测环境不够稳定。进而,根据所述环境-传感器映射模型,得到模型输出数据,即所述模拟传感数据。其中,所述模拟传感数据是根据环境和传感器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得到的水分活度模拟检测数据。所述多个显示传感数据是利用所述水活度检测仪进行水分检测时实时得到的检测数据。通过对比所述模拟传感数据和所述多个显示传感数据,可以得到两者之间的差值情况,进而以所述模拟传感数据为主,根据差值情况进行多个显示传感数据调整,得到所述平衡传感数据。其中,所述平衡传感数据是对环境变化指数稳定时的传感数据进行预测评估,是通过对环境变化指数不满足预期时得到的模拟传感数据和显示传感数据进行数据融合得到的。进而,将所述平衡传感数据添加至所述水活度检测仪的显示屏中进行显示,从而对环境变化对检测的影响情况进行展示。
33.进一步的,本技术实施例步骤s790还包括:步骤s791:采集预设时序周期的水活度显示数据集;步骤s792:基于所述水活度显示数据集进行离散度分析,获取异常数据;步骤s793:当所述异常数据连续出现,生成异常预警信息;步骤s794:根据所述异常预警信息用于提醒所述水活度检测仪出现显示异常。
34.具体而言,所述预设时序周期是预先设置的时间段,按照时间段对水活度显示数据进行采集,得到实际进行水活度检测时的数据集合,即所述水活度显示数据集合。进而,以所述水活度显示数据集进行离散度分析,对数据远离中心值的程度进行分析,将距离中心值较远的数据设定为所述异常数据。进而,对所述异常数据的出现频率进行分析,当所述异常数据连续出现时,表明此时检测仪出现故障,而不是偶然误差,因此基于异常数据得到所述异常预警信息。其中,所述异常预警信息是指水活度检测仪出现异常,需要进行检验的信息。由此,实现了对水活度检测仪进行异常检验的目标,达到了根据异常进行反馈调整,从而提高检测准确程度的技术效果。
35.综上所述,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提高水活度仪平衡检测效率的方法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根据传感检测装置,获取水活度检测仪的传感数据集对水分活度检测过程中的原始数据进行获取,为后续分析提供分析数据,进而对传感数据集进行曲线分析,生成数据变化曲线,以及通过对水活度检测仪的检测环境信息数据进行获取分析,得到环境变化曲线,实现对数据变化特征进行直观的展示,进而通过对数据变化曲线和环境变化曲线进行曲线映射关系分析,得到曲线映射特征集,实现对环境变化和传感数据之间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的目标,进而按照曲线映射特征集,生成环境-传感映射模型,将所述环境-传感映射模型连接至所述水活度检测仪的显示屏,进行数据显示控制。达到了提高水分活度仪检测的准确性,通过对检测过程中的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分析,提高数据的分析效率,进而提高检测效率的技术效果。
36.实施例二
基于与前述实施例中一种提高水活度仪平衡检测效率的方法同样的发明构思,如图4所示,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提高水活度仪平衡检测效率的系统,其中,所述系统包括:传感数据集获得模块11,所述传感数据集获得模块11用于根据传感检测装置,获取水活度检测仪的传感数据集,其中,所述传感检测装置嵌于所述水活度检测仪中;变化曲线生成模块12,所述变化曲线生成模块12用于以所述传感数据集进行曲线分析,生成数据变化曲线;环境数据获取模块13,所述环境数据获取模块13用于获取所述水活度检测仪的检测环境信息数据;环境变化曲线生成模块14,所述环境变化曲线生成模块14用于按照所述检测环境信息数据,生成环境变化曲线;映射特征集获得模块15,所述映射特征集获得模块15用于通过对所述数据变化曲线和所述环境变化曲线进行曲线映射关系分析,获取曲线映射特征集,其中,所述数据变化曲线和所述环境变化曲线具有时序对应性;映射模型生成模块16,所述映射模型生成模块16用于按照所述曲线映射特征集,生成环境-传感映射模型;数据显示控制模块17,所述数据显示控制模块17用于将所述环境-传感映射模型连接至所述水活度检测仪的显示屏,进行数据显示控制。
37.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样本数据集获取单元,所述样本数据集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检测样本数据集;精度检测结果获取单元,所述精度检测结果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检测样本数据集对所述传感检测装置进行传感器精度分析,获取精度检测结果;精度判断单元,所述精度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精度检测结果是否处于预设精度检测结果中;转换指令获取单元,所述转换指令获取单元用于若所述精度检测结果处于所述预设精度检测结果中,获取转换指令;数据转换单元,所述数据转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转换指令,将所述传感数据集输入数字信号转换模块中,获取转换数据集,其中,所述转换数据集用于将所述传感数据集的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
38.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校验指令获取单元,所述校验指令获取单元用于若所述精度检测结果不处于所述预设精度检测结果中,获取校验指令;精度差值获取单元,所述精度差值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校验指令,获取所述精度检测结果与所述预设精度检测结果的精度差值;校验参数生成单元,所述校验参数生成单元用于以所述精度差值作为校验目标,生成校验参数;校验调整单元,所述校验调整单元用于按照所述校验参数对所述水活度检测仪进行校验调整。
39.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食品样本获取单元,所述食品样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水活度检测仪的待检测
食品样本;样本成分组获取单元,所述样本成分组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待检测食品样本的信息,获取样本成分组、样本水含量、样本温度状态;状态评估单元,所述状态评估单元用于将所述样本成分组、所述样本水含量和所述样本温度状态作为输入信息进行样本状态评估,获取状态评估结果,其中,所述状态评估结果包括状态匹配指数,用于标识样本实时状态与水活度测试需求的匹配度;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状态评估结果,控制所述水活度检测仪进行检测。
40.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预测指令获取单元,所述预测指令获取单元用于判断状态匹配指数是否满足所述预设状态匹配指数,若所述状态匹配指数不满足所述预设状态匹配指数,获取预测指令;状态预测函数生成单元,所述状态预测函数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预测指令,以所述预设状态匹配指数为目标,以所述样本成分组为输入定量,以所述样本水含量和所述样本温度状态为输入变量,生成状态预测函数;函数响应结果输出单元,所述函数响应结果输出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状态预测函数,输出函数响应结果,其中,所述函数响应结果为满足所述预设状态匹配指数的所需时长;水活度检测单元,所述水活度检测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函数响应结果,控制所述水活度检测仪进行检测。
41.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变化指数获取单元,所述变化指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环境变化指数;模型输出信息获得单元,所述模型输出信息获得单元用于当环境变化指数大于预设环境变化指数时,根据所述环境-传感映射模型,获取模型输出信息,包括模拟传感数据;显示传感数据获取单元,所述显示传感数据获取单元用于连接所述水活度检测仪的显示屏,获取多个显示传感数据;平衡传感数据生成单元,所述平衡传感数据生成单元用于对所述模拟传感数据和所述多个显示传感数据进行分析,生成平衡传感数据;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用于将所述平衡传感数据添加至所述水活度检测仪的显示屏上进行显示。
42.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显示数据集采集单元,所述显示数据集采集单元用于采集预设时序周期的水活度显示数据集;异常数据获取单元,所述异常数据获取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水活度显示数据集进行离散度分析,获取异常数据;预警信息生成单元,所述预警信息生成单元用于当所述异常数据连续出现,生成异常预警信息;异常提醒单元,所述异常提醒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异常预警信息用于提醒所述水活度检测仪出现显示异常。
43.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
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前述图1实施例一中的一种提高水活度仪平衡检测效率的方法和具体实例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的一种提高水活度仪平衡检测效率的系统,通过前述对一种提高水活度仪平衡检测效率的方法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的知道本实施例中一种提高水活度仪平衡检测效率的系统,所以为了说明书的简洁,在此不再详述。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44.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