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网输电线路故障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413974发布日期:2023-06-08 16:52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网输电线路故障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线路故障监测领域,具体还涉一种电网输电线路故障监测装置的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1、线路在线监测装置是利用太阳能电池供电,通过无线公网3g/gprs/edge/cdma1x通信传输方式,对输电线路的远程视频、微气象、杆塔倾斜、防盗报警、覆冰等线路情况进行监测并上传至监控中心,在监控中心不仅看到现场图像,还可以通过各项监测采集的数据实时分析、诊断和预测线路运行状态,采取适当的措施以消除、减轻险情,保证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

2、中国专利:cn216051842u,公开了一种电网输电线路故障监测装置,涉及线路故障监测技术领域。该电网输电线路故障监测装置,包括行走装置,所述行走装置的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信息处理装置,所述安装座的内壁底部左侧固定连接有一号弹簧伸缩杆,所述安装座的内壁底部右侧固定连接有传动装置,所述安装座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装置,所述一号弹簧伸缩杆的顶部与摄像头的底部固定连接。

3、该申请中,通过行走装置对摄像头的位置进行调节,但是电网的跨度较大,高度也不相同,这样在检测时,工作人员需要一直在装置附近,这样可能会对工作人员的安全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电网输电线路故障监测装置,通过梯形壳体、压紧机构和升降机构的配合,能够对不同高度的电线进行检测,通过移动机构和监测机构的配合,使梯形壳体能够沿着电线进行移动,减小工作人员的移动范围,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性。

2、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电网输电线路故障监测装置,包括梯形壳体、压紧机构、移动机构、监测机构和升降机构;

4、梯形壳体水平状态设置,梯形壳体的开口端竖直向上设置,梯形壳体的顶部两端分别铰接有翻转板;

5、压紧机构设置在梯形壳体内部并用于将电线进行压紧限位;

6、移动机构设置在梯形壳体内部并用于驱动梯形壳体沿着电线进行移动;

7、监测机构设置在梯形壳体内部并用于对位于梯形壳体内部的电线进行检测;

8、升降机构设置在梯形壳体底部中心处并用于对梯形壳体进行升高和下降。

9、优选的,压紧机构包括竖直板、抵触柱和抵触弹簧;

10、竖直板有两个,两个竖直板呈竖直状态镜像设置在梯形壳体内部中心处;

11、每个竖直板上均设置有多个斜孔,抵触柱有多个,抵触柱能够滑动的设置在对应的斜孔内;

12、抵触弹簧有多个,抵触弹簧套设在对应的抵触柱上并且位于竖直板远离梯形壳体中心处的一侧;

13、每个抵触柱靠近梯形壳体中心处的一端设置有弧形抵触板。

14、优选的,每个弧形抵触板远离抵触柱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辅助滚轮。

15、优选的,移动机构包括水平板和转动柱;

16、水平板呈水平状态设置在梯形壳体内部,水平板的中心处设置有条形切口;

17、转动柱能够转动的设置在条形切口内,转动柱有多个,转动柱沿条形切口长度方向等距设置并且转动柱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条形切口的长度方向;

18、每个转动柱的两端设置有传动齿轮,条形切口的两侧内壁能够转动的设置有多个传递齿轮,传递齿轮位于同一侧两个传动齿轮之间并且分别于对应的传动齿轮啮合。

19、优选的,监测机构包括检测头和无线传感器;

20、检测头呈竖直状态设置在梯形壳体顶部内壁并且位于两个转动柱之间;

21、无线传感器设置在梯形壳体顶部内壁并用于将检测数据进行传输。

22、优选的,梯形壳体内部两侧均设置有用于对电线进行二次限位的限位机构。

23、优选的,每个限位机构包括推动筒、滑动柱和推动弹簧;

24、推动筒有多个,推动筒呈水平状态设置在梯形壳体内部一侧,推动筒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梯形壳体的长度方向并且推动筒的开口端朝向靠近梯形壳体中心处;

25、滑动柱有多个,每个滑动柱能够滑动的设置在对应推动筒内部;

26、推动弹簧有多个,推动弹簧设置在对应的推动筒内部,推动弹簧的两端接触对应滑动柱和对应推动筒底部内壁;

27、梯形壳体的底部两侧能够转动的设置有牵引轴,每个滑动柱靠近推动筒的一端中心处设置有牵引绳,牵引绳穿过推动筒和梯形壳体设置在对应的牵引轴上;

28、每个滑动柱远离推动筒的一端设置有用于辅助电线移动的第二辅助滚轮。

29、优选的,每个牵引轴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皮带轮,每个翻转板上设置有与第一皮带轮对应的第二皮带轮,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之间通过同步带传动连接;

30、梯形壳体靠近第一皮带轮的一侧能够转动的设置有连接轴,连接轴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梯形壳体的长度方向;

31、连接轴的两端设置有第一锥齿轮,每个牵引轴上设置有与第一锥齿轮对应的第二锥齿轮,两个第二锥齿轮分别与对应的第一锥齿轮啮合。

32、优选的,升降机构包括转动筒、伸缩杆、转动盘、引导轴和竖直轴;

33、转动筒呈竖直状态竖直在梯形壳体底部中心处,转动筒的开口端竖直向下设置;

34、转动盘呈水平状态能够转动的设置在转动筒的开口处,转动盘底部设置有十字卡槽,伸缩杆的一端设置有与十字卡槽对应的十字卡块;

35、引导轴能够转动的设置在梯形壳体底部,引导轴的长度方向与梯形壳体的长度方向相同;

36、引导轴的两端设置有第三锥齿轮,靠近转动筒一端的第三锥齿轮伸入转动筒内部;

37、转动盘顶部设置有与第三锥齿轮配合的第四锥齿轮,第四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啮合;

38、竖直轴能够转动的设置在梯形壳体靠近连接轴的一侧,竖直轴的两端设置有第五锥齿轮,连接轴的中心处设置有第六锥齿轮,第六锥齿轮与竖直轴顶部的第五锥齿轮啮合;

39、位于竖直轴底部的第五锥齿轮与引导轴对应的第三锥齿轮啮合。

40、优选的,一种电网输电线路故障监测装置的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1、s1.调节伸缩杆至检测电线的高度;

42、s2.转动伸缩杆,使两个翻转板相互靠近,使第一辅助滚轮和第二辅助滚轮贴合电线,从而对电线进限位;

43、s3.调节转动柱,转动柱上的防滑套与电线接触,从而使整个梯形壳体能够沿着电线进行移动;

44、s4.检测头对进入到梯形壳体的电线进行检测,无线传感器将数据传输给工作人员;

45、s5.调节伸缩杆并转动,将梯形壳体取下,进行下一次的检测。

46、本技术相比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47、1.本技术通过转动筒、伸缩杆、转动盘、引导轴、竖直轴、连接轴和牵引轴的配合,能够将整个梯形壳体移动至不同的高度,从而对不同高度的电线进行检测,通过翻转板、抵触柱和滑动柱的配合,能够将梯形壳体挂在电线上,随后,通过转动柱的转动,从而使梯形壳体能够沿着电线进行移动,通过检测头和无线传感器的配合,能够对路径上的电线进行检测,从而得知其是否故障,无线传感器能够将检测结果进行传输,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其进行维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