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汽车,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过桥箱零部件渗油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1、过桥箱盖是轮式拖拉机驱动桥及重型汽车驱动桥的重要零件,采用铸造工艺成型,铸造过程中会出现砂眼、气孔、粘砂、夹砂、砂眼、胀砂、冷隔、浇不足、缩松、缩孔、缺肉,肉瘤等缺陷,缺陷会使过桥箱盖零件在工作中出现渗油现象,导致车辆传动机构缺油不能充分润滑,加快各零部件的机械磨损进而降低使用寿命。通过模拟卡车传动后桥机油压力检测过桥箱盖的气密性间接检验铸造缺陷产生的渗油问题是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的重要环节。过桥箱盖渗油检测采用水检冒泡方式实现,将箱盖密封并充入高压气体,整体没入水中检查零件是否有气泡冒出,如有气泡说明零件内部存铸造缺陷,装入车辆后桥会出现渗油现象,零件不合格。
2、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11380654a,该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现有铸造零件缺陷检测的方法有射线检测(微焦点xray),一般用x射线或γ射线作为射线源,需要提供能产生射线的仪器和其他辅助设备,把工件放置于射线场环境照射,铸件内部缺陷会引起射线的辐射强度变化。因而透过工件射出的辐射强度会随着缺陷大小、种类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最终形成缺陷的xray图像通过射线胶片或显示器观察,或者通过辐射计数仪检测。再就是超声检测可用于检查内部缺陷,它是利用具有高频声能的声束在铸件内部的传播中,碰到内部表面或缺陷时产生反射而发现缺陷。反射声能的大小是内表面或缺陷的指向性和性质以及这种反射体的声阻抗的函数,因此可以应用各种缺陷或内表面反射的声能来检测缺陷的存在位置、壁厚或者表面下缺陷的深度,另外一种差压泄漏检测法是采用差压传感器实现被检测产品密闭容零件器内的压力测量,差压传感器的两端分别连接零件和基准零件,其中基准零件是一个相对无泄漏存在的密闭容器,测量前向被测零件和基准零件同时充入相同压力的气体,经过一定时间间隔后,如果被测零件有漏孔即铸造缺陷存在,会导致被测零件的压力发生变化,而基准零件压力不发生变化,差压传感器会给出了这一微小压力变化量,从而实现泄漏测量。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4、该系统采用plc控制系统控制液压与气压系统完成特定的工作行程,来实现自动进行过桥箱盖零部件的渗油检测任务,但检测过程中需要调节方位角度,同时调节过程中需要对零部件进行夹持固定检测较为繁琐效率一般,为此进行改善,来驱动机械设备工作台的升与降、零部件的夹紧与松开、充放气动作,有效提高了过桥箱零部件渗油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过桥箱零部件渗油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汽车过桥箱零部件渗油检测装置,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伸缩液压缸,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检测机,所述伸缩液压缸上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机箱,所述机箱上设置有方位装置,所述方位装置上设置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上设置有防损装置;
4、所述方位装置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固定连接在机箱的底部内壁,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
5、所述第一锥齿轮上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的内圈固定连接有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盘。
6、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转杆上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在机箱的一侧内壁,所述第二转杆上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固定连接在机箱的一侧内壁。
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通过设置方位装置,便于调节检测角度,便于零部件存有渗油面进行多方位检测。
8、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固定连接在转盘上,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第三转杆,所述第三转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上啮合连接有第四锥齿轮。
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通过设置调节装置,便于进行固定过桥箱,防止检测时产生松动现象。
10、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第三转杆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动板,所述第一活动板的一侧外壁铰接有第二活动板,所述第二活动板的一侧外壁铰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通过设置支撑板便于防损装置对零部件进行夹持固定。
12、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三转杆上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在转盘的一侧外壁,所述第三转杆共有两个,分别固定连接在第四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的内圈。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通过设置第三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便于同时带动两个第一活动板进行移动。
14、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防损装置包括:滑槽架,所述滑槽架固定连接在支撑板的一侧外壁,所述滑槽架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伸缩弹簧,所述伸缩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一侧外壁铰接有活动杆。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通过设置防损装置,对夹持固定的物体进行一定的柔性夹持,防止用力过大导致零件损坏,或用力过小产生脱落现象。
16、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活动杆的一端铰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夹板,所述夹板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阻尼器。
17、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滑动块滑动连接在支撑板的一侧外壁,固定架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耐磨垫,阻尼器固定连接在滑动块的顶部外壁。
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通过设置耐磨垫,便于在长期使用时,减少夹持面产生的磨损现象。
19、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第一活动板共有两个,第二活动板共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活动板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三转杆上,所述第二活动板分别铰接在第一活动板的一侧外壁,所述第二活动板分别铰接在支架的一侧外壁且大小相适配。
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通过设置第二活动板,便于使支撑板进行伸缩,使夹持物体进行送离及夹紧。
21、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伸缩液压缸固定安装在安装架的一侧外壁,所述检测机固定安装在安装架的顶部外壁,所述工作台固定连接在伸缩液压缸的输出端,所述机箱固定安装在工作台的顶部外壁。
2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通过伸缩液压缸便于调节工作台的整体高度。
23、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24、1、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过桥箱零部件渗油检测装置,通过开启第一电机使第一转杆,第一转杆转动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转动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转动带动第二转杆转动,第二转杆转动带动转盘转动,便于调节检测方位角度,便于全面检查过桥箱零部件渗油面。
25、2、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过桥箱零部件渗油检测装置,通过开启第二电机使第三转杆转动,第三转杆转动带动第三锥齿轮转动,第三锥齿轮转动带动第四锥齿轮转动,第三转杆转动同时带动第一活动板移动,第一活动板移动带动第二活动板移动,第二活动板移动带动支架移动,支架移动带动支撑板移动,便于对检测零部件在调节方位的同时仍能进行夹持固定及便捷分离,无需繁琐变换松紧夹持提高一定的检测效率。
26、3、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过桥箱零部件渗油检测装置,通过耐磨垫夹持过桥箱零部件时产生一定的挤压使夹板移动,夹板移动挤压阻尼器进行柔性夹持,同时固定架移动带动活动杆移动,活动杆移动带动滑动块位移,滑动块位移挤压伸缩弹簧,通过阻尼器与伸缩弹簧防止用力过大导致零件损坏,或用力过小产生脱落现象,同时便于防损装置在松离零部件时进行复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