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电站漏雨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20358发布日期:2023-08-24 19:33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电站漏雨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变电站防护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变电站漏雨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1、变电站(substation)是把一些设备组装起来,用以切断或接通、改变或者调整电压,在电力系统中,变电站是输电和配电的集结点,变电站主要分为:升压变电站,主网变电站,二次变电站,配电站。随着变电站运行年限的增加,变电站的屋顶易发生防水层老化或排水管堵塞问题,在夏季汛期易引发楼顶积水、渗漏事故,可能会引起电力设备短路事故,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造成不利影响。

2、目前,主要依靠日常巡检时,对屋顶的防水层、排水管等可能存在漏点的地方进行检查,发现防水层破损或下水管堵塞时,及时处理,另外在下雨时及下雨后,进行漏雨漏水状态的专项检查,提高检查的频次,进而降低或避免漏雨漏水现象的出现。

3、但是这样的巡检效率较差,需要巡检人员花费较多的时间与精力,而且屋顶在发生少量漏雨现象时,雨水会顺沿房屋结构漫流,导致雨水落点不在漏点的正下方,降低了巡检人员的对漏点的定位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改善单纯的人工巡检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变电站漏雨监测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2、一种变电站漏雨监测装置,包括挡水条和间隔设于挡水条上的漏水点指示机构;所述挡水条环设在变电站四周的墙壁上、且位于屋顶的下方,所述挡水条的竖向截面呈l形,所述挡水条的横端侧壁与墙壁连接,所述挡水条的竖端侧壁与墙壁之间形成水流通道;所述漏水点指示机构包括集水管,所述集水管的顶部与水流通道连通,所述集水管的底部通过磁铁连接有起到密封作用的盖体。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屋顶的漏水点较小时,雨水通过屋顶的斜度顺流至墙壁,再从墙壁向下流动,由于挡水条环设在变电站四周的墙壁上,这样,雨水在顺沿墙壁向下流动的过程中,就会被挡水条阻挡,并在挡水条的水流通道内汇集,当渗漏的雨水较多时,雨水就会在水流通道内形成流动的水流,当水流流入集水管、并在集水管内聚集时,盖体承受的压力逐渐增大,盖体与集水管之间磁铁的磁力连接作用就会失效,盖体会与集水管分离,这样,巡检人员通过观察体积相对较大的集水管与盖体的连接状态,即可发现雨水在墙壁上的流动位置,再根据雨水在墙壁上的痕迹反向找到屋顶的漏水点位置,能够提高对漏水点的锁定速度,避免每次巡检都要对所有位置进行全方位的检查,极大提高了巡检效率,便于快速修复漏水点,防止漏水点变大,雨水直接进入变电站后造成用电设备短路;当漏水点变大后,巡检人员通过观察雨水形成的水柱及水柱撞击地面的声音,可以很快发现直接发现漏水点位置。

4、可选的,所述漏水点指示机构还包括可在竖直方向延伸的伸缩管,所述伸缩管的顶部与集水管的外壁连接,所述伸缩管的底部与盖体的外壁连接。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水流流入集水管、盖体与集水管分离后,伸缩管的底部会随盖体向下移动,使得伸缩管伸长,可以防止盖体对集水管的封闭作用解除后,水流四处飘散,造成用电设备的损坏,也就是说,在盖体与集水管分离后,伸缩管会伸长,保持漏水点指示机构为一个半封闭的整体,且漏水点指示机构的整体长度会在伸缩管的伸长作用下延长,便于巡检人员观测、定位,而且伸缩管的封闭作用,能防止水流外溢,造成用电设备短路,具有一定的防护效果。

6、可选的,所述集水管内设有压缩棉条,所述压缩棉条吸收水流通道内的雨水后膨胀并顶推盖体。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流在流入集水管后,会先被压缩棉条吸收,压缩棉条在吸水后会产生膨胀,体积逐渐增大后,压缩棉条会形成对盖体的顶推作用,在压缩棉条吸入足量的流水、产生足够的膨胀度后,压缩棉条会推动盖体克服磁铁的吸引力,进而使得盖体与集水管分离,也就使得漏水点指示机构的整体长度变大,便于巡检人员观测,而且,通过压缩棉条的吸附作用,可以降低甚至避免水流在集水管内聚集,也就防止了盖体在脱离集水管时,大量水流的涌出,造成用电设备的损坏。

8、可选的,所述集水管内还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顶部设有若干透水孔,若干所述透水孔位于压缩棉条的上方。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起到对压缩棉条膨胀方向的限位作用,防止压缩棉条从集水管的顶部伸出、造成对盖体的顶推力不足,也就是说,通过带有若干透水孔的限位板的设置,确保水流能顺畅地进入到集水管内、并被压缩棉条吸收,从而促进压缩棉条的膨胀,还能使得压缩棉条仅向集水管的底部方向膨胀,从而使得压缩棉条在吸收较少的水流后就能有足够的推力来推动盖体与集水管分离,这样,可以在发生漏水后的较短时间内,形成对漏水点的指示作用,提高了巡检效率。

10、可选的,所述集水管的内壁上设有凸条,所述凸条用于在水平方向卡止压缩棉条。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未发生漏水现象时,凸条能够形成对压缩棉条的紧固作用,确保了在水流流入集水管、压缩棉条开始吸水时,压缩棉条保持竖直方向的伸长状态,确保压缩棉条在膨胀后能对盖体形成可靠的顶推作用。

12、可选的,所述限位板的顶部与所述集水管的顶部之间存在距离、并形成存水空间。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得压缩棉条更加顺畅且均匀地吸水、膨胀。

14、可选的,所述盖体的内侧底部设有水浸传感器,所述水浸传感器采集到漏水信号后通过信号线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第一警示灯处于常亮状态。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水流进入集水管、压缩棉条开始吸水时,会有少部分水滴落到盖体上,当这些水接触到水浸传感器后,水浸传感器会将盖体上有水的信号传递至控制器,再由控制器通过信号线向第一警示灯传递工作指令,使得第一警示灯常亮,由于此时尚处于压缩棉条吸水膨胀的初期,漏水点漏水尚未造成破坏,在巡检人员看到第一警示灯常亮后,仍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相关的准备工作;而且,通过控制器的接收端的响应情况,可以快速确定存在漏水现象的漏水点指示机构的位置,实现远程巡检,进一步提高巡检效率。

16、可选的,所述盖体的内侧底部还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采集到压力值信号后通过信号线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第二警示灯处于闪烁状态且闪烁频率随压力值同步变化。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压缩棉条持续吸水膨胀、对盖体形成顶推作用时,压缩棉条也会形成对压力传感器的下压作用,压力传感器将压力值信号通过信号线传递至控制器,再由控制器通过信号线向第二警示灯传递工作指令,使得第二警示灯闪烁,随着压缩棉条吸水量的增大,压缩棉条对压力传感器的下压作用力也越来越大,压力传感器采集到的压力值信号变大,控制器会处理这一信号并控制第二警示灯的闪烁频率逐渐增大,这样,巡检人员通过关注第二警示灯的闪烁频率,即可判断压缩棉条的吸水膨胀情况,进而加快对漏水点的确定及弥补工作。

18、可选的所述挡水条呈波浪状,所述漏水点指示机构位于挡水条的波谷处。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在沿墙壁向下流动,在与挡水条接触后,会沿挡水条的水流通道向挡水条的波谷方向移动,提高对水流的引导作用,防止水流在水流通道的一处堆积、直接漫出挡水条,确保挡水条的挡水作用可靠,漏水点指示机构对漏水点的指示作用可靠。

20、可选的,所述挡水条的横端上壁设有引水槽,所述引水槽与挡水条的铺设方向一致,所述引水槽的槽底间隔设有若干容置孔,所述容置孔内填充有无水硫酸铜粉末。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流在水流通道内流动时,会优先在引水槽内流动,进一步降低水流溢出挡水条的可能性,而且,水流会经过引水槽内的容置孔,并与无水硫酸铜粉末接触,使得无水硫酸铜吸水变色,这样,观测发生变色的无水硫酸铜所在的容置孔的位置,即可发现雨水在挡水条上的落点,从而确定漏水点的位置。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23、1、雨水会在水流通道内形成流动的水流,当水流流入集水管、并在集水管内聚集时,盖体与集水管会相互分离,在分离的过程中,与集水管及盖体连接的伸缩管也会处于伸长状态,这样,漏水点指示机构的整体的外部长度就会变长,便于从外部直接进行观测,从而确定漏水点的大概位置,再通过在产生体积变化的漏水点指示机构的附近位置的观测,就能确定漏水点的具体位置,在巡查过程中只需观测产生体积变化的漏水点指示机构就能够通过反向寻找,确定漏水点的位置,有效提高巡检效率。

24、2、通过在集水管内设置压缩棉条,压缩棉条在吸水后会产生竖向的膨胀,并形成对盖体的顶推作用,在能够可靠推动盖体与集水管分离的同时,可以降低甚至避免水流在集水管内聚集,也就防止了盖体在脱离集水管时,大量水流的涌出,造成用电设备的损坏。

25、3、通过在盖体内设置压力传感器和水浸传感器,对压缩棉条的吸水状态进行检测,并通过第一警示灯和第二警示灯的不同点亮状态,来反应漏水的程度,便于巡检人员调整工作进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