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完全充放电次数记录电路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19151发布日期:2023-07-19 22:11阅读:33来源:国知局
电池完全充放电次数记录电路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路,特别涉及一种电池完全充放电次数记录电路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1、诸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设备中通常包括电池。电池具有存储电能的作用,能够为电子设备中的其他电子器件供电。随着电池的不断充电和放电,电池会逐渐老化。

2、相关技术中,电子设备中的主板上的处理模块可以统计电池的完全充放电次数。电池的完全充放电次数越多,表示电池的老化程度越严重。因此,基于充电安全考虑,当电池的完全充放电次数达到预设次数时,处理模块就会改变电池的充电策略,降低电池充电时的充电电压和充电电流。

3、然而,相关技术中只能由处理模块对电池的完全充放电次数进行记录。这种情况下,若更换了新电池但处理模块中记录的完全充放电次数没有清零,则处理模块会沿用旧电池的充电策略对新电池进行充电,这样无法充分发挥新电池的性能。或者,若没有更换新电池但对主板进行了维修,导致处理模块中记录的完全充放电次数清零,则处理模块会用新电池的充电策略对旧电池进行充电,这会导致旧电池过充,具有安全隐患。因此,急需一种用于记录电池完全充放电次数的电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完全充放电次数记录电路及电子设备,用于记录电池的完全充放电次数是否达到预设次数,以便于处理模块调用合适的充电策略对电池进行充电。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2、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完全充放电次数记录电路。电池完全充放电次数记录电路应用于具有电池的电子设备。电池完全充放电次数记录电路包括:第一熔断器、第一开关模块、第一检测模块和处理模块。

3、熔断器是指当电流大于或等于预设电流值时,产生的热量可以在一定时间内使熔断器熔断,从而断开电路的一种电子器件。在本技术中,第一熔断器需要与电池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更换。第一熔断器的第一端与第一电压端连接,第一熔断器的第二端与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开关模块的第二端与第二电压端连接。第二电压端的电压小于第一电压端的电压,以当第一电压端与第二电压端之间形成通路时,该通路中有电流从第一电压端流出,并流入第二电压端。

4、第一检测模块的输入端与第一熔断器的第二端连接,第一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处理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如此,处理模块可以通过第一检测模块来检测第一熔断器是否断开。第一开关模块的控制端与处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以使处理模块可以控制第一开关模块的导通与关断。处理模块用于:若电池的完全充放电次数达到预设次数,则控制第一开关模块导通,以使第一熔断器熔断;以及,通过第一检测模块检测第一熔断器是否断开。

5、在本技术中,电池完全充放电次数记录电路包括串联于第一电压端和第二电压端之间的第一熔断器和第一开关模块,还包括处理模块和第一检测模块。处理模块用于控制第一开关模块,以及通过第一检测模块检测第一熔断器是否断开。该电池完全充放电次数记录电路应用于具有电池的电子设备时,处理模块可以统计电池的完全充放电次数,并当电池的完全充放电次数达到预设次数时控制第一开关模块导通,使第一熔断器熔断。处理模块工作时,通过第一检测模块检测第一熔断器是否断开。其中,若处理模块检测到第一熔断器熔断,则表明电池的完全充放电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次数;若处理模块检测到第一熔断器没有断开,则表明电池的完全充放电次数小于预设次数。如此,在更换了新电池或处理模块中记录的完全充放电次数清零的情况下,处理模块都可以通过检测第一熔断器是否断开得到电池的完全充放电次数的大概范围,这有利于处理模块调用合适的充电策略对电池进行充电。

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开关模块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一晶体管。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一熔断器的第二端连接,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第一晶体管的第一端连接。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端与第二电压端连接,第一晶体管的控制端与处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处理模块用于:若电池的完全充放电次数达到预设次数,则控制第一晶体管导通,以使第一熔断器熔断。

7、可选的,第一晶体管可以是p型晶体管。这种情况下,第一开关模块还可以包括第二电阻。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一晶体管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第一晶体管的控制端连接。

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检测模块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和第一检测单元。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一熔断器的第二端连接,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第二电压端连接。第一检测单元的输入端与第四电阻连接,第一检测单元的输出端与处理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处理模块用于:通过第一检测单元检测第四电阻的电压;若第四电阻的电压在第一电压范围内,则确定第一熔断器没有断开;若第四电阻的电压不在第一电压范围内,则确定第一熔断器熔断。

9、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完全充放电次数记录电路还包括:第二熔断器、第二开关模块和第二检测模块。

10、第二熔断器需要与电池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更换。第二熔断器的第一端与第一电压端连接,第二熔断器的第二端与第二开关模块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开关模块的第二端与第二电压端连接。

11、第二检测模块的输入端与第二熔断器的第二端连接,第二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处理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连接。如此,处理模块可以通过第二检测模块来检测第二熔断器是否断开。第二开关模块的控制端与处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以使处理模块可以控制第二开关模块的导通与关断。处理模块用于:通过第二检测模块检测第二熔断器是否断开;若检测到第二熔断器没有断开,则控制第二开关模块导通,以使第二熔断器熔断。

12、在这一实施例中,电池完全充放电次数记录电路还用于记录电池是否是新电池。处理模块工作时,通过第二检测模块检测第二熔断器是否断开。其中,若处理模块检测到第二熔断器熔断,则表明电池不是新电池;若处理模块检测到第二熔断器没有断开,则表明电池是新电池,这种情况下,由于电池已安装至电子设备开始供电,因此电池不再是新电池,此时处理模块还可以控制第二开关模块导通,以使第二熔断器熔断。如此,在电池安装至电子设备与主板相连接时,处理模块可以通过检测第二熔断器是否断开得到电池是否是新电池,这有利于处理模块调用合适的充电策略对电池进行充电。

13、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模块的输出端输出第一电平信号时,第一开关模块导通,且第二开关模块关断。处理模块的输出端输出第二电平信号时,第二开关模块导通,且第一开关模块关断。

14、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完全充放电次数记录电路还包括:第五电阻。第五电阻的第一端与处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第一开关模块的控制端及第二开关模块的控制端连接。

1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检测模块包括:第六电阻、第七电阻和第二检测单元。第六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二熔断器的第二端连接,第六电阻的第二端与第七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七电阻的第二端与第二电压端连接。第二检测单元的输入端与第七电阻连接,第二检测单元的输出端与处理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连接。处理模块用于:通过第二检测单元检测第七电阻的电压。若第七电阻的电压在第二电压范围内,则确定第二熔断器没有断开;若第七电阻的电压不在第二电压范围内,则确定第二熔断器熔断。

1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六电阻为身份标识电阻。电池完全充放电次数记录电路还包括:第二晶体管、第八电阻和身份识别模块。

17、第二晶体管的第一端与第三电压端连接,第二晶体管的第二端与第八电阻的第一端连接,第八电阻的第二端与第六电阻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电压端的电压小于第三电压端的电压。身份识别模块的输入端与第六电阻连接。处理模块用于:在第二熔断器熔断后,控制第二晶体管和第二开关模块导通,以使身份识别模块检测第六电阻的电压。

18、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完全充放电次数记录电路。电池完全充放电次数记录电路应用于具有电池的电子设备。电池完全充放电次数记录电路包括:第二熔断器、第二开关模块、第二检测模块和处理模块。

19、第二熔断器需要与电池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更换。第二熔断器的第一端与第一电压端连接,第二熔断器的第二端与第二开关模块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开关模块的第二端与第二电压端连接。第二电压端的电压小于第一电压端的电压,以当第一电压端与第二电压端之间形成通路时,该通路中有电流从第一电压端流出,并流入第二电压端。

20、第二检测模块的输入端与第二熔断器的第二端连接,第二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处理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连接。如此,处理模块可以通过第二检测模块来检测第二熔断器是否断开。第二开关模块的控制端与处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以使处理模块可以控制第二开关模块的导通与关断。处理模块用于:通过第二检测模块检测第二熔断器是否断开;若检测到第二熔断器没有断开,则控制第二开关模块导通,以使第二熔断器熔断。

21、在本技术中,电池完全充放电次数记录电路包括串联于第一电压端和第二电压端之间的第二熔断器和第二开关模块,还包括处理模块和第二检测模块。处理模块用于控制第二开关模块,以及通过第二检测模块检测第二熔断器是否断开。处理模块工作时,通过第二检测模块检测第二熔断器是否断开。其中,若处理模块检测到第二熔断器熔断,则表明电池不是新电池;若处理模块检测到第二熔断器没有断开,则表明电池是新电池,这种情况下,由于电池已安装至电子设备开始供电,因此电池不再是新电池,此时处理模块还可以控制第二开关模块导通,以使第二熔断器熔断。如此,在电池安装至电子设备与主板相连接时,处理模块可以通过检测第二熔断器是否断开得到电池是否是新电池,这有利于处理模块调用合适的充电策略对电池进行充电。

22、第三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电池,以及如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中任意一项的电池完全充放电次数记录电路。

23、上述第三方面所获得的技术效果与上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中对应的技术手段获得的技术效果近似,在这里不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