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气管插管管体密封性能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73260发布日期:2023-08-09 16:20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气管插管管体密封性能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密封性检测,具体为一种医用气管插管管体密封性能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1、气管插管是一种特制的软管,当病人呼吸困难时,通常将这种特制的软管直接插入到病人的气管内,以便医护人员将氧和药物送入到病人的肺部,并维持呼吸道通畅,由于气管插管的使用场合较为重要,因此气管插管管体在制造时通常需要进行密封性检测,以此避免气管插管在使用时引发各种医疗事故。

2、目前的气管插管管体密封性能检测装置种类繁多,但大致的原理基本上都类似于专利“cn115655589a一种管状医疗器械用密封性测试装置(公开日2023.01.31)”、“cn112595473a一种用于医用气管插管管体密封性试验的专用检测装置(公开日2021.04.02)”、“cn209589362u一种球囊扩张导管的质量检测装置(公开日2019.11.05)”,但上述管体密封性能检测装置的技术方案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有时会发生以下问题:第一,由于气管插管管体的两端均是通的,同时气管插管管体大部分都具有一定的弹性,因此目前的管体密封性能检测装置在检测时通常需要人工将管体从弯曲态转变为直线态时,并手动将管体的两端密封,该种操作方式,不仅效率低,而且管体有时还会自发的再次弯曲,进而影响后续检测;第二,目前的管体密封性能检测装置通常无法隔绝外界环境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以至于在检测管体密封性时,有时会发生误判现象;第三,目前的管体密封性能检测装置通常设置有泄漏点定位的机构,例如专利“cn115655589a一种管状医疗器械用密封性测试装置(公开日2023.01.31)”,但上述专利的泄漏点定位机构在工作时,会发生错定位现象,因为气体在泄露之后会四散开来,难以保证其它部位的泄漏点定位机构不会发生同步工作,虽然气体泄露需要时间,但当管体内的气压较大时,处于裂缝位置的泄漏点定位机构与其它部位的泄漏点定位机构的工作时间间隔会很短,进而增大了工作人员判断泄露点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气管插管管体密封性能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用气管插管管体密封性能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机座、气罐、检测座和输送架,所述检测座和输送架水平设置在机座的上方,所述气罐设置在机座的内部,所述检测座的内部设置有检测室,所述检测室远离输送架的一端设置有分流机构,所述分流机构靠近输送架的一端设置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靠近分流机构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球囊,所述定位杆靠近输送架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球囊,所述定位杆的外侧设置有第一排气孔,所述分流机构的一端通过导气管与气罐相连接,所述分流机构的另一端与第一球囊和第二球囊相连接,所述分流机构的最后一端与定位杆相连接,所述输送架上设置有输送座,通过所述输送座输送管体,所述检测座和输送架的下端均设置有传动槽,所述传动槽内设置有传送带,所述输送座与传送带相连接。

3、机座为本发明的固定基础,气罐具有供气功能,定位杆上设置有压力检测器(可选用现有气压检测设备),同时定位杆的中心线与管体的中心线处于同一水平线,工作之前,将管体放置到输送座,然后开启传送带,通过输送座输送管体到检测室内,以使得定位杆插入进管体内,当定位杆插入进管体后,通过传送带使得输送座回复到初始位置,在检测管体密封性能时,通过分流机构使得气罐内的气体先进入第一球囊和第二球囊内,此时通过第一球囊和第二球囊的膨胀能够使得管体的两端被密封住,然后再通过分流机构使得气罐内的气体进入到定位杆内,定位杆具有漏气功能,以确保检测管体密封性能时管体中间会充满气体,通过定位杆上设置的压力检测器对管体中间的气压进行检测,若一段时间过后管体内的气体不变,则表示管体的密封性良好,若一段时间过后管体内的气体发生改变,则表示管体的密封性有问题,需要返工。

4、进一步的,所述分流机构包括固定座、第一分流槽和第二分流槽,所述定位杆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排气槽和第二排气槽,所述第一分流槽的一端与导气管相连接,所述第一分流槽的另一端与第一排气槽相连接,所述第二分流槽的一端与导气管相连接,所述第二分流槽的另一端与第二排气槽相连接,所述第一球囊通过第二排气通道与第二排气槽相连接,所述第二球囊通过第二排气孔与第二排气槽相连接,所述第二球囊为环形结构,所述第一排气孔与第一排气槽相连接。

5、本发明中第一分流槽和第二分流槽上均设置有一组阀门,分流机构在工作的初始阶段,第二分流槽上的阀门处于开启状态,第一分流槽上的阀门处于关闭状态,此时气罐内的气体会经过第二分流槽进入到第二排气槽内,然后通过第二排气孔和第二排气通道进入到第一球囊和第二球囊内,使得第一球囊和第二球囊膨胀,进而堵住管体的两端;在实际检测管体的密封性时,第二分流槽上的阀门处于关闭状态,第一分流槽上的阀门处于开启状态,此时气罐内的气体会经过第一分流槽进入到第一排气槽内,然后通过第一排气孔进入到管体内,通过检测一段时间后的管体内部气压,判断管体的密封性是否正常,本发明相比于目前的管体密封性能检测装置一方面避免了因管体弯曲而造成的管体内壁相接触现象,确保了检测精度,另一方面无需人工梳理管体,提高了工作效率。

6、进一步的,所述检测室的内壁上相对设置有两组收纳槽,每组所述收纳槽内均设置有一组检测罩,所述检测罩的内壁上设置有感应槽,所述感应槽内设置有感应片,每组所述检测罩远离定位杆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二气缸,所述检测座上端靠近输送架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气缸和密封架。

7、本发明中气罐内的气体选用湿空气等具有导电性能的气体,同时两组感应片与外界电源相连接,管体在密封性能检测时:通过第一气缸驱动密封架向下移动,通过两组第二气缸驱动两组检测罩合拢,两组检测罩的侧端分别与分流机构和密封架的侧端相接触,当分流机构将气罐内的气体输入到管体内时,若管体发生泄露,气罐内的气体会通过管体的裂缝进入到两组检测罩之间,并填充进两组感应片之间,此时两组感应片与外界电源组成的电路处于导通状态;若管体未发生泄露时,两组感应片与外界电源组成的电路将一直处于断开状态,通过判断两组感应片与外界电源组成的电路状态即可检测管体的密封性,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无需将管体内充入过多的气体,以此避免管体内部气压过大而受损。

8、进一步的,所述检测罩远离检测室的一端设置有电磁铁,所述检测罩靠近检测室的一端设置有若干组分割架,相邻两组分割架之间的距离相等,每组所述分割架均通过滑块和滑槽活动安装在检测罩的内部,所述滑块具有磁性。

9、未工作状态下,若干组分割架均位于检测罩内,在检测管体密封性时,通过电磁铁产生一组排斥滑块的磁场,以使得每组检测罩内的若干组分割架均伸出检测罩,通过两组检测罩内设置的若干组分割架,将两组检测罩与管体之间的大区域分割成若干个小区域,进而实现定位裂缝的目的,以方便工作人员判断管体究竟是哪个位置发生了泄露,工作结束后,通过电磁铁产生一组吸引滑块的磁场,以使得若干组分割架复位。

10、进一步的,所述密封架的内部设置有气泵和净化室,所述净化室的内部设置有滤板,所述滤板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干燥板,所述滤板的侧端通过感应弹簧杆与净化室相连接,所述滤板的侧端设置有压电片。

11、本发明还设置有气泵,当检测罩合拢,但若干组分割架未伸出检测罩时,通过气泵将两组检测罩与管体之间的气体吸出,以此避免外界环境中的气体滞留在两组检测罩与管体之间,进而降低误判事故的发生,最后本发明还设置有滤板,随着工作的进行,滤板上的干燥板上会吸收较多的水分,此时滤板的通气性会随之降低,当气泵的单位排气量固定时,滤板的通气性越差,滤板所受到的作用力越大,此时滤板会向远离气泵的方向移动,而压电片在感应弹簧杆上缠绕的弹簧挤压下会产生一组电信号,通过该组电信号判断滤板的通气性是否正常,以此方面工作人员及时更换干燥板,避免两组检测罩与管体之间的潮湿气体未经过过滤直接排放到外界,以至于外界环境受到污染而沾附灰尘等杂质。

12、进一步的,所述输送座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槽,所述输送架远离检测座的一端设置有检测架,所述检测架的内部设置有若干组测试组件,通过所述测试组件检测管体的表面是否有折痕并将弯曲的管体捋直。

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在上料时,需将管体先插入进检测架内,然后再放置到输送座,此时通过测试组件检测管体的表面是否有折痕并将弯曲的管体捋直,以此方便后续操作。

14、进一步的,所述测试组件包括活动室、触杆和升降槽,所述升降槽设置在检测架靠近输送座的一端,所述活动室设置在升降槽的外侧,所述触杆的一端缠绕有弹簧且伸入活动室内,所述触杆的另一端伸出活动室,所述活动室的内部设置有两组导电块,两组所述导电块之间通过导电杆相连接,其中一组所述导电块固定安装在活动室远离升降槽的一侧,另外一组所述导电块固定安装在活动室远离升降槽的一侧。

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在将管体放置到输送座上,管体会先在支撑槽和升降槽内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触杆始终与管体的表面相接触,若管体上存在因弯曲而出现的凹陷等现象时,触杆会发生移动,而两组导电块之间的距离会同步发生变化,当两组导电块与外界电源和电流检测设备相连接,通过监测电流检测设备上的电流变化能够判断出管体的表面是否正常,以避免影响后续检测。

16、进一步的,所述输送座的内部设置有真空泵,所述支撑槽远离检测架的一侧设置有若干组吸附槽,所述真空泵通过联通槽与若干组吸附槽相连接。

17、由于目前的气管插管管体大部分都具有一定的弹性,在将管体从弯曲态转变为直线态时,管体会有复位到弯曲态的趋势,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在将管体放置到输送座上后,真空泵会开启,并通过联通槽和若干组吸附槽将管体牢牢吸附到输送座上,避免管体在输送座上发生复位现象。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相比于目前的管体密封性能检测装置设置有定位杆和分流机构,定位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球囊和第二球囊,在检测管体密封性能时,通过分流机构使得气罐内的气体先进入第一球囊和第二球囊内,此时通过第一球囊和第二球囊的膨胀能够使得管体的两端被密封住,然后再通过分流机构使得气罐内的气体进入管体中间,通过定位杆上设置的压力检测器对管体中间的气压进行检测,以此判断管体的密封性是否有问题,本发明一方面避免了因管体弯曲而造成的管体内壁相接触现象,确保了检测精度,另一方面无需人工梳理管体,进而提高了工作效率,本发明还设置有两组检测罩,每组检测罩内均设置有若干组分割架,在检测管体密封性时,通过电磁铁和分割架能够将两组检测罩与管体之间的大区域分割成若干个小区域,进而实现定位裂缝的目的,以方便工作人员判断管体究竟是哪个位置发生了泄露,同时本发明还设置有气泵,当检测罩合拢,但若干组分割架未伸出检测罩时,通过气泵将两组检测罩与管体之间的气体吸出,以此避免外界环境中的气体滞留在两组检测罩与管体之间,进而降低误判事故的发生,最后本发明设置有若干组测试组件,通过测试组件检测管体的表面是否有折痕并将弯曲的管体捋直,以此方便后续操作,同时由于目前的气管插管管体大部分都具有弹性,因此本发明在输送座内设置有真空泵,通过联通槽和若干组吸附槽将管体牢牢吸附到输送座上,避免管体从弯曲态转变为直线态时,再次恢复到弯曲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