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元器件的气体环境密闭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90579发布日期:2023-10-21 20:34阅读:35来源:国知局
核心元器件的气体环境密闭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器件气体密闭检测,尤其是涉及核心元器件的气体环境密闭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1、气体检测装置来检测环境中存在的气体种类,浓度等信息转换成可以被人员、仪器仪表、计算机等利用的信息的装置;气体检测装置中的核心元器件为气体传感器,气体传感器利用金属氧化物半导材料对气体的吸附性,在特定的温度下电导率发生变化而检测出气体的种类以及浓度;能够测量甲烷、乙烷、丙烷、丁烷、酒精、甲醛、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乙烯、乙炔、氯乙烯、苯乙烯、丙烯酸等气体。

2、核心元器件在安装使用前,需要在某特殊气体的密闭环境下进行性能测试,如测试核心元器件的响应时间、抗干扰性以及误差检测等,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因为环境交互的缘故难以做到精准测定。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升核心元器件的检测精度,本技术提供核心元器件的气体环境密闭监测装置。

2、本技术提供的核心元器件的气体环境密闭监测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核心元器件的气体环境密闭监测装置,包括检测箱,所述检测箱上开设有存放口,所述检测箱内设置有用于存放核心元器件的托盘,所述检测箱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防护框,所述防护框内安装有用于密封所述存放口的密封门,所述密封门上固定连接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上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所述检测箱外侧壁上开设有供所述密封条插接的密封槽,所述橡胶垫抵接于所述密封槽内壁;所述检测箱上固定设置有出气管和进气管;所述防护框内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密封门移动的驱动组件。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需要对核心元器件进行检测时,首先,工作人员通过驱动组件打开密封门,将待检测的核心元器件放入托盘上,并放入检测箱内,随后,工作人员再次通过驱动组件关闭密封门,密封门上的密封条插入密封槽内,密封条上的橡胶垫抵紧于密封槽内壁,从而增加检测箱的气密性;检测箱的上的进气管向检测箱内输入特殊气体,检测箱内原有气体从出气管流出检测管,从而使核心元器件在特殊气体的密闭环境中进行检测,进而增加了核心元器件的检查精度。

5、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气缸、第一转杆以及滑块;所述检测箱外侧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滑移于所述滑槽内,所述第一转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滑块,所述第一转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密封门侧壁;所述气缸固定安装有所述防护框内壁上,所述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转杆上;所述检测箱上设置有用于对所述滑块进行限位的限位组件。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待检测的核心元器件放进检测箱内后,工作人员启动气缸,气缸的活塞杆移动带动第一转动移动,第一转杆带动密封门和滑块一起移动,当滑块抵接于滑槽内壁时,滑块在限位组件的作用下位置被限定,随后,气缸的活塞杆继续推动第一转杆移动,此时,滑块在滑槽内壁和限位组件的作用下停止移动,第一转杆转动于滑块,密封门跟随第一转杆移动至其上的密封条插入密封槽内,从而完成密封存放口,维持检测箱内气密性的目的。

7、优选的,所述防护框内固定安装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包含固定杆和滑动杆,所述固定杆内开设有供所述滑动杆滑移的伸缩槽,所述伸缩槽内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滑动杆和所述伸缩槽内壁;所述密封门靠近所述伸缩杆的侧壁上开设有供所述滑动杆插接的插槽。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滑块在滑槽内移动过程中,密封板移动时,第一弹簧推动滑动杆跟随密封板一起移动,滑动杆插入并抵接于插槽内壁,从而降低第一转杆发生转动的可能性;当滑板被限位组件限位时,滑动杆与插槽脱离,伸缩杆不影响密封板转动密封。

9、优选的,所述检测箱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所述滑槽相连通,所述限位组件设置于所述限位槽内,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第一齿条、第二齿条、第一齿轮以及第二弹簧;所述限位槽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第一齿轮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杆,所述第一齿条与第一齿轮啮合且滑移于所述滑槽,所述滑块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一齿条插接的插接槽;所述第二齿条与第一齿轮啮合,且第二齿条穿设于所述限位槽内壁滑移于所述防护框内;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齿条和限定槽内壁,所述第二齿条远离第二弹簧的一端的相背侧壁分别开设有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密封门抵接于所述第二齿条。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密封门处于关闭状态时,第一齿条插入滑块上的插接槽内,第二齿条处于密封门的底部;当气缸启动将密封门打开时,滑块被限定,第一转杆在滑块的作用下带动密封门转动,从而降低第一转杆竖直移动的可能性;当第一转杆转动至水平状态时,密封门抵接于第二齿条上的第一斜面,当第一转杆带动密封门继续移动时,密封门推动第二齿条压缩第二弹簧,第二齿条移动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转动带动第一齿条移动并脱离插接槽,此时滑动杆插入插槽内,继而第一转杆带动滑动和密封门一起移动。

11、优选的,所述检测箱内设置有两个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对称设置于所述检测箱内,所述固定块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检测箱相对内壁;两个所述固定块相对侧壁均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托盘滑移于所述滑动槽内;所述检测箱内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托盘移动的滑动组件。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滑动组件驱动托盘从滑动槽内滑移出,并且托盘伸出存放口,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往托盘上取放核心元器件。

13、优选的,所述检测箱上设有滑移槽,所述滑移槽与所述滑槽相连通,所述滑动组件包括连接块、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三齿条以及第四齿条;所述连接块固定连接于所述滑块,所述连接块滑移于所述滑移槽,所述第三齿条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块;

14、所述滑移槽内壁上转动设置有第二转杆,所述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均固定套设于所述第二转杆,所述第二齿轮转动于所述滑移槽,所述第三齿条和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三齿轮转动于所述检测箱内腔,所述第四齿条固定连接于所述托盘的一侧,所述第四齿条滑移于所述检测箱内腔,所述第四齿条和第三齿轮相啮合。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密封门打开时,滑块在滑槽内移动带动第三齿条在检查箱内移动,第三齿条移动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转动通过第二转杆带动第三齿轮转动,第三齿轮转动驱动第四齿条移动,从而第四齿条能驱动托盘向检测箱外移动;同理,当密封门关闭时,第三齿条方向移动驱动托盘向检测箱内移动。

16、优选的,所述滑动槽内壁开设有限定槽,所述托盘侧壁固定连接有限定块,所述限定块滑移于所述限定槽内,所述限定块侧壁抵接于所述限定槽内壁。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托盘沿着滑槽滑移时,限定槽限定了限定块的滑移距离,从而限定了托盘的滑移范围,进而降低托盘脱离滑槽的可能性。

18、优选的,所述滑移槽内设置有风琴罩,所述连接块穿设且固定于所述风琴罩。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风琴罩能密封滑移槽,从而降低检测箱内气体泄漏的可能性。

20、优选的,所述检测箱内设置有防爆对流风扇;所述进气管和所述出气管均设置为两组,且对角设置。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气管和出气管对角设置配合检测箱内的防爆对流风扇能加强检测箱内气体混合效果以及抽排效果。

22、优选的,所述托盘上设置有多个托盘治具,托盘治具上开设有用于放置核心元器件的凹槽。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核心元器件放置于托盘治具上的凹槽内,从而固定核心元器件的位置,降低核心元器件在托盘上移动的可能性;另外,相邻托盘治具之间的间距限定相邻核心元器件之间的间距,从而降低核心元器件检测时,相邻器件的干扰。

24、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5、1.当工作人员需要对核心元器件进行性能检测时,首先,工作人员通过驱动组件打开密封门,托盘伸出存放口外,接着,工作人员将待检测的核心元器件放入托盘上的托盘治具里,托盘带动待检测的器件进入检测箱内;随后,工作人员再次通过驱动组件关闭密封门,密封门上的密封条插入密封槽内,密封条上的橡胶垫抵紧于密封槽内壁,从而增加检测箱的气密性;检测箱的上的进气管向检测箱内输入特殊气体,检测箱内原有气体从出气管流出检测管,同时,防爆对流风扇转动;进气管和出气管对角设置配合检测箱内的防爆对流风扇能加强检测箱内气体混合效果以及抽排效果;从而使核心元器件在特殊气体的密闭环境中进行检测,进而增加了核心元器件的检查精度;

26、2.在滑块在滑槽内移动过程中,密封板移动时,第一弹簧推动滑动杆跟随密封板一起移动,滑动杆插入并抵接于插槽内壁,从而降低第一转杆发生转动的可能性;当滑板被限位组件限位时,滑动杆与插槽脱离,伸缩杆不影响密封板转动密封;

27、3.当密封门处于关闭状态时,第一齿条插入滑块上的插接槽内,第二齿条处于密封门的底部;当气缸启动将密封门打开时,滑块被限定,第一转杆在滑块的作用下带动密封门转动,从而降低第一转杆竖直移动的可能性;当第一转杆转动至水平状态时,密封门抵接于第二齿条上的第一斜面,当第一转杆带动密封门继续移动时,密封门推动第二齿条压缩第二弹簧,第二齿条移动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转动带动第一齿条移动并脱离插接槽,此时滑动杆插入插槽内,继而第一转杆带动滑动和密封门一起移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