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子抗扰度设备校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57201发布日期:2023-10-26 04:51阅读:41来源:国知局
汽车电子抗扰度设备校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电子抗扰度设备,具体为汽车电子抗扰度设备校准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汽车的智能发展,汽车上具有很多电子设备,用于辅助汽车实现智能;电子设备在使用时会受到外界信号干扰,因此干扰度也常用于衡量电子设备的质量,通过抗扰度检测设备能够对电子设备的抗扰度进行检测,为了真实模拟设备在实际运行中可能遇到的雷击或开关切换瞬变造成的电压或电流浪涌,评价电子电气设备对雷击浪涌的抗扰度水平,标准要求受试设备(eut)要在规定的带电(dc或ac供电电源)工作状态下,用能产生1.2/50us开路电压波和8/20us短路电流波的组合波信号发生器进行雷击浪涌抗扰度试验,以检验被测设备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抗干扰能力;

2、授权公告号为cn217879471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汽车电子抗扰度设备校准组件及装置,其说明书有益效果段记载了“通过设置的测试机构和限位机构,拉动支撑件能够将支撑件从电磁屏蔽箱中拉出,能够增加操作空间,利于工作人员操作,拧松第一固定螺栓后移动滑座能够调整固定框的高度,从而能够调节电子抗扰度设备探头的位置,利于使用;过设置的防护机构,防护机构中的伸入部用于电子抗扰度设备的探头伸入电磁屏蔽箱内,而防护部能够对探头的导线进行防护,能够提高电磁屏蔽箱的电磁屏蔽效果,减少外界信号对测试结果的影响,从而能够提高校准的精度”,但其在进行检测校准作业中不方便灵活移动放置位置相关连接线路容易交叉缠绕,并且其在检测校准结束后表面的控制面板直接暴露在外容易误触碰或者表面附着灰尘亦或者撒上水渍,影响检测校准装置下一次的正常使用,另外其检测校准过程中内部原件负载过大容易产生入热量,热量聚集在外壳内容易影响电子原件的正常使用,因此都会配备风机,为了避免风机将外界空气中的灰尘和杂质一同带入到外壳内再一次影响电子原件的正常使用,会在进风口处安装滤网,滤网虽然能够拦截灰尘和杂质,但会使得灰尘和杂质封堵残留在滤网的滤孔中,部分甚至完全堵塞滤孔,降低滤网过滤效果,因此需要定期清洁表面灰尘和杂质,存在使用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汽车电子抗扰度设备校准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技术问题。

2、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汽车电子抗扰度设备校准装置,包括雷击浪涌发生器,所述雷击浪涌发生器内开设有安装腔,所述雷击浪涌发生器一侧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处设置有风机,所述雷击浪涌发生器的下底四个边角处均安装万向轮,所述进风口处设置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内腔壁中嵌入安装进风滤网,所述安装腔内升降设置有两个第一齿条以及四个第二齿条,两个所述第一齿条同向一侧均安装滑条,两个所述滑条之间固定安装防护挡板,所述防护挡板升降滑动设置在雷击浪涌发生器前端的控制面板处,四个所述第二齿条的底端共同垂直固定安装挤压底座,所述安装腔内还设置有两个传动杆,两个所述传动杆同向一端均与安装框内侧壁转动安装。

4、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风机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进风口的两相对内侧壁上,且所述风机的输入端与进风口位置相对设置,所述风机的输出端与安装腔连通设置,所述安装腔贯穿雷击浪涌发生器前端的控制面板开设有排风口,所述排风口内嵌入固定安装排风滤网,所述雷击浪涌发生器前端的控制面板处固定安装连接插座,所述连接插座的正面开设有连接插腔,所述连接插腔的两相对内侧壁之间均开设有滑槽。

5、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雷击浪涌发生器的顶端转动设置手轮,所述手轮的底端固定套装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嵌入转动安装在雷击浪涌发生器外侧壁与安装腔之间的内壁中,所述手轮的顶端垂直转动安装握把,所述雷击浪涌发生器的顶端垂直固定安装两个扶手,两个所述扶手表面光滑且两相对边角处均做倒圆角处理。

6、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大蜗杆和小蜗杆,所述小蜗杆固定连接在大蜗杆的顶端,所述大蜗杆一侧啮合安装大蜗轮,所述大蜗轮两侧圆心位置均固定安装第一齿轮,两个所述第一齿轮的外环壁均啮合安装第一齿条,所述小蜗杆一侧啮合安装两个小蜗轮,两个所述小蜗轮两侧圆心位置均固定安装第二齿轮,四个所述第二齿轮的外环壁均啮合安装第二齿条,所述挤压底座的顶端四个边角处均垂直固定安装限位杆,所述雷击浪涌发生器的下底四个边角处均贯穿安装腔开设限位孔,四个所述限位杆分别相适配的滑动插入对应的限位孔内。

7、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小蜗轮规格一致且关于小蜗杆呈中心对称分布,所述挤压底座设置在雷击浪涌发生器的下方,且与四个万向轮高度平齐设计,所述大蜗杆的顶端与手轮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小蜗杆的底端转动安装在安装腔的下腔底,所述大蜗轮、两个第一齿轮、两个小蜗轮以及四个第二齿轮均转动安装在安装腔内,两个所述第一齿条以及四个第二齿条均升降滑动安装在安装腔内。

8、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护挡板与连接插腔相适配设计,两个所述滑条与对应滑槽相适配设计,两个所述滑条与对应的第一齿条之间均垂直固定安装l型连接杆,两个所述l型连接杆分别贯穿对应滑槽的内槽壁且伸入至安装腔内,并最终垂直固定安装在对应第一齿条一侧底部位置,两个所述滑槽的同侧内槽壁均开设有限位条形槽,两个所述l型连接杆分别升降滑动贯穿对应的限位条形槽,且两个所述l型连接杆的宽度与对应限位条形槽的槽宽一致,所述防护挡板的底端固定安装一层橡胶垫,所述橡胶垫与防护挡板底部完全相适配设计,所述橡胶垫与连接插腔的下腔底相抵触设置。

9、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腔内安装有两个传动机构,两个所述传动机构均包括第一锥齿轮分别固定安装在位于同一侧两个第二齿轮同一侧圆心位置,两个所述第一锥齿轮一侧均啮合安装第二锥齿轮,两个所述第二锥齿轮相远离一侧均安装第一传动轮,所述安装框内侧壁底部两边角处均安装第二传动轮,所述传动杆的两端均固定安装传动环,两个所述传动环分别转动套装在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外环壁。

10、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第一传动轮与对应第二锥齿轮之间固定安装固定杆,两个所述第二传动轮与安装框之间均垂直固定安装直角固定件。

11、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框两侧贯穿开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的腔口处嵌入固定安装进风滤网,所述安装口的两相对内侧壁之间固定安装挡水斜板,所述安装框与进风口所在的雷击浪涌发生器端部之间安装有波纹橡胶方形管,所述进风口通过波纹橡胶方形管与安装口内腔相连通设置。

12、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口的内腔下底贯穿安装框下底开设有条形排水槽,所述条形排水槽与挡水斜板位置相对设置,所述进风滤网与安装口相适配设计,且与安装框的外侧壁相平齐设计。

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4、首先,在雷击浪涌发生器的底部安装万向轮方便其灵活移动调整转向,使得其相关连接插头插入和拔出更加方便快捷,相关连接线路也不易相互缠绕打结,其次为了使得日常放置的雷击浪涌发生器稳定性良好不易随意移动甚至从高处掉落,在雷击浪涌发生器的底部安装一个能够升降活动的挤压底座,通过挤压底座与地面相抵触从而增大雷击浪涌发生器与地面之间的滑动摩擦阻力,进而确保雷击浪涌发生器摆放平稳不易移动,与此同时在雷击浪涌发生器前端控制面板处设置一个能够升降活动的防护挡板,在进行检测校准实验时,防护挡板向上移动打开不会影响正常操作控制面板并观察相关参数,而在日常放置时,防护挡板刚好位于雷击浪涌发生器前端控制面板处,避免误触碰或者表面附着灰尘亦或者撒上水渍等情况的出现,从而方便实用;

15、最后,在雷击浪涌发生器进风口处设置进风滤网,进风滤网安装在安装框内,安装框通过传动机构与对应第二齿轮连接,最终实现安装框往复摆动,进而将原本藏匿拦截在网孔内的灰尘和杂质抖落,最为关键的是,本发明是将进风滤网摆动这一动作与防护挡板的升降以及挤压底座的升降联系在一起,最终实现的效果是,当需要进行检测校准实验时,防护挡板以及挤压底座同步抬升,而安装框也就是过滤网往复多次摆动,当日常放置储存时,防护挡板以及挤压底座同步下降,而安装框也就是过滤网再一次往复多次摆动,在这两次往复摆动过程中,过滤网都会多次摆动,将正常通风散热过程中堵塞在网孔中的灰尘和杂质抖搂下来,起到自动清洁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