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动距离计算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6334134发布日期:2023-12-12 23:56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一种运动距离计算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运动距离计算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目前,手机运动类软件越来越受人们的喜爱。这些运动类软件在室内跑步机模式下,大都是通过运动步数来估算运动距离。比如,以智能手环为例,在室内跑步机模式下,智能手环会通过统计用户手臂摆动的次数来估算用户的步数,并将用户对应的步长与该步数的乘积作为用户的运动距离。

2、然而,现阶段,通常将用户输入的身高与预设系数的乘积作为用户对应的步长。其中,预设系数仅与用户穿戴的设备相关,属于固定参数。因此,在穿戴的设备固定的情况下,身高相同的用户对应的步长也就固定了。然而,由于用户的个人习惯和运动状态不同,即使是同样身高的人,其对应的步长也可能是不同的,甚至同一个人两次运动所对应的步长也可能不同。该种步长计算方式仅根据用户的身高来计算步长,可能会使得步长估计存在较大的误差,进而不利于提高运动距离估计的准确性。

3、综上,目前亟需一种运动距离计算方法,用以提高运动距离计算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运动距离计算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以提高运动距离计算的准确度。

2、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运动距离的计算方法,包括:

3、首先根据用户在运动期间内的加速度信息,确定用户在运动期间内的各个有效步伐,然后根据用户的身高、步频和加速度方差,确定各个有效步伐中的每个有效步伐对应的步长,最后综合各个有效步伐对应的步长,确定用户在运动期间内的运动距离。

4、在上述设计中,通过结合用户身高、步频和加速度方差这三个信息,综合确定用户每一个有效步伐的步长,相比于现有技术仅考虑用户身高来确定步长的方式来说,所使用的信息更为全面,从而所确定的步长也就更为准确,进而也就能提高基于该步长所确定的运动距离的准确性。

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加速度信息包括n个采样点和n个采样点中的每个采样点的加速度,n为正整数。根据用户在运动期间内的加速度信息,本发明可确定用户在运动期间内的各个有效步伐,具体步骤包括:依次检测所述n个采样点中的每个采样点,针对于当前检测的采样点,在其两侧附近共取t个采样点,将当前采样点的加速度和附近t个采样点的加速度相比较,判断当前采样点是否为波峰或者波谷;其中,t为大于2的正整数;将n个采样点中每相邻的一对波峰和波谷作为一个初始步伐;对初始步伐进行异常检测,并将检测通过的初始步伐作为一个有效步伐。

6、在上述设计中,通过当前采样点加速度与附近采样点加速度相比较的方式,来判断波峰和波谷,进而判断用户的步伐,相比于现有技术仅靠斜率判断峰值的方式来说,减少了误判的概率。

7、进一步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初始步伐对应的加速度信息范围满足如下条件中的至少一项:所述对应采样点为波峰时,所述初始步伐对应的加速度信息范围从此波峰开始和后一个波峰结束;所述对应采样点为波谷时,所述初始步伐对应的加速度信息范围从此波谷开始和后一个波谷结束。

8、在上述设计中,本发明选其中的一种边界条件来确定初始步伐对应的加速度信息范围,上述两个选择,使得初始步伐判断过程更加方便。

9、进一步可能的设计中,对初始步伐进行异常检测,将检测通过的初始步伐作为一个有效步伐,包括:确定初始步伐包含的采样点数量,当数量位于预设范围内,则确定初始步伐为有效步伐。

10、在上述设计中,通过检测初始步伐包含的采样点数量的方式,可避免特殊动作引起的异常值,使得检测结果更准确。

1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用户的身高、步频和加速度方差,按照如下公式,确定每一有效步伐对应的步长:

12、sli=h(a·fi+b·vari+c)+d

13、其中,sli为第i步时的步长,i为正整数,h为用户的身高,fi为第i步时的步频,vari为第i步时的加速度变化;a、b、c、d为对应方法的预设系数。

14、在上述设计中,通过考虑用户的身高、步频和加速度方差这三个信息,综合确定用户每一个有效步伐的步长,相比于现有技术仅考虑用户身高来确定步长的方式来说,所使用的信息更为全面,从而所确定的步长也就更为准确,进而也就能提高基于该步长所确定的运动距离的准确性。

1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步频根据如下公式计算得到:其中,fs为采样频率,qi为第i步内包含的采样点数。

16、在上述设计中,通过考虑用户的步频信息,而步频能反映用户的运动状态,故步长距离计算更加准确。

17、在上述设计中,加速度方差根据如下公式计算得到:其中,ar代表第i步内第r个采样点的加速度,r的取值范围为1~qi,代表第i步内的平均加速度。

18、在上述设计中,通过考虑用户的加速度方差信息,而加速度方差能反映用户的运动状态,故步长距离计算更加准确。

19、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运动距离的计算装置,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根据用户在运动期间内的加速度信息,确定用户在运动期间内的各个有效步伐;计算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的身高、步频和加速度方差,确定各个有效步伐中的每个有效步伐对应的步长;输出模块,综合各个有效步伐对应的步长,确定用户在运动期间内的运动距离。

2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获取模块,具体用于获取加速度信息包括n个采样点和n个采样点中的每个采样点的加速度,n为正整数;首先,依次检测所述n个采样点中的每个采样点,针对于当前检测的采样点,并且在其两侧附近共取t个采样点,t为大于2的正整数,将当前采样点的加速度和附近t个采样点的加速度相比较,判断当前采样点是否为波峰或者波谷;之后,将n个采样点中每相邻的一对波峰和波谷作为一个初始步伐;最后,对初始步伐进行异常检测,并将检测通过的初始步伐作为一个有效步伐。

21、进一步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初始步伐对应的加速度信息范围满足如下条件中的至少一项:所述对应采样点为波峰时,所述初始步伐对应的加速度信息范围从此波峰开始和后一个波峰结束;所述对应采样点为波谷时,所述初始步伐对应的加速度信息范围从此波谷开始和后一个波谷结束。

22、进一步地,对初始步伐进行异常检测,将检测通过的初始步伐作为一个有效步伐,包括:确定初始步伐包含的采样点数量,当数量位于预设范围内,则确定初始步伐为有效步伐。

23、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计算模块,具体用于根据用户的身高、步频和加速度方差,按照公式sli=h(a·fi+b·vari+c)+d,确定每一有效步伐对应的步长;其中,sli为第i步时的步长,i为正整数,h为用户的身高,fi为第i步时的步频,vari为第i步时的加速度变化;a、b、c、d为对应装置的预设系数。步频根据如下公式计算得到:其中,fs为采样频率,qi为第i步内包含的采样点数。加速度方差根据如下公式计算得到:其中,ar代表第i步内第r个采样点的加速度,r的取值范围为1~qi,代表第i步内的平均加速度。

24、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输出模块,具体用于综合各个有效步伐对应的步长,确定用户在运动期间内的运动距离。

25、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至少一个存储器,其中,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运动距离计算方法。

26、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可由计算设备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当程序在计算设备上运行时,使得计算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运动距离计算方法。

27、本技术的这些方面(即第一~第四方面)或其他方面在以下实施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