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新能源电池的碰撞实验检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79055发布日期:2023-11-09 22:03阅读:36来源:国知局
用于新能源电池的碰撞实验检测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电池检测机械领域,特别是用于新能源电池的碰撞实验检测机。


背景技术:

1、由于锂电池具有续航里程长、充放电周期长、使用寿命长的特点。锂电池越来越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上。在锂电池作为汽车动力源时,由于使用时的外部环境的影响,锂电池必须具备一定的抗冲击能力,才能够平稳安全的运行,在汽车受到撞击时,不至于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在新能源电池生产过程中,有必要对其抗冲击性能检测。

2、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16296911a的专利,公开了公开了一种氢燃料电池冲击检测设备,涉及氢燃料电池检测技术领域,包括输送架,所述输送架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架,输送架内设有输送带,输送带的内部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输送辊,输送辊与输送架转动连接,输送带上放置有多个电池组件;所述输送带的上设有竖向撞击组件,输送带的一侧设有水平撞击组件;水平撞击组件包括固定设置于输送架一侧的侧固定板,侧固定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柱,侧固定板的底端固定连接驱动电机。

3、上述现有技术中,能够对电池实现两个方向的撞击测试。但是,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在汽车受到撞击时,撞击的情况比较复杂,比如追尾之后再次被追尾,汽车就会收到两次不同的撞击,两次撞击的力并不相同。亦或者汽车追尾之后,横向再次主动撞击到其他的障碍物,两次撞击的力度在不同方向上的力也不相同。上述现有技术在撞击实验时,始终在一个方向上恒力撞击,并没有办法模拟撞击方向不同撞击力度不同的实际情况,与实际使用过程中的撞击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这样就会使得实验结果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情况,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用于新能源电池的碰撞实验检测机,解决现有技术中碰撞力无法改变,无法真实模拟实际使用过程中碰撞现象,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2、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用于新能源电池的碰撞实验检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所述的支撑板水平放置;

3、外桶,所述的外桶固定安装在所述的支撑板的上方,所述的外桶内部套装有内桶,所述的内桶与所述的外桶之间有间隔,所述的内桶与所述的外桶之间的间隔内安装有连接桶;

4、安装板,所述的安装板可拆卸安装在所述的内桶的上端,所述的安装板上端开设有电池安装腔;

5、水平碰撞单元,所述的水平碰撞单元沿所述的连接桶上周均布多个;

6、垂直碰撞单元,所述的垂直碰撞单元包括第二碰撞板,所述的第二碰撞板上下滑动连接在所述的安装板上方,所述的第二碰撞板与所述的水平碰撞单元通过第一驱动模块相连;

7、所述的水平碰撞单元包括:第一碰撞板,所述的第一碰撞板沿所述的连接桶的径向滑动连接在所述的连接桶上;

8、第二驱动模块,所述的第二驱动模块设置多个且与所述的第一碰撞板一一对应,所述的第二驱动模块驱动所述的第一碰撞板每次做往复移动时速度均不同,且第二驱动模块使得不同位置的第一碰撞板的移动速度不同。

9、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驱动模块包括:

10、连接杆,所述的连接杆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的连接杆固定安装在所述的支撑板上且分别位于所述的外桶的两侧;两个连接杆的上端共同连接有一个水平的支杆;

11、伸缩杆,所述的伸缩杆伸缩方向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的伸缩杆固定安装在所述的支杆的下端;所述的第二碰撞板固定安装在所述的伸缩杆的伸缩轴的一端;

12、第一绳索,所述的第一绳索的一端固定在其中一个所述的第一碰撞板上,所述的第一绳索的另一端经第一定滑轮换向之后固定安装在所述的第二碰撞板的上端面。

13、进一步的,所述的水平碰撞单元沿所述的连接桶上圆周均布两个或四个;当水平碰撞单元设为两个时,两个水平碰撞单元的第一碰撞板与电池的一对侧面分别一一对应;当水平碰撞单元设为四个时,四个水平碰撞单元的第一碰撞板与电池的两对侧面分别一一对应。

14、进一步的,所述的外桶、连接桶以及内桶的轴线同轴且沿轴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的外桶、连接桶以及内桶的底部平齐,且外桶、连接桶以及内桶的底部与所述的支撑板的顶面之间有间隔;

15、所述的外桶与所述的支撑板之间通过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的外桶与连接桶之间以及连接桶与内桶之间均过盈配合连接。

16、进一步的,所述的连接桶的上端面上开设有多个与所述的第一碰撞板一一对应的安装槽,所述的安装槽上端贯穿所述的连接桶的上端面,所述的安装槽的底部开设有t型导向槽,所述的t型导向槽沿所述的连接桶的径向,所述的t型导向槽内滑动连接有t型导向块,所述的t型导向块与所述的第一碰撞板之间固定连接。

17、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驱动模块包括:

18、滑动变阻通电线圈,所述的滑动变阻通电线圈固定安装在所述的内桶上且与所述的第一碰撞板一一对应,所述的滑动变阻通电线圈的轴线沿所述的内桶的径向方向布置;所述的滑动变阻通电线圈上靠近内桶轴线的位置设置有滑动接头;

19、第二电池仓,所述的第二电池仓安装在所述的内桶上且与所述的滑动变阻通电线圈对应设置;

20、恒电通电线圈,所述的恒电通电线圈固定安装在所述的外桶上,所述的恒电通电线圈的轴线与所述的滑动变阻通电线圈的轴线同轴设置;

21、第一永磁铁,所述的恒电通电线圈固定安装在所述的第一碰撞板的下端,所述的滑动变阻通电线圈与恒电通电线圈通电均产生磁性且滑动变阻通电线圈与恒电通电线圈通电后产生的磁极方向相同,所述的第一永磁铁位于所述的滑动变阻通电线圈与所述的恒电通电线圈之间且与所述的滑动变阻通电线圈和恒电通电线圈之间配合;

22、第一电池仓,所述的第一电池仓固定安装在所述的外桶内且与所述的恒电通电线圈对应;

23、所述的第一电池仓与所述的第二电池仓内均安装有两组电源,两组电源分别包括一个第一导电片和一个第二导电片,两组电源的第一导电片或者第二导电片与对应的恒电通电线圈以及滑动变阻通电线圈相连时,两组电源使得流过恒电通电线圈以及滑动变阻通电线圈的电流方向相反;

24、第一驱动单元,所述的第一驱动单元安装在所述的内桶上,第一驱动单元与所述的滑动接头相连,第一驱动单元驱动所述的滑动接头沿所述的滑动变阻通电线圈的轴线方向移动,从而改变滑动变阻通电线圈中通入电流的大小,最终改变滑动变阻通电线圈的磁性大小;

25、第二驱动单元,所述的第二驱动单元滑动安装在所述的连接桶上且位于所述的恒电通电线圈与滑动变阻通电线圈之间,第二驱动单元驱动所述的恒电通电线圈与所述的滑动变阻通电线圈内的电流的方向发生改变。

26、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驱动单元包括:

27、偏心轮,所述的内桶的上端面上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的偏心轮安装在所述的环形槽内;

28、竖轴,所述的竖轴与所述的偏心轮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的竖轴与所述的内桶的轴线同轴,所述的偏心轮的轴线与所述的竖轴的轴线沿内桶的径向错开;所述的竖轴的下端贯穿所述的内桶且位于所述的支撑板与内桶之间;

29、滑动杆,所述的滑动杆沿所述的内桶的径向设置且与所述的内桶之间滑动连接,所述的滑动杆与所述的滑动接头固定连接,所述的滑动杆靠近所述的内桶的轴线一侧的一端位于所述的环形槽内且与所述的偏心轮抵接,所述的滑动杆上套装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的滑动接头上,所述的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的内桶上;

30、第一子驱动单元,所述的第一子驱动单元安装在所述的第一碰撞板与竖轴之间,当第一碰撞板往复移动时,第一碰撞板经所述的第一子驱动单元驱动所述的竖轴旋转。

31、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驱动单元包括:

32、推块,所述的推块设置为两个且分别位于同一个t型导向槽靠近t型导向槽两端的位置,所述的推块位于所述的t型导向槽内且与所述的t型导向槽之间滑动连接;

33、l型推杆,所述的l型推杆设置为两个且与所述的推块一一对应,所述的l型推杆与所述的推块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的l型推杆包括水平的杆与竖直的杆,所述的l型推杆的水平的杆的一端与所述的推块固定连接;

34、所述的第一电池仓和第二电池仓上均开设有径向让位槽,所述的l型推杆的水平的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的t型导向槽的侧壁并位于对应侧的让位槽内;所述的第一电池仓与所述的第二电池仓内均安装有两组电源e,

35、横杆,所述的横杆固定在同一个t型导向槽上的两个l型推杆之间且横杆与连接桶之间滑动连接;

36、安装块,所述的安装块设置为两个且与同一个t型导向槽内的l型推杆一一对应,所述的安装块固定安装在所述的l型推杆远离连接桶的轴线的一端;每个安装块的上下两端均固定安装有一个第三导电片,所述的第三导电片在所述的安装块上沿所述的连接桶的径向方向水平错开;所述的安装块沿t型导向槽移动时,会使得上方的第三导电片与对应的第一导电片相连或下方的第三导电片与第二导电片相连。

37、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子驱动单元包括:

38、竖槽,所述的竖槽设置为两个且分别开设在所述的连接杆上;

39、滑块,所述的滑块设置为两个且与所述的竖槽一一对应,所述的滑块滑动连接在对应的竖槽上;

40、第二绳索,所述的第二绳索设置为两个且与所述的滑块一一对应,所述的第二绳索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的第一碰撞板上,所述的第二绳索的另一端经第二定滑轮换向之后固定安装在滑块上;

41、圆形轮,所述的圆形轮固定安装在所述的竖轴的下端,所述的圆形轮与所述的竖轴同轴设置;

42、径向杆,所述的径向杆设置多个且沿所述的圆形轮的径向设置,所述的径向杆与所述的第二碰撞板固定连接;

43、套筒,所述的套筒与所述的竖轴同轴设置,所述的套筒套装在所述的竖轴的外侧,所述的竖轴与所述的套筒之间有间隔,所述的套筒固定在所述的内桶的下端,所述的套筒位于所述的内桶与所述的圆形轮之间;

44、双向永磁铁,所述的双向永磁铁设置多个且与所述的径向杆一一对应,所述的双向永磁铁固定安装在所述的竖轴的外侧,所述的双向永磁铁由两块弧形磁铁组合而成,两块弧形磁铁相互靠近的一端的磁性相同;

45、第二永磁铁,所述的第二永磁铁设置多个且与所述的双向永磁铁一一对应;

46、转动斜杆,每个所述的滑块上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支架,所述的转动斜杆设置两个且与所述的滑块一一对应,所述的转动斜杆分别固定安装在对应的安装支架的末端;所述的转动斜杆的倾斜与所述的径向杆接触会使得所述的竖轴旋转,所述的第二永磁铁与所述的竖轴旋转方向相同的磁极与双向永磁铁靠近外侧的磁极相同。

47、本装置具有以下好处:

48、1、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碰撞板与第二碰撞板,可以对电池同时实现不同方向的撞击,能够准确的测试电池的撞击寿命。

49、2、本发明可以实现通过对恒电通电线圈与滑动变阻通电线圈滑动变阻通电线圈上的电流方向同时发生改变。从而可以改变恒电通电线圈与滑动变阻通电线圈的磁场方向,这样就可以使得靠近第一碰撞板能够沿连接桶的径向往复移动。能够实现自动检测,提高了检测效率。

50、3、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驱动单元驱动所述的滑动接头沿所述的滑动变阻通电线圈的轴线方向移动,从而改变滑动变阻通电线圈中通入电流的大小,最终改变滑动变阻通电线圈的磁性大小。即:当偏心轮转动一定角度之后,由于,偏心轮与所述的连接桶不同轴,所以,偏心轮外缘面与所述的连接桶的轴线的距离并不相同。由于处于不同位置的滑动杆与所述的偏心轮的外缘面接触,所以偏心轮使得滑动杆距离所述的连接桶的轴线的距离不同,所以,滑动接头会处于滑动变阻通电线圈上不同的位置,这样就可以改变滑动接头的导线的长度,从而改变通过滑动变阻通电线圈上电流的大小。这样就能改变第一碰撞板移动时受到的力的大小,最终改变第一碰撞板撞击电池时的力的大小。

51、4、本发明在自动碰撞实验过程中,能够使得碰撞模拟实验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当偏心轮转动一定角度时,在第一弹簧于偏心轮的作用下,会使得不同位置的滑动变阻通电线圈上的滑动接头进行滑动,使得滑动变阻通电线圈的通电导向长度发生增大或减小。这样就可以改变滑动接头的导线的长度,从而改变通过滑动变阻通电线圈上电流的大小。这样就能改变第一碰撞板下一次移动时受到的力的大小,最终改变下一次第一碰撞板撞击电池时的力的大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