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装箱缺陷检测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36311811发布日期:2023-12-07 15:47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装箱缺陷检测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集装箱检测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集装箱缺陷检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1、集装箱是能装载包装或无包装货物进行运输,并便于用机械设备进行装卸搬运的一种成组工具。

2、相关技术中,集装箱焊接完成后,通常需要人员在集装箱外,对集装箱上是否存在未焊接好的缝隙进行检查,若集装箱上存在未焊接好的缝隙,则进行手写登记,并电话反馈至问题岗位,从而方便后续对集装箱上的缝隙进行补焊。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人员检查集装箱上未焊接好的缝隙时,需要人员仔细观察集装箱上焊接过的部位,检查到有缝隙时,还需要对缝隙的大致情况,例如对缝隙的位置进行手写登记,登记后再继续进行检查,导致对集装箱上缺陷的检测效率低,还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对集装箱上缺陷的检测效率,本技术提供一种集装箱缺陷检测方法及系统。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集装箱缺陷检测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集装箱缺陷检测方法,包括:

4、获取集装箱检测触发信息;

5、根据集装箱检测触发信息控制预设的检测装置进入待检测集装箱内,并获取集装箱关闭信息;

6、根据集装箱关闭信息控制待检测集装箱关闭,并控制预设的检测灯照射待检测集装箱;

7、获取检测装置于待检测集装箱内的集装箱视频检测信息;

8、对集装箱视频检测信息对应的每一帧图像进行分析,以判断是否存在光线特征信息;

9、若不存在,则继续对下一待检测集装箱进行检测;

10、若存在,则获取光线位置信息,根据光线位置信息进行分析确定缺陷位置信息。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集装箱检测触发信息进行检测,从而根据集装箱检测触发信息控制检测装置进入待检测集装箱内,并对集装箱关闭信息进行检测,从而控制待检测集装箱关闭,并使检测灯照射待检测集装箱,以控制检测装置获取集装箱视频检测信息,从而根据集装箱视频检测信息判断是否存在光线特征信息,若存在,则对光线位置信息进行检测,并根据光线位置信息确定缺陷位置信息,进而提高对集装箱上缺陷的检测效率。

12、可选的,还包括在待检测集装箱关闭前,对待检测集装箱的处理方法,具体方法包括:

13、根据集装箱关闭信息控制预设的胶体释放装置启动并进入待检测集装箱内;

14、获取待检测集装箱的集装箱尺寸信息;

15、根据集装箱尺寸信息和预设的释放时间信息进行分析以确定释放功率信息;

16、根据释放功率信息对应的释放功率和释放时间信息对应的释放时间控制胶体释放装置于待检测集装箱内释放胶体。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集装箱关闭信息控制胶体释放装置进入待检测集装箱内,从而对集装箱尺寸信息进行检测,根据集装箱尺寸信息和释放时间信息确定释放功率信息,从而控制胶体释放装置以释放功率信息和释放时间信息在待检测集装箱内释放胶体,从而使通过缺陷位置进入集装箱内的光线更加明显,进而提高缺陷位置确定的精确性。

18、可选的,控制胶体释放装置于待检测集装箱内释放胶体的方法包括:

19、获取待检测集装箱的焊缝位置信息;

20、控制胶体释放装置对焊缝位置信息对应的焊缝位置释放胶体;

21、获取焊缝长度信息;

22、计算焊缝长度信息与释放时间信息之间的商,并将计算得到的商定义为装置移动速度信息;

23、控制胶体释放装置以装置移动速度信息对应的移动速度沿焊缝位置信息对应的焊缝位置移动并释放胶体。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焊缝位置信息进行检测,从而控制胶体释放装置沿焊缝位置信息释放胶体,并对焊缝长度信息进行检测,计算焊缝长度信息与释放时间信息之间的商得到装置移动速度信息,从而在释放时间信息内,使胶体释放装置对全部焊缝位置信息进行释放胶体,从而使胶体清洗焊缝位置,尽量避免尘土堵塞焊缝导致光照无法进入集装箱内,进而提高缺陷位置确定的准确性。

25、可选的,获取光线位置信息的方法包括:

26、获取待检测集装箱内胶体的光路信息;

27、根据光路信息和预设的集装箱侧信息进行分析确定光路两端落点侧信息;

28、获取与光路两端落点侧信息对应的光路两端落点中心信息;

29、根据光路两端落点中心信息以及与光路两端落点中心信息对应的光路两端落点侧信息进行分析,以确定光路两端落点中心信息于光路两端落点侧信息上的光线位置信息。

3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光路信息进行检测,从而根据光路信息和集装箱侧信息确定光路两端落点侧信息,再对光路两端落点中心信息进行检测,从而根据光路两端落点中心信息和光路两端落点侧信息确定光线位置信息,进而提高光线位置信息获取的方便性。

31、可选的,根据光线位置信息进行分析确定缺陷位置信息的方法包括:

32、根据光路两端落点侧信息以获取第一光路宽度信息和第二光路宽度信息;

33、判断第一光路宽度信息是否大于第二光路宽度信息;

34、若大于,则调用第二光路宽度信息对应的光路落点侧信息生成第一缺陷侧信息,并调用第一缺陷侧信息的光线位置信息以生成缺陷位置信息;

35、若不大于,则调用第一光路宽度信息对应的光路落点侧信息生成第一缺陷侧信息,并调用第一缺陷侧信息的光线位置信息以生成缺陷位置信息。

3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光路两端落点测信息的第一光路宽度信息和第二光路宽度信息进行检测,从而判断第一光路宽度信息是否大于第二光路宽度信息,在第一光路宽度信息大于第二光路宽度信息时,调用第二光路宽度信息对应的光路落点侧信息生成第一缺陷侧信息,并调用第一缺陷侧信息的光线位置信息以生成缺陷位置信息;在第一光路宽度信息不大于第二光路宽度信息时,调用第一光路宽度信息对应的光路落点侧信息生成第一缺陷侧信息,并调用第一缺陷侧信息的光线位置信息以生成缺陷位置信息,进而提高缺陷位置信息确定的方便性。

37、可选的,根据光线位置信息进行分析确定缺陷位置信息的方法包括:

38、根据光路两端落点侧信息以获取落点侧检测灯信息;

39、控制落点侧检测灯信息对应的一侧检测灯关闭;

40、获取光路变化信息;

41、判断光路变化信息是否与光路信息相同;

42、若不相同,则调用落点侧检测灯信息对应的关闭检测灯所在的光路两端落点侧信息生成第二缺陷侧信息,并调用第二缺陷侧信息的光线位置信息以生成缺陷位置信息;

43、若相同,则调用落点侧检测灯信息对应的未关闭检测灯所在的光路两端落点侧信息生成第二缺陷侧信息,并调用第二缺陷侧信息的光线位置信息以生成缺陷位置信息。

4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落点测检测灯信息进行检测,从而控制一侧的落点测检测灯信息关闭,再对光路变化信息进行检测,判断光路变化信息是否与光路信息相同,若不相同,则调用落点侧检测灯信息中关闭检测灯所在的光路两端落点侧信息生成第二缺陷侧信息,并调用第二缺陷侧信息的光线位置信息以生成缺陷位置信息;若相同,则调用落点侧检测灯信息中未关闭检测灯所在的光路两端落点侧信息生成第二缺陷侧信息,并调用第二缺陷侧信息的光线位置信息以生成缺陷位置信息,进而提高缺陷位置信息获取的方便性。

45、可选的,根据光线位置信息进行分析确定缺陷位置信息的方法包括:

46、根据光路两端落点侧信息以获取两端检测灯信息;

47、根据预设的转动方式信息控制两端检测灯信息对应的一侧检测灯转动;

48、获取两端落点变化位置信息;

49、判断光线位置信息是否与两端落点变化位置信息相同;

50、若相同,则调用两端检测灯信息对应的未转动检测灯所在的光路两端落点侧信息生成第三缺陷侧信息,并调用第三缺陷侧信息对应的光线位置信息以生成缺陷位置信息;

51、若不相同,则获取光线位置信息与两端落点变化位置信息相同的第三缺陷侧信息,并调用第三缺陷侧信息对应的光线位置信息以生成缺陷位置信息。

5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两端检测灯信息进行检测,从而根据转动方式信息控制一侧的两端检测灯信息转动,从而对两端落点变化位置信息进行检测,在两端落点变化位置信息与光线位置信息相同时,调用两端检测灯信息中未转动检测灯所在的光路两端落点侧信息生成第三缺陷侧信息,并调用第三缺陷侧信息对应的光线位置信息以生成缺陷位置信息;在两端落点变化位置信息与光线位置信息不相同时,对光线位置信息与两端落点变化位置信息相同的第三缺陷侧信息进行检测,并调用第三缺陷侧信息对应的光线位置信息以生成缺陷位置信息,进而提高缺陷位置信息确定的方便性。

53、可选的,还包括对缺陷位置信息的补焊方法,具体方法包括:

54、对缺陷位置信息对应的缺陷位置进行分析,以确定外侧缺陷位置信息;

55、获取缺陷位置信息对应的第一缺陷宽度信息以及外侧缺陷位置信息对应的第二缺陷宽度信息;

56、判断第一缺陷宽度信息是否大于第二缺陷宽度信息;

57、若大于,则将缺陷位置信息定义为补焊位置信息,并控制预设的补焊装置对补焊位置信息进行补焊;

58、若不大于,则将外侧缺陷位置信息定义为补焊位置信息,并控制预设的补焊装置对补焊位置信息进行补焊。

5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缺陷位置信息确定外侧缺陷位置信息,对第一缺陷宽度信息和第二缺陷宽度信息进行检测,从而在第一缺陷宽度信息大于第二缺陷宽度信息时,将缺陷位置信息定义为补焊位置信息,并控制补焊装置对补焊位置信息进行补焊;在第一缺陷宽度信息不大于第二缺陷宽度信息时,将外侧缺陷位置信息定义为补焊位置信息,并控制补焊装置对补焊位置信息进行补焊,进而提高对缺陷位置补焊的方便性。

60、可选的,控制预设的补焊装置对补焊位置信息进行补焊的方法包括:

61、获取待检测集装箱每一侧的缺陷数量信息;

62、对缺陷数量信息对应的数量从大到小进行对比排序,以生成补焊侧顺序信息;

63、控制补焊装置以补焊侧顺序信息对应的补焊侧顺序移动;

64、获取补焊侧顺序信息对应补焊侧的补焊尺寸信息;

65、对补焊尺寸信息对应的尺寸从大到小进行对比排序,以生成补焊缺陷顺序信息;

66、控制补焊装置以补焊缺陷顺序信息对应的补焊顺序对补焊位置信息进行补焊。

6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缺陷数量信息进行检测,并对缺陷数量信息进行从大到小的排序以得到补焊侧顺序信息,从而控制补焊装置按照补焊侧顺序信息对应的补焊侧顺序对集装箱的每一侧进行补焊,对集装箱一侧的补焊尺寸信息进行检测,从而对补焊尺寸信息从大到小进行排序以得到补焊缺陷顺序信息,从而控制补焊装置以补焊缺陷顺序信息对补焊位置信息进行补焊,进而提高对缺陷位置补焊的效率。

68、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集装箱缺陷检测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9、一种集装箱缺陷检测系统,包括:

70、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集装箱检测触发信息、集装箱关闭信息、集装箱视频检测信息和光线位置信息;

71、存储器,用于存储如上述任一项的一种集装箱缺陷检测方法的程序;

72、处理器,存储器中的程序能够被处理器加载执行且实现如上述任一项的一种集装箱缺陷检测方法。

7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获取模块获取与集装箱缺陷检测相关的一系列数据,从而使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一种集装箱缺陷检测方法的程序,从而完成对集装箱缺陷的检测,进而提高对集装箱缺陷检测的效率。

74、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75、1.通过对集装箱检测触发信息进行检测,从而根据集装箱检测触发信息控制检测装置进入待检测集装箱内,并对集装箱关闭信息进行检测,从而控制待检测集装箱关闭,并使检测灯照射待检测集装箱,以控制检测装置获取集装箱视频检测信息,从而根据集装箱视频检测信息判断是否存在光线特征信息,若存在,则对光线位置信息进行检测,并根据光线位置信息确定缺陷位置信息,进而提高对集装箱上缺陷的检测效率;

76、2.通过集装箱关闭信息控制胶体释放装置进入待检测集装箱内,从而对集装箱尺寸信息进行检测,根据集装箱尺寸信息和释放时间信息确定释放功率信息,从而控制胶体释放装置以释放功率信息和释放时间信息在待检测集装箱内释放胶体,从而使通过缺陷位置进入集装箱内的光线更加明显,进而提高缺陷位置确定的精确性;

77、3.通过对焊缝位置信息进行检测,从而控制胶体释放装置沿焊缝位置信息释放胶体,并对焊缝长度信息进行检测,计算焊缝长度信息与释放时间信息之间的商得到装置移动速度信息,从而在释放时间信息内,使胶体释放装置对全部焊缝位置信息进行释放胶体,从而使胶体清洗焊缝位置,尽量避免尘土堵塞焊缝导致光照无法进入集装箱内,进而提高缺陷位置确定的准确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