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质量检测方法、装置、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7058514发布日期:2024-02-20 21:08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缆质量检测方法、装置、介质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电缆应用,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缆质量检测方法、装置、介质。


背景技术:

1、电缆是电能传输的主要载体,电缆的安全可靠是保障电力供应稳定性的基础。但是由于导体成本在整根电缆中所占的比例较高,目前市场上的电缆普遍存在着导体材质差以及横截面不足等问题。劣质的电缆不仅会降低电缆的载流量,而且可能会出现由于发热严重进而导致发生火灾的情况。因此,如何实现对电缆质量的检测显得尤为重要,而检测时一般截取一部分电缆的长度进行局部检测。

2、现有技术公开号为cn109142877b的文献提供一种电缆质量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检测方法通过获取施工现场正在使用的待检测电缆质量的电阻以及长度,通过计算当前正在使用的待检测电缆的电阻率,实现对施工现场的待检测电缆质量的检测。

3、相关技术中,该检测方法通过获取施工现场正在使用的待检测电缆质量的电阻以及长度,通过计算当前正在使用的待检测电缆的电阻率,实现对施工现场的待检测电缆质量的检测。

4、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虽然通过获取施工现场正在使用的待检测电缆质量的电阻以及长度可以实现对施工现场的待检测电缆质量的检测的效果,但是仍存在以下缺陷;该方法不能对电缆的截面积进行检测,且也不能对电缆的外部进行检测,电缆外皮的破损或裸露导体可能增加电击、触电和短路的风险,导致电阻率的检测结果不准确。

5、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电缆质量检测方法、装置、介质。


技术实现思路

1、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质量检测方法、装置、介质,解决了该方法不能对电缆的截面积进行检测,且也不能对电缆的外部进行检测,电缆外皮的破损或裸露导体可能增加电击、触电和短路的风险,导致电阻率的检测结果不准确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可以测算当前电缆本体内部导线的横截面积,且检测电缆本体的外皮是否有破损,防止检测结果不准确的技术效果。

3、2.技术方案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缆质量检测方法、装置、介质,包括动力机构、控制通信模块、存储器、移动结构和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

5、所述动力机构用于机器视觉相机和红外线温度探测器可以环形运动并对电缆本体的外侧进行检测,且用于为移动结构提供动力使用;

6、控制通信模块和存储器上下对称设置,所述控制通信模块和存储器之间电性连接,所述控制通信模块用于接收指令并执行,所述存储器用于将检测数据上传并存储备份,且所述控制通信模块和存储器在静止时分别用于扫描电缆本体的上半部和下半部;

7、所述检测机构还包括机器视觉相机和红外线温度探测器,所述机器视觉相机和红外线温度探测器为上下对称设置,所述机器视觉相机和红外线温度探测器与控制通信模块和存储器电性连接,所述机器视觉相机用于检测电缆本体的外皮是否破损,所述红外线温度探测器用于检测电缆本体外侧的破损位置温度,用于判断破损程度;

8、所述移动结构设置有四个,所述移动结构圆周分布在电缆本体的外侧,所述移动结构用于装置可以移动进行检测。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检测装置中的移动结构通过连接环架连接起来并固定,且移动结构位于电缆本体的外侧,移动滚轮与电缆本体接触,同时弹簧可以压缩,使得装置可以稳定固定,且防止随意移动,然后将固定环通过连接柱和安装螺套的配合固定,固定环则为两部分设置,可以通过紧固螺栓和一个盖板将两部分固定起来,便于拆卸安装,检测方便,随后可以启动动力机构,使得检测装置可以在电缆本体的外侧行走,并通过检测机器视觉相机和红外线温度探测器沿着环形轨迹来回对电缆本体的外表进行检测,检测电缆本体在通电时其外侧是否有破损,机器视觉相机可以检测可视破损,红外线温度探测器可以检测不可视破损,且检测出破损位置的温度,用于判断电缆本体外皮的破损程度,使得工作人员进行处理,而通过圈数计数器的设置可以计算出驱动齿轮的转动圈数,从而计算出检测装置行走的距离长度,进而通过检测后的计算公式计算出电缆本体内部导线的横截面积,从而判断电缆本体是否达标,检测完成后就可将装置拆卸,拆装方便,可用于长度较长的电缆本体以及长度较短的电缆本体,适用范围广泛。

10、作为本技术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动力机构还包括马达,所述马达的驱动端固定设置有传动连杆,所述传动连杆的外侧固定设置有驱动齿轮,所述传动连杆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联动皮带轮a,所述联动皮带轮a通过皮带与联动皮带轮b传动连接,所述联动皮带轮b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联动锥齿轮,所述联动皮带轮a和联动皮带轮b的同一端传动设置有侧支架,所述马达的底端固定设置有稳固支架,所述稳固支架的底端一侧固定设置有连接载架,所述控制通信模块和存储器分别固定设置于连接载架的顶端和底端,所述稳固支架的内侧顶端固定设置有圈数计数器,所述马达和圈数计数器与控制通信模块和存储器电性连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动力机构可以驱动移动结构带动装置在电缆本体的外侧进行移动,使用方便简单。

12、作为本技术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该检测装置还包括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一端面固定设置有多个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有安装螺套,所述安装螺套的一端转动设置有支板,所述支板的内侧固定设置有连接环架。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环设置为两部分,便于将其组装拆卸,使用方便。

14、作为本技术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检测机构还包括滑块,所述滑块上下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滑块的另一侧固定设置有往复转板,所述往复转板的外侧设置有不完全齿牙,所述往复转板的另一端面对称固定设置有延伸长板,所述机器视觉相机固定设置于上方所述延伸长板的底端,所述红外线温度探测器固定设置于下方所述延伸长板的顶端,所述滑块滑动设置于固定环的一端面内侧。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检测机器视觉相机和红外线温度探测器沿着环形轨迹来回对电缆本体的外表进行检测,检测电缆本体在通电时其外侧是否有破损,机器视觉相机可以检测可视破损,红外线温度探测器可以检测不可视破损,且检测出破损位置的温度,用于判断电缆本体外皮的破损程度,使得工作人员进行处理。

16、作为本技术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往复转板的外侧啮合设置有往复齿轮,所述往复齿轮的一端面设置有齿轮a和齿轮b,所述齿轮a和齿轮b之间啮合连接,所述齿轮a和齿轮b的同一端面均固定设置有多个驱动拨柱,所述驱动拨柱卡合设置于往复齿轮的外侧,所述往复齿轮与不完全齿牙啮合连接,所述往复齿轮、齿轮a和齿轮b的同一端转动设置有稳固连架。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水底机器视觉相机和红外线温度探测器来回旋转对电缆本体的外皮进行检测。

18、作为本技术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齿轮b的一端通过联动杆固定设置有传动锥齿轮,所述传动锥齿轮啮合设置于联动锥齿轮的外侧,所述稳固连架固定设置于侧支架的底端,所述联动杆的外侧转动设置有吊接架,所述吊接架固定设置于连接环架的底端。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联动锥齿轮的转动即可带动传动锥齿轮转动,从而带动检测机构可以进行使用。

20、作为本技术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移动结构还包括中承连架,所述中承连架设置有四个,所述中承连架通过紧固螺栓与连接环架固定连接,所述中承连架的内侧滑动设置有滑动架,所述滑动架的底端固定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固定设置于中承连架的内侧顶端,所述滑动架的内侧转动设置有移动滚轮,下方所述移动滚轮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联动齿轮,所述联动齿轮啮合设置于驱动齿轮的外侧,下方所述中承连架固定设置于稳固支架的一侧。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移动结构可以在动力机构的带动下使得检测装置移动。

22、作为本技术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移动滚轮均滚动设置于电缆本体的外侧。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检测装置通过移动滚轮的滚动进行移动。

24、作为本技术文件技术方案的一种可选方案,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存储器处理执行控制通信模块所接收的指令信息。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存储器可以将检测数据存储并通过控制通信模块上传,便于工作人员查看。

26、本技术还公开了前述电缆质量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7、s1、对电缆本体的外皮进行破损检测时,将四个移动结构中的中承连架放在电缆本体的外侧,然后使用连接环架以及紧固螺栓将四个中承连架固定起来,且同时移动滚轮位于电缆本体的外部并与其贴合,弹簧则会压缩,使得移动滚轮与电缆本体贴合的更紧,然后将两个固定环通过紧固螺栓和盖板的配合设置在电缆本体的外侧,接着将连接柱靠近安装螺套,并转动安装螺套,使得四个连接柱进入安装螺套的内侧,并达到固定固定环的效果,此时完成检测装置的安装;

28、s2、随后启动中的马达,使得传动连杆带动驱动齿轮和联动皮带轮a转动,联动皮带轮a的转动带动联动皮带轮b转动,联动皮带轮b的转动带动联动锥齿轮转动,同时驱动齿轮的转动带动移动结构中的联动齿轮转动,使得一个移动结构中的移动滚轮获得动力,并驱使检测装置在电缆本体的外侧移动,便于装置移动进行检测,且圈数计数器可以测出驱动齿轮的转动圈数,用于测出检测装置的行驶距离,便于测算出电缆本体内部导线的实际横截面积,判断是否达标合格,从而达到更为准确的检测效果;

29、s3、而联动锥齿轮的转动带动检测机构中的传动锥齿轮转动,传动锥齿轮的转动带动联动杆转动,联动杆的转动带动齿轮b转动,齿轮b的转动带动齿轮a转动,且转动方向相反,多个驱动拨柱就能被带动做绕周运动,并拨动往复齿轮转动,往复齿轮的转动使得往复转板转动,当齿轮b一端面的驱动拨柱离开往复齿轮,则齿轮a一端面的驱动拨柱可以向回拨动往复齿轮,使得往复转板可以反向转动,且滑块则会在固定环的内侧滑动,往复转板的来回转动会带动机器视觉相机和红外线温度探测器在电缆本体的外侧检测,检测电缆本体的外部是否有破损位置,检测到破碎位置后,将当前距离记录并通过存储器存储,且将此信息通过控制通信模块传输给远程控制端,远程控制端可以为手持遥控器,从而对电缆本体进行质量检测;

30、s4、且机器视觉相机可以检测电缆本体的外皮是否有可视破损,红外线温度探测器的设置可以检测不可视破损,而电缆本体通电时,破损位置则会温度异常,并由红外线温度探测器检测出,将异常信息传输到远程终端,便于工作人员查看并记录;

31、s5、当检测完成后可以获得检测的电线长度,并通过公式测算出该电线的横截面积,判断当前的电缆本体是否合格,达到更为准确的检测结果。

32、3.有益效果

33、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34、1.本技术通过圈数计数器的设置,可以测出检测装置行走的长度,并结合横截面积计算公式,即可得出电缆本体内部导线的长度,可以参考背景专利技术中的计算公式,式中i为导线中通过的最大电流,l为导线的长度,u为充许的电源降,s为导线的截面积,用判断电缆本体的横截面是否合格,提高使用时的安全性。

35、2.本技术通过机器视觉相机和红外线温度探测器的设置可以对电缆本体的外皮进行检测,使得工作人员可以及时处理,降低电缆本体在使用时产生危险的概率;

36、3.本技术通过动力机构的设置,动力机构可以驱动移动结构带动装置在电缆本体的外侧进行移动,使用方便简单。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