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秤自动检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61564发布日期:2024-04-18 20:35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秤自动检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子秤检定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子秤自动检定装置。


背景技术:

1、电子秤具有计价功能,涉及贸易结算,是衡器中最常用的典型产品,广泛的应用在工业、农业、商业、交通、外贸、医疗保健、国防建设和科学研究等各个领域,同国计民生密切相关。

2、在授权公告号为cn217304132u的中国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电子秤自动检定装置,并具体公开了机架,机架上设置有自由移动机构、载物台、砝码串和闪变砝码机构,通过设置自由移动机构能够调整载物台的前后左右位置,且设置有闪变砝码机构能够检定电子秤的灵敏度,并能够实现自动加载砝码,实现电子秤检定效率的提升并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影响。

3、但是在实际检测时,由于不同电子秤的高度不同,称盘的高度也是不一样的,砝码串与电子秤的初始接触位置也不同,这样就无法通过控制砝码串的下降高度来控制在电子秤上加载的砝码的重量,也就无法准确地对电子秤进行自动检定,若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初始状态地校准则会降低整体的检定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改善现在的检定装置在面对不同高度的电子秤时无法准确控制砝码串的下降距离,而导致检定效率较低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子秤自动检定装置。

2、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子秤自动检定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电子秤自动检定装置,包括机台和设于机台上的载物台,所述载物台的上方设有滑块,待检定的电子秤设于所述载物台上;

4、所述机台上设有x轴运动模组、y轴运动模组和z轴运动模组,所述x轴运动模组和y轴运动模组驱动所述载物台在水平方向上移动;

5、所述滑块的下方吊设有砝码串,所述z轴运动模组驱动所述滑块和所述砝码串在竖直方向上移动,所述滑块与所述砝码串之间拉力传感器。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x轴运动模组和y轴运动模组的驱动下,载物台可以带动待检定的电子秤在水平面内移动,从而调节砝码串与电子秤在水平方向上的相对位置,滑块及砝码串在z轴运动模组的驱动下在竖直方向上移动,从而使得砝码串在竖直方向上靠近或远离电子秤。当砝码串处于悬空状态时,拉力传感器会采集到一个数值,当砝码串刚接触电子秤的顶部时,该数值会降低,此时,通过z轴运动模组对滑块的驱动距离的测量即可得到砝码串底部与电子秤之间的距离,从而确保砝码串上的多个子砝码可以依次放置到电子秤上,避免z轴运动模组的一次动作导致多个子砝码同时落在电子秤上,有效提高了对电子秤的检定效率。

7、可选的,所述x轴运动模组驱动所述载物台沿所述机台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y轴运动模组驱动所述载物台沿所述机台的宽度方向移动,所述z轴运动模组驱动所述滑块沿所述机台的高度方向移动。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x轴运动模组和y轴运动模组的驱动下,电子秤与砝码串在水平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得到调整,使得当z轴运动模组能够驱动砝码串停落在电子秤顶部的不同位置,从而提高对电子秤检定的准确性。

9、可选的,所述砝码串包括若干吊架和设于吊架上的子砝码,所述吊架包括一根主吊杆、两根副吊杆、一块上固定板和一块下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和所述下固定板间隔设置,所述主吊杆的一端与一个吊架的上固定板滑动连接,所述主吊杆的另一端与另一个吊架的下固定板滑动连接,两根所述副吊杆均活动穿设在同一吊架的上固定板与下固定板之间;

10、所述上固定板与所述下固定板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一个子砝码。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最下方的吊架靠近电子秤的顶部时,该吊架的下固定板外侧的子砝码会与电子秤的顶部接触,此时,该子砝码及该下固定板的位置保持固定,而随着砝码串的继续下移,副吊杆会朝向该吊架的下固定板的下方移动,从而确保该吊架的上固定板外侧的子砝码会与电子秤上的子砝码接触。当同一吊架上的子砝码通过副吊杆的移动而实现相互对接后,相邻两个吊架之间的子砝码会通过主吊杆的移动而实现相互对接。

12、可选的,相邻两个子砝码之间在竖直方向上的间距相同。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拉力传感器的配合下,可以得到最下方的子砝码与电子秤的顶部之间的距离,这样,在对电子秤进行检定时,先控制z轴运动模组驱动滑块下移该距离,使得砝码串上位于最下方的子砝码与电子秤接触后,再控制z轴运动模组运动驱动滑块下移两个子砝码之间的距离,这样,即可实现多个子砝码的依次下落,确保电子秤上叠加的子砝码数量能够通过滑块的位移距离来控制。

14、可选的,所述主吊杆上适配地旋设有两个第一螺母,一个所述第一螺母位于一个吊架的上固定板的底部,另一个所述第一螺母位于另一个吊架的下固定板的顶部,一个所述吊架位于另一个所述吊架的下方;

15、所述副吊杆上适配地旋设有两个第二螺母,一个第二螺母位于一个吊架的上固定板的顶部,另一个第二螺母位于同一个吊架的下固定板的底部,所述主吊杆沿所述上固定板的轴向延伸,两根所述副吊杆位对称地设于所述主吊杆的两侧。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同一个吊架内,主吊杆起到对上固定板的固定作用,副吊杆起到对下固定板的固定作用,也就是说,当相邻两个吊架内的相邻的两个子砝码接触时,主吊杆会向下移动,确保这两个子砝码能够可靠对接,而当一个吊架的下固定板上的子砝码与上固定板上的子砝码对接时, 副吊杆也会向下移动。进一步的,在第一螺母与主吊杆的配合下及第二螺母与副吊杆的配合下,能够确保相邻的子砝码之间的距离保持一致。

17、可选的,所述拉力传感器的下方设有连接杆,位于最上方的吊架内的主吊杆穿过上固定板后与所述连接杆连接,位于最下方的吊架内的下固定板上未穿设有主吊杆。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确保了砝码串能够可靠地与拉力传感器连接,并确保在砝码串与电子秤接触时,位于最下方的吊架的下固定板上不会有主吊杆干涉其他吊架的下落。

19、可选的,所述上固定板的顶部和所述下固定板的顶部均设有若干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用于支撑所述主吊杆和副吊杆,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杆和球头,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球头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通过螺纹旋设在所述上固定板或下固定板内,所述球头与主吊杆或副吊杆的外壁贴合。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任一根主吊杆和任一根副吊杆均通过一个支撑机构支撑,具体的,用于支撑主吊杆的支撑机构位于上固定板的顶部,用于支撑副吊杆的支撑机构位于下固定板的顶部,支撑杆倾斜设置,与主吊杆或副吊杆之间构成稳定的三角结构,而球头与主吊杆的外壁或副吊杆的外壁接触,这样,在确保支撑机构能够可靠支撑主吊杆和副吊杆的同时,降低了支撑机构与主吊杆或副吊杆之间的摩擦力,确保主吊杆与副吊杆能够可靠地滑动,从而实现多个子砝码的依次对接。

21、可选的,位于最下方的子砝码的下端面设有至少四个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设有弹簧和活动柱,所述活动柱穿设在所述容置槽内的一端端面设有盲孔,所述弹簧的一端穿设在所述盲孔内,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容置槽的槽底连接;

22、所述容置槽的槽底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活动柱抵触所述压力传感器。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砝码串朝向电子秤的顶部移动时,活动柱会先为电子秤的顶部接触,在砝码串持续下移时,活动柱会朝向容置槽的内部移动,此时,弹簧会处于压缩状态,当活动柱即将完全位移至容置槽内部时,活动柱会对压力传感器产生挤压作用。通过观察活动柱停留在子砝码外侧的长度及若干读取若干压力传感器采集到的数值,可以判断该子砝码是否呈平直的状态与电子秤接触,从而确保子砝码的重量与电子秤的显示数值一致,提高了检定精度。

24、可选的,所述拉力传感器和所述压力传感器通过信号线和串口将信号传递至计算机。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力传感器采集到的拉力数值和压力传感器采集到的压力数值可以输送至计算机,便于观测、记录与分析,从而确保对电子秤的检定结果准确。

26、可选的,若干所述容置槽等距间隔设置,所述弹簧完全压缩后的长度小于所述盲孔的深度。

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确保了在活动柱完全位移至容置槽内后,弹簧仍未处于完全压缩状态,从而避免因弹簧的干涉而造成活动柱无法进入容置槽,也就确保了活动柱对压力传感器的抵压作用,能够准确地反映子砝码的姿态,确保子砝码及砝码串能够与电子秤之间呈相互垂直的状态。

28、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29、1、通过z轴运动模组驱动砝码串产生位移,并使得与砝码串连接的拉力传感器的数值产生变化时,测得砝码串的底部与待检定的电子秤之间的距离,从而确保砝码串上的多个子砝码能够依次加载在电子秤上,从而实现对电子秤地高效且准确地检定。

30、2、通过主吊杆与上固定板的配合及副吊杆与下固定板的配合,实现了上固定板与下固定板之间的距离的自动变化,从而确保子砝码在电子秤上加载过程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检定精度。

31、3、相邻两个子砝码之间的距离相同,通过控制z轴运动模组对滑块的驱动距离,即可实现子砝码加载数量的快速调节,也就能够快速且准确地对电子秤进行检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