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黏滞阻尼器测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过载防护型黏滞阻尼器的试验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1、过载防护型黏滞阻尼器是一种重要的结构减震装置,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等工程领域,对提高结构抗震性能具有重要作用。该类阻尼器通过在密封腔体内填充特殊黏滞流体,利用流体的剪切变形消耗地震输入能量,从而达到减震目的。同时,过载防护型黏滞阻尼器还具有防止结构过度变形的功能,可在地震作用下保护主体结构免受破坏。然而,目前对于过载防护型黏滞阻尼器的性能评估和质量检测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传统的静态加载试验方法难以真实模拟地震作用下的动态响应特性,无法全面评估阻尼器的减震性能。动态加载试验虽然可以更好地反映实际工况,但设备成本高昂、操作复杂,难以广泛应用。此外,现有的试验方法往往只关注阻尼器的力学性能,忽视了过载防护功能的检测,无法全面评估阻尼器的综合性能。
2、试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方法也存在不足,难以准确提取关键性能参数。另一方面,现有的检测标准和规范不够完善,缺乏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导致不同厂家生产的阻尼器性能难以横向比较。再者,长期服役条件下阻尼器性能退化的评估方法也有待改进,难以准确预测阻尼器的使用寿命。因此,亟需开发一种新型的、全面的、高效的试验检测方法,以准确评估过载防护型黏滞阻尼器的综合性能,为工程应用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这种方法应能同时考虑阻尼器的减震性能和过载防护功能,兼顾静态和动态加载条件,并能有效采集和分析试验数据,提取关键性能参数。同时,还应建立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实现不同产品间的横向比较,并能评估长期服役条件下的性能退化情况。开发这样一种先进的试验检测方法,将有助于提高过载防护型黏滞阻尼器的设计、生产和应用水平,进一步增强工程结构的抗震能力,对提升我国建筑抗震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现在亟需一种用于过载防护型黏滞阻尼器的试验检测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过载防护型黏滞阻尼器的试验检测方法,这种试验检测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过载防护型黏滞阻尼器性能评估不全面的问题。通过多次不同速度和位移下的测试,全面评估了阻尼器的减震性能和过载防护功能。同时,通过比较首末两次测试结果,有效评估了阻尼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过载防护型黏滞阻尼器的试验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采用静力加载试验,控制试验机的加载单元让待测的过载防护型黏滞阻尼器匀速运动,记录阻尼器往复运动的极限位移值;
4、共设置四次独立测试,分别在三个速度档位以及对应的测试位移下进行测试,首次测试中的测试速度与测试位移与最后测试中参数设定一致,其中首次测试中标定的测试位移在设计位移的±0.8倍,并在测试时检测最大出力,获取第一次测试出力f1;
5、第二次测试时,将测试速度在首次测试基础上进行上调,并同时标定测试位移为设计位移,在测试时检测最大出力,获取第二次测试出力f2;
6、第三次测试时,将测试速度在第二次测试基础上再进行上调,并同时标定测试位移为设计位移的±1.2倍,并在测试时检测最大处理,获取第三次测试出力f3;
7、第四次测试时,将测试速度和测试位移调整为与首次测试相同参数,并在测试时检测最大出力,获取第四次测试出力f4;
8、将每次测试出力进行记录后,获取第四次测试最大出力与第一次测试最大出力的偏差值,若偏差值不大于15%,则判定该过载防护型黏滞阻尼器通过检测,若偏差值大于15%则判定过载防护型黏滞阻尼器未通过检测。
9、本技术文件依据《建筑消能阻尼器》jg/t209-2012中的7.2.3.1条相应试验方法,通过设定不同测试速度和位移条件依次进行四次测试,同一样品最大出力的第四次和第一次实测值偏差不应大于15%,即-15%≤(f4-f1)/f1≤15%;所有同规格样品偏差的平均值应在10%以内。以此科学有效地评价减震产品经历罕遇地震(vmax工况)以及超罕遇地震(1.5*vmax工况)后产品力学性能的真实稳定性和可靠性。
10、本方法采用了四次独立测试的策略,相比传统的单次或双次测试,能够更全面地评估过载防护型黏滞阻尼器的性能。这种多次测试的方法不仅可以检测阻尼器在不同工况下的表现,还能评估其性能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其次,本方法巧妙地设置了三个不同的速度档位和对应的测试位移,这种递进式的测试参数设置能够模拟阻尼器在不同地震强度下的工作状态,从而更全面地评估其性能。特别是第三次测试中将位移增加到设计位移的1.2倍,有效地检测了阻尼器的过载防护功能,这是现有技术中常常被忽视的重要方面。本方法通过比较第一次和第四次测试结果的偏差来判定阻尼器是否通过检测,这种创新的评判标准不仅考虑了阻尼器的即时性能,还关注了其在多次使用后的性能稳定性,为阻尼器的长期可靠性提供了重要参考。本方法设定了15%的偏差阈值作为判定标准,这一具体量化的指标使得检测结果更加客观和可比较。最后,本方法采用静力加载试验,相比动态加载试验,设备要求更低,操作更简单,更易于在实际工程中广泛应用。总的来说,这种试验检测方法通过多次测试、多参数变化、性能稳定性评估等创新点,全面提升了过载防护型黏滞阻尼器的性能评估水平,为工程实践提供了更可靠、更全面的技术支持。
11、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在完成每次测试出力进行记录后,获取第二次测试最大出力与第三次测试最大出力的偏差值,若偏差值不大于15%,则判定该过载防护型黏滞阻尼器通过检测,若偏差值大于15%则对该过载防护型黏滞阻尼器进行警示标记,重复二次检测。
12、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在判定该过载防护型黏滞阻尼器通过检测后,将同规格样品数据与标准参数进行复核,在测试的过载防护型黏滞阻尼器与标准参数的偏差平均值在设定阈值标准内时,判定该过载防护型黏滞阻尼器合格。
13、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三次测试时的测试速度为第二次测试时测试速度的1.5倍,第二次测试时的测试速度为第一次测试时测试速度的1.32倍。
14、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在进行首次测试和第四次测试时,试验机的加载单元的测试频率设置为0.362hz,在第二次测试时,测试频率设置为0.478hz,第三次测试时,测试频率设置为0.573hz。
15、作为一优选的实施方式,在进行测试前,将待测的过载防护型黏滞阻尼器的阻尼系数调整为20mm/kn.s,阻尼指数设定为0.6,测试圈数设定为3圈。
16、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四次独立测试并在不同速度档位和位移下进行,能够全面评估阻尼器在各种工作条件下的性能表现,确保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方法中采用静力加载试验和匀速运动控制,可以精确模拟阻尼器的实际工作状态,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代表性,通过比较第一次和第四次测试的最大出力偏差,可以有效评估阻尼器的耐久性和一致性,确保其长期使用的可靠性。设定15%的偏差阈值作为判定标准,既保证了阻尼器性能的稳定性要求,又考虑到了实际工程应用中的合理误差范围。这种方法还通过调整测试速度和位移,模拟了阻尼器在不同工况下的表现,有助于全面了解其性能特征。该方法操作简单、步骤清晰,易于在实际检测中实施和推广,可以有效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