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步升降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监测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同步升降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港珠澳大桥沉管预制厂105m浅坞钢闸门的开闭,需要布置12台千斤顶将钢闸门同步顶升放入载重小车进行载运移位,在钢闸门顶升或下降时需要保证分散的12台千斤顶同步升降,在顶升过程中要保证钢闸门结构不受破坏,钢闸门两端与拦水坝连接的部位不发生碰撞,底部的导向轮不被刮坏,千斤顶不发生偏载压爆,这都需要保证钢闸门平起平落,12台千斤顶同步升降。
[0003]传统多个液压千斤顶同时操作时,千斤顶行程的监测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在每个千斤顶安排专人进行实量,将千斤顶行程反馈至泵站操作台,该种方式耗费人力较多,且易存在信息反馈不畅通、不及时等风险;另一种方式是在每个千斤顶上安装传感器,通过数控控制台集中监控每个千斤顶的行程,该种方式虽然能有效监测每个千斤顶行程,但传感器精度要求高,对于重复拆卸的千斤顶,容易损坏传感器,且设置数控控制台和传感器,成本高。
[0004]因此,针对以上不足,需要提供一种能够及时有效监测多个千斤顶同步升降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节约人力和经济成本的同步升降监测系统。
【发明内容】
[0005](一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及时有效监测多个千斤顶同步升降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节约人力和经济成本的同步升降监测系统,以解决现在监测系统监测不及时、浪费人力或成本较高的问题。
[0007]( 二)技术方案
[0008]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同步升降监测系统,包括监测单元和监测板,所述监测板设置于钢闸门的中部,所述钢闸门底部均匀分布多个千斤顶,每个千斤顶对应一个监测单元,所述监测单元包括第一透明管、第二透明管、水管和固定架,所述固定架设置于钢闸门上且位于相对应的千斤顶上方,所述第一透明管设置于监测板上,所述第二透明管设置于固定架上,且所述第一透明管通过水管与所述第二透明管连通,所述多个第一透明管等高设置,且多个第二透明管也等高设置。
[0009]优选地,所述第二透明管的直径大于第一透明管的直径。
[0010]优选地,所述第二透明管的直径是第一透明管直径的两倍。
[0011]优选地,所述水管与第一透明管等径,第二透明管通过异径连接头与水管连接。
[0012]优选地,所述水管上设有排水管,且所述排水管上设有控制排水管的开关阀。优选地,所述监测板上设有水位参考线。
[0013]优选地,所述监测板上设有编号区,所述编号区内设有与千斤顶相对应的编号,多个第一透明管根据与千斤顶的对应关系按相应的编号排列。
[0014]优选地,所述第一透明管上设有用于阻止液体通过的第一密封盖,所述第二透明管上设有用于阻止液体通过的第二密封盖。
[0015](三)有益效果
[0016]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该同步升降监测系统,包括监测单元和监测板,该监测板设置于钢闸门的中部,钢闸门底部均匀分布多个千斤顶,每个千斤顶对应一个监测单元,监测单元包括第一透明管、第二透明管、水管和固定架,固定架设置于钢闸门上且位于相对应的千斤顶上方,第一透明管设置于监测板上,第二透明管设置于固定架上,且第一透明管通过水管与所述第二透明管连通,多个第一透明管等高设置,且多个第二透明管也等高设置。能够及时有效的监测多外千斤顶的同步升降状况,且结构简单,只需一人就可以监测调控,大大降低了人力和经济成本。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多个千斤顶分布示意图;
[0018]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钢闸门剖面示意图;
[0019]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监测单元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监测板布置示意图;
[0021]图5是图3的A部放大图。
[0022]图中:1:钢闸门;2:千斤顶;3:泵站;4:监测单元;41:排水管;411:开关阀;42:固定架;43:第一透明管;431:第一密封盖;44:第二透明管;441:第二密封盖;45:水管;46:异径连接头;5:监测板;51:水位参考线;52:编号区。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4]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同步升降监测系统在本实施例中应用于钢闸门I上,用于监测多个千斤顶2的同步升降,该钢闸门I包括十二个千斤顶2且十二个千斤顶2均匀分布在钢闸门I底部,该同步升降监测系统包括与十二个千斤顶2相对应数量的十二个监测单元4,每个监测单元4都包括第一透明管43、第二透明管44、水管45和固定架42,第一透明管43竖直固定在监测板5上,第二透明管44竖直设置在固定架42上,且十二个第一透明管43之间等高设置,十二个第二透明管44之间也等高设置,第一透明管43和第二透明管44通过水管45连通,在钢闸门I上可以设置管槽,用于放置水管45,以减少外物对水管45的影响,如挤压等,监测板5固定在钢闸门I的中部,固定架42固定在钢闸门I上位于千斤顶2上方,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与最接近的千斤顶2同步升降,为了注水时容易确定注入的水量,可以在第一透明管43和第二透明管44上设置刻度线,在钢闸门I静止状态时,从第一透明管43和第二透明管44中注入水,使水充满水管45,并到达第一透明管43和第二透明管44,且预留一定空间,注水后的十二个第一透明管43中的水位高度相同,十二个第二透明管44中的水位高度也相同,在钢闸门I升降时,如果十二个千斤顶2升降不同步,会使千斤顶2附近的钢闸门I产生一定的形变,从而使固定在其上的固定架42与其它固定架42产生一定的高度差,使设置于监测板5上的第一透明管43内的水位发生变化,而监测板5设置于泵站3的附近,工作人员可以在泵站3直接观测到监测板5,工作人员在观测到监测板5上看到水位的变化后,通过泵站3调节不同步的千斤顶2,使十二个千斤顶2达到同步升降的状态。该监测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能够实时有效的监测多上千斤顶2的同步升降状况,且只需一人就可以监测调控,大大降低了人力和经济成本。
[0025]为了使水位变化更明显,监测更灵敏,优选地,如图3所示,第二透明管44的直径大于第一透明管43的直径。综合使用方便和成本,更优选地,第二透明管44是第一透明管43的两倍,第一透明管43可以为透明玻璃管,也可以是透明塑料管,直径为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