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该第四分光棱镜10随被测直线移动物体一 致移动。
[0037] 所述的直角反射镜11,在斜面处对光束可以进行全反射。
[0038] 所述的第二光电接收装置12,用于对不同波长λ〇~λη的光束能量进行分析,并分析 出光能量最强的波长。
[0039] 所述的驱动器13包括驱动件1301、粘接游动块1302、补偿块1303、固定块1304,所 述的游动块1302和固定块1304分别粘接在驱动件1301的两端,固定块1304与补偿块1303粘 接,补偿块1303与驱动件1301之间留有间隙,补偿块1303与游动块1302分别与第一直角反 射棱镜组7、第二直角反射棱镜组8固定连接。
[0040]本驱动器13在通电时可伸长,放电时可回到原始长度,收缩时不可使第一反射镜4 与第二反射镜5接触或碰撞,不可使第一直角反射棱镜组7和第二直角反射棱镜组8接触或 碰撞,驱动器13的左端固定,当驱动件1301高频伸缩时,浮动块1302带动第二反射镜5和第 二直角反射棱镜组8持续高频的沿光束c传播方向左右运动,驱动件1301的伸缩量Ah不超 过最小腔长h'的5倍,即Ah < 5h',第一反射镜4和第二反射镜5之间的距离与第一直角反射 棱镜组7和第二直角反射棱镜组8之间的距离相等,称为腔长h,h必须大于最小腔长h'。且第 一反射镜4与第一直角反射棱镜组7为固定组不移动,第二反射镜5与第二直角反射棱镜组8 为同步移动组沿光束c方向左右移动。
[0041]最小腔长h':为保证第一电接收装置6对激光发射装置1发射的宽光谱光束不同波 长(λ〇~λη)范围内,扫描时可以测得至少2个波长光强为最大值,通过这2个波长的长度和之 间谱线距离反算出此时的腔长,因此只有在第一反射镜4和第二反射镜5之间的距离h大于 最小腔长h'时可进行测量
[0042] 光学谐振腔腔长h,为保证测量光学谐振腔腔长,且保证第一光电接收装置6对光 束的扫描识别,腔长h范围为h' <h<1.5 h'。
[0043] 本发明是利用光学谐振腔(法布里珀罗腔)对波长选择性透过的特性,通过对透射 光波长的分析,可以得到腔长。当腔长变化时,透射波长随之产生变化,接收器检测并分析 透射波长可得出腔长变化量。
[0044] 谐振腔内可接收光谱范围(M~\)越窄,波长越长(Μ越大),其最小腔长h'越长, 腔长可变化范围Ah(Ah< 5 h')越大,从而测量范围越大,另外增加第一直角反射棱镜组7 和第二直角反射棱镜组8中的标准直角棱镜数量可以增加测量范围(但过多会影响测量精 度,即谐振腔位移精度与标准直角棱镜数量的乘积大于0.1倍最小波长λο)。测量范围L为:0 ~10 (2N+l)h',式中Ν为第一直角反射棱镜组和第二直角反射棱镜组中各自标准直角棱镜 的个数,测量精度S: 0.1*λ〇,量程大,跨越量级大,可从nm级跨越至m级。其原理如下: 假设光源采用紫外波段(l〇〇nm~400ηηι,λ() =100nm,An=400nm)的光谱范围,被测件相 对较慢的速度产生直线位时移进行测量,因此有光能量函数式:
--干涉光的能量相对值,归一化。(测量光束a和扫描光束b两束光叠加 干涉后能达到的最强光能量为最大值,最弱光能量为0) η-介质折射率,真空或气体中值约为1; hr扫描光束Α与测量光束Β之间的光程差,um; Ahi-被测物位移产生的光差,um; λ-波长,um; 当扫描光束a与测量光束b之间的光程差相等时,即h^O,能量一波长图像为图11所示。 从图11中可以看出,被测件未产生位移时,当扫描光束a与测量光束b之间的光程差相等时, 波长100nm~400nm之间的光能量都为干涉能量的最大值。
[0045] 如果使用光功率计伯零后测试,则光能量伯一化后看其裒减值(损耗值)
1- -干涉光的能量损耗值,DB; 损耗一波长图像为图12所示。
[0046] 当被测件产生位移X使测量光束b光程产生微小光程变量AhFO.OlumzIOnm时 (按系统预设AhfO.Uo),此时当扫描光束a再以初始光程来干涉时,能量一波长图像为图 13所示。从图13中可以看出,短波长处,尤其在波长0.1um(=100nm)处,干涉光能量未达到最 大值,只有90%左右。
[0047]如果使用光功率计测试,得损耗-波长图像为图14所示。
[0048]普通功率计精度在-0.1DB,因此可以明显发现测量光束a和扫描光束b的光程不 同,因此测量位移精度高于0. U〇。而λ〇越小测量精度越高。
[0049] 当测量光束a和扫描光束b的光程相等,如图11和图12情况时,第二光电接收装置 12发出信号,此时由第一光电接收装置6记录光学谐振腔的腔长和时间。当物体移动时,使 测量光束b光程产生微小变化,而较快往复运动的驱动器13再次使测量光束a的光程等于扫 描光束b的光程,再记录此时光学谐振腔的腔长和时间,通过前后对照,可得出物体的位移 及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0050] 当光束C(设波长为100nm~400nm)进入由第一反射镜4和第二反射镜5构成的光学 谐振腔中,而光学谐振腔选择性透过较为窄的波长范围(350~400nm)。
[0051]现今光波测量精度0.04pm,系统取测量精度lpm,即最大光能量波长产生大于lpm 变化时第一光电接收装置6可测得并分析出。
[0052]光学谐振腔透射光能量函数式:
-谐振腔透射光能量; h-谐振腔腔长值,um; Ah-谐振腔腔长变化值,um; 1 一光波波长,um; R-谐振腔反射率; η-介质折射率,真空或气体中值约为1。
[0053] 由于有最小腔长h'的要求,选择透射光波的波长范围(\~\)后即可得出:
假设谐振腔选择透过波长为380nm~40〇11111(入尸38〇11111,人」=400),则h'=7.8um,若采用 最小腔长为谐振腔腔长(h'=h),透射光能量一波长图像为图15所示。
[0054] 注:若腔长在h' 1.5 h',可通过相邻透射光波长(&,\2)得出腔长值。
[0055] 当腔长有变化值(Ah)时,透射光波长产生变化,假设腔长增加 lnm,则前后对比透 射波长漂移图像如图16所示。对其图像峰值捕捉得变化前的谱线P1和变化后的谱线P2的峰 值波长分别为图像图17、图18所示。
[0056]由图17、图18可得出当谐振腔长增加 lum时,透射光中心波长漂移0.00005um= 0.05nm=50pm,远大于系统所取的测量精度lpm,系统足以测得。
[0057] 当Ah = 5 h'时,此时为系统所设定的腔长最大h= h'+Ah=6 h'=6X7.8um= 46.8um,透过谐振腔的能量-波长图像为图19所示。
[0058] 此时通过相邻波峰中心波长之间距离誉为0.001um=lnm=1000pm>lpm, 注:理论上谐振腔长仍可以继续扩大,但实际中由于谐振腔过长难以保证两平面反射 镜反射面平行,因此系统取保守值(Ah=5 h')。
[0059] 腔长变化值为Ah=5 h',因此驱动器13伸长值应等于5 h',驱动器同步带动第二 直角反射棱镜组8移动相对笛一首隹皮射檢锫纟日7有5 h '的份務亦仆.田此量为:
2Ν-标准直角棱镜VI702和标准直角棱镜VII801的总数量, h'一谐振腔最小腔长, 由量程公式得,当N的数量增加时,系统测量范围L等比例增加,最小腔长值h '越大则测 量范围L越大。
[0060] 本发明的测量原理: 当光线由激光发射装置1发射由第一分光棱镜2分开后,分为测量光束a和扫描光束b, 其中测量光束a经过第二分光棱镜3后分成光束c和光束d,光束c进入由第一反射镜4和第二 反射镜5组成的光学谐振腔,光束c经过谐振多次反射后透射到第一光电接收装置6,得出第 一反射镜4和第二反射镜5之间的距离。光束d进入第一直角反射棱镜组7和第二直角反射棱 镜组8,经过多次反射后回到第二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