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液的冠层穿透率测量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665776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一种药液的冠层穿透率测量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作物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药液的冠层穿透率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森林,果园及稻田等的植保作业中,药液的植物冠层穿透率直接影响到施药效果。但对冠层穿透率的定义尚没有统一标准,其测量方法也比较原始。Teske在1993-1994年提出冠层穿透率为液滴沉积前对冠层的穿透深度。而Farooq则在2002年提出冠层穿透率为进入不同冠层深度的药液量。目前的冠层穿透率的测量方式,主要采用以染料溶解成一定浓度的溶液对真实植株进行喷雾,用棉绳收集雾滴,并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雾滴沉积量和穿透深度,如图1所示,其缺陷在于:无法分别统计不同粒径液滴的沉积规律,同时测量结果受植株形态差异影响较大,且植株边缘部分气流运动无规律。而Khot在2014提出了一种冠层穿透率的测量方法,其在真实植株冠层中分层布置水敏纸600,测量果树不同深度下的液滴沉积情况,如图2所示,其缺陷在于测量结果受植株形态差异影响较大,且植株边缘部分气流运动无规律。
[0003]综上所述,目前的冠层穿透率的测量方法,受外部环境影响大且影响因素较多:例如植株形态各有差异,植株冠层孔隙度难以量化,喷洒气流开放式作用于植株且随时空变化较大等;同时各因素间关系复杂,因此从获取的数据中很难提取出定量的指导性结果。有鉴于此,亟需提供一种不易受植株形态差异和外部环境影响的药液的冠层穿透率测量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一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不受植株形态差异和外部环境影响的药液的冠层穿透率测量装置。
[0006]( 二 )技术方案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药液的冠层穿透率测量装置,包括上下开口的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沿着所述箱体的纵向布置有多层百叶;所述百叶叶片的第一端与所述箱体的内壁连接;所述叶片的正反两面分别覆盖有水敏纸。
[0008]优选地,所述百叶叶片的第一端与所述箱体的内壁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叶片的第一端通过扭簧与所述箱体的内壁连接;其中,所述扭簧的第一末端与所述箱体的内壁连接,所述扭簧的第二末端插入所述叶片中。
[0010]优选地,所述扭簧的第一末端通过螺栓螺母固定在所述箱体的内壁上。
[0011]优选地,所述叶片的第一端通过叶片夹紧单元与所述箱体的内壁连接;所述叶片夹紧单元固定在所述箱体上,且所述叶片夹紧单元开设有叶片插槽,所述叶片的第一端插入所述叶片插槽中。
[0012]优选地,所述叶片位于水平面内或者所述叶片具有固定折角。
[0013]优选地,所述箱体为方体。
[0014]优选地,所述箱体的材质为铝合金或有机玻璃,所述叶片的材料为塑料或者不锈钢。
[0015]优选地,所述多层百叶沿着所述箱体的纵向均匀分布,所述百叶的叶片均匀分布。
[0016]优选地,所述箱体的尺寸为长550mm*宽160mm*高1600mm ;所述每层百叶之间的间隔均为200mm ;所述每层百叶包括20片均匀分布的叶片;所述叶片的尺寸为76mm*26mm。
[0017](三)有益效果
[0018]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药液的冠层穿透率测量装置,由于百叶设置在上下开口的箱体内,因此测量结果能够排除复杂流场环境影响,尤其是侧向粒子漂移造成的粒子统计数据偏离的影响;并且,由于采用百叶模拟叶片,可以人为控制百叶的分布情况,避免了测量结果受植株形态影响的问题。
[0019]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中,叶片的第一端与所述箱体的内壁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通过调节不同层百叶的叶片数量,可以模拟不同冠层孔隙度,在不同冠层孔隙度下测量冠层穿透率,从而可以获得冠层孔隙度和冠层穿透率之间的关系;并通过获取每层百叶上液的雾滴粒径,分析药液的雾滴粒径和冠层穿透率之间的关系。除此以外,叶片除了为水平叶片以外,还可以具有固定折角,从而模拟不同冠层叶片排布方式,并在不同冠层叶片排布方式下测量冠层穿透率,从而可以获得冠层叶片排布方式和冠层穿透率之间的关系。最后,锁定不同层百叶的叶片数量和叶片的形态,在不同药液入口速度下测量冠层穿透率,从而获得不同药液入口速度和冠层穿透率之间的关系。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是现有技术中药液的冠层穿透率的一种测量方法的示意图;
[0022]图2是现有技术中药液的冠层穿透率的另一种测量方法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药液的冠层穿透率测量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药液的冠层穿透率测量装置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0025]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连接叶片和箱体内壁的连接部分的正视示意图;
[0026]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连接叶片和箱体内壁的连接部分的左视示意图;
[0027]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扭簧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连接叶片和箱体内壁的连接部分的俯视示意图;
[0029]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连接叶片和箱体内壁的连接部分的正视示意图;
[0030]图3-8中:1、箱体;2、叶片;3、扭簧;4、蝶形螺栓;5、叶片夹紧单元;6、水敏纸。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3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横向”、“纵向”、“水平”
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3]请参见图3,该图为本实用新型中药液的冠层穿透率测量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所述药液的冠层穿透率测量装置包括箱体1,为了便于箱体I的空气流通,所述箱体I上下开口。所述箱体I的内部,沿着所述箱体I的纵向布置有多层百叶;所述百叶叶片2的第一端与所述箱体I的内壁连接,第二端为自由端(也即与其他结构之间不具有任何连接关系)。进行药液的冠层穿透率测量时,在所述装置的叶片2的正反面上覆盖上水敏纸6,其工作原理可参见图4,沿着图中箭头方向喷洒药液,使药液滴到百叶叶片上。装置中箱体I的作用是排除复杂流场环境影响,尤其是侧向粒子漂移造成的粒子统计数据偏离的影响;除此以外,所述箱体I还可以固定药液喷洒的入口面积和出口面积。
[0034]此处需要强调的是,图3和图4中仅仅只示出箱体的一半,另一半箱体内壁也能固定叶片2 ;并且只要尺寸合适,箱体I的四个侧壁都可以固定叶片。本实用新型仅公开两个侧壁固定叶片的类似冰箱的对开门式设计的箱体1,其中一端用合页连接(合页又名合叶,正式名称为铰链,常组成两折式,是连接物体两个部分并能使之活动的部件),另一端用插销固定。布置和收集水敏纸及拆卸叶片时,可以拉出插销,打开箱体;进行药液的雾滴收集实验时,则合上箱体,插上插销。
[0035]为了便于研宄不同冠层孔隙度对药液的冠层穿透率的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分析了百叶的叶片2的第一端与所述箱体I的内壁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的情况。通过调节不同层百叶上的叶片2数量,从而模拟不同冠层孔隙度,在不同冠层孔隙度下测量冠层穿透率,从而可以获得层孔隙度和冠层穿透率之间的关系。当然,如果叶片2与所述箱体I的内壁之间的连接关系不可拆卸,那么要想获得孔隙度和冠层穿透率之间的关系,则可以通过采用多个叶片2分布情况不同的药液的冠层穿透率测量装置进行测量,并将各个装置的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0036]实施例一
[0037]本实施例一提供一种药液的冠层穿透率测量装置,请参见图5和图6,百叶的叶片2的第一端通过扭簧3与箱体I的内壁连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